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生产网!

实现煤矿安全生产之我见

作者:佚名 2009-11-27 15:48 来源:中国煤炭新闻网
丰城矿务局新洛煤电公司山西煤矿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煤炭企业面临着提升经济总量和运行质量、不断增强竞争力的艰巨任务。面对这样的形势,企业需要一个健康、稳定的发展环境,安全就成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保障因素,然而,煤矿在地层深处开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水、火、瓦斯、顶板、煤尘等自然灾害预防困难,特殊的作业环境又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安全生产就成为煤矿企业“天”字号工程。如何实现安全生产,谈点个人浅见。

实现安全生产,安全教育要多样化。员工正确安全理念的养成,靠的是引导教育,纵观目前煤矿的安全教育,从方式上,仍然是陈旧的灌输式。“弹琴要看听众,射箭要看耙子”,灌输教育的结果就是忽略了被教育方的年龄层次的差异、文化程度的参差不齐,安全思想观念的不一,缺乏深度、广度、力度。必须改进教育方法,把单一的灌输教育变为多样化的教育模式,如“党群结对法”、“班前提醒法”、“家访谈心法”、“亲情感化法”、“互帮互教法”、“媒体曝光法”、“环境熏陶法”等,做到安全教育循循善诱,员工身心全程参与,安全心理双向交流,触动员工心灵,拉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距离。开展引导教育,要注重形式而不唯形式,要注重内容更要丰富内容,要加强安全教育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好学习日、班前会、调度会等时间,利用好学习室、更衣室、乘车室等地点,建立安全教育园地,张贴安全警示语等生动鲜活的内容来加强员工的引导教育,使员工时时置身于安全生产的环境中,处处感受到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安全生产理念。

实现安全生产,技能培训要实用化。员工素质的高低,决定安全状况的好坏,就企业而言,只有员工都具有较高的素质,才有可靠的安全先决条件。员工岗位技能培训,就是提高员工素质的有效途径,我们要在提高技能培训的实效性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员工自身的技术能力和自我防范能力,提高对事故的处理能力和突发事故的应变能力。

一是互动学习法,在每次教学前拟定员工所需掌握的技术方面的内容,师生通过相互沟通、消除认知障碍,培养学员的自主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经验交流法。发挥各技能岗位工种中“行业状元”的作用,以他们的切身体会讲述经验性的、前沿性的技术以及在岗位上所要注意的问题,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
三是网点培训法。以基层区队为单位,利用员工班前班后等业余时间,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如采煤大工、瓦检员培训班,教师可以深入井下,以师傅的身份,现场指导,现场讲解,现场试验,这种做法既能缓解工学矛盾,又能锻炼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是现场观摩法。就是在讲授书本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不同岗位工种的实际,在不同的地点观看技术操作的方法。对于一些能够搬上讲台的实物或模拟物体,则搬上讲台,现场讲解能让员工现场实习,现场体会,这样,有利于员工尽快地掌握专业技术,尽快在实际工作中熟练的操作应用。

实现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要强化。从煤矿企业来说,在安全生产实践经验中总结提炼出来的各项规定、制度可以说较为完善,而使这些制度、规定在现场失败的原因,不是制度、规定不符合现场实际的要求,而是管理者和员工对现场疏于管理,造成管理失衡,有效的制度、规定没有在现场得到落实。加强安全管理,关键在于各级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的标准偏差,必会影响员工对安全生产的态度和认识,因此,要坚持管理人员负更多的安全责任的原则,建立管理人员安全管理奖罚与激励机制。把安全管理与管理人员的工作实绩挂钩,把安全管理与干部工人的荣誉挂钩,安全工作做不好的,决不能进入先进评比行列来;把安全管理与薪酬分配挂钩,发挥分配的导向功能,加大管理人员安全结构工资比例,实行重奖重罚;把安全管理与个人成长挂钩,把安全业绩作为发展党员、提拔干部的重要依据。总之,让安全生产抓得好的管理人员有位子、有票子、有面子;让安全生产抓得不好的管理人员丢位子、丢票子、丢面子。

实现安全生产,安全环境要优化。煤矿工作常年与自然灾害作斗争。安全可靠的环境十分重要。因此,必须下苦功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防范体系。
第一,优化地质测量环境。要发挥地质测量的提前预报预防功能,强化地质测量岗位责任制,健全测量规章制度,强化测量现场服务,对测量标准各项内容层层分解,以科学的态度深入研究地质条件的变化,及时对矿井近期、中长期的地质构造进行预测与安全环境评估,注重对冲击地压、水害、机电和瓦斯突出等隐性灾害进行科学研究,避免发生重大事故
第二,优化安全生产环境。加大安全资金投入,提高矿井装备水平,优化生产系统,保证生产维简费用、安全技能资金和“一通三防”专项资金的及时足额到位,增强矿井防灾抗灾的能力,确保煤矿安全设施完好精良。加强对矿井“一通三防”、顶板、运输、排水等系统安全保护设备的技术性研究,积极推广应用安全实用性技术,让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对员工的有效保护手段。
第三,优化安全工程管理,强化精品意识。通过管理出精品,建设“放心工程”和“名牌工程”,使各项管理真正落实到质量标准化上,打牢安全生产的基础。

实现安全生产,安全监督要法制化。坚持依法办事,严惩违法违纪行为,是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基本保障。对违章者的漠视就等同于对按章作业者的否定,就会助长违章者一而再、再而三的违章行为,对安全生产没有半点益处。因此,保证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树立风清气正的安全环境,就要对于干扰、阻挠和破坏安全生产制度规定的单位和人个依法惩处。为彻底解决安全生产中“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问题,应把安全监督检查引入市场机制。即“花钱买隐患,市场管安全”,把“人的行为、技术、环境、设备”等隐患因素用量化的价值确定下来,建立安全隐患价格体系,通过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在现场查隐患——出售隐患——责任单位(或责任人)购买隐患——整改隐患,这样一个隐患整改运行机制,加大隐患治理力度。应该看到,,现有的监督手段、方法,无法适应要求,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安全监督的法制化,变行政处罚为法律约束,体现法制管理的法律效力,这样,才能适应煤矿企业的内在需求和外在存在形式。

安全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安全生产的形势在发展变化,安全生产管理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加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着的新形势,才能增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针对性,才能实现矿井长治久安。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铸安矿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