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井煤矿一号副斜井一区段辅助运输石门无轨胶轮车换向、错车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梅花井煤矿一号副斜井一区段辅助运输石门无轨胶轮车换向、错车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编制单位:建井处综掘三队
编 制 日 期:2007年04月22日
梅花井煤矿一号副斜井一区段辅助运输石门
无轨胶轮车换向、错车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梅花井煤矿一号副斜井一区段辅助运输石门无轨胶轮车换向硐室和无轨胶轮车错车硐室均位于一区段辅运石门内,其中换向硐室设计一个,布置在一区段施工巷与一区段辅助运输石门中线的交点以东80.757m处;错车硐室设计三个,均布置在一区段辅运石门的东侧,间距为200m。为保证正常施工,特制定本措施。
一、硐室主要技术参数
换向硐室净深10000mm,正常段净宽5000mm,净高4000mm,净断面积17.3m2,掘进宽度5240mm,高度4120mm,掘进断面18.6m2,喇叭状开口,开口段掘进宽度为11240mm,逐渐缩变至5240mm,开口两侧为圆心角90度,曲率半径为3000mm的圆弧。
错车硐室净深6000mm,正常段净宽5000mm,净高4000mm,净断面积17.3m2,掘进宽度5240mm,高度4120mm,掘进断面18.6m2,喇叭状开口,开口段掘进宽度为8240mm,逐渐缩变至5240mm,开口两侧为圆心角90度,曲率半径为1500mm的圆弧。
附:梅花井煤矿一号副斜井一区段辅助运输石门无轨胶轮车换向、错车硐室施工平面图
附:5-5断面图
二、施工方法
根据换向、错车硐室的技术参数特征,采用光面爆破法施工,楔形掏槽,掏槽眼布置三排,眼排距为700mm,眼口距1800mm,眼底距为300mm,眼深1800mm;辅助眼间距为680mm,眼深为1600mm;周边眼间距为360mm,眼深1600mm。封泥长度:掏槽眼不小于1000mm,辅助眼和周边眼封泥不小于500mm。正向装药、串联连线、CHA-1000型发爆器起爆,全断面一次爆破成型(开口段的施工先按正常断面施工,再刷至设计尺寸)。炮眼布置严格遵照爆破图表执行。爆破参数、装药、封泥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
附:炮眼布置图、爆破说明书 出渣采用耙斗机耙渣、人工转渣至石门皮带上,经石门皮带转渣至一区段施工巷皮带,再经主斜井皮带转渣至地面漏矸仓由地面转矸车运渣至排矸场;喷浆采用PZ-15F喷浆机进行喷浆作业。
三、支护设计
1、临时支护
临时支护采用金属前探梁临时支护。
附:临时支护平、断面图
具体为:将三根金属前探梁按照中心线打设:一根按照巷道中心线打设,中心线左右1.2米处各设置一根。前探梁为φ75mm×6000mm的圆钢管,前端焊接φ30×500mm的圆钢,每根前探梁使用三副φ30mm圆钢加工制作的卡环固定于螺纹钢锚杆之上,前探梁前端探入岩体深度不小于450mm。柳木板背紧刹实。在前探梁用卡子固定前,先将支护的金属网铺挂在上面,前探梁与锚杆固定后再使用2000×150×50mm的柳木背板背紧刹牢接顶。临时支护紧跟迎头,严禁空顶作业。临时支护最大空顶距1.8m。
2、永久支护
永久支护为锚网喷联合支护,锚杆采用金属螺纹钢树脂锚杆,锚杆规格为φ20×2200mm,锚杆间排距为700×700mm,每眼充填规格为Z2370的树脂药卷2节,金属网采用φ6.5圆钢焊接,网孔规格为150×150mm,拱部挂网,喷浆厚度为120mm,喷射混凝土强度为C20。
附:锚杆支护展开图
四、安全技术措施。
1、换向、错车硐室爆破施工时,必须设置安全可靠、防护有效的防护设施。
(1)、皮带的防护:爆破期间,皮带停止运转,采用规格φ300×4500㎜圆木倾斜支撑于皮带放炮作业一侧,防护长度为10m,爆破后首先检查胶带运输机是否完好,经检查或检修、确认完好后,方可通知皮带司机使用。
(2)、电缆的防护:电缆在爆破过程中需从电缆钩取下放置在巷道底板或水沟内,且采用软质材料上盖防护。
(3)、风、水管的防护:爆破作业时将风水管用虚渣掩埋,以免破坏管路。
(4)、爆破前将爆破范围内的所有开关及其他设备应及时移至其他安全区域。
附:皮带架保护图
2、换向硐室施工作业放炮时,应设置三个警戒点,放炮点东侧(石门正向)100m处设一警戒,放炮点西侧(一区段车场)100m处设一警戒,一区段施工巷口设一警戒,放炮前石门反向与施工巷内作业人员必须全部撤至警戒线以外。
3、错车硐室施工作业放炮时,应设置两个警戒点,放炮点东侧(石门正向)100m处设一警戒,放炮点西侧(石门反向)100m处设一警戒,放炮前作业地点所有作业人员必须全部撤至警戒线以外。
4、放炮时,严格执行“一炮三检,三人连锁” 放炮制度。
5、耙斗机耙渣安全技术措施
(1)、司机接班后,要闭锁开关,并检查以下情况:
1)、顶板是否坚实,支护是否符合作业规程规定;固定钢丝绳滑轮的锚桩及其孔深与牢固程度,是否符合作业规程要求;导向轮、尾轮是否悬挂正确,安全牢固,滑轮是否转动灵活,卡规起是否牢固,禁止将尾轮挂载作为支护的锚杆及其他支护体上。
2)、机器各部位清洁,无煤、矸石压埋,保持通风,散热良好;电气设备上方有淋水时,应在顶部上妥善遮盖。
3)、甲烷断电仪的传感器,必须悬挂在耙斗作业段的上方,且避开耙斗机钢丝绳和耙斗。
4)、钢丝绳应在滚筒上排列整齐,其磨损、断丝不得超过规定;耙斗机刹车装置必须完整、可靠,闸带间隙松紧适当。
5)、在耙渣前,必须将机身和尾轮固定牢靠,司机操作一侧至巷壁的距离必须保持在700mm以上。严禁在耙斗运行范围内有人。
6)、信号灵敏、耙斗机照明良好。
7)、机器各部位连接可靠,连接齐全、紧固;各焊接件应无变形、开焊、裂纹等情况;各润滑部位油量适当,无渗漏现象。
8)、供电系统正常,电缆悬挂整齐,无埋压、折损、被挤等情况。
(2)、正常操作时,应遵守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1)、当耙斗出绳方向或耙装的夹角过大时,司机应站在出绳的相对侧操作,以防耙斗窜出溜槽伤人。耙岩时,耙斗运行段及钢丝绳滑轮锚桩附近2m内不准有人。
2)、在拐弯巷道耙装时,若司机看不到工作面情况,应派专人站在安全地点指挥。
3)、耙装工作结束后,应将耙斗开到耙斗机前,操纵手把放在松闸的位置,关闭耙斗机,切断电源,锁好开关,卸下操作手把。
6、人力装岩安全技术措施
(1)、人力装岩:装岩前要检查所用工具是否安装牢固可靠。装岩时应配带手套,双臂挥动范围不宜过大,防止手臂被岩臂划伤。
(2)、装岩时眼要盯锹走,不能背着皮带装岩,装岩过程中,任何人不准手扶皮带的任何部位。
(3)、多人同时装岩时,应相互协调避免相互碰撞,防止岩石块扔过砸人。
(4)、人工搬运大快矸石时,必须注意岩石的完整性,以防止破裂折断,砸伤人员。
(5)、工作结束后,应当将工具放回指定地点。
(6)、安全注意事项:
1)、装岩时,必须洒水降尘,避免粉尘飞扬。装岩过程中,发现大块矸石必须砸碎,否则不许上皮带。
2)、装岩时,发现拒爆,残爆的炮眼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341和342条规定处理。
其它仍严格执行《梅花井煤矿一号副斜井一区段辅助运输石门工作面炮掘作业规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