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煤的安全文化
“唠唠叨叨为你好,千叮万嘱事故少”;
“井下蛮干危险多,想想孩子想想我”;
“老爸,老爸,咱爷儿俩都要听话,你不违章,我不打架”
……
在阳煤集团,这些由职工、家属编写的安全警句,张贴在每位矿工的“全家福”照片上,或贴在宿舍床前,或挂在班组活动室墙上,最终记在每位矿工的心中。
在阳煤集团采访,记者被这随处可见、浓浓亲情寄语感染。
安全寄语是阳煤集团安全文化的一个部分。土生土长的阳煤集团安全文化是阳煤独特的个性气质,也是阳煤的旗帜。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安全文化如何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要全面的审视和总结。”阳煤集团党委书记石盛奎在集团学习十七大报告会上这样说。
观念:沉痛的教训汇集着哲理的思索,含血的泪水凝结出深刻的理论
2006年,阳煤集团全公司百万吨死亡率为0.28,而同期全国全省的数字分别是2.04和0.84。从“发展”到“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安全理念的变革在阳煤集团不断深化。“近几年,阳煤集团把人的发展看作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安全生产与企业协调发展的观念得以真正确立。这也体现了十七大报告提出的科学发展理念。”阳煤集团董事长任福耀说。
珍爱生命,关注安全,实现从传统的“要我安全”的管理方式向现代的“我要安全”的本质安全型过渡,阳煤集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集团办公室的同志给记者提供这样一组数据:从2000年开始,集团公司每年都要把近6亿元的资金用于矿井技术改造和安全设施的更新,投入2亿元用于“一通三防”。
和资金的投入相比,阳煤人更为自豪的是“安全宣传教育12法”,“这是一代代阳煤人从沉痛的教训中汇集出的哲理思索”,阳煤集团宣传部长李演珍这样评价。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好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核心为“以人为本”的“安全宣传教育十二法”,是阳煤集团对100例死亡事故、50例重伤事故、500例“三违”个案进行了详细调查后,引入和应用了行为科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的知识和原理,经过认真细致的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总结出来的。这也是阳煤人用含血的泪水凝结出的理论。
制度:一道道防线将灾难厄运阻挡,一项项规章让人的行为规范
11月10日,阳煤集团新景矿刘和平穿戴整齐,开始进入300米深的井下。和别的工人不同,他头上红色的安全帽格外引人注目。“我们规定,党员头戴红帽子,这是份荣耀,也是责任,在监督别人的时候,也被其他员工监督。”
“安全文化,其核心内容是一种管理文化”,阳煤集团二矿党委书记段千寿对此深有体会。
每周二、五,阳煤集团二矿各矿队组办公室的楼顶准时升起鲜艳的“二五”安全活动红旗,二五安全集中学习雷打不动;每日4点班、0点班,以矿领导为首的安全督察小组进行安全督察;
每月5、15、25日,新景矿全矿都要组织一次安全大检查;每逢安装、拆卸大型工程,都有科级领导、队干和安监员现场跟班;每日24小时都有安监员进行巡回图表检查。在制度上大胆创新并加之严格的问责制,这被阳煤集团二矿认为是安全文化中最关键的一环。
“领导班子必须树立正确的安全业绩观”,这句话阳煤集团新景矿的矿长梁贵生几乎逢会必讲。设在阳煤集团新景矿的地下培训基地,利用废弃的矿井和淘汰的设备,运用声、光、电、三维特技等高科技元素,系统介绍煤炭科普知识和采掘、开、机、运、通等煤炭生产工种,再现煤矿典型事故案例。“虽然这对于矿上来说是一次很大的投入,但是没有职工安全素养的提升,就没有全矿安全的保证,这账不能用金钱算。”梁贵生说。
一道道防线将灾难厄运阻挡,在阳煤集团, “安全账户”这一本土文化中生长的花朵同样透出郁郁芳香。
“我上个月一分没扣。”“唉!安全知识考试不及格,我被扣了100元……”在阳煤集团三矿职工澡堂大厅、机关办公楼一层,经常围着许多人,通过电子触摸屏一边查询还一边议论。全员个人技能安全账户,是把职工工资总额的30%逐月注入员工个人安全技能账户,如果个人发生违章、安全和技能培训考试不及格、职工全年接受技能安全培训时间不达72学时,这部分金额将按比例被扣除,直到账户清零。
“无价”变为 “有价”,是阳煤集团安全文化中独特的一环。
亲人:把殷殷告诫提炼升华,朴实醇厚回味悠长
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适应了职工群众对安全生产知识的内在需求,从主观上讲职工是愿意接受的。但一时的疏忽或程序间的偷懒,又成为事故的隐患。如何让职工“要我”变成“我要”?
2007年11月10日,阳煤集团二矿运输区机电队王小平上8点班。临出门时,妻子嘱咐“下班后记着接孩子。”虽然这话天天说,也很简单,但是王小平懂得其中的深意。
“我是一名井下职工,为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为了亲人……”下井前的班前会上,除了任务分解、安全事故预想预知这些常规的工作之外,王小平和单位其他的职工一样,还有一样特殊的功课,面对墙壁上自己的全家福,宣读安全誓言。
“在阳煤集团工作,你会时时刻刻沉浸在一种浓浓的亲情氛围中,不断地提醒你注意安全”,二矿回收区三队康永柱的妻子樊秀花给他寄的安全书信让他经常想起来就唏嘘不已。
“永柱,你这次到矿上上班,千万别好了伤疤忘了疼,一定要记住去年那次血的教训。想起你左腿上那块疤,不管啥时候俺心里都直哆嗦。上次队里给咱家寄来的安全慰问信上有两句话说的很好,安全健康是最大的幸福,搞好安全就是经济效益,你可千万要操心,再瞎干俺可不饶你……”
安全书信、亲情寄语,同样是殷殷企盼,谆谆告诫。
邻里:织一张巨网,过滤掉每一个事故的萌芽隐患
在阳煤集团,记者时时被全民抓安全的气氛深深感染。集团公司的同志介绍,正因为如此,普及安全意识、构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才得以确立。
在阳煤集团天兴公司,48岁的张玉林做了17年家属安全联保员。主要工作是为“三危”人员讲解安全生产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这工作没有工资,“让男人们井下多操点心,咱们女人在家里就能少操点心。”张玉林说没工资也值。
2007年11月14日,天兴公司井下工张富贵的老伴刘秀英早饭后送走孩子,就匆匆赶到社区。社区正在组织党的十七大精神宣讲会,这样的活动刘秀英从来不肯耽误。社区干部的一首《夫妻点字歌》让刘秀英听了感慨不已:“安全知识多学点,以人为本是要点。夫妻本是两个点,携手走到一个点。亲人班前关照点,事故教训记住点……”
刘秀英将点字歌记在本上,回家教给退休在家的公公和当社区安全宣传员的婆婆,说下次上门宣传用得着。
在阳煤集团,安全教育已经融入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煤矿企业属于高危险行业,发生事故是必然的,不发生事故是偶然的。如果按照十七大的要求,真正把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我们工作始终,就会把事故降低到最低甚至实现零事故。”阳煤人用这样的回答阐释自己心中的“阳煤旗帜”。
来源: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