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生产网!

平禹煤电公司凤翅山矿2010年度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

作者:佚名 2010-10-19 03:27 来源:本站原创

目 录
第一章 矿井安全生产概况 1
第一节 矿井概况 1
第二节 2010年度生产地区及采面接替安排 5
第三节 矿井灾害分析和预测 5
第四节 矿井灾害发生的预兆分析 8
第二章 矿井灾害预防措施 10
第一节 组织措施 10
第二节 技术措施 14
第三节 预防和处理矿井灾害必须的物资准备 26
第三章 矿井灾害处理计划 31
第一节 矿井救灾组织领导 31
第二节 矿井发生灾变后的汇报制度 34
第三节 灾区人员自救和安全撤离措施 36
第四节 处理各种事故的指导原则和具体措施 41
第四章 处理事故必备的技术资料 47
会 审 意 见 48
附图1 ………………………………………………………………….47


第一章 矿井安全生产概况

第一节 矿井概况
一、概况
平禹煤电公司凤翅山矿位于禹州市西南30公里处,地属鸿畅镇,原属地方国有煤矿,该矿1973年建矿并简易投产,设计能力15万吨/年。74--76年进行技术改造, 核定生产能力为21万吨/年;86—87年又进行改造扩建,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年,2006年核定生产能力28万吨/年 。
井田范围位于河南省禹州煤田李楼井田049~059勘查线之间及其深部,地理坐标:东经113°13′14″~113°16′32″,北纬34°05′36″~34°07′19″。走向长3.47~4.35km,倾向宽1.75~2.33km,井田面积8.1106km2.开采五2、六4、四4煤层。煤层平均坡度为14°。矿井现有地质储量2392万吨,其中五2煤层926万吨,四4煤层790万吨,六4煤层676万吨。矿井可采储量1200万吨,其中五2煤层426.69万吨,四4煤层386.7万吨,六4煤层386.61万吨。
矿井采用一对斜井开拓,中央并列式通风,低瓦斯矿井,正常涌水量40m3/h,最大涌水量90m3/h,主井主要泵房安装有D85-45×7型水泵三台,两趟4寸排水管路,最大排水量为252.42 m3∕h,能满足矿井排水需要。
二、五2煤层主要参数
五2煤层,呈灰黑色,煤层厚度为1.3m,五2煤层走向1.8Km,倾向南,煤层倾角13°—15°,平均14°。
三、矿井瓦斯、煤尘及涌水量概况
矿井属于低瓦斯矿井,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0.26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0.82m3/t。煤尘不具有爆炸性。煤自燃倾向性为Ⅱ类。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井的主、副井口位于玉皇北麓,井口标高高于历年来最高洪水位,地表水不能从井口进入井下。由于开采煤层为薄煤层,地面受开采影响的裂缝较小,大气降水沿地表裂缝下渗的影响不大,主要充水来源为煤层顶板的含水层,但充水量不大。矿井最大涌水量为90m3/h,正常涌水量为40m3/h。
四、矿井主要安全生产系统概述
1、提升系统
主井1吨U矿车串车双码提升,担负全矿矸石、煤炭提升,物料运送工作,绞车型号为2JK-2/20;副井单码提升,担负人员运送工作,绞车型号为JK-2/30,乘人车型号为XRB15-6/6型斜井人车。
2、通风系统
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抽出式,,风机型号为4-72-11NO.20﹟离心式,共2台,一台运行,一台备用,电机功率2×70kwKW。现工作负压1150pa,总进风量1960 m3/min,主扇设计最大供风能力2300m3∕min。
主扇参数见下表
附表一

扇 型 号 4-72-11NO.20﹟
风量(m3/min) 2300
风压( pa) 1150pa
叶片类型 扭曲

机 型 号 JS116-8
额定功率(KW) 70
3、排水系统
矿井采用二级排水;二级排水为7号泵房,安装D46—35×7型水泵3台(一台运行,一台备用,一台检修),电机功率为55KW,排水管路为两趟直径为Φ108mm,共计1080米,从7号水仓排至4号中央水仓;一级排水是从中央水仓直排地面,安装3台型号为D85-45×7型水泵,电机功率为132KW,排水管路为两趟直径为Φ108mm,共计1560米.
4、供电系统
矿井双回路供电,地面建有10KV变电站,电源一趟来自神垕电厂,一趟来自鸿畅电厂;经变压器入井为6KV,分列运行,井下设有4号中央变电所、6号配电点和7号配电点,向各用电器供电,供电电压660V。
5、自救器管理状况
所有下井人员佩带过滤式自救器。
1)、数量
现有过滤式自救器596台。
2)、使用管理制度
①所有下井人员按规定随身携带自救器。
②自救器使用人员要爱护自救器,严禁碰撞、敲打、 拆封和垫坐。
③自救器由灯房集中保管,下井人员领用,升井后立即交回。
④对全矿使用的自救器定期进行气密性检查,发现不合格,立即更换。
⑤佩带者发现自救器变形、密封条断裂或怀疑漏气时,应提出修理、更换。
⑥加强自救器使用的培训工作,不会使用者不能入井。
6、防灭火系统
我矿消防和防尘系统共用一趟管路,井下各主要机电硐室均配备有灭火器和防灭火砂箱。主、副井口附近20m内不存在火源,且矸石山、木料厂、锅炉房距井口距离均大于80m,满足《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7、安全监测系统
安全监测系统型号为KJ70型,2009年投入使用。目前设备运行状况良好。分站、传感器使用数量见附表二。
传感器、分站使用情况表
附表二
传感器型号 在册(台) 使用(台) 使用率(%) 维 修(台)
分站 6 6 100% 0
低瓦斯 20 14 70% 4
主机 2 1 50% 1
风门开停 10 6 60% 0
设备开停 20 10 50% 4
便携式瓦斯报警仪使用情况表
附表三
型 号 在册(台) 使用(台) 使用率(%) 维修(台)
AZJ-2000 100 80 80 0
8、通讯系统
矿井目前使用PC--2000GL数字程控调度系统,容量48门,现用45门。风井主扇房、变电所、压风机房、井口、各生产科队、矿领导办公室、井下各变电所、泵房、绞车房、皮带机头及采掘工作面等均安设有程控电话;矿调度室与井上下要害部位及井下各工作地点均可采用电话联系。
9、防治水
矿井的主、副井口位于玉皇山北麓,井口标高高于历年来最高洪水位,地表水不能从井口进入井下。由于开采煤层为薄煤层,地表受开采影响的裂缝较小,大气降水沿地表裂缝下渗的影响不大,主要充水来源为煤层顶板的含水层,但充水量不大,无老空水威胁。根据地质资料及掘进揭露情况,五2煤层顶板含水层为弱富水砂岩含水层,单位涌水量一般为0.00156L/(s m),防治水方面主要做好雨季地面防汛工作。
五、职工培训:
平禹凤翅山矿2009年一年以来共培训一般工种6期,培训职工623人次,其中采煤工培训286人,掘进工培训258人,巷修工79人,培训特殊工种6期,共培训职工208人,原有特殊工种持有河南省煤炭工业管理局颁发的特殊工种证;所有人员达到了持证上岗,满足矿井日常安全生产需要。
第二节 2010年一季度生产地区及采面接替安排
(一)、产量
2010年一季度计划一综一炮两个工作面投入生产二、三、四季度一个综采工作面计划原煤总产量35万吨,其中回采产量32万吨,掘进产量3万吨。
季度:原煤产量8.75万吨,其中回采产量8万吨,掘进产量0.75万吨。
(二)、进尺
2010年计划投入3个掘进队伍进行施工,全年计划掘进进尺5050米,其中开拓巷道980米,回采巷道4070米。
季度:掘进进尺1200米。
回采巷道1200米
煤巷掘进工作面平均月进度120米。
二、生产采区情况
1、采面接替
21060(西)采面→21080综采面
21060(西)采面截止2009年12月底剩余储量12.8万吨,采面单产按1.4万吨/月计,回采期至2010年2月28日;
21080综采面位于-200水平西部,储量29万吨,采面单产按2.7万吨/月计,回采期至2011年元月20日;
现21080综采面已经贯通,形成正规备用采面,保证正常接替。
三、掘进接替安排
2010年一季度安排2个掘进头施工,其中掘进一队(21090机巷)、掘进二队(21090风巷)、各一个掘进工作面,半煤岩巷掘月平均单头进尺150米。
第三节 矿井灾害分析和预测
一、瓦斯灾害
2008年我矿瓦斯鉴定结果为绝对涌出量0.38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1.73 m3∕t,瓦斯等级为低瓦斯。没有发生过自然发火,2008年4月在经洛阳矿山机械检测检验中心监测三个煤层煤尘均无爆炸性,自然倾向性为Ⅱ类。矿井瓦斯危害性相对较小,但随着矿井开采深度增加,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逐渐增大,在掘进时,应保证掘进工作面的供风,避免发生超限事故,应作为灾防重点;采煤工作面上隅角是瓦斯易聚积的地点,也是预防瓦斯超限和爆炸的重点。
二、 火 灾
火灾事故分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
外因火灾事故预防的重点是井下违章烧焊引起明火,引燃易燃物;电气设备防爆性能不良,保护装置失灵,电缆短路引起电火花;放糊炮、明炮、炮眼深度不够、封泥量不足,引起爆破火源和爆燃;斜井跑车、机械摩擦和撞击出现火花,引起火灾。
内因火灾的预防:我矿所采五2煤层有自燃发火趋势,应加强防火管理。预防内因火灾主要是加强气样分析,及时处理高冒区和杜绝微风、循环风,提高煤炭的回采率,杜绝在采空区内留下易燃物,采面回采结束后及时进行永久性封闭,及时密闭老眼和老巷等。
三、煤尘沉积爆炸
煤尘主要是在采掘工作过程中进行打眼、放炮、装载、放顶以及运输转载时产生的。当风速增大或受冲击波冲击时,沉积煤尘飞扬,造成风流中煤尘浓度增大,遇火容易发生煤尘爆炸。21090风、机巷掘进头、21080采煤工作面、采区回风巷道及主暗斜井、主井容易沉积煤尘,是灾防的重点地段。
四、矿井水灾
在过去开采过程中,没有出现过突然涌水现象,矿井的主要水患是顶板砂岩裂隙水,但是随着开采深度的加深,底板涌水将逐步加大。2010年矿井水灾灾防重点是21090风、机巷掘进工作面、21080采面在回采过程中的防治水。
五、冒顶事故
21080采面顶板伪顶为泥岩,顶板破碎,易冒落,顶板个别地段层理发育,易发生片帮和冒顶事故,是灾防的重点。采煤工作面的两巷超前支护区、工作面上下端头和安全出口、切顶线、煤壁区;开掘工作面的贯通点、开口处、交叉口、大面积硐室处都是顶板事故的多发地点。采掘工作面在过断层、褶曲、破碎带、老巷以及采煤工作面在切眼安装期间和初次放顶、收尾期间都容易出现冒顶事故。
第四节 矿井灾害发生的预兆分析
一、火 灾
火灾分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外因火灾一般是突发性的,没有明显预兆,内因火灾预兆:
(一)巷道中温度升高,出现雾气,巷道壁及支架上出现水珠,这是煤炭己开始自燃的预兆之一。
(二)当人接近火源附近时,有头痛、闷热精神疲乏,裸露皮肤微痛等不舒适的感觉,这是由于煤在自燃过程中使空气中的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并放出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引起慢性中毒造成的。
(三)从煤炭自燃或自热地方流出的水、空气的温度都比平常明显升高。
(四)巷道中或采煤工作面出现煤油味、汽油味,松节油味或焦煤气味,表明己发展到自燃阶段后期,很快就会出现烟雾和明火,必须立即采取灭火措施,防止发展。
二、瓦斯煤尘爆炸
瓦斯煤尘爆炸一般没有明显的预兆,但潜在危险大,破坏性强,更不能麻痹大意。
瓦斯煤尘爆炸的条件:
(一) 瓦斯爆炸:
1、 瓦斯浓度在5-16%之间。
2、 650-750℃的高温火源;井下电气火花和放炮火焰等火源均能达到这个温度。
3、 氧气浓度在12%以上。
(二) 煤尘爆炸:我矿煤尘经洛阳机电设备厂检测中心检测,无爆炸性,但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
1、 煤尘悬浮在空气中,并有一定的浓度(浮游煤尘含量30-50g/m3~2000 g/m3);采掘工作面在打眼、放炮、装煤、放顶等作业过程时,没有采用综合防尘措施,巷道内便悬浮一定浓度的煤尘。
2、 有点燃煤尘的引爆火源,一般为650-1050℃以上;井下电气火花和放炮火焰等均能达到。
三、矿井水灾
采掘工作面透水前一般都有明显预兆,井下人员熟悉这些预兆,能及时采取对策,防止水灾伤人事故的发生。透水前的预兆有:
(一)干燥光亮的煤,变得发暗潮湿,无光泽,空气变冷。当采掘工作面接近大量积水区时,气温骤然下降,煤壁发凉,人进去有阴冷感觉。
(二)井下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湿度较高,水蒸气凝成雾气。
(三)当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水通过煤岩裂缝而在煤壁、岩壁上聚成很多水珠。
(四)煤壁浸出的水发涩,有硫化氢臭味,附着在裂隙表面有暗红色水锈,出现这种现象,说明己接近老空积水区。
(五)煤层里发出嘶嘶水叫。
(六)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
(七)顶板来压,产生裂隙,出现淋水或淋水增大
(八)地板鼓起、偏帮,压力增大
四、冒 顶
冒顶发生前有较明显的预兆,矿山压力明显增大,矿压显现加剧。具体表现在:顶板下沉量加大;支架受压破坏,采掘工作面出现片帮、掉矸;空气中煤岩尘增加;顶板出现离层和裂隙;坚硬顶出现切顶和台阶下沉现象;顶板出现闷雷声和支架破坏的断裂声。
第二章 矿井灾害预防措施
第一节 组织措施
一、管理制度
(一)安全生产制度
1、矿长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对全矿安全工作全面负责;矿技术负责人对安全工作负技术责任;各战线副矿长对分管业务的安全工作负责;各生产区队的区队长、各作业班组班组长是本区队、班组的安全第一责任者;各业务科室是分管业务的安全责任主体,负业务保安责任。
2、每周一由矿长主持召开安全办公会,每天早上召开安全分析碰头会,研究解决矿井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3、建立每月一次的“一通三防”、地测、防治水、技术管理制度,由矿长主持,有关领导和相关业务部门参加。
4、矿井每月召开一次安全例会,交流、总结安全管理经验。
5、全矿每月组织3次安全质量大检查,查出的安全隐患,由相关单位下发通知限期整改。
6、采掘、机运、通防、调度、技术等职能科室每月要对本战线重大安全隐患进行排查。
7、干部升井后,到安全信息中心填写安全隐患,由安检科下发通知限期整改。
8、各基层队积极开展“周一安全活动日”活动,学习安全文件、法规和各种规定等。
(二)专职安全部门工作制度
1、安检科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随时掌握矿井安全生产动态,发生事故时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抢救和勘察;及时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事故追查处理。
2、矿安检部门对矿井安全生产进行严格监督检查,严禁“三违”,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对危及矿井安全的重大隐患要立即停产处理,隐患不排除不能恢复生产。
3、举办“三违”人员学习班,对“三违”人员进行脱产安全教育,杜绝习惯性违章。
4、按照矿定的安全生产奖惩规定,安全和工程质量结构工资及安全风险抵押金的实施办法,每月对全矿各单位进行一次考核,落实奖惩。
5、安检科和通防科负责计划外瓦斯超限的追查和处理。
二、灾害预防领导机构
(一)防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领导小组
组 长:袁保安 张晓年
副组长:赵红炳、马春生、王子厚、程红旗、
连雪峰、邢丙炎、连志敏、李战胜
成 员:孙福建、张俊敏、鲁小军、郭建峰、刘水章、景 旗、张 帅、赵亚波、李少华、李学峰、孙福刚、张中然、张 涛、郭建国、李晓绍、黄正强、周听贤、吴德良、吴玉文、孙斌晓、张长法、李贯勋、李永全、李新义
防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领导小组成员职责:
1、负责全矿防治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安全管理和技术指导。
2、检查预防瓦斯煤尘超限,杜绝电气失爆措施的执行情况。
3、负责组织追查瓦斯煤尘事故并制定具体防范措施。
(二)防火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袁保安 张晓年
副组长:赵红炳、马春生、王子厚、程红旗、
连雪峰、邢丙炎、连志敏、李战胜
成 员:孙福建、张俊敏、鲁小军、郭建峰、刘水章、景 旗、张 帅、赵亚波、李少华、李学峰、孙福刚、张中然、张 涛、郭建国、李晓绍、黄正强、周听贤、吴德良、吴玉文、孙斌晓、张长法、李贯勋、李永全、李新义
防火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职责:
1、负责防火工作的管理和技术指导。
2、定期检查井上下防灭火器材的配备和完好情况。
3、掌握防火动态,交流防火经验。
4、负责制定和检查防火制度和措施落实情况。
5、对防自燃发火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
(三)顶板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袁保安 张晓年
副组长:赵红炳、马春生、王子厚、程红旗、
连雪峰、邢丙炎、连志敏、李战胜
成 员:孙福建、张俊敏、鲁小军、郭建峰、刘水章、景 旗、张 帅、赵亚波、李少华、李学峰、孙福刚、张中然、张 涛、郭建国、李晓绍、黄正强、周听贤、吴德良、吴玉文、孙斌晓、张长法、李贯勋、李永全、李新义
顶板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顶板管理工作,技术指导和顶板管理技术的推广工作。
2、研究制订顶板管理措施,检查顶板管理措施贯彻落实情况。
3、负责顶板事故追查和制定防范措施。
(四)防治水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袁保安 张晓年
副组长:赵红炳、马春生、王子厚、程红旗、
连雪峰、邢丙炎、连志敏、李战胜
成 员:孙福建、张俊敏、鲁小军、郭建峰、刘水章、景 旗、张 帅、赵亚波、李少华、李学峰、孙福刚、张中然、张 涛、郭建国、李晓绍、黄正强、周听贤、吴德良、吴玉文、孙斌晓、张长法、李贯勋、李永全、李新义
防治水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职责:
1、负责全矿防治水工作管理,编制防治水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
2、研究制订防治水措施。
3、检查防治水工作落实执行情况。
第二节 技术措施
一、预防瓦斯事故
(一)预防瓦斯超限
1、加强矿井通风系统管理
(1)保证主扇风机双电源供电,并保证不在一个高压回路上。
(2)机电队加强主扇和电机的检查、维修,确保主扇正常运转。
(3)主要风机因检修或其它原因造成单机运转时,机电部门必须制定单机运转的专门措施。
(4)主扇风机因检修、停电或其它原因需停风时,必须制订停风措施,报矿技术负责人批准。
(5)主扇风机停止运转,因通风机停风受到影响的地点,必须立即停止工作,切断电源,人员先撤到进风巷道中,并由值班矿长根据停风后的具体情况,迅速决定全矿井是否停止生产,人员是否全部撤出。
(6)主扇风机在停风期间,看管主扇人员要打开井口防爆门和通行门,以充分利用自然通风。
(7)反风装置要经常保持完好状态,每季由矿长组织有关部门至少检查一次,保证灾害时能顺利反风。
(8)巷道贯通,严格执行集团公司《一通三防、防突管理制度(试行)》的有关规定。
(9)通风设施严格按质量标准构筑,永久风门使用连锁绳。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拆、移、破坏通风设施。
(10)加强矿井通风管理,杜绝不符合《规程》规定的“五种通风”(串联通风、扩散通风、老塘通风、采面利用局扇通风和循环风)。
(11)严格执行“以风定产”措施,风量不足,严禁超尺超产,超量放炮。
(12)年内进行一次全矿井反风演习,演习前要编制反风演习措施。
(13)加强通风设施的管理,通修队经常对通风设施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加强局部通风和瓦斯局部聚积的管理
(1)技术科编制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时,必须有局部通风设计
(2)煤巷掘进工作面的局扇都应安装“三专(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和专用电缆)两闭锁(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实现双局扇、双电源、自动倒台,专人看管局扇,监控系统能监测电源导通状态及局扇运转状态。岩巷掘进工作面局扇供电也应与生产电分开,达到局扇不停转,工作面有新风。掘进工作面实行三趟电源供电。
(3)局扇下井前必须在地面试运转,验收合格,保证性能、参数符合选型设计要求。风筒末端距工作面距离应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保证工作面有足够的风量。
(4)局部通风要采用优质抗静电阻燃风筒,巷道拐弯处要用弯头,逢环必挂。护风工要定期检查、修补、更换损坏风筒,施工队要爱护风筒,不得挤压、摩擦、挂烂、割破风筒。
(5)不得随便开停局扇,开停时须经瓦斯检查员许可,由局扇看管人员执行。
(6)局扇要由熟悉业务的专人看管,实行持证上岗,现场交接班,接班时试验自动倒台装置和备用局扇的可靠性,发现问题要立即汇报、处理。
(7)掘进工作面发生地质变化,瓦斯涌出量异常或掘进透老巷之前,均要打钻释放瓦斯。
(8)采掘工作面按规定进行放炮,每次拉炮眼数以工作面回风流沼气浓度不超过0.5%为准。
(9)采掘工作面冒顶出现的空洞要及时刹实、堵塞充实,杜绝瓦斯积聚。
(10)结束的采掘工作面要及时进行封闭。
(11)瓦斯超限需进行排放时,严格按规定进行排放,杜绝“一风吹”。
3、加强瓦斯检查管理
(1)采掘工作面,必须配备专职瓦斯检查员检查瓦斯。
(2)瓦斯检查员要做到牌板、日志、手册三对照,严禁空岗、漏检。
(3)瓦斯检查员必须持证上岗,按规定检查瓦斯,每班向通风调度汇报3次,汇报瓦斯检查数据时,必须同时汇报监测探头瓦斯,以核对数据。
(4)瓦斯检查员必须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
(5)瓦斯检查员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瓦斯超限,必须立即停止该工作面作业,而后再汇报。
(6)通风科、安检科要加强对边远死角的瓦斯检查。
4、加强监测管理
(1)监测组要做好井下监测工作,对井下监测传感器按规定进行调校,确保安全监测仪器断电数值准确,断电动作灵敏可靠,监测维修人员坚持24小时值班,及时处理井上下出现的故障。
(2)监测系统每月进行一次全面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并处理,主、备计算机每月进行一次倒机。
(3)监测机房实行24小时值班,不得空岗、脱岗、发现异常立即通知有关人员处理。
(4)监测人员每月至少组织一次业务学习,交流维护修理经验,促进业务素质的提高。
(5)跟班干部、班组长、机电工和放炮员等必须携带便携式瓦斯报警仪,发现瓦斯超限立即停止作业。
(6)施工队要爱护监测系统设备,设备损坏及时汇报。
(7)采掘工作面在施工前由信息中心安装监测系统。
(二)预防瓦斯爆炸
(1)认真贯彻各项预防瓦斯超限措施,杜绝瓦斯超限作业。
(2)放炮要按规定充填水炮泥和粘土炮泥将炮眼封满,严禁装填煤粉等易燃物和块状物。
(3)禁止使用安全等级低于三级的煤矿许用炸药以及超过130ms的毫秒延时电雷管。
(4)井下禁止使用无MA标志的设备器材,电器设备杜绝失爆。
(5)井下杜绝一切明火和敲打、碰击产生火花。
(6)放炮母线严禁有明接头。
二、预防煤尘事故
(一)预防煤尘堆积
1、各区队负责本辖区内的防尘除尘工作。
2、通修队负责全矿粉尘测定工作。
3、采面设计中要有完善可靠的防尘系统,开工时必须按设计要求配备齐全,否则不准开工。
4、采掘工作面要实行湿式打眼,严禁干打眼,放炮前后洒水降尘。
5、坚持煤体注水,水份增长率不低于1%。
6、完善洒水管路系统,做到有巷就有管,有管就有水,按规定设置三通、阀门。
7、各巷道按矿规定周期冲尘,保证巷道煤尘不超限,通修队每年负责井下大巷刷白一次。
8、主要进、回风巷及各采掘工作面应安装喷雾洒水装置,灵敏可靠,雾化好,能封闭全断面,使用正常。
9、各转(装)载点都要设防尘喷头。
10、锚喷巷道用的灰沙不准在进风巷道中配制,严格执行潮料喷浆。
(二)预防煤尘爆炸
引起煤尘爆炸的火源主要有瓦斯爆炸火焰,违章放炮火焰,明火,电火花,摩擦火花等。
1、落实综合防尘各项措施,杜绝煤尘超限。
2、采掘工作面装药必须使用水炮泥,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填充炮泥,严禁充填煤粉等易燃物。
3、禁止使用非煤矿安全炸药或变质炸药以及延期时间超过130ms的延时电雷管。
4、井下禁止使用无MA标志设备材料,电器设备杜绝失爆。
5、井下杜绝一切明火。
三、预防火灾
(一)预防外因火灾
1、认真执行井口验身制度,防止烟火等物品入井。
2、井下禁止使用灯炮和电炉取暖,井口附近和井口以下不得从事烧焊工作,如果确实需要,要制定严格的措施,在烧焊前必须停止有突出危险区内的一切工作。
3、井下和峒室内不准存放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井下使用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等按《规程》第224条执行。
4、机电部门做好供电系统设备保护装置的整定,并根据负荷变化及时调整,严禁甩掉各种保护装置。
5、各单位搞好所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润滑部位及时加油,防止摩擦生热起火。
6、皮带运输机的防跑偏、打滑、过载等保护装置必须齐全完好。
7、井下必须使用阻燃皮带、风筒和阻燃电缆。
8、地面各个厂(场)、机房、仓库及井下各峒室,都要建立防灭火制度。
9、机电硐室要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并配齐灭火器,消防软管和沙箱。
10、井下消防管路系统应按规定设置支管和阀门,在重要部位应设置25m的软管挂在附近,以备使用。
11、每季度由矿长组织保卫科、机电科、供应站、通防科等有关部门分别对井上下消防系统和消防器材的设置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预防内因火灾
1、加强采煤工作面的浮煤清理,杜绝老塘浮煤堆积,回采时尽可能不留顶煤,防止煤炭自燃。
2、通修队每周至少检查一遍已采区密闭情况,每半月对采面上隅角空气进行取样分析,每旬测定一遍采区回风巷道和可能发热地点的温度和风量,每半月至少检查一遍废弃巷道的密闭情况,所有检查、测定、分析的结果,都必须记入防火记录簿内,并报通防科,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采掘工作面凡发生冒高超过2m的空洞要刹实堵严。
四、预防水害
(一)雨季地面防水
1、雨季前矿井要成立雨季“三防”领导机构,组织一次防治水大检查,查出的问题有关单位要及时整改。防洪沟要畅通,失修的要加固,防止洪水进入井下和地面的厂(机)房、仓库。
2、机电队加强检修井上下各水泵房,确保雨季能完好使用。
3、供应站要备齐防洪抢险器材,调度室组织防洪抢险队伍。
(二)预防井下透水
1、技术科要编制防治水规划和防治水年度计划,由矿长负责组织实施。
2、技术科要根据水文地质资料,研究矿井水的主要来源和出水的主要因素,做好预测预报工作。
3、矿井每年至少清理井下水仓两次,保证水仓容量。
4、加强检修主排水水泵,保证水泵处在最佳工况点运行。
5、井下所有小型水泵,要保证完好,运行正常,确保局部排水安全。
(三)矿井探放水
1、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
2、探水或接近积水地区掘进前,必须编制探放水设计,并经上级部门审批候,方可实施。
3、煤系底部有强承压含水层并有突水危险的工作面,在开采前,必须编制探放水设计。
4、预计水压较大的地区,探水施工前,必须安装好孔口管和控制闸阀,并进行测压试验。
五、预防冒顶事故
(一)采煤工作面
1、回采作业规程要对控顶距、初次来压、特殊支护,过老巷、过地质破碎带所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要有明确的规定。
2、支柱入井前经过耐压试验,否则不得入井,采煤工作面的顶梁和支柱要完好无损,并有足够的备用量。
3、泵站压力要达到规定值,确保支架有足够的初撑力,支柱按作业规程要求升紧;柱跟垫柱鞋,严禁柱子打在浮煤上。
4、基本柱、临时柱和壁帮柱要按规定及时架设,防止片帮冒顶。
5、开工前要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工作面按规定备齐防冒顶材料。
6、采面事故多发地点的管理按有关规定执行。
7、新采煤工作面投产采煤期间,在老顶未垮落之前,区队干部要现场跟班,矿井也要成立初采初放领导小组。
(二)掘进工作面
1、掘进工作面的作业规程中,要对炮眼的布置、装药量、起爆顺序、循环进度、支护材料、支护方式、施工方法等作明确规定。巷道开门后要进行爆破实测,适时修正爆破参数。
2、放炮前要加固支架,以免崩倒支架,崩倒崩坏的支架要由外向里逐架修复。
4、支架棚距符合设计要求,蹬劲一致,接口严密,顶帮刹实背严。
5、锚喷支护时,锚杆间排距、锚喷厚度和控顶距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锚杆托盘要紧贴巷壁,冒落的锚喷巷道要及时处理,以免掉矸伤人。
6、锚杆支护巷道必须用临时支护,按《规程》规定检测锚固力,进行拉拔试验,并加强离层监测。
7、所有架棚巷道必须使用前探梁和防倒器,控顶距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8、巷道开工前要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工作面应按规定备齐防冒顶材料。
9、单巷长距离掘进必须有防冒顶的专门措施。
10、维修巷道交叉点要编制专门施工措施,经审批后,方可施工,队干要跟班指挥。
11、更换架棚顶梁时要逐架更换,不可同时更换多个顶梁;换腿时要打好顶柱,使顶柱受力,不能将顶柱打在浮煤上。
12、掘进时遇到断层破碎带要进行超前支护,控制顶板。
(三)井下其它巷道维修时要加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六、预防机电运输事故
(一)机电事故
1、地面供电系统在雨季之前,要全面检修一次,防止出现倒杆断电现象,同时对避雷装置进行检查,预防雷击事故的发生。
2、加强机电设备的管理,坚持定期检修制度,提高机电设备的完好率,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3、井下供电做到“三无”、“四有”、“两齐”、“三全”、“三坚持”,杜绝失爆。
4、各单位的防爆电工,对所管的机电设备要每日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机电科坚持每天不定点的检查,每周检查覆盖面满足规程要求,一个月组织3次全面检查,及时落实整改查出的问题。
5、机电队作好副井口主扇、地面压风机的维修和保养,管好用好超温保护装置,达到超温报警,压风机能及时停止运转。
6、搞好巷道文明生产,做到无积水、无淤泥、无杂物。
(二)提升运输事故
1、加强提升运输管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坚持定期检查、检修提升容器的各种联接装置,制动装置和保险,确保齐全完好。
2、绞车司机、电机车司机、信号工和把钩工要持证上岗,集中精力,听准信号,操作准确无误,操作绞车时必须由主司机操作,副司机监护。
3、所有提升运输使用的钢丝绳必须按《规程》规定进行定期检查、试验,不合格的必须及时更换。
4、小绞车运输和斜巷提升,必须做到“三固定”、“四保险”、“一坡三挡”,保证红灯信号系统齐全好用,小绞车安装保证“四个四”达不到标准不准使用。
5、严格执行暗斜井乘人车制度,不准抢车、挤车、蹬钩,预防人身事故的发生。
6、斜巷运输要做到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
7、暗斜乘人车的制动闸每班检查一次,保证安全使用。
8、暗斜乘人车按定员乘坐,不准超载。
七、预防其它事故
(一)放炮坚持“一炮三检”、“三人联锁放炮”制度。
(二)雷管使用前进行导通试验,毫秒爆破严禁跳段联炮、放炮。
(三)放炮员、瓦检员和班组长应熟悉处理瞎炮的原则,并要严格按《规程》第342条规定执行。
(四)凡需配备便携式瓦斯报警仪的人员入井时必须佩戴
(五)井下严禁乘溜子、皮带、扒矿车。
(六)严禁在井下睡觉和拆卸、敲打矿灯。
(七) 严禁损坏通风、防尘等设备、仪器、仪表等。
(八) 所有翻越皮带地点应设置过桥。
(九)加强对井下巷道的巡回检查,杜绝出现冒顶堵塞巷道或跑水堵塞巷道,若出现堵塞巷道,在处理事故前必须先检查巷道内有害气体浓度,有害气体浓度超限时,在采取措施前严禁进入。
(十)加强对井下供水系统的检查,发现跑水必须及时处理。
八、检查措施落实制度
(一)各种事故专业领导小组定期组织检查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发现没有落实或落实不好的要责成有关单位限期整改。
(二)生产技术科、机电科、通风科、地测科、调度室等职能科室要对措施的落实情况经常检查,搞好业务保安。
(三)安检科专职安全部门要对各单位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有效地监督检查。
第三节 预防和处理矿井灾害必须的物资准备
一、救灾物资管理制度
(一)救灾物资由专人进行管理
(二)严格库内物资管理,建立材料、设备管理台帐,救灾物品上架,摆放整齐。
(三)救灾物资不得挪作他用,因救灾使用,应及时补充完备。
(四)每季由矿长组织有关部门对井上下救灾物资进行检查,防止过期失效或丢失,确保救灾设备、材料完好无缺。
(五)严格验收制度,不合格产品禁止入库。
(六)材料库物资的发放要有救灾指挥部的命令。
二、井上下必备的物资准备明细表(见下页附表)
地面必要物资准备明细表
序号 设备、器具或材料名称 单位 数量 存放地点 负责人
1 清水泵 台 1 设备库 张 涛
2 泥水泵 台 2 设备库 张 涛
3 φ110消防水龙带头 m 200 设备库 张 涛
4 φ75消防水龙带头 m 300 设备库 张 涛
5 φ52消防水龙带头 m 300 设备库 张 涛
6 φ52消防水龙带头 m 6 设备库 张 涛
7 φ52多用消防水枪 支 2 设备库 张 涛
8 φ52喷雾消防水枪 支 2 设备库 张 涛
9 高倍数炮沫发生装置 套 1 设备库 张 涛
10 消防泡沫喷枪 套 2 设备库 张 涛
11 高倍数泡沫剂 吨 0.5 设备库 张 涛
12 消防炮沫剂 吨 0.2 设备库 张 涛
13 分流管 个 4 设备库 张 涛
14 集流管 个 2 设备库 张 涛
15 消火三通 个 4 设备库 张 涛
16 阀门 个 4 设备库 张 涛
17 φ52斜喷消防阀门 个 4 设备库 张 涛
18 φ110快速接头及帽盖垫圈 套 30 设备库 张 涛
19 φ75快速接头及帽盖垫圈 套 20 设备库 张 涛
20 φ52快速接头及帽盖垫圈 套 40 设备库 张 涛
21 吸液器 个 2 设备库 张 涛
22 管钳 把 8 设备库 张 涛
23 折叠式帆布水箱 个 1 设备库 张 涛
24 轻型钩杆 个 2 设备库 张 涛
25 重型钩杆 个 1 设备库 张 涛
26 救生绳 根 4 设备库 张 涛
27 撬棍 根 2 设备库 张 涛
28 木锯 把 2 设备库 张 涛
29 平板锹 把 10 设备库 张 涛
30 伸缩梯 符 1 设备库 张 涛
31 组装梯 付 1 设备库 张 涛
32 普通梯 付 1 设备库 张 涛
33 小靠梯 付 1 设备库 张 涛
34 10升泡沫灭火器 个 25 设备库 张 涛
35 CO2灭火器 个 10 设备库 张 涛
36 8㎏干粉灭火器 个 14 设备库 张 涛
37 1211灭火器 个 14 设备库 张 涛
38 喷雾喷嘴 个 4 设备库 张 涛
39 泡沫灭火器 个 10 设备库 张 涛
40 灭火岩粉 ㎏ 500 设备库 张 涛
41 石棉毯 块 5 设备库 张 涛
42 20L汽油桶 个 1 设备库 张 涛
43 20L普通油桶 个 2 设备库 张 涛
44 风筒布 M 500 设备库 张 涛
45 水泥 吨 5 设备库 张 涛
46 水玻璃 吨 1 设备库 张 涛
47 石灰 吨 4 设备库 张 涛
48 φ1/4速接钢管 节 50 设备库 张 涛
49 φ1/2速接钢管 M 50 设备库 张 涛
50 φ1速接钢管 M 50 设备库 张 涛
51 φ100mm速接钢管 M 500 设备库 张 涛
52 φ150mm速接钢管 M 100 设备库 张 涛
53 φ200mm速接钢管 M 50 设备库 张 涛
54 φ75mm速接钢管 M 500 设备库 张 涛
55 28KW局部通风机 台 3 设备库 张 涛
56 11KW局部通风机 台 3 设备库 张 涛
57 接管工具 套 4 设备库 张 涛
58 φ15mm胶管 M 500 设备库 张 涛
59 φ100mm胶管 M 500 设备库 张 涛
60 单相变压器 台 3 设备库 张 涛
61 电力开关 台 3 设备库 张 涛
62 电缆 M 500 设备库 张 涛
63 轻型溜子 台 2 设备库 张 涛
64 探照灯 盏 4 设备库 张 涛
65 玻璃棉 ㎏ 1000 设备库 张 涛
66 风镐 台 2 设备库 张 涛
67 安全带 条 5 设备库 张 涛
68 钢绳梯 M 100 设备库 张 涛
69 φ12mm镀锌钢丝绳 M 200 设备库 张 涛
70 担架 付 2 设备库 张 涛
71 麻袋 条 500 设备库 张 涛
72 潜水泵 台 2 设备库 张 涛
73 砖 方 10 料厂 张 涛
74 料石 方 10 料厂 张 涛
75 木板 方 5 料厂 张 涛
76 方木 方 3 料厂 张 涛
77 铁钉(2、3、4)# ㎏ 50 设备库 张 涛
井下必要的物资准备明细表
序号 设备、器具或材料名称 单位 数量 存放地点 负责人
1 φ20mm橡胶管 M 100 设备库 张 涛
2 φ13mm单层钢丝胶管 M 100 设备库 张 涛
3 φ13mm快速接头 个 5 设备库 张 涛
4 管钳 把 5 设备库 张 涛
5 撬棍 把 2 设备库 张 涛
6 木锯 把 2 设备库 张 涛
7 平板锹 把 4 设备库 张 涛
8 5㎏灭火器 合 10 设备库 张 涛
9 风筒布 M 5 设备库 张 涛
10 料石 M3 2 料厂 张 涛
11 沙子 M3 2 料厂 张 涛
12 方木 M3 2 料厂 张 涛
13 木板 M3 2 料厂 张 涛
14 铁丝 ㎏ 10 设备库 张 涛
15 铁钉(2、3、4)# ㎏ 50 设备库 张 涛

第三章 矿井灾害处理计划
第一节 矿井救灾组织领导
一、矿井救灾领导小组
矿成立2010年度矿井救灾领导小组。
组 长:袁保安 张晓年
副组长:赵红炳、马春生、王子厚、程红旗、
连雪峰、邢丙炎、连志敏、李战胜
成 员:孙福建、张俊敏、鲁小军、郭建峰、刘水章、景 旗、张 帅、赵亚波、李少华、李学峰、孙福刚、张中然、张 涛、郭建国、李晓绍、黄正强、周听贤、吴德良、吴玉文、孙斌晓、张长法、李贯勋、李永全、李新义
指挥部设在矿生产调度室。
二、处理灾害事故中各业务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
矿井发生重大事故后,矿长、总工程师必须立即赶到调度室,组织抢救,矿长是负责处理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矿长未到之前,由值班矿长负责指挥。
1、矿长:是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矿技术负责人、煤电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和矿山救护队队长的协助下,制定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的做战计划。
2、总工程师:是矿长处理灾害事故的第一助手,在矿长领导下组织制订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
3、各有关副矿长:根据营救遇难人员处理事故作战计划负责组织为处理事故所必需的人员待命,及时调集救灾所必需的设备材料,并由指定的副矿长严格控制入井人员,签发抢救事故用的入井特别许可证。
4、矿分管业务技术负责人:根据矿长命令,负责某一方面的抢救工作。
5、通风科科长:按照矿长命令负责改变矿井通风系统,监视主要通风机的工作状况和组织必要的通风工程,并执行与通风有关的其它措施;在发生突出事故时,为技术负责人决策提供意见,并负责制定防止事故扩大的措施。
6、调度室主任:按照矿长命令负责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协助矿长进行抢救和灾害处理。
7、技术科科长:按照矿长命令负责协调采煤系统、掘进系统的工作,准备好必要的图纸和资料。
8、有关的区队长:负责查对留在本区域工作面内的人数,并采取措施带领他们有组织地撤到安全地点直至地面,将在现场所见到的事故性质、范围和发生原因等情况,如实详细地报告矿调度室,并随时接受矿长命令,完成有关抢救和灾害处理任务。
9、矿值班调度员:负责记录事故发生的时候、地点和情况,并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矿长、矿技术负责人、局调度室,及时向下传达矿长的命令,通知值班电话员召集有关人员到调度室待命,随时调度井下抢险救灾的工作,统计掌握出入井人数和留在井下各地区的人数。
10、安检科科长:根据批准的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以及按照《规程》规定对抢险救灾工作进行安全检查和控制入井人员。
11、劳资科科长:统计核实入井人数和留在井下各地区的人员及其姓名,并向矿调度室汇报。
12、供应站站长:准备好必需的抢救器材,并根据矿长的命令,迅速发放救灾物资。
13、机电科科长:根据矿长命令,负责改变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式,并保证其正常运转,掌握矿井内的停送电工作,及时抢救或安装机电设备,保证通讯系统畅通,完成其它有关任务。
14、机电队队长:负责将遇难人员及时运送井上;保证救灾人员和器材及时送到事故地点,满足救灾需要。
15、职工医院院长:负责组织对受伤人员的急救治疗,组织救护物资和药物供应。
16、派出所所长:负责抢救和处理过程中的治安保卫工作,维持矿区的正常秩序,不准闲杂人员逗留、围观。
17、办公室主任:负责灾害期间外来人员的接待和后勤服务工作。
第二节 矿井发生灾变后的汇报制度
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尽可能地了解和弄清灾害的性质、地点、影响范围,发展程度,现场人员受灾和撤离情况,迅速用就近的电话向矿调度室汇报。
矿调度室根据汇报,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情况,并立即
将事故情况报告矿长、矿技术负责人和局调度室,同时按《发生事故后必须召集的单位和个人名单》顺序通知所列各单位人员到矿调度室报到待命。
发生事故后必须立即召集的单位和人员名单表


号 职 务 姓 名 电 话
号 码 住 址 接到通知时间
1 矿 长 袁保安 15937402778
2 矿党委书记 张晓年 13703751187
3 公司调度室 方景安 15937429917
4 公司救护队 许军记 13513742520
5 矿总工程师 赵红炳 13707608796
6 安全副矿长 王子厚 13803743006
7 生产矿长 马春生 13903755094
8 开拓矿长 程红旗 13949819677
9 机电矿长 连雪峰 13503892782
10 党委副书记 邢丙炎 13837482167
11 财务矿长 连志敏 15038959666
12 经营矿长 李战胜 13569973115
13 安检科 鲁小军 13409391123
14 通风科 张 帅 15937437566
15 技术科 赵亚波 13733735820
16 机电科 李学峰 13409371986
17 调度室 孙福建 13598996827
18 信息中心 李少华 13619889011
19 办公室 郭建峰 13782368088
20 劳资科 孙福刚 13949820805
21 供应站 张 涛 15993682097
22 财务科 王俊岭 13782326809
23 宣传科 刘水章 1356991609
24 保卫科 黄正强 15136871388
25 医 院 张中然 15837413550
26 纪 委 李晓绍 13782319003
27 企管科 郭建国 13703409586
28 掘进一分队 吴德良 13569908903
29 掘进二分队 吴玉文 13937441023
30 开拓一分队 张恩涛 15037408251
31 开拓二分队 孙彬晓 13839017416
32 综采队 李新义 15516009969
33 综掘队 李永全 15290931816
34 机电队 张俊敏 13782211516
35 运输队 张长法 13839009032
36 通修队 李贯勋 13766657121
第三节 灾区人员自救和安全撤离措施
一、灾区人员自救
井下发生水灾、火灾、瓦斯煤尘爆炸、瓦斯突出及冒顶等灾害事故时,事故发生突然,不能立即组织抢救,现场人员为了保护自身及他人安全,抑制灾情扩大和恶化,减少灾害事故危害和损失,应及时组织自救、互救与避灾工作。
(一)瓦斯、煤尘爆炸事故自救与避灾方法:
1、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后,当听到爆炸声响或感觉到爆炸冲击波造成的空气震动气浪时,所有人员应迅速背朝爆炸冲击波传来的方向卧倒,脸要朝下,头尽量低些,有水沟的地方要卧倒在水沟里,然后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衣服盖住身体裸露部分使身体露出部分尽量减少,以防止爆炸时产生的高温灼伤身体。
2、爆炸瞬间,要尽力屏住呼吸,防止吸入有毒有害气体。
3、与此同时要迅速取下自救器,按佩戴使用方法迅速佩戴好自救器。
4、所有井下工人都必须在本班组长(组长不在时,由副组长或有经验的老工人代理,下同)的组织与带领下,沿避灾路线,尽快进入新鲜风流离开灾区撤到安全地点直至地面。
5、如果巷道破坏严重,没法到较安全地点,或不清楚撤退路线是否安全,就要选择地点建立临时避难硐室,在室内安静而耐心地等待救护。
(二)火灾事故自救与避灾方法
1、当现场人员发现烟雾或明火后,千万不可一见到火就惊慌失措、四处奔逃,如火势不大,应立即用灭火器、沙或消防洒水管或棉衣浸透水直接灭火,电器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电源,在电源切断前,只准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2、如果火灾发生突然,火势很猛,范围较大,现场人员无法扑灭时,或其它地区发生火灾蔓延到本工作区域,应首先报告矿调度室,请求救护队救援,然后要进行自救组织避灾,撤离危险区域,撤离时要按下述方法去做。
(1)每个人要迅速佩戴好自救器,在本班组长带领下向火焰燃烧的相反方向撤退。对位于发火地点进风侧的人员应迎着风流退出;位于回风侧的人员,己佩戴自救器的则可顺风流退出,但应尽量利用联络巷绕过火区到达新鲜风流中去。
(2)如果巷道己经充满烟雾,不可惊慌失措,要冷静判断发生火灾的地区和风流方向,摸着水管或轨道,有秩序地撤离灾区。
(3)如果因烟雾太大迷失方向,或撤退路线因冒顶等原因无法通过,以及佩戴自救器在有效时间内不能到达安全地点时,就要尽快在附近找一个峒室或独头巷道或风门之间暂时躲避。
(三)水灾事故自救与避灾方法
井下人员一旦发现透水征兆,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其自救避灾方法如下:
1、现场人员发现透水事故报告调度室的同时,应以最快方式,通知附近地区所有人员,并在本班组长带领下往高处走,沿着上山方向迅速撤出危险区域。
2、位于透水点下方人员撤离时遇到水势很猛、很高的水头时,要尽力屏住呼吸,用手拉住水管、道轨等物体用力闯过。
3、当井下工作人员发现撤离通路己经被水隔断,就要迅速寻找位置最高、离井筒或大巷最近的地方躲避,同时要经常敲打水管巷帮,不断发出求救信号。
4、当发现透水水源来自老空积水时,人员在撤离时,应采取措施,如佩戴隔离式自救器,用湿毛巾掩住口鼻等,以防止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使人中毒窒息。
(四)大面积顶板冒落事故自救与避灾方法
当井下发生大面积顶板冒落事故后,人员被堵在独头巷道或工作面内,当巷道或工作面内尚有空间,人员可自由活动时,其自救和待救办法如下:
1、当事故发生时,应注意保持沉着、冷静的态度,千万不可乱喊乱叫,要先找安全地点坐下,然后根据现场情况采取自救措施。
2、如果被堵人员带有隔离式自救器,发现自己呼吸困难时,应佩戴好自救器,被堵处若有压风管路,可打开阀门放气供氧。
3、当被堵人员发现堵住出口的煤或矸石量不大,有可能扒通出口时,应采取轮流攉煤、矸的方法;掘进工作面冒顶砸掉风筒、被堵在巷道内,首先要在风筒侧扒通,恢复通风,但应注意观察顶板,保证安全,并在待救期间不定期地敲打金属物品(瓦斯不大时),发出呼救信号。
二、安全撤离措施
当灾害事故发展迅猛,现场不具备消灭灾害条件或可能威胁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接到领导撤退命令时,现场人员应利用自救器等安全装备,有组织的迅速安全地撤离灾区,并在撤离中向波及区域人员发出警报或通知,在撤离时应遵守下列准则:
(一)沉着冷静,坚定信心
撤离灾区时,所有人员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镇定的情绪,做到临危不乱,严禁惊慌失措,狂奔乱跑。
(二)认真组织,团结互助
所有遇险人员必须服从领导,听从指挥,严禁各行其是,单独行动,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和先人后己的风格,主动承担照料伤员和年老体弱的同志,帮助他们一起撤到安全地点。
(三)加强安全防护,正确选择撤退路线
在撤退前,所有遇险人员必须使用自救器等防护用品和其它物品,搞好自身防护。选择撤退路线时,应根据灾变时现场情况,确定好撤退目的地和路线,应尽量选择安全条件最好,距离最短的行动路线。
三、防止灾害事故扩大的措施
(一)通风系统力求简单可靠,无用的巷道及时密闭,在相通巷道间安设正反两道风门,以防瓦斯煤尘爆炸时风流短路或逆流扩大事故。
(二)各采掘工作面应有独立的进、回风系统。
(三)主要扇风机必须安设反风装置,井下主要风门要安设反风设施,定期进行反风试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四)装有主要扇风机的出风井口,必须安设防爆盖,防止瓦斯煤尘爆炸时扇风机受到损坏。
(五)在相邻的采区之间设置隔爆水棚,防止爆炸事故范围扩大。
(六)下井人员必须佩带自救器,以便在发生事故时进行自救和互救。
四、其它措施
(一)针对井下各施工地点,其避灾路线要在各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并绘制避灾线路图,向职工贯彻。
(二)机电队负责在己选好的最佳避灾线路中,自井下通到地面的主要巷道及拐弯处标上路标,箭头指向安全出口方向,防止迷路。
(三)事故发生后,安检科和劳资科要严格控制入井人数,由考勤室、矿灯房准确统计留在井下的人数。
(四)发生事故后,灾区人员根据自救和逃生的需要,也要采用其它应急措施。
第四节 处理各种事故的指导原则和具体措施
一、瓦斯、煤尘爆炸
(一)矿井一旦发生爆炸事故,应迅速组织灾区和威胁区人员撤退,抢救遇难人员,组织矿山救护队探明事故地点、范围和气体成份。
(二)为防止爆炸连续发生,要扑灭一切火源,并切断灾区电源。
(三)在无二次爆炸发生可能时,应迅速恢复破坏的巷道和通风设施、运输系统、排水系统、供电系统、通迅系统,恢复正常通风,排除烟雾。
(四)若五2-21080采煤工作面发生瓦斯煤尘爆炸。
1、采面人员或知道爆炸事故的人员,应迅速利用最近的电话向矿调度室报告。
2、在工作面可通行的情况下,现场人员在跟班干部的带领下,迅速戴好自救器进入21080机巷→-200水平车场→主暗斜井→主暗斜井平台→主井升井。
3、调度室接到事故汇报后,要立即命令现场人员按上述避灾路线撤离;通知全矿各施工地点人员顶着新鲜风流按最近路线撤到地面,通知变电所切断灾区电源,同时通知灾害领导处理小组成员和公司调度室,并做好记录。
4、矿长和技术负责人接到灾害报告后,要立即成立救灾指挥部,并全力以赴抢救人员。
5、救护人员到达事故地点后应对灾区全面侦察,查清事故地点、范围、遇难人员数量和分布地点,并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发现幸存者,立即救出。
6、遇难人员救出后,要进一步对整个采区进行瓦斯检查和巷道状况调查,若有瓦斯超限或冒顶堵塞巷道,要采取措施排放和处理,只有查明整个采区确无隐患后,方可全面进行灾后处理。
(五)若五2—21090机巷掘进工作面发生瓦斯和煤尘爆炸。
1、采面人员或知道爆炸事故的人员,应迅速利用最近的电话向矿调度室报告。
2、在工作面可通行的情况下,现场人员在跟班干部的带领下,迅速戴好自救器进入21090机巷→-200水平车场→主暗斜井→主暗斜井平台→主井升井。
3、调度室接到事故汇报后,要立即命令现场人员按上述避灾路线撤离;通知全矿各施工地点人员顶着新鲜风流按最近路线撤到地面,通知变电所切断灾区电源,同时通知灾害领导处理小组成员和公司调度室,并做好记录。
4、矿长和技术负责人接到灾害报告后,要立即成立救灾指挥部,并全力以赴抢救人员。
5、救护人员到达事故地点后应对灾区全面侦察,查清事故地点、范围、遇难人员数量和分布地点,并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发现幸存者,立即救出。
6、遇难人员救出后,要进一步对整个采区进行瓦斯检查和巷道状况调查,若有瓦斯超限或冒顶堵塞巷道,要采取措施排放和处理,只有查明整个采区确无隐患后,方可全面进行灾后处理。
(六)若五2—21090风巷掘进工作面发生瓦斯和煤尘爆炸。
1、采面人员或知道爆炸事故的人员,应迅速利用最近的电话向矿调度室报告。
2、在工作面可通行的情况下,现场人员在跟班干部的带领下,迅速戴好自救器进入21090风巷→21090机巷→-200水平车场→主暗斜井→主暗斜井平台→主井升井。
3、调度室接到事故汇报后,要立即命令现场人员按上述避灾路线撤离;通知全矿各施工地点人员顶着新鲜风流按最近路线撤到地面,通知变电所切断灾区电源,同时通知灾害领导处理小组成员和公司调度室,并做好记录。
4、矿长和技术负责人接到灾害报告后,要立即成立救灾指挥部,并全力以赴抢救人员。
5、救护人员到达事故地点后应对灾区全面侦察,查清事故地点、范围、遇难人员数量和分布地点,并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发现幸存者,立即救出。
6、遇难人员救出后,要进一步对整个采区进行瓦斯检查和巷道状况调查,若有瓦斯超限或冒顶堵塞巷道,要采取措施排放和处理,只有查明整个采区确无隐患后,方可全面进行灾后处理。
二、火灾
(一)迅速查明并组织撤出灾区和受威胁区域人员,积极组织矿山救护队抢险及抢救遇难人员,同时探明火区地点、范围和发火原因,有效控制风流及有害气体蔓延。
(二)准确安全地确定火区供电范围,建立火区临时通讯系统。
(三)根据己探明的火区地点和范围,确定井下通风系统。若在副井井口,猴车巷井口、箕斗井井口、井筒内及井底车场发生火灾时,可采用全矿井反风措施,在井下其它地点发生火灾时,应保持事故的风流方向,控制火区供风量,在有瓦斯涌出采煤工作面发生火灾时,可保持正常通风,必要时可增加风量;在掘进巷道发生火灾时,不得随意改变原有通风状态,需进入巷道侦察或直接灭火时,必须有安全可靠的措施,防止事故扩大。无论是正常通风或增减风量、反风、隔绝风流及停止主要通风机运转等,都必须:
1、不致瓦斯积聚,煤尘飞扬,造成爆炸事故;
2、不致危及井下人员的安全;
3、不致超限的瓦斯通过火源或不使火源蔓延到瓦斯积聚的地方;
4、有助于阻止火灾扩大,抑制火势,创造接近火源的条件;
5、在火灾初期,火区范围不大时,应积极组织人力、物力控制火势,直接灭火无效时,应采取隔绝灭火法封闭火区,封闭火区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瓦斯爆炸;
6、必要时应将排水、压风管路临时改为消防管路。
7、若五2-21080采面发生火灾时,人员撤退路线为:
21080机巷→-200水平车场→主暗斜井→主暗斜井平台→主井升井。
三、水灾
(一)井下发生透水事故时,应迅速撤出灾区人员和受威胁区域人员。
(二)增加排水设备,确保排水需要。
(三)针对水灾情况,采取措施,防止二次透水。
(四)检查水淹区瓦斯情况,并制定排水措施。
(五)必须保护排水设备不被淹没,当水威胁到泵房安全时,在下部水平的人员撤出后,可将水引入下部巷道。
(六)水泵房司机坚守岗位,没有调度室命令不得升井。
(七)针对具体情况积极进行堵水。
(八)五2-21090机巷掘进工作面发生水灾:
1、应迅速撤出工作面人员和受威胁区域人员。人员撤退路线:
21090机巷→-200水平车场→到暗斜井→到暗斜井平台→到主井→地面
2、救护队要对灾区情况、水源、事故前人员分布、矿井中有生存条件的地点及进入该地点的通道等进行详细了解。
3、排水后救护队进行侦察抢救时,要注意防止冒顶和二次透水。
4、保护排水设备不被淹没,当水泵受威胁时,应将水和泥沙引入下部巷道。
5、有瓦斯从水淹区涌出危险时,要加强瓦斯检查,并制定排除瓦斯的措施。
四、冒顶
(一)探明冒顶区范围和被埋压、堵截的人数和位置。
(二)积极恢复冒顶区的正常通风,如果暂时不能恢复时,可利用水管、压风管等向被埋压、堵截人员输送新鲜空气。
(三)处理冒顶时,必须坚持由外向里的原则,加强支护,防止二次冒顶,必要时,可开掘通向遇难人员的专用巷道。
(四)遇有大块岩石威胁遇难人员时,可使用千斤顶等工具移动石块,但应尽量避免破坏不冒落岩石的堆积状态。
(五)若五2-21090风巷掘进工作面发生大面积冒顶事故:
1、发生冒顶事故后,救护队应配合现场干部和有经验的老工人一起救护。
2、抢救人员时,应探明冒顶范围,采用呼喊、敲击等方法,判定被埋压、堵截的人数和位置,与其保持联系,如果一时不能向冒顶区人员恢复通风,可利用压风管等向冒顶区人员输送新鲜空气。
3、处理冒顶事故中,始终要有专人检查瓦斯和观察顶板变化,发现顶板出现异常,立即撤出人员,始终坚持由外向里加强支护,防止二次冒顶伤人。
4、遇有大岩块威胁遇险人员时,可使用千斤顶、液压起重器等工具支撑移动,但应尽量避免破坏冒落岩石的堆积状态。


第四章 处理事故必备的技术资料
1、平禹煤电凤翅山矿通风系统图
2、平禹煤电凤翅山矿通风系统网络图
3、平禹煤电凤翅山矿防尘系统图
4、平禹煤电凤翅山矿避灾路线图
5、平禹煤电凤翅山矿监测系统图
6、平禹煤电凤翅山矿供电系统图
7、平禹煤电凤翅山矿通讯系统图
8、平禹煤电凤翅山矿排水系统图
9、平禹煤电凤翅山矿井上下对照图
10、平禹煤电凤翅山矿采掘工程平面图
10、注:(10种图纸在矿调度室存有备份)

会 审 意 见
(2009年12月26日)
1、局扇必须有专专职人员看管,严禁随意停开局扇。
2、采掘工作面过断层前,必须制定防止冒顶和瓦斯超限的针对性措施。
3、机电部门做好供电系统设备保护装置的整定,并根据负荷变化及时调整。严禁甩掉各种保护装置。
4、各采掘工作面在遇地质构造带或瓦斯涌出异常区域要制定防瓦斯超限专项措施。
5、按照规程第155条要求配齐隔爆设施。
6、斜巷运输要做到“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
7、锚喷巷道必须按《规程》规定检测锚固力,进行拉拨实验,并加强离层监测。
8、掘进时遇有导水断层或出水征兆时,必须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9、各采掘队和通修队要加强对巷道的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杜绝冒顶堵塞巷道。
10、下井人员必须会熟练使用自救器,各井下单位每季度要对本单位井下人员进行一次自救器使用培训。
11、井下各单位每季必须向职工贯彻一遍《灾防计划》及《灾防补充计划》,参加人员要签字。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铸安矿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