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生产网!

张怀选:浅论矸石回填置换煤炭发展循环经济社会效应

作者:佚名 2009-11-24 11:22 来源:中国煤炭新闻网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磁县西固义乡北神岗村梧桐庄矿通风区
  题记:自采矿业有始以来,它给工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带来巨大飞跃。但随着煤矿的开采,有一种附属品矸石伴随着矿井的开掘、延伸并存产生,它的升井不仅会占有大量土地,而且矸石中含有多种有害成分,会对大气、水源、土壤等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留下遗憾。笔者从网上查阅了解,的确有些采矿企业作了大量的矸石处理工作,如,把矸石用来做水泥、制砖、修路或是填平“沟壑”变绿川 等工作,然而煤矸石的制砖、筑路、修路或是填平“沟壑”变绿川 等综合利用率微乎其微,在全国仍有数以千万计矸石山有自燃现象。那么在开采煤矿的同时,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去治理矸石给环境带来的污染,答案是矸石回填置换煤炭,是最好的解决矸石污染问题的途径。

  一、论矸石回填减少煤炭资源浪费。众所周知煤炭是不可再的生资源,可是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因受地层塌陷所致,煤田地表有村落、市区、工厂、道路、河流、湖泊等这些区域不宜开采。如只顾眼前利益实施强制开煤,不仅会影响地表层设施,威胁人民生命安全,还有可能直接威胁采矿矿工生命安全,一旦造成后果将是得不偿失。如果不予采这一部分煤田,将是对煤炭不可再生资源的巨大浪费。以往国家、煤矿企业在利益与安全两者区分考虑,无奈做出后者选择,划留出保护线、保护煤柱,牺牲部分资源利益。然而就这些小煤柱、煤田一旦被抛弃,矿井因资源枯竭搬迁,这小片区域煤柱、煤田将不可能再复采。那么我们有没有既不浪费煤炭的资源,又不使地层塌陷,很好地保护地表设施、保护我们矿工生命的安危办法哪?答案是可用矸石回填置换煤炭。近来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梧桐庄矿在以往兄弟煤炭企业实施矸石回填的基础上,经矸石充填科研攻关小组自行研制出了矸石充填出煤、翻矸两套运输系统互不干扰方案,把矸石就地消化吸收。通过矸石存储、给料机、破碎机、运输矸石皮带,完成抛矸机运输到达翻矸机,直接充填到该系统采煤置换出的巷道内,再经完善的矸石充填过程中的同步注灌混凝土工艺技术使岩矸石密实、坚固,使充填后的矸石能起到代替煤柱足够支撑顶板作用。现梧桐庄矿地表为本矿工业广场,井下为182201地区实施了矸石充填置换首期40万吨煤炭工程,已于四月初正式投入使用。它的成功既最大限度使不可再生的主焦稀有煤种资源得到充分开采和利用,又很好地解决了因采煤地层塌陷威慑地表设施和采矿职工的安全问题,它将为资源保护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论矸石回填带来的经济效益。采矿始初作业直到矿井的衰败,均有大量的矸石产生,从岩巷掘进到矸石的生成提升运输、翻矸所需的人力、物力,以及购买矸石占有土地,均耗费了采矿企业很多的精力和财物力。那么如何使“矸石变废为宝”,将矸石置换成先前提到煤田地表有村落、市区、工厂、道路等这些区域不宜开采、不可再生煤炭能源的煤炭。就此笔者拜阅了梧桐庄矿矸石充填可行性报告,以该矿翻矸每充填1米巷道,将多产煤4吨,每米巷道创相关经济效益相当可观,而且矸石在井下就地转换充填,全免了提升、运输、修路、管理、运营及购买占地等所需费用。梧桐庄矿首期矸石井下充填工程新增掘进置换煤量40万吨,按集团公司下拨给该矿300元1吨(内部)价格计算,现试运转期间单日翻矸充填100吨,日可为企业创效30000万,首期充填完毕后可增收1亿2千元人民币。为矿山矸石再利用、再循环做出了很好地诠释。照此计算我们全国又有多少煤矿在升井矸石,如都能把矸石充填置换出村落、工厂、道路等下的不可采小煤柱、煤田大量煤炭,将给国家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
  三、论矸石回填起到环境保护效应。搞采矿业都知道,矸石是伴随着煤炭产生的一种附属品,矸石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升井后大致以堆积、存放为主,占用大片土地,它的出现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还引发诸多环境问题。而矸石中含有硫、磷等几十种元素有害成分。煤矸石山自燃会对大气造成污染,矸石山受雨水冲刷会造成水源乃至地下水源污染,矸石山的存在占有土地污水侵入农田造成土壤污染,从而引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冀中能源董事长、党委书记王社平曾在多次讲话中明确指出:冀中集团不仅要创造“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中,大力实施矸石回填工程中,冀中集团峰峰集团梧桐庄矿作出了积极的探索煤矸石巷道回填技术。近年来通过采用煤矸石置换出村落、工厂、道路等下的小煤柱、煤田工艺技术大量的煤炭,不仅取的良好的煤炭发展循环经济社会效应,有效提高了企业效益。而且有效地防止了煤矸石对环境的污染。真正实现了铲平矸石山“痼疾”、填平了“沟壑”变绿川,博得了当地民众高度赞扬。
  尾结:开辟煤矸石回填置换出村落、工厂、道路等下的小煤柱、煤田以往不采的煤炭;减少煤矸石的升井存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再循环、再利用;同时减少矸石提升运输环节,既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又实现了节能降耗,三者合一,三者共赢一举数得,最终效果起到了利国、利企、利民顺应了实科学发展观!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铸安矿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