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生产网!

预防自燃发火、外因火灾等火灾事故的措施

作者:佚名 2010-06-30 09:36 来源:不详

一、预防自燃发火的措施

1、采煤工作面生产前,必须编制防灭火设计设计中要包括:监测手段、监测方法、监测内容、注氮防灭火、注胶防灭火、均压防灭火等内容,并严格按设计施工。

2、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中必须有防止自燃发火的专项措施,并严格按措施执行。

3、按设计或作业规程要求向采煤工作面供风,必须定期进行测定和调节工作面风量,防止因风量过大造成采空区漏风。

4、提高回采工作面煤炭回采率,减少采空区的可燃物。

5、采煤工作面初采、收尾时,必须采取措施,使开采线、停采线的顶板冒落严实。

6、减少向采空区的供氧量,及时封闭通向采空区的巷道。

7、通风设施的位置选择必须合理,防止出现漏风,有利于预防自燃发火。

8、为了提高防火墙、密闭墙的严密性,必须进行掏槽和用不燃性材料构筑,使其起到有效的作用。

9、施工防火墙时,必须留有观测孔和措施孔,以便于观测密闭内的气体成份和气温,了解其变化情况。

10、按照监测制度每七天检查一次封闭区,每天检查回采工作面上隅角、下隅角的气温、水温、气体浓度,若发现CO、水温增加,氧气浓度降低或出现其它异常现象,应立即向矿总工程师汇报,进行处理

11、在自燃煤层中布置煤巷要按煤层厚度、巷道用途、服务期限、顶底板岩石性质合理确定。煤巷间的煤柱尺寸应合理选择,但煤柱最小尺寸应符合以下规定:薄煤层6~8m,中厚煤层8~10m,厚煤层>15m

12、布置在煤层中的12采区胶带运输大巷、胶轮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必须进行喷浆封闭巷壁,杜绝因煤壁裂隙漏风而发火。

13、 通风队要指定专人检查验收农民充填地表裂隙情况,防止地表裂隙漏风。

14、通风队要严格执行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制度,通风技术人员必须认真审阅并报矿总工程师审批。

15、注氮、注胶防灭火系统要始终保持完好处于待命状态,随时可以注氮、注胶防灭火。注氮、注胶由矿总工程师根据束管监测及人工检测的气体成分、温度等决定是否进行,消灭任何自燃征兆,将CO浓度控制在0.0024%以下。

16、要分析束管监测系统、森透里昂监测系统所收集到的气体数据,及时根据需要采取注氮或其它防灭火措施。

17、对工作面上隅角和其它温度变化异常的地点要建立自然发火观测站,加强预测预报工作,并将结果报矿总工程师审阅。

18、不得任意留设设计外煤柱。采煤工作面留顶煤开采时,必须制定专项防灭火措施,并严格执行。

19、综采、综放工作面回收期间,要按照三个阶段即工作面停采前、工作面停采撤架期间、工作面封闭期间,制定防灭火措施,并严格执行。

20、要严格按照综放工作面作业规程要求实施松动爆破,严禁超段长爆破;每次爆破结束后,要立即向爆破炮眼注水、并用炮泥封堵眼口。

21、矿井采区必须独立通风(分区式通风),主扇风压不得超过2000Pa;采区的进回风两端的风压应低于500Pa,采区中一区段的进回风两端的风压小于200Pa,防火墙内外的空气差不超过10Pa。

二、预防外因火灾的措施

1、加强井口管理,严禁携带烟草、点火物品和易燃物品入井。

2、地面各机房、库房、材料场地、煤场、井下各硐室、皮带运输巷等地点必须有完善的防火制度和足够的防火器材,并有专人负责防火工作。

3、井下所有巷道都必须铺设消防洒水管路,其中胶带斜井和皮带运输巷每隔50米设一个消防栓,其他巷道每隔100米设一个消防栓。

4、胶带输送机、刮板输送机机头、机尾的浮煤必须班班清扫干净,胶带输送机托辊转动灵活,皮带不得打滑,防止皮带摩擦起火或堆煤摩擦着火。

5、井下和硐室内不准存放汽油、煤油、变压器油、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沙、布头和油纸,必须存放在盖严的铁桶内,指定专人定期送地面处理,不准乱扔乱放,严禁将剩油、废油泼洒在井巷和硐室内。

6、严格井下电器设备管理制度,短路、过负荷等保护装置必须齐全,液压连轴装置必须指定专人进行检查。

7、加强机电设备维修保养、落实责任制。对井下电气设备要进行定期检查测试,确保“三大保护装置”灵敏有效。

8、要加强对电缆检查管理,损坏的电缆要进行强化热补和浸入耐压试验。对煤电钻线路要安装综合保护装置,防止引起火灾。

9、矿井地面、井下消防材料必须专用,严禁存放其它设备,各类消防器材必须摆放整齐,并定期进行检查保证完好,消防材料库所储备的材料设备、工具的品名和数量见附表所示。

10、井下电器火灾:

⑴井下电器火灾的主要特征

①井下电器火灾事故有以下几种类型:

井下供电系统短路容量大,高低压开关断流容量不足,当短路故障发生时,不能断弧,并引燃电缆,致使火灾蔓延。

②矿用一般型变压器进线端子接触不良,发生过热,致使套管爆裂,绝缘油漏出,引起燃烧而形成火灾。

③普通型牵引硅整流器的绝缘件不耐弧,不防潮,有煤尘附着,引起弧电,形成相间短路着火,引燃电缆。

④高压铠装电缆接线盒接地放电,引起三相短路,沥青绝缘胶熔化起火,并使电缆燃烧蔓延。

⑤橡胶电缆盘圈处,因散热差而燃烧,烧毁电缆及巷道易燃物。

⑵矿井井下电器防火措施:

增强电气设备防潮、耐弧、抗热的性能,保证在井下恶劣条件下持续安全工作,是消除发火源的根本办法,采用不延燃电缆是缩小事故范围的必要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①要设专职技术员,掌握井下供电系统的抗阻,计算个地点的短路电流,校验和整定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装置,保证灵敏可靠。

②应装设灵敏可靠的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以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

③井下低压电缆都采用阻燃胶套电缆。井下装有过流保护、漏电保护、接地保护。

11、带式输送机着火事故的防治

⑴滚筒驱动胶带输送机运输,必须使用阻燃输送带。

⑵使用胶带输送机的巷道,在机头、机尾都应备有灭火器材。所有井下工作人员都必须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并熟悉本职工作区域内灭火器材的存放地点。

⑶采用滚筒驱动胶带输送机运输时,必须装设防滑保护、烟雾保护、温度保护和堆煤保护装置。

⑷主要巷道内的胶带输送机的机头前后两端各20m范围内,都必须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铸安矿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