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2-22041铺道措施安全措施
作者:佚名
2011-06-19 22:28
来源:本站原创
根据工程安排,接生产科通知,我队将铺设-390西三2-22041风巷、切眼轨道。为了保证轨道铺设质量及铺道期间人员的安全,特编写安全技术措施如下:
一、施工地点及工程量:
1、施工地点:三2-22041风巷、切眼。
2、工程量:总工程量1171m,包括两部车场。其中22061风巷978m,风巷口铺设一个30m的车场,从切眼向上180m处起铺设一个30m的车场。距切眼100m外铺设一个30m车场稳设泵站用。
二、铺设道轨要求:
1、所铺设的三2-22041风巷轨道中心线距巷道西帮1.5m;风巷车场主道不变,副道中心线距巷道主道中心线1.5m。
2、使用24kg/m道轨,道木规格为长×宽×厚=1200mm×140mm×120mm,严禁使用不同型号的轨道进行直接连接。
3、轨道顶面距巷道顶板净高不低于2400mm。
4、轨枕间距为600mm,间距偏差不得大于+50mm。
5、轨顶面高低偏差不得大于5mm。
6、轨间距为600mm,偏差必须控制在-2mm~+5mm之间。
7、道钉扣件必须齐全牢固并与轨型相符,轨道接头的间隙不得大于5mm,高低和左右偏差不得大于2mm,轨道接头点的前后200mm必须各加设一根轨枕:在轨道弯曲段每隔2m必须设置轨距拉杆,直巷道每隔10m必须设置轨距拉杆,在轨道接头两侧100mm要各加一根道拉丝且保证紧固可靠。
8、轨枕必须坐到实地,严禁悬空,轨枕间道渣充填高度为轨枕高度的2/3,宽度应超过轨枕300mm。
9、必须保证轨枕垂直轨道,轨枕与道轨结合处必须严实并用道钉钉死,轨枕下必须填实,杜绝松动现象。
10、轨道弯曲段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12000mm,轨道弯曲必须圆滑,严禁出现死弯。
11、为了防止过支架时轨道错接处发生阴阳导致翻车现象,轨道接口要保持平行,并要求接口处要背实道木。
三、铺道安全事项:
1、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地点前,必须有专人检查巷道中有害气体和支护情况,排除不安全隐患后方可进入施工地点。
2、铺道前先找底,保证底板平整,铺设轨道前,要清理巷道内浮渣,道床基底要平整,在1m2范围内凸凹不得超过+50mm。
3、铺道人员要备足钎子、大锤、撬棍、剁斧、钢尺、弯道器等铺道工具,铺道时要带齐手套等各种防护用品。
4、铺道前将道轨和道木严格按照铺设标准码放在相应位置。人工运送钢轨时,要两人或多人配合。起放道轨时,要统一口号,严禁出现伤手碰脚现象。
5、砸道钉时,必须手心向上栽道钉,用锤轻轻稳牢,随后加力钉进去,防止砸手或道钉崩起伤人。
6、用起道器或千斤顶起道时,钢轨顶起后要随起随垫,所有作业人员的手、脚不准伸入轨底或道木下面,以防伤人。
7、严禁在钢轨上或轨缝处调直道钉。
8、使用弯道器应符合下列规定:
(1)将加工好的钢轨放平稳,轨底向下。
(2)弯道器要放平,垫稳,并使两钩牢固卡住钢轨。
(3)用撬杠或钎子拧紧丝杠,用力要均匀,不得用力过猛,防止因用力过猛伤人。
9、铺设曲线轨道时,必须从曲线的一端向另一端进行。
10、手工锯钢轨时,必须将要锯的钢轨垫平、摆正、测量长度,钢轨必须锯断,不准用锤砸断。
11、在调整轨道方向时,要由一人指挥。拨道前应拨开轨枕端部和拔移方向一侧的道渣,拨曲线时,应先将曲线两端直线拔直,再将弯曲段拨入曲线部分统一调整。
12、使用绞车运输时,声光信号必须齐全。不得在能自动滑行的坡道上停放车辆。坡度在10°以下的斜巷内确需停放时,必须用可靠的制动器将车稳住,具体措施为:(1)、刹住绞车制动闸,并且绞车司机不得离开绞车位置。(2)、钢丝绳主绳由列车自由涨紧。(3)、必须有可靠的信号联系办法;(4)、列车的挡车装置可采用下面方法的任何一种:(1)在列车下端安装挡车杠;(2)用绳径不低于主绳的新钢丝绳锁住尾车,就是将一段钢丝绳的一头横着从轨道下面穿过后,再从矿车碰头的链环固定位置穿过,然后与另一头用三个绳卡固定(也可用不低于钢丝绳强度的钢挂钩可靠连接);(3)在尾车轮对上用绳径不低于主绳的钢丝绳固定在道轨上,绳卡数量不少于3付(也可用不低于钢丝绳强度的钢挂钩可靠连接)。坡度在10°以上的斜巷内确需停放列车时除执行上面前三条外,还必须安设强度满足要求的挡车杠,可靠地挡住列车。开车执行好“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制度。
13、利用绞车进行运输时要捆扎紧固,松拉车时要注意不要出现伤人事故。运输期间人员不要随意跟车行走。
14、铺道期间要加强文明卫生管理,物料要码放整齐。
15、装卸轨道时,必须多人合作,由一人统一指挥,注意轻抬轻放,防止出现轨道弹伤人员的事故。
16、风巷内每隔50m安装一盏红灯,风巷弯曲段必须增设红灯;停车地点必须有信号,随铺道的延伸信号必须及时延伸,保证声光信号齐全。
17、轨道铺设期间需要停车时,必须用制动闸将车稳牢,绞车不得断电,绞车司机不得离岗。
四、风巷绞车安装
1、为方便道轨等材料的运输在三2-22041风巷口左帮安装55KW绞车。随着铺道的延伸,用绞车运输轨道,道木等。
2、考虑风巷口向下400m处有约20m的巷道起伏段,在风巷车场上方500m处巷道西帮安装一部25KW对拉绞车。
3、绞车安装标准
(1)安装前绞车要上齐地锚或打好压戗柱(55、25KW绞车要打好四压两戗)并拴牢保险绳,每班仔细检查四压两戗承载情况。绞车要稳固,沿途的挡车设施要灵活可靠,风巷口车场安设两个临时挡车杠,主副道各一个,风巷内每隔约200m左右安设一个摆杆挡车杠。
(2)进行局部打地锚眼时需要干打眼时,必须采取扑尘措施,戴好防尘口罩等劳动防护用品。
(3)采面所安绞车及绞车绳必须符合矿机电管理规定,所打设的地锚采用ø16×1800mm规格的锚杆,螺丝要上紧,每条地锚的长度偏差不大于30mm。
(4)各部绞车的刹车装置每天要派专人进行检查,发现不完好的立即进行紧固或更换。
(5)绞车要安装平稳,操作方便,钢丝绳要排列整齐、不爬绳、不咬绳。绞车距轨道不小于500mm。
(6)钢丝绳在滚筒上固定牢靠,压绳卡不得少于2付,使用中的绞车滚筒上的母绳不得少于3圈。
(7)闸把及杠杆连接系统动作灵活可靠,闸带无断裂,磨损余厚不小于3mm,铆固可靠。
(8)运行时绞车司机坚守岗位,注意钢丝绳张紧情况,发现问题时要抱死安全闸,停电后方可处理故障。
(9)底座无裂纹,基础螺栓紧固,护绳板完整不变形。
五、风巷内局部拉底
三2-22041风巷巷道底板起伏坡度较大,为了道轨的顺利延伸,保证运输过程中顺利松车,需要在进行拉底作业,从而保证起伏坡度平缓。特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如下:
1、拉底工作量
在三2-22041风巷底板起伏及巷道高度不够段进行拉底作业。拉底深度约800mm左右。
2、拉底标准
从风巷口向切眼方向依次打眼爆破拉底,拉底深度约800mm左右。沿巷道宽布置四个炮眼且眼间距为600mm。当炮眼深度大于800mm时封泥长度不小于炮眼深度的1/2。当炮眼深度小于800mm时炮眼必须使用炮泥封实,且每眼装药量不得大于0.165kg,即不多于半个水胶药。依次向风巷口方向间隔800mm左右布置一排炮眼,拉底后保证坡度平缓。具体见炮眼布置图。
3、放炮安全措施
1、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联锁放炮制”。
2、严格按照正向爆破方式进行装药,电雷管底部朝向炮眼底部方向。
2、放炮前,班队长必须亲自布置专人担任警戒,全体人员撤离放炮地点不低于80m处,巷道上下处要拉好警戒并派专人把守。
3、放炮前,认真检查放炮器、母线、瓦检仪,警戒牌等,不齐备和达不到完好标准的不准放炮。
4、放炮前,必须认真检查放炮地点顶板、巷帮等情况,支护条件不完善严禁放炮。
5、放炮时必须使用废旧皮带护好信号线,否则严禁放炮。
6、放炮时,班组长必须清点人数,亲自下达放炮命令,若第二次放炮,程序跟第一次同样。
7、放炮地点20m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0.8%时,必须采取措施,处理好后方可联线放炮。
8、放炮时,放炮员接到放炮命令后,必须吹三遍哨并喊“放炮啦”,至少5s后,方可起爆。
9、禁止使用两台放炮器同时起爆,严禁放糊炮、明炮和用明火、明电或其他动力起爆。
10、拒爆时,先停留15min后,再沿线路检查,如因联线造成的,重新联线放炮,仍不爆者,作一记号,按瞎炮处理。
11、处理瞎炮、残炮的方法:由原打眼工在距离原眼300mm处打一平行于原眼的眼,装药放炮,并注意检查原未爆的电雷管,禁止使用镐刨残炮、瞎炮,禁止用打眼的方法加深残炮眼,处理瞎炮时,应由班组长和放炮员负责,其他人员应撤离到30m以外。
12、可分组装药,但每一组装药必须一次起爆,每组炮眼控制在12个以内。
13、每次放炮后班队长必须亲自检查爆破情况,把放炮位置的渣清净看是否留有瞎炮,交接班时必须把当班爆破情况交接清除,并把本班作业段的浮渣清理干净。
14、放炮后等吹散炮烟完毕,放炮员和班组长必须巡视放炮地点,检查通风、瓦斯、煤尘、顶板、瞎炮、残炮等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处理,经确认无危险后方可撤回警戒,允许人员进入作业。
15、装药的炮眼必须当班放完,若遇特殊情况无法当班放完,放炮员必须在现场向下班放炮员交接清楚。
此措施不详之处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及领导审批意见执行。
审批意见
生产科:
机电科:
通风科:
安检科:
调度室:
总 工:
三2-22041风巷铺设轨道
安全技术措施
施 工 单位:安装队
施工负责人:卢俊良
措施编写人:张华峰
编 写 日 期:200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