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安监局:发挥信息技术支撑保障作用
按照大会的安排,就辽宁省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情况向大会作一汇报,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给予批评指正。
一、加强领导,完善信息化工作组织机构
从2002年建局以来,辽宁省安监局党组就一直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把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作为实施“安全发展”、“科技兴安”,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一直由规划科技处具体负责,为了进一步加强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辽宁省安监局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局长胡才修同志任组长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领导小组由规划科技处、办公室和局安全生产技术服务中心等相关工作人员组成,办公室设在局安全生产技术服务中心,负责日常工作。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负责拟定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审议、决策信息化建设重大事项,领导重大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实施,组织审定信息化建设中的有关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督促、协调局机关有关处室、各直属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为了进一步推动各市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省政府将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作为每年对市级政府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几年来通过对市级政府目标考核,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得到了各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各市按照考核工作要求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实现了网上政务公开、建立了安全生产业务应用系统和数据库、落实了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资金,通过市级政府目标考核有力的促进了各市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
二、制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进一步理清建设思路
2007年8月国家总局正式印发了《国家安全生产信息化“十一五”专项规划》,该规划是我国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是“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等各方面开展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依据。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该规划,加快推进辽宁省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根据辽宁省实际情况,辽宁省安监局于2008年初出台了《辽宁省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提出了全省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为全面落实《辽宁省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明确辽宁省信息化建设具体内容,指导各市信息化建设有序进行,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辽宁省安监局在前几年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当前安全监管工作的实际需求,重新确定了全省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并委托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着手《辽宁省安全生产监管与应急救援平台建设方案》的编写工作。辽宁省安监局和省安全科学研究院课题组成员先后到国家总局和两省三市进行了专题考察和调研,通过调研掌握了国家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总体思路和有关要求,了解了兄弟省市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情况,同时也学习到了很多成功做法和宝贵经验。在此基础上,辽宁省安监局开始了方案的编写工作,并多次召开方案编制专题工作会议,形成初稿后,在局内部先后进行了三次修改论证,最后委托辽宁省电子信息产品监督检验院对方案进行了验收。《辽宁省安全生产监管与应急救援平台建设方案》将辽宁省信息化平台建设内容主要分为安全生产及应急救援软件应用系统、应急救援通信指挥系统、移动应急救援指挥等三个部份,明确提出了辽宁省将再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以省局为中心,覆盖全省的安全生产信息化与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平台体系。
三、紧紧围绕“金安”工程,推进全省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金安”工程是国家安全生产信息体系建设中的主体工程,是国家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中的重大建设项目之一。围绕“金安”工程项目,辽宁省安监局多次与省财政部门沟通协调,并按照总局要求于2006年落实了100万元的地方配套资金。
按照国家总局《关于开展“金安”工程一期详细设计调研等实施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行国家安全生信息系统应用系统需求确认工作的通知》等要求,辽宁省安监局积极配合“金安”工程建设单位及时完成辽宁省硬件网络环境情况上报工作,并组织局内相关处室对“金安”工程应用系统的十六个子模块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完成了功能需求确认工作。
为保证“金安”工程顺利实施,辽宁省安监局专门安排一个面积40平米机房用于“金安”工程,并按照国家计算机机房建设标准组织编制了机房建设方案,签订了机房建设合同,组织建设单位进行了施工, 并于2008年8月份对机房进行了验收。同时按照总局《关于“金安”工程一期局域网割接和试运行等有关工作的通知》的要求,辽宁省安监局多次与省信息中心进行沟通协调,省信息中心同意给予无偿服务,按照“金安”工程组网方案对网络进行调整,以保证辽宁省与国家总局网络的顺利联接。
2008年10月份国家总局对辽宁省提交的设备目录进行了确认,并同意辽宁省自行组织设备采购。辽宁省安监局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11月份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了设备供应商,并签定了设备采购合同。目前辽宁省节点硬件设备和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件已全部安装部署到位。同时辽宁省安监局积极与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沟通,配合该公司通过远程将 “金安”工程全部应用系统安装完毕。目前辽宁省安监局已开始组织相关人员对软件进行研讨和学习,并着手研究辽宁省安监局已开发应用软件与“金安”工程软件对接问题,下一步将按照国家总局的部署和要求,开展“金安”工程培训和推广使用工作。
四、建设省级业务应用系统,提升监管工作水平
建立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是列入辽宁省《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九大工程之一, 2004年底辽宁省安监局向省财政申报了300万元安全生产业务应用系统建设资金,省财政从2005年开始分三年划拨给辽宁省安监局。其中2005年拨款 122万元,2006年拨款51万元,2007年拨款128万元,辽宁省安监局在启动该项目前,主要征求了局内各处室以及各市局意见和建议,结合国家总局信息化建设总体要求,提出当前应该首先侧重于软件应用系统和安全生产综合信息数据库的开发建设,并将系统建成一个既能满足平时全省各级安全生产部门对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需要,同时也能为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提供各种应急信息数据支撑的信息平台。三年来,辽宁省安监局组织建设完成了辽宁省安全生产监管及应急救援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主要包括重大危险源动态管理、事故隐患管理、铁路道口管理、应急救援信息管理、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职业危害信息管理、安全教育培训管理、中介机构管理、安全生产专家组管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库等十几个管理子系统,全省各级安全监管部门都可通过互联网使用该信息系统。在该系统中还重点建设了全省GIS系统,配备了全省城区1:1万和郊区(农村)1:5万的电子地图,全省行政区划、全省经纬网、全省居民地、全省点状水系、省市道路、省市铁路、省市线状水系、省市面状水系、各市街区、各市单位、各市建筑物、各市公园绿地等均可在电子地图清楚显示。
2006年以来,辽宁省安监局先后组织召开了全省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和相关专业软件使用管理培训会,分别对各市系统管理人员和各专业软件使用管理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加大了已开发应用软件的推广使用力度。危险化学品许可证子系统运行两年多来,已放发许可证8000余家,不但实现了许可证发放、延期、变更等基本功能,同时还建立了危化品应急数据库,提供了4000多个剧毒和危险化学品的理化特性。铁路道口子系统运行两年来,实现了全省1700多个铁路道口在GIS上的标识,通过管理系统可以全面掌握全省铁路道口周边环境情况,为铁路道口管理和应急救援提供了决策依据。重大危险源动态管理子系统自去年推广使用以来,已有600家企业、1700多个重大危险源被纳入系统管理,建立了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全省应急救援信息子系统、专家组管理子系统、中介机构管理子系统也在辽宁省安监局监管工作中得到使用,建立了相关基础信息数据库。辽宁省安全生产业务应用系统的开发应用,极大的提高了辽宁省工作效率和监管水平。
辽宁省在应用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推广过程中始终坚持两个基本原则,第一个原则是我们在组织开发应用系统时要求开发单位必须按照《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指导书一、二、三、四》和《国家应急平台体系部门应急平台数据库结构规范》等标准规范进行开发建设,保证与国家和省政府有关部门开发的系统实现无缝对接和数据共享;第二个原则是我们在组织开发应用系统时始终注意与总局及时沟通请示,避免系统重复开发,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五、落实安全生产监管与应急救援平台建设方案,积极开展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建设
根据《辽宁省安全生产监管与应急救援平台建设方案》,辽宁省安监局去年全面启动了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平台建设,辽宁省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开始由软件应用系统建设阶段进入到硬件建设阶段,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平台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网络平台子系统、指挥调度子系统、视频会议子系统、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大屏幕显示墙子系统、应急救援指挥车通信系统等5个部份,全部工程估算1100万元左右。去年落实了350万元的建设资金,完成了网络平台子系统、指挥调度子系统、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大屏幕显示墙子系统等三部份建设内容的招投标工作,并签定了合同,目前正在进行设备采购、安装等工作。今年已落实220万元的视频会议系统建设资金,同时还有500万元应急救援指挥车建设资金正在审批中,辽宁省将再利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建设成以省局为中心,覆盖全省的安全生产信息化与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平台体系。
辽宁省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在国家总局和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国家总局要求,离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实际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信息化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我们有决心在国家总局的正确领导下,大力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安全生产工作上的支撑保障作用,为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做出应有的贡献!
来源:中国安全生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