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煤柱面装面、刷面及初放安全技术措施
采
煤
一
区
二00五年四月三日
618煤柱面装面、刷面及初放安全技术措施
说明:
现618煤柱面已顺利接续,该面为对拉煤柱面,根据该煤柱面切眼布设状况,按煤层全高掘巷,该切眼支护采用木点柱支护,支护状况良好,无断梁、折柱,顶板无离合情况,为了做好该面安全生产,保证装面、刷面及初放工作安全顺利,特编制本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
装面前先将溜子移至煤壁木点柱侧,溜子必须移直。
装面时切眼内必须布设两排符合作业规程要求的支柱。
装面时柱距、排距必须保证,柱距保证在65cm±5cm,排距在1.00±0.05cm,带帽支柱使用规范,支柱必须升足劲,顶板破碎部分必须使用板梁进行支护。
装面后将切眼内的木点柱进行回撤,全部回撤完毕,有利于初放顶时木点柱对顶板反撑力度,保证顶板垮落及时,回撤时方法要得当,注意观察顶板变化,回出的木点柱全部运出煤柱面带指定地点码放整齐。
煤柱面推进时,刷面前超前支护要严格按照《规程》要求执行,支柱初撑力不底于11.5Mpa,棚梁上的大木枇使用要规范。
煤柱面按照《规程》要求做好超前档,但超前档高度不得低于0.7米。
刷档放炮时严禁放重炮,炮眼角度要合理,控制好顶板减少围岩破坏,放炮时面中人员必须撤到警戒距离以外,要有专人设警戒。
煤柱面放炮后,人员进面攉煤时临时支柱要及时跟上,及时找掉离层伪顶,严格遵守九煤顶板特殊管理措施。
煤柱面扶棚时,带帽点柱要使用好,加强初放前的内在质量管理。
当煤柱面形成四档后,在第二、三档布设木垛,木垛中—中7米一个,木垛距人行档应留有0.7米的距离确保人员进出畅通,木垛必须保证质量,两木垛之间必须架设密集支柱,三出口处必须各保证一个木垛,木垛使用标准方木,打木垛要清到实底、四面见线。拖棚用料直径不低于20cm,打拖棚时支柱角度要正确木料,要对顶架设、顶梁封实。
在形成对拉工作面时,应确保两面的错距为1米,最大不能超过2米。开工作面溜子的人员要集中精力,听清信号,防止误开溜子。
初放前,严格控制好排距、柱距,杜绝大棚档,加强初放前的内在质量管理,初放前坚持二次升压制度,对煤柱面支柱定型全承载。
放顶期间,煤柱面每班都要指派专职人员巡回观察顶板,发现险情及时撤出面中所有人员,采取安全可行措施进行处理,严禁任何人违章蛮干。
初放期间,煤柱面出口处要及时清理,出口范围20米内不得存有杂物、余料,保证人员进出畅通,出口高度不得低于1.6米。
初放卸柱时必须使用1米以上的长把工具远方操作,工作人员必须在第三档进行回料,使用千不拉时,千不拉要生根牢固。
初放回料时,回出的支柱及时升在切顶线上,定型全承载。
初放回料时,严格执行由溜尾向溜头,由下至上的回撤顺序进行,严禁任何人逆方向回料。
人工分段回柱,分段长度不得小于15米,初放回料在回现场组收作点合拢门处时,必须清理好退路,打好替柱方可回料,回料时必须有人巡视顶板,严禁单人回柱。
放顶期间,由于九煤顶板较硬及难垮落,放顶较困难,给初放安全生产带来一定难度,跟班区长盯住现场,及时观察顶板动态,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当煤柱面悬顶面积超过本规程规定时,加强支护质量或采取强之可靠的措施进行处理,并及时向调度室汇报工作,以便矿另行制定措施。
其他严格按《618煤柱面作业规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