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的物化性质
作者:xumin
2008-08-12 14:30
来源:煤矿安全生产网
标识
中文名:氧;氧气
英文名:Oxygen
分子式:O2
分子量:32.00
CAS号:7782-44-7
危规号:22001
理化性质
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
熔点(℃):-218.8
沸点(℃):-183.1
相对密度(水=1):1.14/-183℃
临界温度(℃):-118.4
临界压力(MPa):5.08
相对密度(空气=1):1.43
燃烧热(KJ/mol):
最小点火能(mJ):
饱和蒸气压(KPa):506.62/-164℃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助燃
燃烧(分解)产物:
建规火险分级:乙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爆炸下限(V%):无意义
爆炸上限(V%):无意义
闪点(℃):无意义
稳定性:稳定
自燃温度(℃): 无意义
禁忌物:易燃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乙炔。
危险特性: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元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乙炔、甲烷等)形成爆炸性的混合物。
消防措施: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雾状水、二氧化碳。
毒性
及对人体危害
接触限值:中国MAC:未制定标准 苏联MAC:未制定标准
美国TWA:未制定标准 美国STEL:未制定标准
毒理资料:LD50: LC50: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窒息。吸入的氧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 入: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保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防护服:穿工作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其它:避免高浓度吸入。
泄漏处理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相应的工作服。切断火源,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切断气源,然后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包装与贮运
危险性类别:第2.2类 不燃气体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5;38 包装类别:
储运注意事项:不燃性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易燃气体、金属粉未分开存放。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