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矿集团鄂庄矿“四大体系”筑牢安全“围城”
作者:尹雪峰 王玮
2010-06-24 08:40
来源:www.alkalizemylife.com
新矿集团鄂庄矿在“安全生产月”中,立足矿井生产安全实际需求,系统全面推进,整体落实规划,牢牢坚持防范与预警并举,治理和排查同步,通过建立“四大体系”筑起了矿井安全“围城”,实现了安全生产形势的进一步稳定。
构建宣教制度体系,筑牢安全思想防线。突出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和安全思想两个重点,建立了安全技能培训和思想培训两个教育平台。在安全技能培训上,分专业制定年度培训计划,采取专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职校教师三层培训模式,全方位为各专业、岗位提供“订单式”教学,做到了从业先培训,上岗先知规,人员全覆盖。截至目前,该矿业务技能培训人员已经达到了2100人次,岗位工平均培训课时超过了30个。在夯实各级各类人员安全思想的基础上,该矿还责成安全、经营、物业、宣传等部门,编印了专门企业文化教材,由各专业领导亲自授课,对新入矿职工进行培训教育,使新职工一入矿就实现安全文化的即时“移植”。对老职工,该矿把各类安全思想教育和安全文化知识等教授内容,专门录制成光碟,由矿电视台滚动播放,进行普及提升教育,使职工的安全心智模式做到了温故知新。为切实提升学习效果,该矿还建立了“考试有奖”制度,对在各类学习考试中成绩超过90分的每分按照20元进行奖励,进一步调动了职工的学习积极性。
构建风险预控体系,实施安全源头防范。该矿由总工程师“挂帅”,按照各自专业划分,成立了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防、地测、水文、地面8支矿井安全风险评价小组。各小组分别根据本专业全年工作实际和系统情况,制定年度风险预控计划,对潜在威胁和危险源提出明确意见,制定源头防范预案。按照矿井实际需求,安全风险评估小组,还要制定出全年矿井技术革新计划,编列技术防范风险实施意见,列出技术革新措施、步骤、项目和相关预算。在此基础上,各专业风险评估小组还将对井下每一项工程及各重要岗位场所,按照规程作业要求进行风险预评价,分析危险、危害因素,确认危险源,制定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从源头上为生产提供安全保障。
构建隐患排查体系,保障现场施工安全。他们建立实施专家排查隐患、责任单位治理隐患、安监处监督考核隐患“三位一体”隐患闭环排查治理体系。以总工程师为首的隐患排查专家组,每月对矿井重大和潜在隐患进行排查,确认级别,制定治理措施。隐患所在的单位,按照排查小组制定出的治理落实整改方案定时间、定地点、定责任人进行彻底整改。隐患整改的过程,安监处派专人,按照专家组制定的整改要求,对各单位进行全过程、标准化检查验收,直至隐患完全消除。在安全月期间,该矿还在全体职工中深入开展了“反三违”和“零事故月”活动,并通过高密度集中检查、排查的方式,消灭了11处安全盲区和管理薄弱地区。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在各个班组开展了以“上岗交底、上岗检查、上岗教育和每周一讲评”为主要内容的班组安全建设活动,落实了岗位安全责任,强化了现场管理,职工“三违”率同比有了大幅度下降。
构建应急管理体系,提升事故反应能力。制定完善了矿井各项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安全救灾防范演习。今年以来,先后完成了全矿井防火、防水、防瓦斯突出三次演习,组织矿井专业防范演习六次,提高了职工在突发事故中的应对防范能力。为进一步增强矿井应对各类事故的反应能力,该矿还制定实施了《应急目标管理考核实施办法》,成立了领导小组,并建立了覆盖全区域的应急反应制度,制定了应急防范详细程序,做到了应急指挥、应急队伍、应急硬件、应急平台、应急宣传、应急救援“六落实”,并且每半年由总工程师组织一次应急管理体系运行考评。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加强了井下三条生命线建设,保证在突发情况下各岗位场所的“通讯、压风、防尘”三条生命线畅通。
此文章是使用(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网)匿名投稿系统投稿
构建宣教制度体系,筑牢安全思想防线。突出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和安全思想两个重点,建立了安全技能培训和思想培训两个教育平台。在安全技能培训上,分专业制定年度培训计划,采取专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职校教师三层培训模式,全方位为各专业、岗位提供“订单式”教学,做到了从业先培训,上岗先知规,人员全覆盖。截至目前,该矿业务技能培训人员已经达到了2100人次,岗位工平均培训课时超过了30个。在夯实各级各类人员安全思想的基础上,该矿还责成安全、经营、物业、宣传等部门,编印了专门企业文化教材,由各专业领导亲自授课,对新入矿职工进行培训教育,使新职工一入矿就实现安全文化的即时“移植”。对老职工,该矿把各类安全思想教育和安全文化知识等教授内容,专门录制成光碟,由矿电视台滚动播放,进行普及提升教育,使职工的安全心智模式做到了温故知新。为切实提升学习效果,该矿还建立了“考试有奖”制度,对在各类学习考试中成绩超过90分的每分按照20元进行奖励,进一步调动了职工的学习积极性。
构建风险预控体系,实施安全源头防范。该矿由总工程师“挂帅”,按照各自专业划分,成立了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防、地测、水文、地面8支矿井安全风险评价小组。各小组分别根据本专业全年工作实际和系统情况,制定年度风险预控计划,对潜在威胁和危险源提出明确意见,制定源头防范预案。按照矿井实际需求,安全风险评估小组,还要制定出全年矿井技术革新计划,编列技术防范风险实施意见,列出技术革新措施、步骤、项目和相关预算。在此基础上,各专业风险评估小组还将对井下每一项工程及各重要岗位场所,按照规程作业要求进行风险预评价,分析危险、危害因素,确认危险源,制定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从源头上为生产提供安全保障。
构建隐患排查体系,保障现场施工安全。他们建立实施专家排查隐患、责任单位治理隐患、安监处监督考核隐患“三位一体”隐患闭环排查治理体系。以总工程师为首的隐患排查专家组,每月对矿井重大和潜在隐患进行排查,确认级别,制定治理措施。隐患所在的单位,按照排查小组制定出的治理落实整改方案定时间、定地点、定责任人进行彻底整改。隐患整改的过程,安监处派专人,按照专家组制定的整改要求,对各单位进行全过程、标准化检查验收,直至隐患完全消除。在安全月期间,该矿还在全体职工中深入开展了“反三违”和“零事故月”活动,并通过高密度集中检查、排查的方式,消灭了11处安全盲区和管理薄弱地区。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在各个班组开展了以“上岗交底、上岗检查、上岗教育和每周一讲评”为主要内容的班组安全建设活动,落实了岗位安全责任,强化了现场管理,职工“三违”率同比有了大幅度下降。
构建应急管理体系,提升事故反应能力。制定完善了矿井各项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安全救灾防范演习。今年以来,先后完成了全矿井防火、防水、防瓦斯突出三次演习,组织矿井专业防范演习六次,提高了职工在突发事故中的应对防范能力。为进一步增强矿井应对各类事故的反应能力,该矿还制定实施了《应急目标管理考核实施办法》,成立了领导小组,并建立了覆盖全区域的应急反应制度,制定了应急防范详细程序,做到了应急指挥、应急队伍、应急硬件、应急平台、应急宣传、应急救援“六落实”,并且每半年由总工程师组织一次应急管理体系运行考评。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加强了井下三条生命线建设,保证在突发情况下各岗位场所的“通讯、压风、防尘”三条生命线畅通。
此文章是使用(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网)匿名投稿系统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