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生产网!

济三煤矿2004年矿井开拓方案编制说明

作者:佚名 2010-01-22 19:42 来源:本站原创

济三煤矿2004年矿井开拓方案编制说明
根据煤业公司2003年10月1日传真电文的要求,在矿总工程师的领导下,我矿及时组织矿生产、设计计划、地测等有关科室,认真编制了2004年矿井开拓方案。本次开拓方案的编制,严格按照《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矿井开拓方案编制审查及贯彻执行管理办法》中的具体规定内容,密切结合矿井实际情况,对2003年矿井开拓方案执行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并对2004年及以后五年的重点开拓方向进行了安排。现将具体开拓方案编制说明如下,望公司予以审查。

一、2003年度矿井开拓方案执行情况
(一)2003年度进尺完成情况
(二)2003年掘进指标完成情况
1、生产掘进率:1~9月份完成34.26 m/万吨,预计全年35 m/万吨。
2、掘进单进:
(1):煤巷最高单进953m/月;平均单进539m/月。
(2):半煤岩:平均单进246m/月。
(3):岩巷:最高单进147m/月,平均单进93m/月。
(4):综合单进:224m/月。
3、掘进工效:0.329m/工。
4、三量可采期:开拓煤量:6.28年,准备煤量为39.48个月,回采煤量为5.48个月。
(三)2003年度开拓效果
分析
1、采掘接续仍处于较为紧张的局面:2003年,矿井根据“三年三大步”的总体要求,产量将翻一翻,达到1000万吨。产量增幅大,给开拓掘进工作带来极大困难。2002年矿井总进尺完成了24618m,而2003年需完成35000m,增幅过大,造成矿井采掘接续一直处于较为紧张的局面。根据预计,矿井2003年底三量可采期分别为:开拓煤量为6.28年,准备煤量为39.48个月,回采煤量为5.48个月,虽然基本附合储量规程要求,但与公司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这也反映出我矿采掘接续较为紧张的现状。另外,1~9月份,矿井生产掘进率完成了34.26m/万吨,与公司对我矿35m/万吨的考核指标还有一定差距。
2、加快重点开拓工程速度,确保矿井整体接续:根据采掘接续要求,矿井对掘进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一系列强化掘进工作措施,组织好重点工程的接续施工,取得了一定效果。在加快十六采区开拓方面,矿井对关键的北部边界胶带巷采取了多头平行掘进的方法,加快其施工速度。我们在北边界巷与北边界胶带巷中段施工联络巷,同时安排两个掘进头施工,使该巷同时施工的队伍达到四个,极大加快了该巷施工速度。2003年9月该巷全线贯通,最西端已掘到16303胶顺位置,为十六采首采面的回采奠定基础。北区回风巷采用综掘施工方法,组织力量采用相向对掘的快速施工方式,利用6303胶顺皮带运输系统,采用综掘由西向东施工,使其于3月底实现东西贯通,提前2个月完成全年计划。在北区永久皮带系统未形成的情况下,该巷的贯通,为北区边界胶带巷及16301两顺槽的掘进提供了出煤通道。
3、及时调整设计与施工方案,加快接续准备速度:2003年,东辅巷共东向延深133m,比原计划的250m缩短了一半,这样为1305工作面的准备创造了条件。8月底,1305切眼已施工完成,1305辅顺正双向对掘施工,预计该面将于12月份投入生产。另外,我们对北部采区水仓设计方案予以修改,改原定的由北回巷开口为6303胶顺联络巷开口,这样使水仓可与北回巷等平行作业而互不影响,且水仓比计划提前1个月开工。目前该巷道已施工613m,完成了全年计划,该工程也即将竣工。
4、完善生产系统,服务于矿井长远规划:2003年上半年,除原计划的重点开拓工程外,还施工完成了北胶二部机头配电硐室、北胶机头驱动硐室、北区煤仓、北区辅运巷、北部采区变电所、管子道等工程,完善了整个矿井尤其是北部采区开拓回采所必需的生产系统。另外,根据矿井西区排水能力较低的现状,我们从10月初开始对-665m水平水仓进行了扩容施工,使其有效容积由原来的2229m3增加到3782 m3,满足了矿井安全生产要求。
(四)、重点工程未完成计划的分析
1、1305工作面根据最新地质资料进行重新设计后,比原设计向西移,工作面面长也有所缩短,使东辅巷到辅顺的长度由原设计的250米,变为130米。因此将不会完成全年的250米的计划。
2、到9月份,东胶巷未安排施工,主要原因是1305辅顺掘进施工方案改变,不再直接进入东胶而是通过东辅巷进入原东胶皮带系统,所以未安排施工。该巷新设计长度约240m,已安排从10月份施工,预计可完成全年200米计划。
3、重点开拓采区十六采区2003年安排准备进尺2600m,按原计划施工十六采区东边界巷,做为设备运输的通道,而全年未安排施工,主要原因是十六采区整体施工方案做了调整,由于该采区首采面改为16301,要求接续时间紧迫,而边界巷无法在接续时间内施工完成。所以该采区的安装运输方案改原定的无轨运输(走东边界巷)为有轨运输(由辅助顺槽进入)。因此未安排边界巷施工。而东边界巷今后也不再施工。
(五)、2003年末煤层可采储量:
根据目前掌握的地质情况,各采区可布置工作面的煤炭储量见下表:(本表为目前生产采区及准备采区储量表)
截止到2003年底,全矿井不受村庄影响的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储量仅剩余2682万吨,而二采、十六采村庄下压煤达到1487万吨各生产采区要求接续时间见表七。

二、2004年掘进指标完成预计
(一)2004年度进尺计划安排
2004年矿井计划原煤产量830万吨,计划掘进进尺32000m,目标34000m,力争35000m。开拓进尺计划5740m。煤巷锚网进尺预计26240m。
(二)2004年预计指标:
1、生产掘进率:38.55m/万吨。
2、掘进综合单进:综合单进:242m/月。
3、掘进工效:0.332m/工。
4、三量可采期:开拓煤量:7.23年,准备煤量为45.24个月,回采煤量为4.23个月。

三、今后五年产量接续规划
(一)2004年及2005~2008年产量规划及接续安排
根据矿井规划,2004年矿井计划产量830万吨,2005与2006年各为800万吨,2007与2008年各为700万吨。
工作面接续具体见接续表八、表十。
(二)矿井今后五年开拓重点
2004年矿井重点生产采区为十六采、六采、五采、一采,一采区、四采、五采区开拓巷道基本完成,除五采区区内准备巷道工程较大外,其它采区准备巷道均较少。今后三年开拓重点是十六采区西部、十二采区3上煤开拓,以及矿井西部采区(八采、七采)的开拓。2004年重点开拓工程及重点开拓采区安排见表四、表六。
2005~2008年主要开拓巷道安排表
四、影响矿井生产正常接续及开拓掘进重大问题的说明
(一)、三下采煤问题
1、村庄压煤问题:村庄压煤是今后影响矿井正常接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问题。由于矿井产量增幅过大,加之地质条件差,单面储量较设计减少,造成投产工作面数量大幅增加,投产初期规划的工作面数量严重不足。因此对村庄压煤问题的处理工作滞后,对接续产生了较大影响。由于二采区受村庄影响严重,整个采区均有村庄压煤,搬迁难度大,因此今后五年内不做接续规划。而八采、十八采等西部采区短期内无法开拓到位。因此2004及后五年接续中,矿井生产及准备采区仍需集中在一、四、五、六、十六和十二采区。而这些采区中,主要存在的压煤村庄为六采区、八采区的辛店村;十二采区的朱庄、宋庄、邬庄、高庄四个村庄;十六采区的南阳湖农场。辛店村跨六采、八采压煤2044.5万吨,因六采区是我矿目前投产的主要采区,八采区是下步矿井西区重点接续采区,因此该村的搬迁工作应及早列入日程;十二采区计划2006年投产,因此,其上覆的四个村庄要求于2006年下半年必须完成搬迁工作。目前十二采区四个村庄搬迁报告已于六月报公司,尚未批复。具体压煤情况见下表。
2004~2008年采区内村庄压煤情况表
2、其它三下压煤问题:除村庄压煤外,2004年济三煤矿涉及的三下压煤中地表还有三井Ⅱ线、南阳湖堤、泗河堤以及10KV石桥线辛闸村支线,具体情况及治理方案见下表:
2004年矿井三下采煤维修治理工程计划表
以上问题已于10月初上报公司,应尽快组织落实。
(二)、地质条件:从2003年1~9月份全矿井下采煤及掘进情况以及2004年地质条件分析来看,复杂的地质条件将会成为制约矿井生产正常接续的一个主要问题。断层揭露频繁,给生产组织带来极大困难。2003年1~8 月份掘进过程中共揭露各种断层90条,其中落差大于5米的14条,最大落差45米,断层密度1条/284m。由于矿井煤层赋存不稳定,煤厚变化大,断层对施工影响更为突出,造成掘进方式的频繁转换,极大影响了掘进施工;采煤工作面共见断层33条,其中落差大于5米的5条,尤其是5304工作面,煤厚仅2.3m,从切眼开始一直受断层影响造成工作面割顶或割底,最后只能跳面搬家。断层密度为31条/Km2,对工作面的回采速度、产量造成极大影响,尤其是断层造成采面回采储量的大量损失,使得工作面产量低,因此必须准备出更多的工作面以满足全矿井产量的需要。因此接续较为紧张。
另外,水害是影响生产的另一个主要地质问题。目前生产的采区中,一采区、六采区均受水害影响严重。六采区投产的三个工作面均发生了出水事故,6301曾发生压死支架的重大地质灾害。而正在生产的6300工作面于10月6日晚突然出水,最大涌水量达到427m3/h,造成工作面停产。
(三)、设备问题:掘进设备老化问题一直未较好解决。设备型号老化,设备陈旧,通过地质构造能力低,故障率居高不下。五采区、十六采区的部分地段煤层相对较薄,五采区情况较为普遍,十六采区冲刷带面积也较大,大部分地段需半煤岩掘进,而六月份到矿的一台S-150综掘机,目前处于试用阶段,因设备配件供应不及时,现已上井。
辅助运输中,胶轮车尤其是早期进口的胶轮车目前因超负荷运转,大部分上井待修,不能正常使用。国产车数量少,对解决工作面安撤问题起不到较大作用。
(四)、西部采区开采问题:
因矿井设计产量为500万吨,先期回采未涉及到西部采区的问题。由于目前矿井增幅过大,以及东部采区受地表村庄压煤等问题的制约,西部采区开拓必须及早进行,但由于西部距离远,而西部后期副井尚无设计,因此西部采区近期内无法投入接续准备。
(五)、其它影响开拓掘进的主要问题
1、2003年矿井产量由800万吨增至1000万吨,增幅大,造成采掘接续紧张。矿井对开拓掘进布局调整极为频繁,大大增加了工作面的转换次数,对掘进进尺影响较大。
2、济三煤矿作业方式一直沿用“三八制”。在工时利用上要少于“四六”制,掘进效率较低,致使单进水平提高不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开拓掘进工作。
3、因矿井生产增幅大的原因,掘进压力也相应较大,巷修工程一直无法进行有效彻底的开展,造成巷道失修量增加,系统受到制约。同时受系统影响,大部分应喷浆巷道至今无法进行喷浆。
(六)、针对制约矿井开拓掘进工作因素的主要解决措施
1、针对复杂的地质条件,综掘回采巷道要进一步加大大功率机组、岩巷全断面掘进机或掘锚一体机组的引进力度,增加大功率机组的在用数量,并完善配套系统和配件供应。
2、加强地质勘探工作,提供尽可能准确的地质资料,为掘进方案的确定提供可靠的保障。进一步优化矿井巷道布置,少布置岩巷,多布置煤巷,加快掘进速度,提高掘进进尺。
3、2004年组建一个综掘准备队,为综掘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4、加快北部胶带巷及北区胶带巷的设备安装速度,可引进安装队伍多段平行安装。力争早日投入十六采、十二采的开拓准备,简化北区临时运输系统,提高运输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5、完善辅助运输系统,规范辅助运输秩序。做好各种车型配件的采购工作,确保在用车型的使用可靠性。加大辅助运输管理力度,采取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原则,尽量满足生产要求。完善运输系统,增加会让硐室、换向硐室等,提高运输效率;
6、2004年要加大对巷修工作的管理力度与投入,力争引进部分巷修队伍进行巷修施工,完善整个矿井生产系统,确保各项生产安全进行。

五、村庄不能按搬迁时保证接续的备用措施
2004年矿井尚不存在较大的村庄搬迁问题,但6303及6304的回采对辛店村东部有一定影响,该段地表部分为渔溏及少部分民居(6~7户),6303工作面回采时对其基本无影响,可正常回采;6304回采时应对其进行搬迁。另外,加快十六采区的开拓准备速度,及早投入生产,解决矿井接续问题。
十二采区的四个村庄必须及早进行搬迁准备工作,否则我矿没有备用接续采区,矿井将面临低产的严重局面。
加快西区开拓速度,2004年要完成西部副井的设计,力争早日开工,投入西区开拓。

六、矿井掘进队情况:
2003年矿井有综掘工区3个,5个综掘队,一个普掘队;普掘工区3个,共5个掘进队,均为外包队。2004年根据矿开拓方案要求,需5个综掘队、6个普掘队,因此掘进队的数量尚能满足需要。但2004年以前矿井遗留下大量巷修工程具体如下:北回巷整棚与起底长约800m,北辅巷挑顶与架棚施工约300m,全矿未喷浆巷道10000m,因此,2004年需再引进外包作业人员250人(包括综掘准备队人员)。以满足开拓掘进工作的需要。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铸安矿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