高位钻场顶板走向钻孔抽放瓦斯技术在新集二矿的应用
侯守道
(淮南矿业集团顾北矿项目部,安徽淮南232151)
摘 要:新集二矿1808工作面8煤层瓦斯含量高、压力大,具有突出危险性。为确保安全回采,
实现工作面稳产高产,采用高位钻场顶板走向钻孔抽放瓦斯;为提高钻孔有效长度,达到最佳抽放效果,对高位钻场及顶板走向钻孔技术参数进行优化与确定。
关键词:高位钻场;顶板走向钻孔;瓦斯抽放;参数优化
中图分类号:TD71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496X(2006)
新集二矿1996年10月建成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为150万t/a,改扩建后生产能力为300万t/a,2002年被鉴定为高瓦斯矿井。煤层开采顺序为先采8、11-2、6-1煤,最后采13-1煤。采用走向长壁综合机械化开采方法,一次采全高,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边角煤采用走向长壁炮采工艺回采。先期在1812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平均瓦斯涌出量
为减轻风排瓦斯压力,防止瓦斯事故,保证工作面安全回采,提高生产能力,决定在1808工作面实施高位钻场顶板走向长钻孔抽放采空区瓦斯。
1 1808工作面瓦斯地质概况
1808工作面为一单斜构造,位于矿井东翼,回采面走向长1
16°,平均12°,其煤层瓦斯含量
2 钻孔施工
按照科研单位提供的研究报告要求,钻场采用顶板石门尽头式,即在工作面回风顺槽向顶板岩石掘一条倾角50°的斜巷,斜巷进入顶板垂高
1#钻场施工完毕后,先后选用SGZ-ⅢA型钻机和MK
3 封孔及抽放系统形成
每个钻孔施工完毕后,采用Φ
封孔加固孔口管,采用聚氨酯(PUS-Ⅱ型)封孔,封孔时采用
管,在孔口管上包上
4 高位钻场顶板走向钻孔技术参数优化与确定顶板走向钻孔抽放实际是通过顶板钻孔抽放采空区冒落带及裂隙带的瓦斯,进而改变采空区流场分布,从根本上解决采空区瓦斯从上隅角一带大量涌出,造成上隅角瓦斯大量积聚和回风流瓦斯超限的问题。
4.1 钻孔参数确定
工作面回采临近1#钻场时,对其7个钻孔进行考察。从2005年4月1月开始至
4 .2 钻场参数确定钻场参数主要包括:钻场内钻孔数、各钻孔间距、钻场高度和相邻钻场间距等。
(1)钻场内孔数。增加孔数可以增加抽放量和抽放影响范围。1#钻场抽放实践表明,在现有风量的前提下,7个钻孔基本满足本工作面治理瓦斯要求。为提高抽放率,确定每个钻场施工7~9个钻孔。
(2)同一钻场内钻孔间距。主要是开孔间距与终孔间距,开孔间距过小,容易造成串孔不利于钻孔施工,影响封孔质量,一般不小于
(3)钻场高度。为了提高抽放钻孔的有效平距,提高钻孔利用效率,钻场斜巷进入顶板垂高由
(4)钻场间距的确定。合理的钻场间距应当是相邻两钻场的钻孔有空间上能重叠,并且前钻场的高浓度终点恰好接续本钻场高浓度的起点,即钻孔空间重叠和接续抽放。参考1#钻场施工实际情况,所用钻机的实际工作能力及煤层顶板岩性,并结合现有的施工水平,设计钻孔深度确定为100~
因此,工作面后续钻场和钻孔采用以上参数,在工作面上风巷内错共施工8煤顶板高位钻场17个,每个钻场施工8个顶板走向钻孔,孔径Φ
5 回采面过钻场
工作面推进至钻场附近,本钻场钻孔由于水平方向控制范围缩小,孔口距8煤层垂距减小以及钻孔受动压影响,钻孔(塌堵)破坏,导致抽放效果差,抽放量小,下一钻场钻孔,实际施工中有的钻孔达不到设计深度,钻孔压茬不够,以及工作面推至钻场下方后,综采支架顶部形成通道改变了流场分布等原因,工作面过钻场期间,容易造成瓦斯超限,例如本工作面过1#、2#钻场时,就出现过瓦斯超限。
在实践中采取了如下措施:①在下一钻场施工一定向钻孔透过本钻场;②提前用编织袋装黄泥填实;③在钻场内预先埋管,工作面过钻场期间抽放;④在上隅角风巷上帮及8煤顶板拐角处埋放硬质胶管与主干管三通接头连接,用于抽放上隅角瓦斯。通过采用上述措施,工作面在通过4#钻场后杜绝了瓦斯超限。
6 抽放效果
通过实际观测1808顶板走向钻孔,单孔抽放瓦斯量为0.6~
7 结 论
高位钻场顶板走向钻孔抽放瓦斯技术在1808图2 高位钻场布置平剖面图工作面的成功应用,为新集二矿瓦斯治理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和方法,通过实际考察确定的高位钻场顶板走向钻孔的各项技术参数,为以后8煤及其它煤层采用顶板走向钻孔抽放瓦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与借鉴。
作者简介:侯守道(1965- ),男,安徽肥西县人,地质工程师,1989年毕业于淮南矿业学院,长期从事瓦斯抽排及注浆工程的技术管理与工程设计。
·国外煤矿安全信息·
灭火方法和气体灭火物质普遍采用且价格低廉的灭火物质有泡沫的阻化的和水力的。虽然这些物质灭火有不少优点,但也存在缺点。其主要缺点是使火灾地方存在有一些危害。此外,传统的灭火物不能防止复燃,只是能处理已经发生了的火源。根据这种情况,我们研制了不仅能有效地处理火灾而且能防止复燃。气体灭火物是最有发展前途的。气体灭火物质的优点是:完全不损失保护措施;能够保护处在高压下的贵重电气装置;扑灭不易到达地方的火源点。气体灭火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向燃烧地带送入惰性气体稀释空气,使空气中氧含量降低到停止燃烧的浓度。氧浓度降低到10%就可以达到要求。采用二氧化碳、废气、氩、氮等气体作为惰性气体稀释体。现在,作者单位的专家们研制成用现代工艺技术制取气态氮的振动膜装置。这种装置的成本很低,而且工作的质量和可靠性不亚于国外同类产品,有一些指标超过国外的同类产品。
摘自 《БЕЗОΠАСНОСТЬТРУДАВПРОМ-СΤИ》 2005 N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