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柳煤矿“两型三化”矿井建设汇报材料
双柳煤矿2010年“两型三化”矿井建设
汇 报 材 料
一、矿井基本情况:
双柳煤矿位于山西省柳林县孟门镇白家焉村,是汾西矿业集团公司调整煤炭产品结构,在离柳矿区三交三号井田开发的大型现代化矿井之一。矿井现有职工2371人,实行矿队两级管理。近年来,通过几代矿领导班子的不断努力,取得可喜的成绩。2004年,双柳煤矿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为“双十佳矿井”和行业级“高产高效”矿井;同年6月,经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评定为“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国标一级矿井”;并顺利通过了OHSMS18000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5年,双柳煤矿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为特级“高产高效”矿井;2006年, 矿井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为特级“安全高效”矿井,2007、2008、2009年连续三年矿井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为 “特级安全高效”矿井。
双柳井田资源条件优越,煤炭储量丰富。井田面积29.7km2,含有上组煤3+4#煤和下组煤8#、9#煤。地质储量3.6亿吨,可采储量2.7亿吨。煤质牌号低硫肥煤,属绿色环保型煤种。煤层赋存稳定,结构中等,自东向西倾斜,倾角0—13°,煤尘具有爆炸性,爆炸指数为38.6%,煤层自燃倾向性为Ⅲ类,不易自燃,最短自然发火期241天,属高瓦斯矿井。
矿井各系统完善可靠,运行良好,采掘关系正常。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竖井混合式,采区开采方式为前进式,走向长壁式一次采全高机械化采煤。混合式通风,双回路供电。井下运料系统采用JWB—8/1.27无极绳绞车配合JD—11.4、JD—25、JD—40绞车进行轨道运输,二采辅助运输行人巷采用猴车运输上下班人员。矿井运煤系统采用集中胶带巷、主斜井强力皮带运输及提升。其中主斜井采用DTC-120/2×560型强力皮带,二采集中胶带下山采用 STJ-120/3×560的强力皮带,南胶带大巷采用DTL-120/560的强力皮带,三采胶带大巷采用DTL-120/560的强力皮带。
二、2010年全年矿井各项经营指标预计完成情况:
1、原煤产量计划245万吨,实际完成269.201万吨,完成计划的109.88%;掘进进尺计划14000米,实际完成14012米,完成计划的100.09%;
2、矿井采掘衔接正常,开采程序及“四量”符合规定;
3、矿井百万吨死亡率为零,且无重伤及二级以上非伤亡事故发生;
4、原煤全员效率达到 吨/工。
5、矿井人头效率 吨/人,比去年同期提高 %,原煤生产人员效率 吨/工,按计划完成;
6、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100%,综掘机械化程度达到76.11 %;
7、矿井综合单产计划77000吨/个月,实际147947吨/个月,完成计划的192.14%;综合单进计划260.9米/个月,实际314.66米/个月,完成计划的120.61%;
8、矿井根据北京煤科院支护研究所设计推广使用新型支护材料支护顶板,不但能够有效控制顶板,减少巷道后期维护工程量,而且节省了大量的支护材料,减少了巷道掘进成本,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同时,矿井根据井下实际情况,对23405工作面巷道进行优化设计,取消尾巷,并使用原23407运巷,节省巷道掘进进尺1781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9、原煤成本计划 元/吨,实际为 元/吨;利润计划 万元,实际 万元,完成计划的 %;
10、质量标准化全部达到规划分数,在集团公司名列前茅,属国标一级矿井;
11、能够按上级规定开展员工培训计划;
12、采区回采率年计划80%,实际81.95%。
13、矿井电力消耗方面,综合电耗为24.21KWh/吨,原煤电耗为12.92KWh/吨,原煤生产主要材料消耗方面,坑木消耗为14.08m3/万吨,火药消耗为124Kg/万吨,雷管消耗为219个/万吨,钢材消耗为3.55吨/万吨,各项考核指标均达到要求。
三、围绕“两型三化”矿井规划目标,2010年我矿在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中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基础管理精细化
1、严格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干部作风建设
首先建立以安全为重点的干部考核制度,将各部门行政正职做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按照“三大标准”把安全责任层层分解,坚持实行安全风险抵押制度;其次,加强领导干部的管理考核,严格一切外出人员的请销假制度,并将各级领导绩效工资注入安全结构工资一同考核,提升了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第三,强化领导干部入井服务生产一线意识,做到超前指挥,超前防范,真正把问题解决在一线、把事故处理在现场。并严格规定领导干部的入井天数,强化质量管理考核,带着问题走一路、看一路、查一路,真正做到安全生产“防在前、想在前、做在前”,从而有效的保障了我矿在今年百万吨死亡率为零,且无重伤事故发生的年初规划目标
2、继续狠抓质量标准化工作,加强现场管理
我们严格按照《双柳煤矿质量标准化管理办法》中的规定,与标准化日查、旬检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将全矿的所有在用巷道与工作面进行分段、分片划分,确定每段区域隐患排查的管理者、隐患整改的责任者、监督者与验收者,并在巷道或区段的醒目位置,悬挂责任牌板。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安排、有落实。
同时,在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了现场管理新办法,以动态班评估为主,强化现场管理,规范职工的作业行为,把安全检查由“静态”检查变为“动态”检查,由表层次向深层次,由重结果变为重过程,由采掘开延深到机运通。做到当班质量问题当班处理,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把安全质量隐患消除在当班,消除在当场。从而有力的促进了安全生产。
3、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依靠科技促生产保安全
⑴矿井积极响应山西焦煤以及集团公司的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积极进行开展工作。矿井先后申报多项科技成果,其中有:尾巷支护优化设计、瓦斯抽放工艺优化和注气抽放瓦斯实验研究、本安型矿井数字信息化系统建设、软岩全锚杆支护技术的应用等成果,多数成果已成功应用在生产实践中。
⑵矿井制定并实施了技术管理创新奖励考核办法,先后建立并实施了“QC”成果奖、管理创新奖、科技成果奖等,并实行了奖励约束机制,有效地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及全体员工参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二)技术装备现代化
1、重视装备投入,提高单产单进水平,着重打造创水平队伍
矿井先后将主斜井强力皮带、副立井绞车、井下变电所安装了集控装置,实现了智能化管理,同时引进了MG400/940-WD电牵引式大功率采煤机、ZZ6000-20/42型液压支架、SGZ-880/800型工作面刮板输送机、 EBZ-160掘进机、EBZ-220掘进机等设备。
2、加大安全设施投入,实现矿井持续安全生产
今年以来,矿井对监测监控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对各采掘工作面及井下的各瓦斯监控点进行24小时不间断全方位监控;投运了郭家山地面大功率瓦斯抽放泵站,分源抽放,采掘工作面实现了抽采达标生产,矿井抽采率走在山西焦煤集团前列;井下安装了人员定位管理系统,实时对入井人员进行监测;对综采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实现了在线监测,综掘工作面实现顶板离层在线监测。
矿井开掘工作面采用了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除尘风机装置,按规定更换了瓦斯抽放管路,完善了井上下抽放管路系统,对综采工作面进行本煤层、落山、尾巷瓦斯综合抽放,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体系。
(三)人员培训制度化
2010年,矿井曾先后组织开办了分专业、分工种的职工技能比武大赛与全矿性的职工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工作。通过层层筛选、选拔,挑选出一部分专业技术强、业务能力高的职工充当到一些关键的、特殊的岗位上,通过给予一定的奖励、荣誉及待遇,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及技术工作,从而为矿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通过开展多方面、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全员培训,实现了全矿井人员年轮训一次,特殊工种每年不少于一月的培训。我们通过对职工进行“三大规程”、“安全管理示范矿井建设标准”、“一通三防实施细则”、“手指口述”及各项安全管理、专业技术等行之有效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职工的素质,将“手指口述”切实贯彻到生产实际中,提高职工应对各种灾害并能够进行自保、互保的能力。
总之,几年来我矿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达到了高水平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实现了持续、稳步安全高效生产,进一步加强对员工的技术技能培训,逐步提高了职工的整体素质,通过全矿职工的共同努力为集团公司实现“双三千万吨”的宏伟目标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进一步引导我矿向“两型三化”矿井发展的高层次攀升。
双柳煤矿
201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