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县锅泥沟煤矿环境影响报告书
作者:佚名
2011-03-09 20:31
来源:本站原创
贵州天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威宁县锅泥沟煤矿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
Guizhou Coal Mine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环评证书:国环评证乙字第3311号
二○一〇年十一月
1 项目概况
1.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规模及建设地点
1)项目名称:威宁县锅泥沟煤矿
2)建设单位:贵州天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3)建设地点:贵州省威宁县迤那镇新田村
4)建设性质:新建
5)建设规模:30万t/a
6)服务年限:26a
7)劳动定员:在籍总人数546人
8)工作制度:年工作330天,井下工人 “四·六”制,地面工人 “三·八”制。
1.2工程简况
贵州天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威宁县锅泥沟煤矿属于《威宁县整合煤矿、生产结构调整及合理矿权设置规划方案》中规划的新建煤矿。锅泥沟煤矿位于迤那镇新田村,井田面积6.4303km2 ,开采标高+2250.0m~+1650.0m。全井田含可采煤层3层,即M3、M9、M10,矿井工业储量1399.8万t,设计可采储量1084.8万t。开采煤层属低灰~中灰、中高硫、高热值无烟煤和贫煤,各煤层平均硫份均小于3%。矿井设计规模30万t/a,服务年限26a。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布置有主斜井、副斜井及风井三个井筒。矿井采用一个水平(+1830m)四个采区开拓全井田,初期生产不需布置运输大巷。首采区为一采区,首采煤层为M5煤层,矿井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式采煤法,后退式回采,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采煤工艺采用普通机械化开采。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矿井为高瓦斯矿井,在工业场地建瓦斯抽放站,并采用高低负压抽放系统。矿井水通过井下水泵提升至地面矿井水处理站进行处理。
矿井工业场地位于威宁县迤那镇新田村炉堆子沟头附近的沟谷坡地上,矿井总占地7.83hm2,其中占用耕地5.28 hm2。矿井设计生活饮用水引自炉堆子小溪溪沟水,处理后的矿井水作为井下防尘和地面生产系统用水。根据 “十一五”节能减排的要求,环评要求改进矿井水处理工艺,并尽量利用矿井水。设计在矿井工业场地设置燃煤锅炉房一座,选用DZL2-1.25WⅡ和DZL1-1.25WⅡ型卧式蒸汽锅炉各一台,考虑到本矿井筒沿M9号煤层底板掘后,穿过M9号煤层后到M5号煤层,故锅炉燃料要求采用含硫较低的M9号贵州天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威宁县锅泥沟煤矿 第 2 页
原煤,烟气采用湿式脱硫除尘一体化设备处理后,烟气中SO2和烟尘排放浓度可分别达到835mg/Nm3和160.0 mg/Nm3,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类区Ⅱ时段的标准要求。设计和环评均要求矿井瓦斯抽放稳定后建瓦斯电站及余热系统,届时可取消燃煤锅炉。根据锅泥沟煤矿地理位置及电网现状,矿井双回路电源分别引自110kV观风变电所及35kV迤那变电所,可满足锅泥沟煤矿用电需求。锅泥沟煤矿年电耗量约897.55万kW·h,吨煤电耗为29.92kW·h。设计仅考虑对原煤进行分级筛分处理,销售产品为筛分后的块煤与末煤,末煤主要销往具备脱硫设施的威宁电厂,块煤可销往省内外的化工企业及部分民用,后期矿井建洗煤厂,经洗选后销往云南、广西等地。
矿井在籍总人数为546人,矿井全员效率为2.68t/工。矿井总投资22266.38万元,环保工程投资410.65万元,环保工程投资占项目基建总投资的比例为1.99%。
2 项目环境影响
2.1 生态环境影响
1)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目标
(1)生态环境现状
评价区地处贵州威宁县迤那镇境内,属贵州高原湿润性常绿阔叶林地带,生态系统较脆弱,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及植被生物量的丰富程度都不高。矿区及附近区域土壤类型主要为黄壤和黄棕壤,水土流失以轻度水力侵蚀为主,属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农田植被及森林植被的面积比例较大,是最主要的景观类型。目前区内农业生态系统基本稳定,环境质量整体尚好。
(2)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锅泥沟煤矿距草海自然保护区边界直线距离约28km,评价区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点和文物古迹等特殊环境敏感目标,未见国家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是评价范围内涉及的6个居民点,共120户,约500人;以及受地表沉陷影响的土地、植被、地表水体、地下水资源、矿井各场地、内昆铁路,以及评价区内的炉堆子小溪、锅泥沟小溪及其老锅厂小溪。
2)施工期生态影响与保护措施
本项目属新建工程,永久占地7.83hm2,其中占用一般耕地5.28hm2。矿井工业场地和巷道开拓共开挖土石方93716m3,其中52106m3用于工业场区回填。为了充分利用建设开挖的土石方,不设置新覆土料场。所开挖的土石方大部分于场地回填,少部分废弃贵州天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威宁县锅泥沟煤矿 第 3 页
土方(1.25万m3)保存后,用于排矸场服务期满后覆土。工程占用的一般耕地,建设单位已承诺进行补偿,因此,矿井对局部区域的农田影响已降到了最低。而且相对于整个评价区而言,矿井所占用土地及破坏农田植被的数量相对较小,不会对区域内农田生态环境产生显著的不利影响。
3)营运期生态影响
(1)生态系统稳定性影响
矿井开发后区域生物量的减少程度对评价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是可以承受的。矿井生产营运期间,不会出现类似于平原地区形成大面积的积水沉陷区,对山区地貌及土地利用类型无大的影响,对矿区生态环境总体异质化程度影响较小,基本不会改变区域内现有土地利用系统。受地表沉陷影响的农田和林地大部分可通过复垦和生态修复来恢复其原有生产力,地表沉陷对矿区生态环境异质性影响较小。
(2)地表沉陷对地形地貌的影响
预计本矿井开采后造成的地表沉陷表现形式,主要是出现地表裂缝、局部塌陷、崩塌和滑坡等现象,不会形成大面积明显的下沉盆地,地表也不会形成积水区。地表沉陷对区域地表形态和自然景观的影响主要局限在采空区边界上方局部区域范围内。
(3)地表沉陷对地面村民房屋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锅泥沟煤矿主要煤层开采后预计最大下沉值将达到2.9m左右,全井田地表移动变形影响范围为5.01km2。其中,首采区最终下沉值为2.1m左右,影响范围为0.79km2。首采区内无居民点,不涉及首采区居民点搬迁问题。全井田开采后,根据地表沉陷预测,张家院子及老锅厂两个居民点共21户,79人将受到首采区开采地表沉陷的Ⅳ级破坏,环评要求搬迁。按照设计留设保安煤柱后,地表沉陷对矿井工业场地、地面炸药发放室、运煤公路、内昆铁路、锅泥沟小溪、老锅厂小溪影响较小。由于炉堆子小溪为矿井建成后的直接受纳水体,煤层开采后可能导致部分改小溪部分河段漏失,环评建议根据边界及采空区煤柱留设河流保护煤柱。
(4)地表沉陷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矿区范围内有两处崩塌体,目前崩塌体较稳定,井下开采可能会对两处小崩塌体产生一定的影响,破坏原崩塌体的稳定性。在BT2崩塌体上部边缘有零星居民点,环评要求对其进行搬迁安置。
(5)地表沉陷对耕地、林地的破坏及生态综合整治措施 贵州天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威宁县锅泥沟煤矿 第 4 页
① 地表沉陷对耕地及林地的破坏情况
评价区内受地表沉陷破坏的耕地及林地情况可见表19.2-1。
地表沉陷破坏耕地及林地情况
表19.2-1 地类 | 轻度破坏(hm2) | 中度破坏(hm2) | 合计(hm2) | |||||
首采区 | 耕地 | 13.50 | 20.90 | 34.40 | ||||
林地 | 12.28 | 29.03 | 41.31 | |||||
全井田 | 耕地 | 126.39 | 100.83 | 227.22 | ||||
林地 | 98.88 | 119.62 | 218.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