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生产网!

2404采区N一段回采工作面防突设计

作者:佚名 2010-11-16 22:20 来源:www.alkalizemylife.com
2404采区N一段回采工作面防突设计
㈠煤层、瓦斯、地质构造及邻近区域巷道布置的基本情况
1.工作面相邻位置
本工作面位于+250m水平2#茅口上山+300m水平北翼2404采区4#煤层一段,回采上限标高+345m水平,下限标高+300m水平,工作面斜长78m,走向长,回风巷110m,运输巷110m.本工作面上邻+360m水平田坝煤矿井田边界,下邻原生煤体,南邻2404一段采区采空区,北邻原生煤体。
2.煤层赋存及地质构造情况
根据2009年6月份前所掘的2404采区N一段回采工作面的机巷、风巷、切割资料情况看,该处煤层结构受地质变化影响,煤厚0.5——2m,平均厚度1.3m,倾角35°,倾向NM279°,走向9°。无大的断裂构造,只有局部夹口小断层。
㈡通风系统(通风系统图附后)
有独立的通风系统,采区专用回风巷并实行分区通风。
㈢防突措施的选取及施工设计
⑴区域防突措施
①开采保护层情况
本工作面对应的保护层5#煤层已于2003年2月——2007年10月前开采,其开采范围+254m水平——+345m水平,向南走向180m,向北走向600m,未留设煤柱,实行无煤柱开采。
②保护关系的核定(保护关系图附后)
倾向保护:5#层与4#层层间距为20m,平距33m,倾角平均35°,采高0.6m,卸压角取67°,核定下保护界标高为+276m水平,上保护界标高为+361m水平。本工作面开采标高为+300m水平——+345m水平,属保护范围内开采。
走向保护:本工作面对应的保护层5#煤层南翼开采600m,北翼开采180m,本工作面向北走向110m,距走向保护法线50m,南翼已回采结束,属保护层范围内开采。
③瓦斯抽放情况
1.本工作面在开采保护层的同时(于2003年2月——2007年10月期间),未进行穿层抽放,只采用了保护层采空区卸压瓦斯和老塘瓦斯抽放。
2.本工作面石门揭穿煤层后,于2009年4月份——6月份,对本工作面N翼+300m水平运输巷采用了75㎜钻孔,孔深45m,呈扇形布孔,上帮控制范围20m,下帮控制范围10m,打了11个顺层孔,封孔深度8m,进行了抽放,孔内瓦斯浓度从100%抽至90天后,衰减至4%。
④本工作面突出危险性初步分析
1.本工作面在受保护范围内开采,根据所掘进的运输巷,回风巷和切割上山巷道掘进过程中的防突资料反映,钻屑量为2.1——2.8㎏/m,△h2为8——18㎜H2O,无喷孔、无卡钻、无响煤炮等征兆。
2.本工作面切割布置完毕形成回采系统后,在工作面切割内南北两帮,从风巷下去5m处至机巷5m处,每间隔10m采用42㎜钻孔,孔深10m,倾角3°,进行了保护层开采后的效果检验。S=2——2.8kg/m,△h2=8——16㎜H2O。
从以上资料的情况分析,本工作面属无突出区。本工作面虽然开采了保护层,为确保回采过程中的安全,仍采取局部综合防突技术措施(防突技术措施及参数表附后)。
㈣局部综合防突技术措施(附:防突技术措施及参数表)
1、突出危险性预测措施
在工作面距风巷、运输巷10m处开孔进行预测。
沿采面倾斜方向采用42㎜钻孔打孔,每孔间距10m,孔底终孔10m。
孔深10m,倾角3°。
每打1m测一次钻屑量,每打2m测一次△h2。
⑤所测钻屑量S<6㎏/m,△h2临界值在18㎜H2O以内,且未发现其它异常情况,则措施有效。当检验结果措施有效时,保留2m检验孔超前距地条件下,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实施回采。
当工作面第一次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钻屑量和△h2,各项指标不超标后允许推进7m,保留预测钻孔3m超前距,停止推进,再按第一次突出危险性预测方法进行预测,依次循环。
2、防突措施
如果在执行预测措施过程中发现有卡钻、喷孔、顶钻,检测指标有一项超标等异常情况,则采取以下消突措施。
①距风巷1.5m处采用Φ75㎜钻孔,沿采面倾斜方向往下实施消突孔直至机巷1.5m处。
②每孔间距1.5m,孔底间距1.5m,取卸压半径为0.75m。
③每孔深度为10m。
④孔倾角为3°.
3、效果检验
在消突措施孔中,每间隔10m采用42㎜钻孔,孔深10m,倾角3°进行效果检验。钻屑量每打1m测一次,△h2每打2m测一次。只有在S=6kg/m,△h2=18㎜H2O之内方可进行回采作业,反之继续打消突孔,再检测直至不超标为止。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铸安矿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