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生产网!

煤矿企业党委书记谈企业党组织在安全工作中的作用

作者:佚名 2009-03-20 10:41 来源:本站原创
按:八连城煤矿自建矿以来,始终以安全发展为目标,全面推进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工作。为了统一全矿干部职工的思想,八连城煤矿注重发挥企业党委在安全工作中的作用,创新矿井安全教育形式,广泛开展了“珍爱生命强素质,立足本岗创一流”的安全大讨论活动,归纳提练出了“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作为全矿核心价值安全理念。分局在监察执法中对珲春矿业集团八连城煤矿发挥企业党委在安全工作中的作用,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情况向矿党委书记蒋庆谭进行了了解,他们的安全教育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的创新,给了我们很大启示。
  八连城煤矿党委始终坚持“安全教育是党委的第一责任”的理念,把创新安全教育形式,提高职工整体安全素质作为党委推进矿井发展的主要工作,在安全教育工作上,学习先进经验,创造性开展工作,在全矿成立了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委员会,由党委主抓,各基层党支部具体负责,班子成员按专业分工进行责任包保,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监督落实,各专业职能部门积极参与的有效方式,强化了安全培训教育工作的目标体系,注重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相结合,完善了群众安全监督网络,建立了双保家属协管协防机制,实现了网络化安全教育,电视化培训教学的新局面。并且形成了四点共识:一是没有安全就没有职工的家庭幸福;二是没有安全就没有干部的政治生命;三是没有安全就没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四是没有安全就没有矿井的持续发展。
  一、加强学习型区队建设,建立长效安全培训机制。
  学习型区队建设是我国开展创建学习型社会在企业的具体体现,结合创建学习型区队的目标要求,八连城煤矿制定了学习型区队的标准及考核细则,对学习型区队硬件和软件建设都作了规范,使八连城煤矿各基层单位区队学习活动室都是统一标准,统一牌板,统一现代化教学设备,为八连城煤矿长期开展岗前和班前安全培训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学习型区队建设为载体,积极开展全员性的、长期的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把强化全员安全培训,培养本质安全人工作作为治矿之本,把培养人、引导人、教育人和提高全员安全素质作为头等大事常抓不懈,不断创新思路,探索新的途径。
  为了使安全培训与队伍建设密切结合,全矿开展了以“创建学习型区队,培养高素质员”为切入活动,在全省同行业中率先坚持开展了以“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逢5号安全大课等一系列安全学习教育活动,由安全培训教育委员会发给每名职工一本专用学习笔记,由基层指定专人统一保管,统一组织学习,全矿定期开展学习笔记检查、抽查,对不符合要求的按矿规定进行处罚。
  在这项学习活动开展最初的时候,八连城煤矿对学习培训要求比较严、比较细,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比如:各区队指派专人保管学习笔记,每丢失一本罚保管人50元,负责人每天要检查学习笔记,发现撕页罚本人50元,一次记录不全或不认真,罚款50元,字迹要求工整,发现一处乱涂乱画,罚款50元。缺课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补齐笔记,一课不补罚款100元,培训不合格者实行离岗再培训等等,这些规定的出台,在当初安全培训工作中,确实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通过开展全矿职工每天学习一道安全知识题,每周听一堂安全知识课,系统地学习煤矿安全生产“三大”规程法律法规,使安全意识潜移默化地渗透到职工的行为规范和岗位操作的全过程之中,特别是在安全培训工作中,从矿长到工人,没有特殊人员,每天必须学一题,矿班子成员每天生产早会,先学习后开会,已经形成制度。在培训工作上没有死角,不搞形式,使全矿职工极大地增强了遵守安全生产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按章作业全过程的自觉性,广大职工自主保安能力得到了真正提高。
  2008年1—11月份,八连城煤矿平均每月培训1200人,累计培训13200余人次,全部考核合格,各类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二、发挥四级安全培训站作用,不断创新安全培训工作的方式方法。
  在集团公司的支持下,八连城煤矿四级安全培训站仅制作播放系统就投资40多万元,2007年10月一次性通过吉林煤矿安全监察局的验收。目前,八连城煤矿基本上实现了网络化培训,电视化教学的先进技术,使安全培训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面对全矿工人新素质偏低等不利因素,积极开展全员性安全培训和岗前培训,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为先的原则,努力从职工心理上提高安全意识,行为上打造文明形象,从而培养一支能够适应我矿安全发展需要的本质安全型职工队伍,充分发挥四级安全培训站的功能作用。
  在四级安全培训站的管理上,配备了2名专职10名兼职培训教师队伍,实行高标准、严要示,积极开展了岗前培训、职工轮训、班前培训、安全复训和全员逢5号安全教育,制定出适合本矿特点及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组织编写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教学大纲,负责组织每周安全培训工作检查及每月考评,对不及格人员进行再培训。在四级安全培训站,还建立了“三违”人员学习室,通过再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和检讨自己犯错误的认识程度,才能决定能否返岗工作。
  在培训工作中,利用电视网络开辟了事故案例剖析、受伤人员现身说法、专业人员安全讲座、“三违”人员违章曝光、兄弟单位经验介绍、矿内新闻等专题节目。使四级安全培训站的培训工作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职工喜闻乐见。与此同时,还利用信息化管理网络实行音频传送,在井下车场,行人大巷、候车室等多处地点安设了防爆式音响,按不同时段播出安全知识安全规程、安全讲座和音乐歌曲,把安全教育延伸到千尺井下。
  三、用先进的安全文化、引导、教育、培养职工“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理念。
  安全文化建设是推动企业实现安全发展的重要动力资源,安全是职工的最大福利,是企业的最大效益,实现安全生产仅靠先进的设备不行,关键是人。只有用先进的安全文化去引领人、教育人、培养人,不断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创建具有时代气息、警示作用和鲜明特色的安全文化,才能不断推进矿井实现安全发展。因此,八连城煤矿把培养本质安全型职工作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使安全文化在生产实践中发挥出独特的引领作用。
  一是积极培育职工安全文化新思想。通过对广大职工持续不断进行安全事故案例分析报告会、班前安全提示、入井前安全宣誓、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文艺节目巡回演出、职工家属到矿井亲情慰问、一封平安慰问信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使广大职工入脑、入心、入耳地从文化理念的角度去认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了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推动了我矿安全文化不断向深层次发展。
  二是大力推进安全文化由表面形式向思想认识的升华。围绕“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理念,创办了具有八连城煤矿特色的“安全文化展示长廊”,并把征集到的具有代表性的安全警句、格言、行为规范,布置在职工升入井行走的安全文化长廊、井下巷道、等候室等地点,以创意不同的设计,富有哲理的文字,人文气息浓厚的温馨画面,将企业精神、企业宗旨、安全理念、安全目标以及领导寄语、同志鼓励、亲人嘱托等展示给职工。让每一名职工都能体会到安全和谐的氛围,在矿井工作有安全责任感。
  三是全面发挥安全文化引领企业发展的作用。为了使安全文化核心理念能够根植于每名职工的心灵深处,八连城煤矿制定了“职工安全行为准则”、“职工文明礼貌用语和文明行为规范标准”,不断强化职工对安全文化理念的认知程度。还利用安全文化来改变井下环境,用井下环境的变化来提升职工的安全意识,比如在井下铺设彩色地砖和大理石地板,布置防火材料的假树假花和竹林景观,在中央变电所养金鱼、养鲜花,矿井巷道像地铁站点一样,这些安全环境建设,唤起了矿工对生命的珍爱,使他们更加注重安全。从而使安全文化由井上向井下延伸,由宣传形式向职工思想认识转化,引领了安全发展的方向。
  四、用“手指口述”安全确认管理法,培育职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的工作技能。
  所谓“手指扣述”安全确认管理法,就是在上岗前和工作中,以预防职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为目标,对工作程序,工作环境的安全提示和确认。运用心想、眼看、口述、提示等一系列安全行为确认,全面达到避免违章、消除隐患、杜绝事故的目的。坚持“手指口述”不仅可以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的安全素质,而且还可以有效促进本质安全型管理矿井的全面发展。在工作的实践中,八连城煤矿深刻认识到,“培训不到位、人人是隐患”,安全培训工作绝不是可有可无,要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必须综合运用各种培训教育手段,积极推动安全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
  2007年9月,八连城煤矿根据创建本质安全型管理矿井的实际工作需要,在全矿全面推行“手指口述”行为规范。实践证明,“手指口述”安全确认管理法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确实是能够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发现和整改事故隐患十分有效的手段,通过这一管理法的实行,我矿“三违”事故率比以往同期下降了63%。增强了职工在矿井识别危险源、现场作业和隐患排查的能力。
  五、在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1、扎实开展煤矿安全培训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安全培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理念,是煤矿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实现煤矿工人生命安全的根本途径。努力做好煤矿的安全培训工作,就是认真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放到首位,真正代表煤矿工人的切身利益。
  2、安全培训是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基础和前提。要实现本质安全型矿井,就必须首先培养出本质安全型职工,我们在安全培训规划和实施过程中,以提高职工的安全思想素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集中精力、分层次、有步骤地认真搞好全员安全培训和复训工作,认真制定培训计划,安排教学内容,把握培训目标,通过培训既要在心理强化全员安全意识,又要在行为上促进全员岗位安全技能的提高,使之成为“想安全、懂安全、能安全”的本质安全人。
  3、安全理论培训必须与岗位实践操作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煤矿安全状况的根本好转。我们只搞“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的安全教育是不够的,关键是要记住所学的知识,并把所学的知识变成技能应用到工作实践当中,在工作现场发挥保证安全作用。所以,只有把每日的安全培训同安全宣誓制度、安全提示制度、“手指口述”安全确认管理法、岗位技能操作密切结合起来,共同应用在矿井的各个工种,才能真正达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目的。
  4、安全培训要贴近职工,立足实际。安全培训工作要求高、任务重,在培训工作的方式方法上,必须结合职工的文化程度和理解能力的实际,坚持一般培训与重点相结合,做到不同时期有不同重点,不同工种有不同内容,不同对象有不同方法,使安全培训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铸安矿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