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防爆胶轮车司机
一、主要危险源
1. 未检查车辆或检查不到位。
2. 未按要求检查制动、转向系统。
3. 未按要求控制乘车人数。
4. 装载货物不符合规定。
5. 违章驾驶,车辆超速行驶,转弯处未减速、鸣笛。
二、适用范围
第1条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指挥车、人车、材料车(包括悬挂型车辆)、洒水车司机的操作。
三、上岗条件
第2条 身体健康适合本岗位要求。
第3条 必须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第4条 必须熟悉所驾车辆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会操作、会维护、会保养、会处理一般故障,掌握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四、安全规定
第5条 作业前必须进行本岗位危险源辨识,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手指口述”。
第6条 在用车辆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使用和维护,正确的使用燃油、润滑油、液压油和冷却水。
第7条 当班不得从事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第8条 严禁车辆带病运行,司机不得疲劳驾车。
第9条 进入或离开驾驶室时,不得把方向盘当作扶手。严禁在手刹起作用时挂档起步,不准越级换档。
第10条 开车前,确认车辆周围无障碍物后,方可鸣笛起步。
第11条 入井必须按规定着装,严禁携带烟草、点火物品及易燃易爆等违禁品。
第12条 车辆必须由专人驾驶,严禁交给他人驾驶。
第13条 运送物料车辆驾驶室除驾驶员外只限乘坐一人,严禁人货混装。拉运物料尤其是零散物料和设备时,必须捆绑牢固。
第14条 装载货物必须按照核定载重量装车,不准超载。禁止拉运超长、超宽、超高的物料。特殊情况时,必须制定专项措施。
第15条 装运危险物品时,必须将物品固定牢固,在车辆前后设置危险物品警示牌;氧气、乙炔必须分车装运,并慢速行驶,运送到指定地点;货物未卸时押运人员不准离开;严禁运送火工品。
第16条 行车遵循靠右通行原则,严禁超速行驶;在主要运输巷道内行驶速度不得超过30km/h,其它巷道车速不得超过15km/h,会车速度不得超过5km/h,行驶到巷道交叉点,转弯及前方有车辆、人员或视线有障碍时,应提前20米减速鸣笛,速度不得超过10km/h,并变换灯光;经过巷道施工地段或遇有行人时,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在施工人员指挥下或靠巷道右侧停车,确认安全后方可通行。
第17条 两车同向行驶间距不得小于50米;车辆在井下运行过程中,禁止超车,严禁顶、撞风门。
第18条 车辆下坡行驶时应提前换档减速慢行,不得中途换档,下坡严禁空档滑行。
第19条 车辆通过泥泞路面时,必须低速行驶,不得急刹车。车辆涉水时,应事先查明行车路线,并需有人引车;如水深超过排气管时,不得强行通过。车辆陷入坑内,如用车牵引,应有专人指挥,互相配合。
第20条 在斜巷停车时,应拉紧手制动器,下坡挂倒档,上坡挂前进档,并将车轮可靠阻挡。
第21条 自卸车卸料时,检查车辆上方和周围有无障碍物及行人。卸料后,车斗及时复位,不得边走边落。向坑洼地卸料时,必须和坑边保持适当安全距离,防止坍塌。
第22条 悬挂型车辆换向行驶时应先停车再变向。避免原地转向,车辆起步后方可操纵方向盘转向。严格按照要求调定悬挂系统,在工作中应经常检查悬挂系统的工作状态,禁止在悬挂油缸活塞杆未伸出时开车。
第23条 维修悬挂型车辆后悬挂油缸时,应使机架降到最低,以免油液喷出伤人。发生故障需要移动时,可使用手动加油泵解除前后制动。
第24条 检修倾卸装置时,应撑牢车箱,以防车箱突然下落伤人。
第25条 电源箱严禁井下开盖;安全保护装置、电控箱严禁带电开盖;排气栅栏每班必须清洗干净。
第26条 使用结束后,防爆胶轮车不得随意停放,必须停放在指定地点;车辆严禁在0℃以下的环境中长时间停放。
第27条 当车辆停放在安全位置、发动机停转后,司机拉紧手制动器方可离开驾驶室。
五、操作准备
第28条 驾驶员接班时应对车辆做下列检查:
1. 检查车辆防爆设施是否完好,车辆外形整体是否完好。
2. 检查轮胎、前灯、尾灯、喇叭、后视镜、雨刮器、车厢环扣及各种仪表是否齐全完好。
3. 检查消防器材及车辆自备的维修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4.检查油箱、水箱是否泄漏,检查制动系统、电气系统是否有漏气、漏电现象。
第29条 车辆启动后,低速运转并做下列检查:
1. 检查转向系统、制动系统、传动系统性能是否良好。
2. 机油压力不得低于0.15Mpa,检查发动机水温是否正常。
3. 自卸车发动后,应检查、试验倾卸液压机构。
六、正常操作
第30条 电启动车辆的起动步骤如下:
1. 逆时针转动电路总开关,打开总电源。
2. 向右拨动驾驶室侧仪表板上的起动开关到能够听到报警的声音后约3秒,阻风门和柴油断油缸已打开。再继续向右拨打起动按钮,此时应能听到发动机“轰隆”的声音,说明发动机已起动,松开起动按钮,发动机起动完毕。
3. 若此次起动不成功,待2min后可按上述步骤重新起动发动机。
第31条 气启动车辆的起动步骤如下
1. 逆时针转动气路总开关,打开总气源。
2. 拨动驾驶室侧仪表板上的起动开关到“开”的位置,观察驾驶室仪表板上起动气压表,显示值应大于0.7Mpa,若气压低于0.7MPa时,应进行补气。补气操作:起动前打开气保压开关后,气压低于0.7MPa时需进行补气。把外界气源接到补气口,打开球阀充气,当系统气压达到0.7MPa,关闭球阀。
3. 拨动驾驶室侧仪表板上的起动开关到“开”的位置。
4. 按下升压按钮,此时应能听到“嗤”的声音,阻风门和柴油断油缸打开。再按下起动按钮,此时应能听到发动机“轰隆”的声音,说明发动机已起动,(持续时间大约3秒),松开起动按钮,观察驾驶室仪表板上的发动机机油压力表,当压力显示超过0.25MPa时,松开升压按钮,发动机起动完毕。
5. 若此次起动不成功,观察主驾驶室侧仪表板上起动气压表,显示值应大于0.4Mpa,此时可按上述步骤重新起动发动机,若气压低于0.4MPa时,应进行充气。
第32条 车辆起步操作
检查所有仪表确保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后,踩下制动踏板,缓踏加油门踏板,拉出急停按钮以后松开制动踏板,挂变速手柄于Ⅰ档,挂前进/后退变向手柄选择前进或倒退方向,缓踏油门踏板,车辆将按选择方向稳缓起步行驶,行驶后可换档加速行驶。悬挂型车辆可双向驾驶根据选择的前进后退档,面朝车辆行驶方向操作。
1.前悬挂油缸的调定
截止阀调定杆的下方放在前桥端上部,调整左右前悬挂充液截止阀和前机架内部油路块上的左右截止阀圆环手柄使左右挡泥板上平面伸至指示杆折弯处。
2.后悬挂油缸的调定
当货厢一次装载量或卸载量超过2吨时,应进行后悬挂复位的调整,以便使减振效果达到最佳状态。装载完毕后,向外拉后悬挂控制手柄使后机架抬起,直到不再上升后放开手柄,使车辆达到正常运行状况。压力调定范围在2.6~3.2Mpa之间,根据现场载荷范围确定。需要卸载货物时,向里推悬挂控制手柄使后机架下降。
3.柴油机起动后应怠速预热,使柴油机水温达到55℃以上才允许开车行驶。
第33条 车辆停车操作
停车时操纵变速手柄降档,踩下制动踏板减速停车,挂前进/后退变向手柄于中位,并拉紧手制动器。
1. 电启动车辆停机操作步骤如下:
1)停车时逐步减少柴油机负荷并降低转速。
2)在停车后柴油机熄火前,低速运转2—3min,使柴油机缓慢均匀冷却。
3)司机在下车后关闭电源总开关。
2. 气启动车辆停机操作步骤如下:
1)停车时逐步减少柴油机负荷并降低转速。
2)在停车后柴油机熄火前,低速运转2—3min,使柴油机缓慢均匀冷却。
3)停车时将气罐中的气压充到0.7Mpa以上。
4)司机在下车后关闭气罐总开关。
七、收尾工作
第34条 清理现场文明卫生,现场交接班,填写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