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亚勇:浅淡国有企业民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佚名
2009-11-27 15:49
来源:中国煤炭新闻网
作者单位: 川煤芙蓉集团工会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步伐的加快,国有企业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职工民主管理的领域不断拓展,内容不断丰富,越来越受到职工群众的欢迎和企业经营者以及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众多企业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和发展了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和民主监督制度,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的民主权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不可否认,国有企业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工作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本文就国有企业民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谈自已的认识和意见。
一、国有企业民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认识上存在差距,公开质量不高,随意性大。例如:一些企业经营者只注重形式,不注意效果,工作都布置了,但抓落实不力。有的为公开而公开,赶风头,不听取职工群众意见,不整改存在的问题,收效甚微;有的避重就轻,遮遮掩掩、讳疾忌医。还有些国有企业的党政领导片面强调企业和职工利益的一致性,认为搞集体合同把企业领导和职工摆在了对立面,怕职工的要求太高,企业办不到,因而一拖再拖,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再三做工作,仍无实效。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厂务公开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是大部分企业只有签订集体合同时才进行平等协商,但协商的频率过低,有一年协商一次,甚至两年协商一次。遇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决策时进行不定期协商的企业寥寥无几。同时,企业对集体合同的宣传重视不够,就是集体合同履约情况较好的企业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部分职工不知集体合同为何物的现象。特别是职工不了解,不知道集体合同的现象在新建企业更为严重。
三是职代会民主评议企业领导干部工作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少数职工代表不能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把一些个人恩怨带到评议工作中来。例如:他们对一些平时在工作或生活中与自己有过不快的领导干部,不问其工作实绩如何,故意投不信任票,借机泄私愤;有些职工代表对民主评议工作不感兴趣,认为企业搞不搞民主评议与自己无多大关系。搞了,自己不能多拿一分钱;不搞,自己也不会少拿一分钱,因而对评议工作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还有些职工代表对民主评议的作用表示怀疑。他们认为职工提的意见再多,对某些干部的“仕途”也不会有影响,民主评议是搞形式而也。
四是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还不健全,其作用发挥得还不够。据调查了解,当前国有企业广大职工对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公民权利的实现程度是比较满意的,但是,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太满意。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和法规,国有企业普遍建立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对企业行使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职能。但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厂长或经理的权利扩大了,而“主人翁”的民主权利却被忽视了。一些职工认为,说工人是“主人翁”是给工人“戴高帽子”,“企业真正的主人是‘老板’”。例如,一些基层单位领导无故克扣工人的工资、随意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且不按《劳动法》付给应有的报酬、不采取安全生产的保障措施等。这样做,既违反了“工会法”和“劳动法”,也影响了工人积极性的发挥。
二、搞好国有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措施
以上这些问题,不论是认识上的偏差,还是具体工作中的不足,都给民主管理工作成效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民主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第一,必须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厂务公开的重要意义的认识。要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实行厂务公开,有利于扩大基层民主,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办好国有企业;有利于加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密切企业党群、干群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企业科学决策,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第二,必须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讲究质量,注重实效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抓住职工最关心的问题进行公开,哪些问题最制约企业的发展,哪些问题最影响职工的积极性,哪些问题最关联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就应该紧紧抓住不放,坚决实行公开。
第三,必须抓好监督,促进落实监督是厂务公开不走形式,扎扎实实开展下去的重要保证。厂务公开的质量行不行,效果好不好,能不能得到群众认可,关键在监督。要建立有效的、切实可行的监督机制。
第四,必须继续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政领导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精神把厂务公开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纪检监察、组织人事部门、企业主管部门、工会、共青团等要协同配合、形成有力的领导机制、协调顺畅的工作机制和有效的监督机制,保证厂务公开工作健康发展。
第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平等协商机制。规范平等协商机制的运行,做到定期协商与临时协商并举,签订集体合同时的协商与履行集体合同中的协商兼顾。定期协商最好是每年两次,第一次在年初,主要就当年工厂方针、目标及措施中涉及集体合同方面的内容进行协商确定;第二次在年中,主要就涉及集体合同监督检查后提出的问题进行协商。临时协商指凡是涉及企业劳动关系方面重大问题,都必须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行政平等协商共同解决。工会要将集体合同工作同工会的其他重点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签订集体合同、进行集体协商当中,工会应发挥“第一责任人”的作用,超前考虑下岗职工的转岗培训、最低生活保障等等问题,将其纳入集体合同条款当中。集体合同与厂务公开相结合,把平等协商的内容、决议、进行的次数和集体合同的签订、履行、监督等情况纳入厂务公开中,使广大职工及时了解集体合同工作的进展情况,监督集体合同的履行;将厂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具体措施写进集体合同,进一步规范厂务公开。
第六,进一步加强工会自身建设,从体制上和素质上尽快适应这项工作的要求。在体制上,应相对地集中人力和财力,狠抓这项工作的突破;在工作方式上,逐步转移到依靠法律手段上来,要加大源头参与力度,积极参与和推动集体合同法规的制定,工会干部和职工代表团的素质决定着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的质量,因此应大力加强工会干部和职工协商代表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使这项工作取得更大进展。
第七,切实做好民主评议干部工作,加强对民主评议干部工作的领导。评议工作要在企业党组织和行政的领导下,由职代会民主评议干部领导小组主持进行,评议小组对职代会负责。工会作为职代会的工作机构,负责评议的日常工作。要进一步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党组织要严格干部制度管理,组织部门和主管职能部门要把民主评议领导干部的意见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在考察任用干部时要倾听和吸纳工会的建议和职代会评议的意见;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企业的领导干部在评议中要讲真话、讲实话,职工代表在评议时要依据他们德、能、勤、绩的具体表现,有一说一,有二说二,避免评议走过场;要不断提高职工代表的素质,企业党组织要切实加强职代会的思想建设、制度建设,工会要定期培训职工代表,不断增强代表的法律意识,提高职工代表团的参政议政能力,以适应民主评议工作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化解矛盾,沟通思想,凝聚人心,使企业形成团结拼搏,风雨同舟的局面。
第八,坚持把广大职工关心的企业改革和发展方面的重点问题、事关广大职工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及企业领导班子和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难点问题纳入到职工民主管理之列,使职工群众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形成职工群众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企业的发展;另外,推行职工民主管理是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在企业中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实行科学管理。在现代生产条件下,企业的劳动效率和实际效益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广大劳动者的自觉程度和创造精神。各级工会组织要通过建家创模活动吸收职工参与企业的管理,让广大职工的权益更加紧密地与企业发展联系在一起,做企业的主人,企业的发展才能具有不竭的动力源泉,才能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综上所述,加强国有企业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做到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保障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和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的作用。只要我们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认真地做好民主管理工作,积极探索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职工民主管理的新形式和新方法,就一定能够达到促进企业的改革逐步深入,推动企业各项工作不断地向前发展,从而达到政通人和、太平盛世的和谐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