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生产网!

小窑破坏区域上伏煤层综采技术研究及应用

作者:佚名 2010-08-22 08:06 来源:不详

一、盘区概况及地质特征

1、盘区位置及范围

本盘区位于晋华宫矿河南部,盘区范围是东南部为大井301盘区采空区,东北部为大井870大巷保护煤柱,北部为工业广场保护煤柱,南部为小煤窑破坏区矿界,西至南山303盘区巷道。东西走向长1520米1980米,南北倾向为2050—2200米,面积4.74平方公里。

2、自然地理概况

本盘区对应地表为山地地形,大部分被黄土覆盖,冲沟内有云岗基岩出露,盘区对应地表内无河流与积水。

9#层埋藏最大深度294米

9#层埋藏最小深度174米

12#层埋藏最大深度380米

12#层埋藏最小深度293米

9#层与12#层间距平均为46.15米

3、盘区上下层开采状况

本区对应上部为2-1 #层、2 -3#层、3#层、7-3 #层均已采空,现在南山303盘区9#层已采空,12#层正在开采。

二、地质构造

本区地质构造简单,煤岩整体走向东西,倾向南北,倾角0——10°平均为6°,盘区内发现有两条断裂构造,第一条F1正断层,走向100°,倾向190°,倾角60°—80°,落差为0.7—4米。第二条F2正断层,走向50° ,倾向32°,倾角62°—86° 。落差为0.25—0.77米

三、煤层赋存状况

本区内9#煤层赋存状况及特征说明如下:

全区分布,可采煤层厚度为1.1—1.48米,平均1.29米,赋存稳定厚度变化不大,东部和南部较高,煤层结构简单。

煤层顶底板情况:

直接顶:深灰色细砂岩,厚度为10米,层理发育;

老顶:深灰色粉砂岩,厚度为4米,层理发育;

直接底:深灰色细砂岩,厚度为4米,层理发育。

盘区内12#层煤大部分表现为12-1—12-2 合并层,西北部局部分叉。西部及西北角较薄,北部较厚,底板呈东北部较低,西部和南部较高。煤层厚度为2.67—8.88米, 平均5.65米,倾角0-10°,平均6º煤层赋存稳定。

煤层顶底板情况

伪顶:炭质泥岩,厚度0.6米,中南部局部存在;

直接顶:粉砂岩,厚度2—3米,夹细砂岩和砂质页岩;

老顶:粉砂岩,厚度2米,局部砂质页岩。

(附:综合柱状图)

图1

$Page_Split$

四、瓦斯、煤尘

本盘区为高瓦斯盘区,瓦斯绝对涌出量2.381m3/min, 瓦斯相对涌出量为6.026 m 3/min .CO2绝对涌出量3.72m 3,相对涌出量3.723 m3

本盘区煤尘具有爆炸性,煤尘爆炸指数为24.42—36.38%,煤层自燃发火期6——12个月。

五、水文地质

本盘区东翼水文地质条件比较简单没能含水层,向斜轴部涌水量大,以层间水形式涌出。

1、 盘区涌水量估算

Q=60K

式中:Q——涌水量

K——涌水系数,最大为2.1m3 / min, 正常为0.7m3/min

所以,盘区最大涌水量为126m3/h,正常涌水量42m3/h。

2、上层采空区积水状况

本盘区上覆2-1 #、2-3 #、3#、7-3#煤层已采空,在采空区内存有大面积积水,对将来盘区生产会有很大影响,在盘区开拓和生产前要进行有效的探放水,严禁顶水开采。

六:盘区及小窑破坏情况

1、 盘区范围:

盘区位于晋华宫矿河南部,盘区范围是东南部为大井301盘区采空区,东北部为大井870大巷保护煤柱,北部为工业广场保护煤柱,南部为小煤窑破坏区矿界,西至南山303盘区巷道。东西走向长1520米1980米,南北倾向为2050—2200米,面积4.74平方公里。

2、 小窑破坏情况:

河南402盘区12#层西南部已被小窑破坏,东西长350米,南北长600米,破坏面积为0.21平方公里,小窑破坏区域9#煤层厚度为1.4米,破坏煤量36.57万吨,图上虚线为推测破坏范围,小窑破坏区域内,大部分为不规则刀柱式或仓房式开采,破坏区域回采面刀间距最大按25米考虑,采高按3.0米考虑。

七、盘区储量

盘区储量计算采用地质块段法,其参数确定方法为

1、面积用几何法或求积仪法测算两次取平均值。

2、煤层厚度采用算术平均值。

3、容重采用原有钻孔煤样分析结果。

9#层402盘区储量表

表1 单位:万吨

层次

工业储量

可采储量

煤柱

小窑破坏

9#

858.8

658.43

163.8

36.57

合计

858.8

658.43

163.8

36.57

$Page_Split$

八:小窑破坏区域登空开采技术研究及方案:

1、小窑破坏区域开采技术研究

为了提高有限的煤炭资源回收率,我们对河南9#、层402盘区小窑破坏区域及有关资料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同时对9#层402盘区西南部小窑区域能否适应综采开采进行了科学的论证;

(1)、该区域9#~12#层间距46.15米,大于4~8倍的小窑开采高度,小窑采高为3.0米,从理论上分析,小窑古塘顶板冒落高度最大为;

H=H采×K=3×8=24米

式中:H-小窑采空区古塘顶板冒落高度,取24米

H-小窑采高,取3米

K――顶板冒落系数:取8

(2)、按自然拱高确定小窑古塘顶板冒落高度为;

小窑破坏区域内,大部分为不规则刀柱式或仓房式开采,破坏区域回采面刀间距最大按25米考虑;小窑古塘顶板冒落高度最大为;

H=L=25米

式中:H-小窑采空区古塘顶板冒落高度,取25米

L-小窑工作面最大开采垮度,按25米

(3)、下层12#煤层小窑大部分为不规则刀柱式或仓房式开采,而该部采空区可通过钻孔进行灌浆充填,减小或消除对上部9#煤层及围岩破坏和影响。因此,对上部9#层进行开采是有一定的可行的方法和措施,具有可操作性。如图所示:

图1

图2

Ⅰ——冒落带高度:h1=25米

Ⅱ——裂缝带高度:h2 =2.5m M=7.5m

Ⅲ——弯曲下沉带高度:h3 =2.5×M=2.5×3=7.5米<13.5m

(4)按铰接岩块假说分析

12#层小窑破坏区域对上部402盘区9#层影响情况按铰接岩块假说分析,小窑破坏区域内,大部分为不规则刀柱式或仓房式开采,破坏区域回采面刀间距最大按25米考虑;小窑古塘顶板冒落高度最大为;

H=L=25米

式中:H冒-小窑采空区古塘顶板冒落高度,取25米

L采-小窑工作面最大开采垮度,按25米:h1=25米

则;9#~12#层之间的岩石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图4

图中:

Ⅰ——小窑采空区顶板冒落带高度:h1=25米

Ⅱ——小窑采空区顶板裂缝带高度:h2 =2.5m M=7.5m

Ⅲ——小窑采空区顶板弯曲下沉带高度(9#层底板弯曲下沉带高度):

h3 =2.5×M=2.5×3=7.5米<13.5m

(5)、方案:

将河南9#、层402盘区、8220、8222、8224工作面顺槽巷,经过12#层小窑破坏区域上部9#层实体煤,延伸到距矿界20米拐边切,形成回采工作面,利用综采进行开采回收被破坏区域的煤炭资源。

在巷道掘进期间,加强巷的顶板和围岩的矿压观察和离层监察,待工作面掘出后,利用工作面的巷道进行钻探,一方面探清下部煤层小窑破坏情况,另一方面利用钻孔对下部12#层小窑破坏区域进行灌浆充填。

2、具体方法:

(1)、在巷道掘进开采期间,加强巷道和工作面的顶板和围岩的矿压观察和离层监察,及时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对有害气体进行重点监测,特别是对小窑破坏区域的上部巷道掘进期间更应重点以观察,发现有异常 突出现象,必须采取打钻灌浆措施

在巷道开口40米设置第一道顶板离层监察站,以后每隔100米设置一道,及时了解 顶板的离层, 巷道的围岩变化(巷帮及底板)采用宏观观察了解其变化情况。破坏区域上履巷道掘进期间,每班进行三次重点对有害气体的监测。

(2)、待工作面掘出后,利用工作面的巷道进行钻探,一方面清下部煤层小窑破坏情况,另一方面利用钻孔对下部12#层小窑破坏区域进行灌浆充填。$Page_Split$

十、具体实施情况:

巷道掘进期间,我们对巷道的顶板和围岩进行了有效的矿压观察和离层监察,其结果和有关数据显示与未受小窑破坏区域基本相同,该区域巷道顶板下沉量为10~30毫米,巷道的围岩变化(巷帮及底板)采用宏观观察未发现其有较大的变化,如炸帮和底鼓现象的发生。

,根据上述实际情况,我们未进行对工作面的巷道进行钻探和对下部12#层小窑破坏区域进行灌浆充填。对该区域煤层按常规方法进行了直接开采。

十一、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为今后对小窑破坏凳空区域进行煤碳开采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

今后再有小窑破坏凳空区域发生时,如果上下煤层间距大于小窑破坏区域采高M的8倍(小窑破坏区域的顶板冒落带高度)+2.5倍的采高(小窑破坏区域的顶板裂缝带高度)+2.5倍的采高(小窑采空区顶板弯曲下沉带高度)时,可进行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回收。同时在上部煤层巷道掘进期间,加强巷的顶板和围岩的矿压观察和离层监察,待工作面掘出后,利用工作面的巷道进行钻探,一方面探清下部煤层小窑破坏情况,另一方面利用钻孔对下部煤层的小窑破坏区域进行灌浆充填。

2、该方案实施后可多回收煤炭17.65万吨。创经济效益2294万元。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铸安矿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