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区钳工操作规程
作者:佚名
2011-03-30 20:09
来源:本站原创
采区钳工操作规程
㈠一般规定:
1、采区钳工必须具备—定钳工基本操作技能及液压系统基础知识。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2、采区钳工必须熟知自己的职责范围,熟练掌握所维修设备的技术性能、完好标准、检修工艺和检修质量标准,并了解周围环境及相关设备的配合关系。
3、下井前机电队长等负责人员讲清工作内容、步骤、人员分工和安全注意事项,钳工要根据当日工作的需要认真检查所带工具是否齐全、完好,材料、备件是否充足、是否与所检修设备需要的材料备件型号相符,并备好专用停电标志牌。
4、采区钳工进行检修时,不得少于2人,在维修时应与司机密切配合。
6、不允许在井下拆检的设备或部件,必须及时升井检修。
7、在距检修地点20米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严禁送电试车浓度达到1.5%时,停止一切作业,并切断电源。
8、在倾角大于15度的地点检修和维护时,下方不得有人同时作业。而且要采取—定的安全措施,注意好工作人员的安全。
㈡操作前的准备:
1、采区钳工进入采区后,要与所维修设备及相关设备的司机联系。处理故障时,要确认故障的部位和性能。
2、在检修现场,机电队长或检修班长要再次讲清工作内容、步骤、分工和安全措施,并清点所带工具和材料。
3、清理所维修设备的现场,应无防碍工作的杂物,支护好顶板及煤壁。特别是需起吊装备的支撑物应牢靠,周围无其它不安全因素,否则,应妥善处理后方可工作。
4、对所维修的设备应停电、闭锁、挂标志牌,并与相关设备的司机或周围相关环节的工作人员联系,必要时也应对相关设备停电、闭锁并挂好停电牌。
㈢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1、检修工对所负责的设备检修时应注意:
1)润滑系统中的油嘴、油路应畅通,接头及密封处不漏油,油质、油量应符合规定。
2)各部位紧固件应齐全、紧固。
3)转动部位的防护罩应齐全、可靠。
4)机械或液压系统的安全保护装置应可靠。
5)各焊件应无变形、开焊或裂纹。
6)机械传动系统中的齿轮、链轮、链条、刮板、托辊、钢丝绳等部件磨损(或变形)不超限、运转正常。
7)减速器、轴承温升正常。
8)液压系统中的连接件、油管、液压阀、千斤顶等应无渗漏、无缺损、无变形。
9)相关设备的搭接应合适,附属设备应齐全完好。
10)液力偶合器的液质、液量、易熔塞应符合规定。
11)输送带接头可靠并符合要求、无撕裂、扯边。
12)倾斜运输的皮带运输机应安装有逆止器,其它保护应齐全可靠。
13)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或及时向当班领导汇报。
14)在打开机盖、油箱进行拆检、换件或换油等检修工作时,必须遮盖好,严防落入煤矸、粉尘、淋水或其它异物等。注意保护好拆下的零部件,应放在清洁、安全的地方,防止损坏、丢失或落入机器内。
15)在吊运物件时必须检查周围环境,检查吊梁、绳套、滑轮、千斤顶等起重设施和用具,应符合安全要求,严禁在起重设施和用具超负荷的情况下起重。
16)处理刮板输送机漂链时、应停止本机调整中部平直度时,严禁用脚踏、手搬或撬棍撬刮板链。
17)进行缩短、延,长中部作业时,链头应固定、应采用阻链器,并在机尾处装保护罩,处理机头或机尾故障、紧链、接链后,起动试车前,人员必须离开机头、机尾。严禁在机头、机尾上部伸头察看。
18)处理输送带跑偏时,应停机调整上下托辊的前后位置或调整中间架的前后位置,严禁用手脚直接拽蹬运行中的输送带。
19)检修输送带时,工作人员严禁站在机头、尾架、传动滚筒及输送带等运转部位的上方工作;如因处理事故必须站在上述部位工作时,要派专人停机、停电、闭锁、挂停电牌后方可作业。
20)在更换输送带和接头时,应远离转动部位5米以外作业;如需点动开车并拉动输送带时,严禁站在转动部位上方和任何部位直接用手拉或用脚蹬踩输送带。
21)需要在井下焊接时,必须向矿有关部门写好书面申请及安全措施,经批准后方能在井下该地点使用电氧焊,同时,要有救护队的救护员在现场跟班,并随时监测现场瓦斯浓度,如果不符合要求时,严禁使用。
22)检修结束后,必须与司机联系并通知周围相关人员后,方可送电试车。
㈣收尾工作:
1、检修工应会同司机对维修部位进行检查验收,并就检修部位、内容、结果及遗留问题做好检修记录。
2、检查清点工具及剩余材料、备件、特别是运转部位不得有异物。
3、认真清理检修现场。
㈤电气焊接:
1、工作前应检查电焊机,按焊条直径、规格、工件厚度调整好工作电流,方可工作。
2、严禁穿湿工作服工作,电缆线严禁有破损、漏电。
3、在湿地工作时,必须用绝缘台,正确使用保护用具(面罩、电焊手套、绝缘胶鞋等)。
4、电气回路,不准用非电缆线代替。
5、禁止在易燃、易爆场所及环境下作业。
6、焊接耐压容器或设备时,必须经过考核合格的焊工施工。
㈥氧气焊接
1、工作人员对自己所用的工具在工作前,应作一次详细检查(割、焊枪、氧气减压器、回火防止器、炔发生器、气管)等发现有故障应处理解决后再工作。
2、氧气、乙炔发生器、气割焊工作地点成三角形放置,相距不得少于10米,氧气、 乙炔发生器周围10米内不得有火源和高温物体,严禁在高压线下放置氧气和乙炔瓶。
3、点火前必须排除胶管中易燃、易爆的残留混合气体,对割炬、焊炬每月至少清洗一次,出现故障及时修理,确保工具完好。
4、乙炔发生器和氧气瓶不得在阳光下曝晒,以防温度超限,发生器结冰时,不得采用明火烤,可用热水、暖气消冰.
5、严禁割、焊易燃易爆容器,特殊情况,要经过处理(清洗残余易杂物,打开容器盖,在通风良好的条件下进行)。
6、工作人员离开工作场地时,必须关掉氧气瓶、乙炔瓶。
十、放煤工操作规程
1、放煤工操作时,严格按照“作业规程”执行。
2、放煤工放煤时,如遇大炭卡堵不能用插板强行破碎,以免损坏插板液压缸。
3、放煤时先检查插板液压缸,如发现丢销或活塞杆变形损坏时严禁操作,待处理后操作。
4、放煤时,尾梁不能收的太多,以免刮伤挡煤板。
5、放煤时插板不得顶在溜子上,以免顶住刮板造成断链,撕裂尾梁等事故。
6、放煤完毕后,将尾粱升起,插板落下,堵住放煤口。
7、将尾梁、插板液压缸操纵阀手把打到“零”位。
上一篇:采区可伸缩带式输送机司机操作规程
下一篇:煤矿综采工作面质量验收工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