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私的爱------记山东省龙口煤炭系统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栾基强
捐献造血干细胞是一件自愿的事情,如果捐赠者个人不同意是不能强迫捐献的。行动远比语言有说服力。能为一个素昧平生的人,义无反顾地去捐献,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要不是看到摆在桌上的要不是龙口市红十字会通知召开座谈会,我们都不知道他已经用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拯救了一个垂危的生命。他就是龙口矿业集团公司洼里煤矿的栾基强。
22岁的栾基强是龙口市第一批报名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志愿者,在人民医院抽血结束领取志愿者证书之时,小栾正好证书的后三位数字为“888”,当时护士开玩笑地说:“恭喜你,号码这么好,可以买彩票了,一定能中啊。”在中华骨髓库中保存血液资料的人,有的一生也没有机会捐献,小栾配型成功了,真“中”了。
去年5月份,龙口市红十字协会通知小栾配型成功之后,小栾当即就觉得,自己竟然可以拯救另一个人的生命,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多么神圣的事情,虽然,他对捐献的相关事宜不是很了解,但就是拯救一个生命的念头,扎根于他的脑海。
但事情并不象小栾想的那样顺利。小栾在家里是小儿子,从小颇得父母的宠爱。当他的父母得知爱子要为一个素昧平生的人捐献造血干细胞时,无论如何不愿意儿子去冒这个风险。即使小栾再怎么解释,家人也不理解、不支持,家人觉得他这么年轻,捐献肯定对身体有损伤,担心他受到伤害。小栾一方面把红会介绍的和从网上下载的关于捐献的资料讲给家人听,另一方面,对家人说,如果换位思考,患者和他们的家人该是如何的心急如焚,我是去救一个人的生命啊。小栾还通过红会,拨通了龙口市第一例捐献者的电话,他是一名医务工作者,他用自己的事情给小栾家人讲解了捐献事宜。通过小栾的极力争取,家人转变了态度,他们同意让小栾赴济捐献造血干细胞。
通过初配、高分辨配型、体检等各关,在2009年2月17日,小栾带着自己的爱心来到了济南军区中医院。
“小伙子很勇敢、很无畏、很乐观、很棒、很出色、很有爱心和责任感,是父母的自豪,是‘80后’的骄傲”
当记者问起同为龙口市第一批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魏老师时,他用六个“很”,为我们描述了他眼中的栾基强。
魏老师说:“因为小栾是龙口市第三位捐献者,我是第四个,在我去济南军区中医院的时候,那里的大夫、护士给我讲了许多小栾的事情呢。”他介绍说,因为小栾是龙口市四例捐献者中最年轻的一位,同时又特别乐观,所以军区中医院的大夫、护士们对他的印象特别深刻。那里的护士说,小栾对捐献的事情表现的很无畏、很勇敢,没有一点害怕情绪,是个积极乐观的人,在每天抽血的7小时过程中,他躺在床上,虽然不能随意活动,手还要不停地握拳,但小栾还是一直有说有笑。
其实,每一个捐献者从初配到最后捐献的过程中,胳膊上都要扎不知多少针,在护士给小栾抽血的时候说:“你的胳膊血管都扎遍了,找不到入手的地方了。”小栾这时候说:“没事儿,扎吧。”护士都说,来捐献的人中,有的一见扎的针比一般的注射针粗一些,都吓哭了;有的到最后都打“怵”了,见了针就叹气,但小栾一直都很坚强、很勇敢,一直笑脸相对。
常人在捐献前注射粒系生长因子时,一般每天注射2次,每次300单位,但医生觉得小栾年轻,给他一天注射一次,一次600单位,虽然他体格强壮,但是在注射之后,反应还是比较强烈,虽然头很痛、腰很酸,全身无力,但小栾想,为了救人这点算什么,男子汉大丈夫一定要坚持住。正是这样朴素而高尚的坚持,让他的家人由衷地为他自豪,他也为同龄人、“80后”这一群体赢得了尊重与骄傲。
“我觉得捐献这件事儿,栾基强做得挺爷们,我们都挺佩服他的”
同为龙口矿业集团洼里煤矿水电暖工区的工友、同龄人石刚这样说到。石刚与栾基强在同一个班工作,两人不仅是工友,也是生活中的好朋友,他告诉记者,栾基强平日里虽然言语不多,但工作上不仅积极肯干,而且会干巧干,班里有了活儿,一般都是栾基强带头干的,即使有些时候需要下班后加班,小栾也从无怨言,一定会把手头的工作干得漂漂亮亮的。
当栾基强告诉石刚决定捐献造血干细胞时,石刚觉得栾基强挺有魄力、挺爷们,尤其在遭到家人的极力反对之后,栾基强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这是件好事,是去救人”,石刚深深的被他感动了。单位领导得知小栾的善举之后,派石刚全程陪同,照顾好小栾。在陪同栾基强在济南军区中医院捐献的那些日子里,石刚亲眼目睹了捐献过程中栾基强所经受的身体反应,本来两人约好,捐献结束后到济南玩一玩,但是栾基强一出医院院大门就有了身体反应,无法出行,此时的石刚更加佩服这个好朋友了,觉得这样一个能够为救陌生人的生命而默默奉献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人,一个值得交往一生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