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生产网!

矿山作业指导规程

作者:佚名 2010-09-02 21:37 来源:本站原创

回采工安全作业指导

回采时要严格听从当班领导的安排,严禁乱采,严禁进入采空区。
回采时首先检查工作面及其周围有无安全隐患,如有棚子变形,首先要处理变形的棚子,以避免回采挑顶时大面积脱落。
回采高度、深度以及落矿、支护方式等工艺及参数都严格执行作业规程
进入已经开采的采空区后,要首先观察采区上顶及两帮的变化,如有异常要及时报告给当班矿领导,不许擅自作出决定。
严禁进入采空区捡冒货,防止发生冒顶埋人事故
采区需要架棚、打顶子或支护时,工作面人员要积极,不能推诿、延误。第一时间要把隐患排除。

掘进工安全作业指导

前进头必须按掘进巷道断面施工,各部分尺寸必须符合巷道断面设计
坑木直径和棚距要严格执行作业规程,构件要齐全,木楔要打紧,棚子要坚实有力,帮顶必须刹严背实。
进入工作面之前必须检查推车所经过的线路有无断梁折柱及其他安全隐患,一旦发现应立即处理,处理完毕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工作面作业。
掘进工作面落土时要按着从上往下的顺序进行并及时清除上部的伞沿及离层土,顶部的土落完后马上用刹杆挑顶,刹杆要有足够的强度。
柱窝深度不小于15cm;棚子接口要严丝合缝,不得出现掉唇、后穷现象;棚子要架设端正,不得出现前倾后仰现象。
要认真选土,I级土与其余级别的原土要严格分区,做到原土分类装运,要清除井下原土的一级污染。
在规定的地点作料,木渣及楔子等杂物不得混入I级原土中。
运输车辆装货量不宜过大,车沿以上不得大于0.5m。
风筒距工作面不得大于6m,风筒吊挂要平直,出现破口要及时粘补。


掌镐工安全作业指导

掘进工作面
作业前,首先要检查工作面情况,对上一个班的支护质量进行检查,如不符合作业规程要求,应将棚子重新翻好后,再进行作业。
作业前或作业过程中都要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如有脱顶或顶板土层出现裂隙、松动等情况,应及时采取支护措施,帮土松动应及时刹帮,工作面松动也应立即处理。
轮镐时要注意周围人员,落土顺序应从上至下,工作面不准留有伞檐,在顶板不好的情况下,进尺0.5m时要进行挑杆支护措施
窝腿深度不能低于150mm,棚子架好后,工作面不能留鼓肚。

回采工作面
接班后首先检查工作面及其周围支护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有断梁折柱的要立即更换,对支护强度不够的地方,要及时备棚或增加顶柱。
落土前要观察周围顶柱分布情况和其他人员所处位置,防止抡镐时碰撞顶柱或伤人。
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发现离层土、伞沿要立即清除。
处理伞沿时要注意周围情况,身体要站在安全地点,观察好躲避线路,沿顶板边缘逐渐向前刨落。
在工作面落土时,身体要处在有支护且顶板完好的范围内,应按照从上至下的顺序进行作业并注意落下土块,作业过程中要随时观察作业面和顶板情况,随时注意自身安全。
当采高超过3m时,要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发现工作面有透水、渗水、矿层湿度变大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搬离到安全地点,并将情况向上级领导汇报,待情况查明采取措施后方可作业。

支架工安全作业指导

在入井前应根据掘进工作面的断面要求和回采工作面的支护条件选择合适木料,对弯曲较大和腐朽的木料不准使用。
作料地点应远离工作面5米以外,作料剩余的木头、木渣应及时清理到空区。
棚子架设应按照挖腿窝—立腿—上梁—备顶—备帮的顺序进行,顶杆和帮杆要用木楔加固。
梁和腿的结合必须严密,不应出现掉唇或后倾现象。
为了抵抗巷道两侧压力,棚腿必须保持适当的岔角,侧压越大,岔角越大,一般情况岔角应相当于棚腿长度的1/4—1/5。
在水平巷道中,棚子必须架设端正,防止出现前倾后仰或者歪扭。
对于倾斜巷道,棚子要有一定的迎山角,迎山角的大小与巷道的坡度有关,一般情况,巷道坡度每增加6—8°支架上迎 1°。
主要运输大巷,棚距不能大于1m,探巷棚距不应大于1.2m,在地质构造或过旧巷等特殊情况,棚距可缩至0.5—0.8m。
空顶地带要用木料将顶接实,片帮较大的地方要填充好。
回采工作面要采用立柱顶帽式支护形式,顶帽要垂直顶板裂隙,顶帽使用坑木柈子,顶柱与顶帽要严密咬合,顶帽厚度不小于8cm,长度不小于1m,柱距不大于1.2m,排距不大于1.4m,柱窝深度不小于10cm。无论采取哪种形式支护,如遇特殊情况,都应加密支护或者临时改变支护形式,确保安全为主。



推车工作业指导

推车前要首先检查矿车是否完好,车轮转动是否正常,车锁有无开焊现象,有问题的矿车不准使用,通知维修工进行维修。
推车时,前后车辆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0米,后方推车人员要随时观察前方车辆的运行情况,当发现前方车辆因掉道或因其它原因停车时,后方车辆要立即停车;当前方车辆因故停车时,应及时向后方车辆发出停车信号,以便后方推车人员及时减速停车。
无论是上坡还是下坡,空车还是重车,推车速度都不准大于2.5米/秒。距离停车地点20米时,要适当减速,以便平稳停车。
因为车锁有一定活动间隙,推车时手要离开车锁处,防止将手挤伤。
利用矿车运送设备或木料时,必须将设备或木料固定好,物体翘起的部分要在车辆运行方向的后方,同时用料人员要跟车监护。
矿车在拐弯及遇有行人时都必须减速。矿车在通过交岔点之前要减速,了望道岔上有无车辆运行,严防撞车。
矿车在运行中禁止掩车,只有在矿车停稳后方可掩车。如矿车运行速度过快需减速或停车时,只能用人力控制使矿车减速,禁止采用掩车的方式减速停车。
应及时清理道路上的浮货,保持道路畅通、整洁,路面平整。


电工安全作业指导

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懂得高、低压电气设备的性能构造和原理,熟练掌握电工安全技术知识,熟悉矿山回路所带的负荷情况,否则不准操作。
操作高、低压设备时,注意穿戴好绝缘鞋、绝缘手套且站在绝缘板上,巡视和检查高、低压设备时,注意保持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潮湿的地方更要注意。
操作高低压刀闸开关时,严禁带负荷操作,站在开关的侧面,迅速果断地断合开关,合闸终了时不要用力过猛,不要发生冲击,防止电弧事故
操作高压设备时,必须穿戴好绝缘靴及绝缘手套且两个人操作,其中一个对设备熟悉者做监护按顺序进行送电。
全部或部分停电后,到现场工作时,必须挂牌采取有关的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工作完毕后及时向工作许可人员汇报摘牌。
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或电器着火时,为了急救触电人员或灭火,可以不经许可,及时安全地断开所有电源,但事后必须通知矿山领导。
在电源设备周围,严禁使用钢尺管,板尺等导电物品进行测量工作。
在配电室内,在带电设备附近搬动梯子、管子等物体时,注意与带电部位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对各种电气设备的检修必须服从原设计,同时对机械和其他部分亦应作出相应的检查和改造,以保证整体的检修质量。
发现电气设备外壳、照明灯罩、配电箱及电线绝缘有损坏或者不完整的应及时进行修复。


绞车工安全作业指导

工作前佩戴好所有劳动保护。
进入绞车棚内首先要检查有无安全隐患,棚顶及棚帮是否牢固,再检查轿车底螺丝是否松动,离合器、刹车装置是否灵敏可靠,信号铃及钢丝绳有无损坏,确保无误后方可进行工作。
严格执行绞车道“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制度,绞车运行过程中矿车下方坡道及坡道底部10米内严禁站人,钢丝绳上端在操作棚附近在钩车完成后要撤回到钢丝绳可能断裂反弹的范围之外。
绞车开动后,要提高警惕,有异常情况要及时刹车。
拉车数量必符合规定,不得多拉车。
钩头与矿车间必须用矿车销子联接,严禁用其他物体代替矿车销子。
下放车皮时,司机与把钩工要密切配合,在司机没有做好刹车准备前,把钩工不准放下道闸将矿车推下平车场。


轨道工作业指导

铺轨之前必须把巷道底板处理平整,铺轨坡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枕木间距应不大于1米,道钉必须钉牢。
钉道钉时,其他人员应远离2米以外,避开轮锤方向,防止道钉飞出或锤头脱落伤人。
弯道铺轨必须保证曲线平缓、均匀,外轨抬高10mm,轨距加宽10mm。
在直线段铺设轨道时,必须保证两条轨道水平一致,接头牢固。
报废或回采结束的巷道中的轨道要及时回撤,枕木、道钉、鱼尾板、鱼尾螺丝等配件都必须回收干净。
铺轨操作过程中,轨道断头对接时,双手抓住轨道的位置距离轨道断头不得小于400mm,严防对接时将手挤伤。
挑选、翻动钢轨时必须使用撬棍进行操作;井下短距离运输时要用铁线扣子4人抬运;由地面往井下或井下长距离运输时,必须将轨道固定在电机车或矿车尾部用机车牵引运输。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铸安矿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