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生产网!

火灾事故隐患及应急处理措施

作者:佚名 2010-10-28 08:56694 来源:本站原创
火灾事故隐患及应急处理措施

煤炭自然发火的预兆及常见发生地点
煤炭自然的初期征兆
煤层的温度,附近的空气温度和水温都比正常情况下高。
附近的氧气浓度降低。
附近巷道中湿度增大。
附近巷道的壁面和支架表面出现水珠,俗称“煤壁出汗”。
出现有毒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各种碳氢化合物。
巷道空气中出现煤油、汽油、松节油等芳香气体的气味。
人体感觉识别煤炭自然火灾
视力感觉:煤炭自燃的初期,由于氧化生热生成部分水蒸气,往往使巷道内温度增加,出现雾气或在巷道壁挂有平行水珠,俗称“煤壁出汗”。
气味感觉:煤炭从自热到自燃,氧化产物内有多种碳氢化合物,并产生煤油、汽油、焦油等气味。经验证明,当人们嗅到焦油味时,煤炭自热已经发生到一定程度了。
温度感觉:煤炭在自热过程中要放出热量,因此,从该处流出的水和空气的温度较正常时高。
疲劳感觉:煤炭在整个自热过程中,都在不断地产生并放出多种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这些气体使人头痛、闷热、精神不振、不舒服,有疲劳感觉,当然,人生病时也有类似感觉。因此,当井下出现这种现象时,要结合具体情况认真分析,如果是多数人的感觉,那更要提高警惕,查明原因,以防煤层自然发火。
煤炭自然发火常见地点
断层附近、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回风巷和停采线附近、遗留的煤柱、破裂的煤壁、煤巷的高冒处、假顶工作面、密闭墙内、溜煤眼、联络巷及浮煤堆积的地方是自然发火高发地区。
预防煤炭自然的主要措施
选择合理的开拓、开采技术措施:开拓巷道采用岩石巷道,分层巷道采取重叠布置,推广无煤柱开采技术,回采工作面采用长壁后退式开采,选择合理开采顺序等。
预防性灌浆:将水和不燃性固体材料(黄土、煤矸灰、炉烟灰等)按一定比例混合,配制成适当浓度的浆液,然后利用管道将其送到采空区等可能发生煤炭自燃的地点,以防止自燃火灾的发生。
阻化剂防火:阻化剂是无机盐类化合物,如氯化钙、氯化镁等或是一些废液,如造纸厂废液,洒厂废液等。将这些物质喷洒在遗煤上,能起到阻止煤的氧化和防止煤炭自燃的作用。
胶体材料防火:凝胶防火技术是通过压注系统将基料(水玻璃)和促凝剂(铵盐)按一定比例与水混合后,注入到煤体中凝结固化,起到阻止氧化和降低煤层自燃倾向的目的。
惰性气体防火:惰性气体防火就是将不助燃、不燃烧的氮气或二氧化碳气体注入已封闭的或有自燃危险的区域,降低其氧气的浓度,从而预防发火或使火区中因缺氧而将火熄灭。
均压防灭火:均压是通过降低漏风通道两端的风压差,即削弱漏风的动力源来达到减少漏风的目的。
接近已有火区的安全注意事项
防火墙附近设有栅栏、警标,禁止人员入内。
启封已熄灭的火区前,必须制定安全措施。启封火区时,应逐段恢复通风,就是先在原来的火区进风防火墙外面5——6米的地方构筑一道带门的防火墙。救护队员进入,风门关闭,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储备一定的材料(水泥、砂石、坑木等),再将原来的火区防火墙打开。救护队员进入火区探查后,确认在一段距离范围内无火源,可选择适当地点重新建立临时防火墙,恢复通风,逐段逼近发火地点。只有当新的防火墙建立后才打开第一个防火墙的风门。启封期间火区始终处于封闭、隔离状态。
启封火区时要测定回风流中有无一氧化碳。发现复燃征兆时,必须立即停止火区送风,并重新封闭火区。启封火区和恢复火区初期通风等工作,必须由矿山救护队负责进行,火区回风风流所经过巷道中的人员必须全部撤出。
只有在确认火区完全熄灭,通风状况良好后,方可进行生产工作。
不得在火区的同一煤层的周围进行采掘工作。
在同一煤层同一水平的火区两侧,煤层倾角小于35°的火区下部区段,火区下方邻近煤层进行采掘时,必须编制设计,并遵守下列规定:
必须留足够宽(厚)度的煤(岩)柱隔离火区,回采时及回采后能有效隔离火区,不影响火区的灭火工作。
掘进巷道时,必须有防止误冒、透火区的安全措施。
煤层倾角在35°以上的火区下部区段严禁进行采掘工作。
消防器材的储备地点和使用
消防器材储备地点
井口附近的消防材料库、井底车场运输大巷、井下爆破材料库、机电设备硐室、检修硐室、材料库、使用带式输送机或液压偶合器的巷道以及采掘工作面附近巷道中,都应该储备一定数量消防器材。
常用灭火剂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水。用水灭火时要注意,用水扑灭电气设备火灾时,首先要切断电源,不能用水扑灭油类火灾;水流应从火源的外围逐渐逼近火区中心;人要站在上风侧保证正常通风,及时排除火烟和水蒸气。
泡沫。泡沫能导电,在扑灭电气设备火灾时,必须切断电源。
干粉。常用干粉灭火器灭火。用喷粉灭火器灭火的注意事项:要注意堵管现象。喷射距离应视扑救燃烧物的对象而定,原则上以不吹散燃油和药粉,使其粘附在设备表面为宜。要在通风干燥的地点贮存,定期设专人检查。
卤代灭火剂。适用于扑救油类、带电设备和精密仪器等贵重物品的火灾。此种灭火器产生的气体略有毒性,在室内灭火后要通风换气以保证人员安全
砂子和岩粉。砂子和岩粉能覆盖火源,将燃烧物和空气隔绝,从而使火熄灭,可用来熄灭电气设备和油类火灾。
发现煤炭自燃征兆时,应立刻向现场管理人员、调度室或相关负责人报告。如果自燃征兆十分明显应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发生矿井火灾的应急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项
首先要尽最大的可能迅速了解或判明事故的性质、地点、范围和事故区域的巷道情况、通风系统、风流及火灾烟气蔓延的速度、方向以及与自己所处巷道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及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撤退路线和避灾自救的方法。
撤退时,任何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惊慌、不能狂奔乱跑。应在现场负责人及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下有组织地撤退。
位于火源进风侧人员,应迎着新鲜风流撤退。
位于火源回风侧的人员或是在撤退途中遇到烟气有中毒危险时,应迅速带好自救器,尽快通过捷径绕到新鲜风流中或在烟气没有到达之前,顺着风流尽快从回风出口撤到安全地点;如果距火源较近而且越过火源没有危险时,也可迅速穿过火区撤到火源的进风侧。
如果在自救器有效作用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出时,应在设有储存备用自救器的硐室换用自救器后再行撤退,或是寻找有压风管路系统的地点,以压风供呼吸之用。
撤退行动既要迅速果断,又要快而不乱。撤退中应靠巷道有联通出口的一侧进行,避免错过脱离危险区的机会,同时还要随时注意观察巷道和风流的变化情况,谨防火风压可能造成的风流逆转。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照应,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如果无论是逆风或是顺风撤退,都无法躲避着火巷道或火灾烟气可能造成的危害,则应迅速进入避难硐室;没有避难硐室时应在烟气袭来之前,选择合适的地点(独头巷或硐室、两道风门之间)就地利用现场条件,快速构筑临时避难硐室,进行避灾自救。
逆烟撤退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在一般情况下不要这样做。除非是在附近有脱离危险区的通道出口,而且又有脱离危险区的把握时;或是只有逆烟撤退才有争取生存的希望时,才采取这种撤退方法。
撤退途中,如果有平行并列巷道或交叉巷道时,应靠有平行并列巷道和交叉巷口的一侧撤退,并随时注意这些出口的位置,尽快寻找脱险出路。在烟雾大、视线不清的情况下,要模着巷道壁前进,以免错过联通出口。
当烟雾在巷道里流动时,一般巷道空间的上部烟雾浓度大、温度高、能见度低,对人的危险也严重,而靠近巷道底板情况要好一些,有时巷道底部还有比较新鲜的低温空气流动。为此,在有烟雾的巷道里撤退时,在烟雾不严重的情况下,即便为了加快速度也不应直立奔跑,而应尽量躬身弯腰,低着头快速前进。如烟雾大、视线不清或温度高时,则应尽量贴着巷道底板和巷壁,模着铁道或管道等爬行撤退。
在高温浓烟的巷道撤退还应注意利用巷道内的水,浸湿毛巾、衣物或向身上淋水等办法进行降温,或是利用随身物件等遮挡头面部,以防高温烟气的刺激等。
在撤退过程中,当发现有发生爆炸的前兆时(当爆炸发生时,巷道内的风流会有短暂的停顿或颤动,应当注意的是这与火风压可能引起的风流逆转的前兆相似),有可能的话要立即避开爆炸的正面巷道,进入旁侧巷道,或进入巷道内的躲避硐室;如果情况紧急,应迅速背向爆源,靠巷道的一帮就地顺着巷道爬卧,面部朝下紧贴巷道底板、用双臂护住头面部并尽量减少皮肤的外露部分;如果巷道内有水坑或水沟,则应顺势爬入水中。在爆炸发生的瞬间,要尽力屏住呼吸或是闭气将头面浸入水中,防止吸入爆炸火焰及高温有害气体,同时要以最快的动作戴好自救器。爆炸过后,应稍事观察,待没有异常变化迹象,就要辨明情况和方向,沿着安全避灾路线,尽快离开灾区,转入有新鲜风流的安全地带。
一键复制下载文档联系客服
月会员
每天10次下载
29元/30天
直接下载
单次下载
5元/次
微信支付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支付
金额:
常见问题

请登录之后再下载!

下载中心

您的账号注册成功!密码为:123456,当前为默认信息,请及时修改

下载文件立即修改

帮助中心

如何获取自己的订单号?

打开微信,找到微信支付,找到自己的订单,就能看到自己的交易订单号了。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铸安矿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