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检查工技能大赛理论复习范围
第一章 矿井通风
第一节 井下空气与矿井通风任务
在学习了解矿井通防有关知识之前,首先让我们熟知通防专业中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即何为“一通三防”。
一通三防是指通风、防治瓦斯、防治煤尘和矿井防灭火。
矿井通风的基本任务有三个:
①供给井下适量的新鲜空气,供人员呼吸(每人每分钟供给的风量不得少于
矿井空气的主要成分:矿井空气主要来源于地面,它主要由氧气O2、氮气N2、二氧化碳CO2及水蒸气组成。
空气中的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化学性质很活跃的气体,相对密度为1.11,能助燃,是人和动物呼吸不可缺少的气体。在矿井条件下,空气中含氧量减少对人体的影响见表1
表1 空气中含氧量减少对人体的影响
空气中氧的含量% |
人体的反应 |
17 |
静止时无影响,但工作时将引起喘息、心跳,呼吸困难 |
15 |
呼吸及脉搏跳动急促,感觉及判断能力减弱,失去劳动能力 |
10-12 |
失去理智,时间稍长即有生命危险 |
6-9 |
人在短时间内失去知觉或死亡 |
矿井空气中氧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有:人员呼吸;煤岩和其他有机物的缓慢氧化;煤炭自燃;瓦斯、煤尘爆炸;爆破工作;此外,煤岩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害气体,也使空气中的氧浓度相对降低。
二氧化碳是无色、略带酸臭味的气体,不助燃,也不能供人呼吸,易溶于水,生成碳酸,对眼、鼻、喉黏膜有刺激作用,是略有毒性的气体。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其相对密度为1.52),在风速较小的巷道中底板附近浓度较大;在风速较大的巷道中,一般能与空气均匀地混合。
二氧化碳对人的呼吸有刺激作用。当井下空气中二氧化碳过多时,会使氧的含量相对降低,形成缺氧,使人中毒或窒息,见表2。
表2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对人体的影响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
人体反应 |
1 |
感到呼吸急促 |
3 |
呼吸量增大2倍,易发生疲劳现象 |
4-5 |
呼吸量增大3倍,呼吸感到困难,且有较重的耳鸣,太阳穴处血管出现剧烈跳动现象 |
6 |
出现强烈喘息和虚弱现象 |
10-20 |
发生昏迷状态,人失去知觉 |
20-25 |
立刻中毒死亡 |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惰性气体,是新鲜空气中的主要成分,它本身无毒、不助燃,也不供呼吸。但空气中含氮量升高,则势必造成氧含量相对降低,从而也可能造成人员的窒息性伤害。正因为氮气具有的惰性,因此可将其用于井下防灭火和防止瓦斯爆炸。
矿井空气中氮气主要来源是:井下爆破和有机物的腐烂,有些煤岩层中也有氮气涌出。
井下空气中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硫化氢H2S、二氧化氮NO2、氨NH3、氢气H2和甲烷CH4等,详见表3。
表3 矿井空气的成分和性质
名称 |
来源 |
基本性质 |
密度 |
特点 |
爆炸界限 |
危害 |
中毒特征 |
防治措施 |
安全浓度 |
氧O2 |
地面空气 |
无色无臭无味 |
1.105 |
助燃 |
|
缺氧窒息 |
|
加强通风 |
≥20% |
沼气 CH2 |
煤岩层涌出 |
无色无臭无味 |
0.554 |
燃烧 爆炸 |
5—16% 9.5% |
爆炸事故 窒息死亡 |
|
12字方针 |
≤0.5%1%0.75% |
二氧化碳 CO2 |
涌出 氧化 呼吸 爆破 爆炸 火灾 |
无色微酸臭味 |
1.519 |
微毒 |
|
窒息死亡 |
|
|
≤0.5%1.5%0.75% |
一氧化碳 CO |
涌出 氧化 爆破 爆炸 火灾 |
无色无臭无味 |
0.967 |
燃爆 极毒 |
13—75% 30% |
爆炸事故 中毒死亡 |
嘴唇呈桃红色两颊红色斑点 |
加强通风 |
≤0.0024% |
硫化氢 H2S |
涌出 分解 自燃 |
无色微甜 臭鸡蛋味 |
1.177 |
燃爆 剧毒 |
4—46% |
爆炸事故 中毒死亡 |
头痛呕吐无力流唾液鼻涕 |
加强通风 |
≤0.00066% |
二氧化硫 SO2 |
涌出 氧化 爆破 爆炸 火灾 |
无色酸味 硫磺刺激味 |
2.212 |
剧毒 |
|
刺激眼呼吸系统 中毒死亡 |
红眼咳嗽流泪喉痛 |
加强通风 |
≤0.0005% |
二氧化氮 NO2 |
爆破工作 |
浅红褐色 无臭无味 |
1.588 |
剧毒 |
|
刺激肺呼吸系统 中毒死亡 |
吐黄痰指甲头发变黄 |
加强通风 |
≤0.00025% |
氨NH3 |
分解、自燃 |
无色剧臭无味 |
0.588 |
有毒 |
|
刺激眼皮肤 呼吸系统 |
|
加强通风 |
≤0. 004% |
氢H2 |
涌出 电解 |
无色无臭无味 |
0.069 |
燃爆 |
4—74% |
窒息死亡 |
|
加强通风 |
≤0. 5% |
氮N2 |
地面 涌出 分解 |
无色无臭无味 |
0.968 |
|
|
窒息死亡 |
|
加强通风 |
≤79% |
水蒸气H2O |
水的蒸发 |
|
0.622 |
|
|
|
|
|
|
浮尘 |
作业过程 |
|
|
燃爆 |
30 300 |
尘肺病 |
|
加强通风 技术措施 |
|
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温度不得超过
采煤工作面、掘进中的煤巷和半煤岩巷最低风速不得小于
第二节 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系统是向矿井各用风地点供给新鲜空气、排出污浊空气的通风动力、通风网络和通风构筑物的总称。
按进、回风井在井田的位置不同,矿井通风系统分为中央式、对角式、区域式和混合式四种。
《规程》对通风系统的要求:矿井必须有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生产水平和采区必须实行分区通风。采、掘工作面应实行独立通风,采掘工作面的进风和回风不得经过采空区或冒顶区。严禁出现不合理的串联通风、老塘通风、扩散通风。
分区通风:每个采区都有独立的进、回风系统,采区与采区之间不共用一条进、回风巷。采区进、回风巷必须贯穿整个采区,严禁一段进风,一段回风。
独立通风:采掘工作面的回风流直接进入回风道,不再进入其它采掘工作面。
串联通风:采掘工作面的回风流再进入其他采掘工作面。
扩散通风:利用矿井中的空气自然扩散运动而对掘进工作面或峒室进行通风。扩散通风最大长度不得超过
老塘通风:采掘工作面无回风道或回风道部分或全部堵塞,采掘工作面的回风部分或全部由采空区老塘回入总回风巷,称为老塘通风。
矿井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式有抽出式、压入式和抽压混合式三种。
抽出式通风:矿井主要通风机安装在出风井口附近,通过风硐与出风井筒相连通,利用通风机产生的风压将矿井内的空气吸出地面,同时导致地面的新鲜风流从进风井流入井内实现矿井通风的方法。也称作负压通风。
压入式通风:矿井主要通风机安装在进风井口附近,通过风硐与进风井筒相连通,利用通风机产生的风压将新鲜风流压入井下,迫使井内空气由回风井排出地面的通风方法。也称作正压通风。
通风网络:一般把矿井或采区通风系统中风流分岔、汇合线路的结构形式和控制风流的通风构筑物统称为通风网络。
矿井通风网络的基本结构有:
①串联网络:多条风路依次连接起来的网络。
②并联网络: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风路,从某一点分开又在另一点汇合的网络。
③角联网络:有一条或多条风路把两条并联风路连通的网络。
矿井通风设施主要有风门、风桥、密闭和挡风墙等。
风门的作用为:①隔断巷道风流,确保用风地点的风量要求;②允许行人和车辆通过。
根据用途不同井下风门一般分为普通风门、自动风门和反向风门。
砌筑风门的标准要求:
①每组风门不少于2道;②不应在倾斜运输巷中设置风门。如果必须设置风门,应安设自动风门或设专人管理,并有防止矿车或风门碰撞人员以及矿车撞坏风门的安全措施;③通车风门要实现自动化;④门框要包边沿口,有衬垫,四周接触严密,门扇平整不漏风,风门要有适当的角度,门框与门扇不歪扭;⑤墙体用不燃性材料砌筑,厚度不小于
风桥:设在进、回风交叉处使进、回风不混合的设施叫风桥。主要作用就是把同一水平相交的一条进风巷道和一条回风巷道风流隔开。
密闭:按不同的用途密闭可分为防火密闭、防水密闭、过滤密闭和防爆密闭。
按服务时间长短可分为临时密闭和永久密闭。
构筑永久密闭的标准要求:
①永久性密闭要用不燃性材料建筑,严密不漏风,墙体厚度不小于
②密闭前
③密闭前无瓦斯积聚;
④密闭四周要掏槽,见硬底、硬帮,与煤岩接实;
⑤密闭内有水的要设反水池(或反水管),并设观测孔,有自然发火危险的煤层的采空区密闭要设注浆孔,孔口要封堵严密;
⑥密闭前要设栅栏、警标、说明牌和检查箱;
⑦墙面平整(
采区通风系统的基本要求:
①每一个生产水平和采区,都必须布置单独的回风巷,实行分区通风。
②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都应采用独立通风,有特殊困难必须串联通风时应符合《规程》的有关规定。
③ 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的采煤工作面不得采用下行通风。
④掘进和采煤工作面的进、回风都不得经过采空区和冒落区。
⑤采空区必须及时封闭。
⑥不应在倾斜巷道中设置风门,如果必须设置风门,应安设自动风门或设专人管理,并有防止矿车或风门碰撞人员以及矿车碰坏风门的安全措施。
⑦掘进巷道与其他巷道贯通前,通风部门必须预先做好调整通风系统的准备工作,贯通后要停止一切工作,立即调整通风系统,防止瓦斯积聚,待风流稳定后方可恢复工作。
⑧为了便于在火灾时控制风流、扑灭火灾和防止烟气中毒事故,采区内应选择适宜的地点预设反风门或防火门,这些反风门或门要用耐燃性材料制作,不时敞开,而且对风流的阻力较小。
工作面上行通风和下行通风
上行风:风流沿工作面倾斜方向自下向上流动的通风方式称为上行通风。
下行风:风流沿工作面倾斜方向自上向下流动的通风方式称为下行通风。
采用下行通风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有效降低了进入工作面的呼吸性粉尘量;
②对工作面具有良好的环境温度起到了促进作用;
③有效降低工作面隅角瓦斯涌出;
④防火方面。如在下部风巷中机电设备失火,对采煤面之影响比上行风时小,但灭火较困难。
第三节 矿井通风动力
矿井通风动力有通风机提供的机械风压和自然条件产生的自然风压两种组成。
机械风压:由通风机产生的风压叫做机械风压。
自然风压:利用进风井和出风井的温度差和两井筒井口的标高差,以及能影响空气重率变化的其他因素造成的两井筒空气重力不等而产生的压力,叫做自然风压。
矿井的通风阻力:主要有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两种。由于风流与井巷壁间的摩擦所产生的阻力叫摩擦阻力。由于巷道的突然变大、变小或者拐弯,而引起风流方向的变化,导致风流剧烈冲击形成涡流而引起的阻力叫局部阻力。
《规程》规定:新矿井投产前必须进行1次矿井通风阻力测定以后每3 年至少进行1次。矿井转入新水平生产或改变一翼通风系统后,必须重新进行矿井通风阻力测定。
矿用通风机按其构造和工作原理可分为离心式通风机和轴流式通风机两种。
通风机的主要工作参数有:风压H、风量Q、功率N、效率和转速等。
为了使通风机安全稳定运转,实际应用的风压不能超过最大风压的0.9倍;对轴流式通风机工况点必须位于驼峰点右侧的区域内。从经济角度出发,通风机的静压效率不得低于60%。
矿井反风:为了防止灾害扩大和抢救人员的需要而采取的迅速倒转风流方向的措施叫矿井反风。
生产矿井主要通风机必须装有反风设施,并能在10min内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当风流方向改变后,主要通风机的供给风量不应小于正常风量的40%。
主要的反风方法有:专用反风道反风和风机反转反风。
离心式通风机只能利用反风道进行反风;轴流式通风机可利用反风道反风出或利用风机反转反风。
第四节 掘进通风
掘进通风方法分为两大类:利用矿井总风压通风和使用局部通风设备通风。
掘进用的局部通风设备有两类:引射器和局部通风机
引射器是将高压水或压缩空气的部分能量传递给风流,克服风流在风筒和独头巷道中流动的阻力,达到给掘进工作面供风的目的。
局部通风机按其工作方式有三种:压入式、抽出式和混合式。我公司全部采用压入式通风方法。
安装和使用局部通风机的安全规定:
①局部通风机必须由指定的人员负责管理,保证正常运转;
②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距掘进巷道回风口不得小于
③必须采用抗静电、阻燃风筒。风筒口到掘进工作面的距离不得超过
④低瓦斯矿井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可采用装有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的供电线路供电,或与采煤供电分开;
⑤严禁使用3台以上(含3台)的局部通风机同时向1个掘进工作面供风。不得使用1台局部通风机同时向2个作业的掘进工作面供风。
使用局部通风机供风的地点必须实行风电闭锁,保证停风后切断停风区内的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使用2台局部通风机供风的,2台局部通风机都必须同时实现风电闭锁;
⑥使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的掘进工作面,不得停风;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时,必须撤出人员,切断电源;
恢复通风前,必须首先检查瓦斯。只有当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地点附近
局部通风机循环风及其预防:
局部通风机循环风:局部通风机的回风部分或全部再吸入同一部局部通风机的进风流中,叫循环风。
循环风的危害:掘进工作面的乏风反复返回掘进工作面,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的浓度会越来越大,不仅使作业场所的环境越来越恶化,更为严重的是,由于风流中瓦斯浓度的不断增加,当其进入局部通风机时,容易引起瓦斯爆炸。
如何检查和防止局部通风机循环风:检查局部通风机是否发生循环风比较简单的方法是,站在局部通风机吸风口向掘进工作面的方向3~
防止局部通风机循环的措施是:局部通风机安装位置合理(吸风口到掘进工作面回风巷的距离不小于
肥矿集团公司对局部通风机使用的要求
①所有掘进工作面都必须安装使用“双局扇、双电源”,做到风机自动切换,风筒自动分风;
②推广使用大功率局部通风机、大直径风筒。供风距离
第五节 独头巷道管理、巷道贯通
一、独头巷道停风后,恢复通风、送电时,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①独头巷道的局部通风机必须保持经常运转,临时停工时,也不得停风。
②停风的独头巷道,每班在栅栏处至少检查1次瓦斯。如发现栅栏内
③独头巷道停风后,巷道中的瓦斯浓度超过1%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采取专门的排瓦斯措施。
④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只有在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
⑤独头巷道恢复正常通风后,必须由电工对独头巷道中的电气设备进行检查,证实完好时,方可人工恢复局部通风机供风的巷道中的一切电气设备的电源。
巷道贯通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①掘进巷道贯通前,综合机械化掘进巷道在相距
②必须由专人在现场统一指挥。
③停掘的工作面保持正常通风,经常检查瓦斯;
④掘进的工作面每次爆破前,必须派专人和瓦斯检查工共同到停掘的工作面检查瓦斯,只有在2个工作面瓦斯浓度都在1.0%以下时方可放炮。
⑤每次爆破前,2个工作面入口必须有专人警戒。
⑥贯通后,必须停止采区的一切工作,立即调整通风系统,风流稳定后,方可恢复工作。
第二章 矿井瓦斯
瓦斯治理的十二字方针:监测监控,先抽后采,以风定产。
瓦斯是指从煤体或围岩中释放出来的以甲烷气体为主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总称。有时单指甲烷。
瓦斯涌出:由受采动影响的煤层、岩层,以及由采落的煤、矸石向井下空间均匀地放出瓦斯的现象,叫瓦斯涌出。
瓦斯涌出有两种形式:普通涌出和特殊涌出
普通涌出:瓦斯由煤层或岩层表面非常微细的裂隙和孔隙中缓慢、均匀地或持久地涌出。
特殊涌出:在很短的时间内,自采掘工作面的局部地区,突然涌出大量的瓦斯,或伴随瓦斯突然涌出的同时有大量的煤粉和岩石被抛出。
绝对瓦斯涌出量:单位时间内涌出的瓦斯量称为瓦斯的绝对涌出量,用m3/min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Q CH4 =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