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生产网!

高祥成:良好的劳动关系是煤炭建筑施工企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

作者:佚名 2010-06-24 11:53 来源:中国煤炭新闻网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作为构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的企业,理应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
然而,就当前建筑行业的用工现状来讲,要想实现十七大报告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保持企业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和谐企业的构建,进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就必须把营造企业内部良好的劳动关系作为一件关乎企业生存发展的大事来对待,作为企业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来抓,并结合企业实际在营造良好的劳动关系方面加以研究和探索,从而为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当前,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支柱产业的煤炭行业,在调整中无论是扩能技改,还是矿井(区)新建,都使得煤炭建筑施工企业在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施工规模的迅速扩大,施工任务的日趋繁重,加之较为苛刻的工期要求,导致大量的外用工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加入到施工建设队伍中。这部分外用工的进入虽然缓解了建筑施工企业在劳务用工方面的紧张矛盾,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企业在外用工的管理和使用方面不同程度上缺乏规范性,加之外用工身份的特殊性,在企业中的政治待遇、物质待遇都与在册人员有着很大的差异,使其在对待企业稳定发展的态度上表现较为消极。所以经常会因劳资纠纷、质量事故安全事故、治安事件等影响,导致工地停工、群体上访,进而严重的影响建筑企业的发展稳定,乃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为此,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就如何营造企业内部良好的劳动关系谈几点看法,以供商榷。  
一、目前建筑企业用工现状及成因分析   
近二十几年来,由于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基本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原有的正规的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力量远远不能满足建筑市场迅速扩张的需要,导致建筑企业用工形式相当复杂,作业人员身份不同和经历不同也使作业人员的素质显得参差不齐,从而给企业内部管理和工程质量及安全生产都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在不同程度上也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这是当前建筑企业在短期内无法彻底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目前,建筑企业作业人员一般是由以下四部分人组成:
一是企业的在册员工。这部分员工与企业存在劳动关系,用工形式较为规范,员工队伍也相对稳定。但在整个施工作业人员队伍中比例较小。如:陕煤化建设集团澄合分公司承建的澄合矿务局合阳金水小区52栋多层住宅楼建设的人员构成情况来看,参加该项工程建设的分公司在册人员71人,仅占参建人员的6%,且大多从事行政管理、技术管理和一些必须由正式员工承担的辅助工作。由于他们与企业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和隶属关系,所以对企业的各项工作非常关心,参与企业管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较强,属企业的骨干和基本队伍。
二是企业返聘的劳务作业人员。这部分人员基本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进行改革和改制中借助国家政策性破产的优惠政策,通过提前退休或退养的方式离开了原有的工作岗位。由于这部分人员具有较为丰富施工经验和操作技能,且均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身体状况良好,所以大多以返聘的身份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甚至成为了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为之也成为企业施工生产中不可忽视的群体。但由于身份的转变,使其由过去的隶属关系变为现在的经济关系,因此在收入待遇上比较苛求。如何发挥这部分人员在企业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和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已成为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一个新课题。
三是有一定规模的劳务作业队伍。这部分作业人员已越来越成为目前建筑企业在施工生产中的主要力量。但由于这些队伍没有形成较为健全的内部管理体制,甚至没有合法的劳务资质,给企业在劳务分包和管理过程中带来了许多问题。近年来,一些本因是外包劳务队内部在劳动报酬分配中产生的劳资纠纷,在得不到满意解决的情况下,造成的群体上访事件,最终还得由企业出面解决。其结果是企业利益受到损失的同时企业形象也受到了损害。这些外包劳务队的作业人员参与企业施工生产的目的十分单纯,因而除了挣钱之外对企业的管理、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生存发展稳定漠不关心。这样也给企业在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施工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树立企业社会形象、培养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和问题。  
四是零散的农民工。这部分人员的加入,弥补了施工作业中对普工的需求,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群体。但这部分作业人员普遍表现出或年龄偏大,或文化偏低,甚至是轻度残疾或智障。还有一些是季节性用工,部分农民在农闲时打打短工,挣点零花钱而已。由于这部分人对工资待遇期望值较低,所以很受劳务承包人的欢迎。但这部分人的专业素质较差、安全意识淡薄和工作岗位的不确定性却给建筑企业的文明施工和安全管理带来了隐患。  
上述这些问题是社会发展中产生的,这些现状之所以能够存在这么久,说明其符合当前建筑市场对劳务作业人员的需求形势,因而想在较短时间加以消除是很不现实,也是完全做不到的。这就要求建筑企业要从生存和发展的大局出发,客观分析和面对现实,积极营造良好的劳动关系,努力探索和寻求有利于企业和谐稳定,有利于企业生存发展的新方法、新途径,以期达到企业和作业人员的双赢共荣的目的。
二、努力营造企业内部良好的劳动关系的方法和对策。 营造企业内部良好的劳动关系,这既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增加经济效益,树立良好形象,实现安全生产,提高竞争能力,构建和谐企业的必然要求。我认为当前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是提高对营造内部良好劳动关系对构建和谐企业重要性的认识。当前,随着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人力资源成为在竞争中能否取胜的重要因素。在企业自身员工不能满足施工生产需要的严峻形势下,吸收外用工加入劳务作业人员行列不失是一种解决人力资源缺乏的有效办法。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随着劳务作业人员的日趋复杂,使企业一些原有的管理办法得不到有效的贯彻执行,特别在文化强企的今天,安全质量标准化、地面标准化和人本精细化的全面推行,劳务作业人员成分的复杂化已经成为了影响和制约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的因素。而企业在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势必会影响外用工的切身利益,同时也会引发一些新的问题和新的矛盾。这些问题在得不到及时和妥善的解决,就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各项工作和企业的和谐稳定,使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市场形象受到影响。所以我们必须提高对营造良好劳动关系,促进和谐企业构建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把它作为关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大事加以重视。  
二是积极应对和制定完善企业内部在规范劳动用工和报酬支付方面的措施制度。  
当前建筑市场在劳动用工方面的现状告诉我们,要想使企业继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适应市场,积极应对,单靠等待政府用法规法律来规范市场用工行为,使建筑市场用工规范的想法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必须面对现实,认真分析和查找我们原有的规章制度中不适用、不能用、不好用的方面,加以补充和完善。目前《劳动合同法》虽已正式实行,但与当前用工的现状还有一定的差异,特别是对建筑行业的用工情况还缺少一定的约束力。所以,作为建筑企业来讲,必须面对现实,拿出对策,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制定出能够适合本企业实际,便于操作的制度规定,尽量减少因制度不健全或不完善而引发的矛盾和纠纷。如:针对目前的外用工使用情况,制定出《外用工管理办法》,从用工程序、外用工上岗前的培训教育、外用工作业管理、外用工报酬支付、外用工奖惩等方面加以明确和规范,切实保证企业和外用工双方的合法权益。同时,以制度的形式来明确企业各级行政组织和职能部门在外用工管理使用方面的责任和义务,用制度保证企业施工生产的有序进行。  
三是结合实际,以人为本,强化落实,确保将制度落到实处,不断探索营造企业内部良好劳动关系的方法和途径。尽管我们目前在用工方面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缺陷,但不可否认包括外用工在内的全体作业人员在企业发展和施工任务完成方面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所以,我们在日常生产管理工作和贯彻落实相关制度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企业生存发展和和谐稳定的大局出发,从维护企业和全体作业人员利益大局出发,做好各项工作。
从目前的用工中出现的问题来看,应该重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区分情况,妥善解决好外用工与企业签订《外用工劳务协议》中带来的具体问题。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部门要把好外用工使用的入口关,监督指导基层施工单位的用工行为,从年龄状况、身体状况和技术状况等方面加以规范,为项目部施工生产提供较为合格的作业人员。
2、尽可能的使用具有劳务分包资质的外包队伍,努力培养长期合作伙伴,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在外用工管理和使用方面的风险,减少因外用工使用不规范而导致的成本支出和不良的社会影响。
3、加强培训,保证外用工的操作技能的提高和遵章守纪自觉性的养成。切实把外用工使用前的“公司、项目部、工号”三级培训教育落到实处,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和水平。  
4、结合本企业实际和社会用工情况,制定出本单位的支付劳动报酬标准、支付劳动报酬的程序,并严格做到各类用工形式在报酬支付上的同工同酬,增强支付报酬的透明度,避免发生类似承包人拖欠民工工资现象,以及引发的劳资纠纷,切实维护企业的社会声誉。  
5、将外用工纳入企业内部奖惩范围,用契约的形式约束外包队伍和外用工在企业各项工作中的行为,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目前,因为多种原因,企业在与外包队伍或外用工签订的协议中,双方都不愿意将一些带有奖惩性质的条款写入协议,加以明确。所以在履行协议中,一旦出现了问题,便会相互推诿扯皮。最后形成在施工作业中表现好的外包队伍或外用工得不到应有的奖励,而一些给施工生产造成不良影响或经济损失的却得不到应有的惩罚。
6、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关爱和尊重包括外用工在内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增强全体作业人员对企业归属感。通过实实在在的为他们做好事、做实事,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进而为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促进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创造条件、奠定基础。  
总之,建筑企业营造良好的劳动关系对企业的和谐发展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从现状来讲困难很大绝非易事,所以这就更需要从企业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结合企业实际,进行大胆探索,努力创新工作,认真扎实做好营造和谐劳动关系的工作,为企业和谐稳定发展打好基础。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铸安矿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