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难叩问行业管理缺失
矿难叩问行业管理缺失
今年进入三月份以来,全国煤矿连续发生7起瓦斯事故,共造成69人死亡或下落不明,安全生产形势极其严峻。矿难的频发,充分暴露出煤炭行业管理体制不顺和职能弱化的弊端,再次叩问煤炭行业管理责任的缺失。
当前,在我国新一轮省级政府机构改革中,除山西煤炭管理部门意外升格外,其它产煤大省都相继降低了煤炭管理部门的规格或撤销合并了煤炭管理部门,使煤炭行业管理严重弱化,从而导致了煤炭行业管理混乱,煤矿安全基础仍然很脆弱,安全生产形势没有得到根本改观。虽然国家煤矿安全监察体制和法制体系日益健全,但是煤矿安全监察是实行的垂直管理,只垂直到地级市,况且国家煤矿安全监察人员太少,安全监察也代替不了行业管理和政府监管,仅靠现有的职能单一的煤矿安全监察体制,难以对高危的煤炭行业发挥指导作用,难以引导数量众多、技术装备相对比较落后的小煤矿步入规范化、正规化的管理轨道。业内人士指出,从近几年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来看,与煤炭管理体制改革前相比有较大滑坡,其重要原因是缺乏行业的有效指导和管理,仅靠被弱化的基层煤炭主管部门指导煤炭行业健康发展,没有权威性。近年来煤矿的安全专项治理整顿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花费的气力与取得的效果不成正比,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仍然是被动的、茫然的。
去年,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在中平能化平禹煤电公司四矿特大瓦斯事故现场会上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河南煤炭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监管混乱,事故多发。的确,去年河南一年发生七起煤矿重特大事故,这在河南煤炭发展史上是极其罕见的,这与河南省煤炭管理部门被撤销不无关系。河南在新一轮的政府机构改革中把原省煤炭工业管理局的职能分散到工信、发改、国土、安监、煤监等多个部门,在煤炭行业上缺乏集中有效的行业指导和安全管理。目前,煤炭行业管理的缺失引起矿难的频发已引起了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国家政协常委、国家煤炭行业协会会长王显政再次提议,在国家层面需要建立统一、精简效能和权威的行业管理体制,组建能源部,成立国家煤炭工业总局。在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中,根据各产煤省的不同情况设置不同形式的煤炭管理机构,配置必要的人员,加强行业管理和协调。设立或恢复专门的煤炭管理机构,配置专门的煤炭管理人员,明确其对煤炭行业标准、发展规划、科技进步、生产安全等承担管理职能。
诚然,煤炭行业是高危行业,煤炭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为促进其安全健康和谐发展,必须解决目前煤炭工业管理中没有“代言人”,没有既有决策权、又负总责的权威行业管理机构的问题,以增强对煤炭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和行业指导。地方煤炭管理也要做到“五有”,即有机构、有编制、有经费、有权利、有责任,给他们创造集中精力抓安全、一心一意促发展的良好工作环境。只有从体制上强化煤炭行业的管理,才能从根本上提升煤炭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才能有效遏制矿难的发生,实现煤矿安全生产质的飞跃,从而促进煤炭经济安全健康发展。(胡丙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