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满沟煤矿+775水平东轨道下山掘进作业规程
作业规程会审记录
会审参加人员:朱辉、敖顺民、李建民、赵林、张少勇
规格名称:+775东轨下山掘进作业规程
会审时间:2004年2月13日
会审地点:技术办公室
主持人:朱辉
记录人:朱辉
会议记录内容:
一个掘进点要有一个作业规程,要标明通风线路。
严格执行敲邦问顶制度。
严格遵守放炮作业规程。
应绘制避灾线路图,说明避灾线路。
放炮接线方式没说明。
地锚的安装要求。
采用湿式打眼,严禁干式打眼。
严格执行先通风后进人制度。
参加会审人员签名:朱辉、敖顺民、李建民、赵林、张少勇
规程会审表
项 目 意 见 本人签字
编制技术员 报矿有关部门,审批后,严格执行规程规定 万宁
副队长 严格按本规程操作 李建新
队长 同意执行,根据情况补充完善 余文艺
安检科 严格按本规程操作,达到安全条件方可生产 李建民
生产技术科 执行规程 敖顺民
总工 随工作面条件变化应及时修改补充 朱辉
副矿长 同意执行,根据情况补充完善 雍思民
矿长 同意执行,根据情况补充完善 孙保华
区干部工人学习规程考核签字表
姓名 成绩 本人签字 姓名 成绩 本人签字
潘建新 78 潘建新 王文田 81 王文田
任显伦 76 任显伦 高光明 82 高光明
向长平 81 向长平 沈四辉 73 沈四辉
赵全科 83 赵全科 孟中云 74 孟中云
龚尺军 71 龚尺军 许是辉 75 许是辉
高润清 76 高润清 李云生 76 李云生
何得平 82 何得平 李平 73 李平
罗德怀 75 罗德怀 赵全辉 76 赵全辉
张果建 72 张果建
罗德全 81 罗德全
李成章 73 李成章
郑树勇 81 郑树勇
王远华 83 王远华
严如春 71 严如春
本规程依据下列文件进行编制:
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矿山安全法》及行业技术规范等进行编制。
作业规程内容:
巷道布置示意图及巷道用途说明:
2、地质、水文情况:
(1)巷道煤(岩)层的特征叙述:
该下山位于井田8#煤层,具有含水性,局部地段顶板有少量裂隙水,煤质牌号为长焰煤,顶板岩性为碳质泥岩、粉砂岩、煤层较为松软,底板为碳质泥岩、粉沙岩。
(2)煤(岩)层柱状图:
(3)工作面附近已有的采掘巷道示意图及情况说明:
工作面附近无采掘巷道。
(4)工作面附近预计水文地质情况、地质构造情况:
该工作面煤层局部有少量的裂隙水,地质构造简单。
3、巷道断面图、各种管、线、轨道、人行道位置尺寸:
4、支护型式、材料、锚杆挂网、临时支护方式:
支护型式:(1)煤层稳定段:锚杆、挂网联合支护。
(2)煤层松软段:木支护、预应力混凝土支护。
材料:
名称 铁 锚 杆 锚 固 剂 锚 网 水泥托板 垫 板
规格 φ16MM*1.8M 树脂卷φ28 1.3M*8M 50CM*25CM*5CM 10CM*10CM
锚杆参数计算:
锚杆长度:L=N(1.1+B/10)=1.1(1.1+2.6/10)=1.496M
式中:L——锚杆长度
N——围岩稳定性影响系数
考虑到煤矿第一次使用,没有经验,为安全取L=1.8M
锚杆间距
D≤0.5L=0.5*1.8=0.9米
锚杆直径:d=1/110L=1/110*1.8=0.016M
取L=16MM D=0.8M d=1.8M
临时支护方式:木支架
5、掘进方式:电煤钻打眼爆破,人工落煤。
`施工机具配备表
机具名称 单位 数量 机具名称 单位 数量
局扇 台 1 22KM绞车 台 1
煤电钻 台 2 耙子 把 2
风钻 台 2 矿车 辆 5
整轨器 台 1 12磅锤 个 1
煤岩材料运输方式及线路说明:
煤岩 矿车 下山车场 775主车场
地面
地面物料 主井车场 +775主车场
下山车场 工作面
炮眼布置图:
爆破说明书:
眼号 眼名 眼深 装药量 倾涌 爆破顺序 联系方式
卷/眼 小计 水平 垂直
1-4 掏槽眼 1.8M 2-3 8-12 75° Ⅰ 串联方式
5-9 辅助眼 1.6M 1.5-2.5 7.5-13.5 Ⅱ
10-13 周边眼 1.6M 1.0-2.0 4-8 35° Ⅲ
预期爆破效果
名称 单位 数量 名称 单位 数量
炮眼利用率 % 85 每米巷道炸药消耗量 公斤/米 3.3
每循环进尺 米 1.5 每循环炮眼总长度 米 21.6
每循环爆破实体量 米3 8.66 每立方米雷管量 个/米3 1.5
炸药消耗量 公斤/米3 0.58 每米巷道雷管消耗 个/米 8.6
6、通风、瓦斯、煤尘:
风量计算、通风设备选用、局部通风示意图:
按掘进工作面人数计算:
Q=4NK=4*8*1.35=43.2M2/MIN
2、排除炮烟所需风量:Q=25A=25*4.95=123.75
A为掘进工作面一次最多炸药消耗量
按风速验算:V=Q/S=0.33米/秒,高于0.25米/秒,底于4米/秒,符合要求。
通风设备选用:
11KW风机、φ400风带连接。
+775东轨下山局部通风示意图
瓦斯、煤层、发火期情况:
该矿井为底瓦斯矿井,相对涌出量为2.96M3/TD。
煤层平均厚度8米。
属易燃煤层,自然发火期为2—6个月。
综合防尘措施:
防尘、撒水管路必须到达掘进工作面、运输巷,每隔100米设“三通”阀门和自动喷雾装置。
严格控制采掘面粉尘的产生,粉尘浓度不得超过规程要求,要做到使用湿式打眼,水炮泥封孔和炮前、炮后喷雾撒水,巷道浮煤定期清扫制度。
设转人管理可防尘设施,保证正常使用。
通风除尘、通风计算出最适当风速。
通过佩带防尘口罩进行个人防尘。
7、探老硐、过老空、石门风煤、过断层、防破碎带冒顶、贯通等安全技术措施:
山是延煤层掘进,无老硐、老空、石门。
遇断层、应弄清断层的种类,指定新掘进方位并加强通风和支护。
遇较为破碎的煤层,应严密背邦接顶,防止垮漏。
劳动组织图表
工种 小班人数 原班人数 备注
班长 1 3
安全工 1 3
炮工 1 3
装车工 5 15
合计 8 24
9、正规循环作业图表
工序 时间 1 2 3 4 5 6 7 8 备注
10、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技术经济指标 单位 数量
1 煤(岩)硬度 级 F=1.8
2 巷道掘进断面 米2 5.76
3 巷道净断面 米2 5.13
4 支护形式 锚、网、喷
5 落煤(岩)方式 爆破落煤
6 工效 米3/工日 19.65
7 在册人数 个 24
8 日进尺 米 4.5
11、避灾路线示意图及说明
12、有关安全技术措施:
打眼放炮有关安全技术措施。
打眼放炮员必须由经过专门培训、有两年以上采掘工作经验并取得放炮合格证的人员担任,放炮员必须按照放炮说明书放炮。
放炮时,放炮员、班组长、瓦检员都必须在现场执行“一炮三检制”和“三人连锁放炮制”。
打眼前,经安全工检查工作面,处理好安全后方能打眼。
打眼完毕,电煤钻要放到安全地点,将电缆盘好,以免破坏漏电伤人。
放炮员严格执行炸药领退使用专管制度,雷管炸药必须分装分放,远离电器设备不少于10米处的安全地点。
放炮前,所有人员必须撤离放炮地点50米以外或巷道拐角以外的安全地点,直巷道应撤离100米以外,并由班长指派专人去可能进入放炮地点的道口布置警界线,大喊“三声”“放炮”确认无人后方可放炮。
放炮前必须检查通风、瓦斯、支架、顶板情况,在符合规程、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放炮。
必须使用专用放炮器,禁止用矿灯电源、电煤钻电源放炮,放炮器和钥匙不准放在一起,放炮器和钥匙必须由放炮员随身携带,不得转借他人。
有下列情况只一者,禁止放炮:
巷道空邦空顶严重,或支架不牢。
放炮放炮地点20米内风流中CH4浓度达到1%时。
巷道风有1/3的断面被煤和矸石堵塞时。
瞎炮、残炮处理必须在班长直接指导下进行,并应在当班处理完毕,如未处理完毕,放炮员必须向下一放炮员现场交接清楚。
处理瞎炮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由于连接不良造成的瞎炮,可重新连接放炮。
在距瞎炮0.3米处,另打一平行瞎炮的眼重新装药放炮。
严禁从炮眼中取出原放置地炸药雷管,严禁将炮眼继续加深。
放炮后放炮员、安全工,必须亲自检查、通风、顶板、煤邦、支架、有无瞎炮等情况,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炮眼必须填炮泥,不得用其他杂物填充,其炮泥长度不得少于规定范围。
放炮后必须等炮眼散尽方可进入工作面作业。
放炮母线,必须使用双绝缘线,不得使用裸线,母线长度不得少于100米。
通电后若没有爆炸,必须把放炮器钥匙取下,并将母线从放炮器上摘下,扭结短路,在等5-10分钟,方可检查线路,重新起爆。
掘进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井口主扇有专人负责,因检修、停电或其他原因需停风时,必须制定停风措施。
井下局扇安放在离轨面30厘米高的干燥安全地方。
局扇及其启动装置必须安放在进风巷10米以上。
每一局扇必须有一专用供电开关和启动开关。
采用抗静电、阻燃风筒,悬挂整齐。
巷道掘进超过150米,采用局扇串联通风,风筒离掘进工作面不大于5米。
每台班瓦检员检查巷道内空气情况,并在巷道瓦检牌上作好记录。
空气有毒、有害气体含量超过《规程》规定,必须停止作业,采取加强通风措施等,使有毒、有害气体含量降到规程以下,方可作业。
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巷道内轨道按标准铺设,并定期检修。
电机车司机在开车前,检查电机车刹车、挡位、防爆部分、铃铛、信号灯能否正常运转。
绞车工和修理工每天检查绞车钢丝绳有无断丝,绞车制动装置、绞车电机有无异常,并作好记录。
挂钩工检查完各机斗连接无误后,由本人打铃提升或下放矿车。
推斗工、电机车工要瞻前顾后,严禁低头推车或开车。
严禁任何人爬坐斗子。
机电安全技术措施。
井下风机开关、电机、电煤钻、变压器等机电设备必须有接地保护装置、防爆装置、风电闭锁装置。
一切容易碰到的、裸露的电器设备及带动机械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分,都必须加装护罩或遮拦。
电缆悬挂整齐、离轨面高度不少于1.6米。
井下电缆接头按要求使用防爆接线盒连接,严禁使用鸡爪子、羊尾巴、明接头。
非值班或值班电器人员,不得擅自操作电气设备。
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器设备。(包括电缆、电线)
逢“五”对井下电器系统定期检修。
支护安全技术措施。
采用锚杆支护时,所用材料规格及施工方法、步骤,必按《锚杆支护设计实施方案》执行。
锚杆支护紧跟掘进工作面,控顶距不大于 1米。
定期对原锚杆支护检查,发现松动,及时修补。
采用梯形木支架,木支架用料小头直径不得小于 16CM, 架距为1米1架,腿窝子深度不得小于0.3米,如遇老底挖成麻面,背邦接顶要牢固,遇顶板破碎时,必须缩小架距,架距不得超过0.5米1架,加密支架。
支架穿木必须穿西肩,梁必须与巷道两邦靠牢固,背邦、接顶木料不许背在两腿中间,必须用木楔子打紧。
对于放炮冲到的架,必须先扶正支牢后,方可工作面
局部片邦或控顶严重的地方应封邦接顶,严防漏邦漏顶。
支架的梁与腿的夹角为100度,梁的两头切口切整个木料的1/3,梁与腿的衔口要吻合。
采用钢筋预应力支架,架距必须按0.6米1架,衔口要吻合,角度摆正,腿窝深度不小于0.3米。
在掘进过程中,坚持中线和腰线在交接班时,必须移交工作面,确保掘进方位和坡度,没有分矿和生产部同意,不得随意变动方位和坡度。
下山井筒每40米必须打一躲避洞,其断面要求顶宽1.6米,底宽2米,高1.7米,深5米。
下山井筒必须设置阻车器,防止飞车,人行道必须挖行人台阶
绞车工必须经常检查钢丝绳,刹车制动装置,并作好记录。
在掘进过程中,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发现工作面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止施工,人员撤到安全地点。
工作面空顶距不得超过1.2米,严禁空顶作业。
工程质量标准(按合格巷道要求)
1、巷道断面达到设计要求。
2、巷道清洁整齐,电缆、风带悬挂整齐。
3、支架背邦接顶牢固,用料符合要求。
4、水沟畅通,轨道铺设平直。
矿技术负责人检查及修改、补充措施
师经贸委检查及作业规程评优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