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生产网!

鲁金银煤矿KJ90NA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在线文档 2011-07-01 0
软件名称: 鲁金银煤矿KJ90NA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文件类型: .doc
界面语言:
软件类型: Doc
运行环境:
授权方式:
软件大小:
软件等级:
软件登陆: admin
作 者 :
官方网址: 官方站
程序演示: 演示
解压密码:
整理时间: 2011-07-01
软件简介:

目  录

一 概述 3

1.1前言 3

1.2 设计单位简介 3

1.3 设计原则 4

1.4建设目标 4

1.5 设计依据及标准 5

二 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6

2.1概述 6

2.2 KJ90NA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设计原则及依据 6

2.3 KJ90NA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结构 7

2.4系统接入 8

2.5系统功能特点 8

2.6安全监控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11

2.7安全监控系统软件部分界面 13

2.8监控系统设备布置位置表 15

三 施工组织设计 16

四 产品售后服务承诺及技术培训 20

4.1售后服务承诺及措施 20

4.2技术服务站 20

4.3技术培训计划 21


 


 




一 概述

1.1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建设高产高效的自动化、信息化管理为一体的现代化矿井是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煤矿全矿井构建三层网络体系结构的综合自动化控制平台,并结合自动化、信息、计算机网络、通讯等领域的先进技术,使矿井在“采、掘、运、风、水、电、安全”等生产环节全面实现控制自动化与管理信息化,并在统一的平台下实现对各种异构系统的监测和控制,管控一体化目标正逐渐在煤炭生产企业得到实现。

为适应这一现场新的需要,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在2001年即开始投入力量开发矿井工业以太环网+现场总线通讯及其成套技术,为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构建统一标准的传输平台,并得到了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和信产部等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并于2004年率先在国内淮北桃园矿进行了现场实际示范应用,应用结果表明,矿井工业以太环网+现场总线通讯技术在通信稳定性、可靠性、平台扩展性与兼容性、通用性与标准化、反应速度、集成能力等主要方面性能都到达了现场的要求。并利用该平台于2005年承担了在山西阳泉开元矿、新景矿全矿井综合自动化控制与调度指挥系统项目。同时,全矿井工业以太环网+现场总线通讯技术在晋城煤业集团古书院矿、赵庄矿、寺河矿二号井、四川攀枝花太平矿,山西大同煤业集团煤屿口矿、同家梁矿、大斗沟矿,淮南潘北矿,望风岗矿,桃园矿等(详见业绩表)得到推广应用。

1.2 设计单位简介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是国家首批改制的现代科技型企业,国家唯一的煤矿安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长期从事煤矿安全技术及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作为煤炭行业的专业科研单位,主要立足于煤矿,服务于矿山,在煤矿安全技术及装备方面具备很强的科研开发、生产、技术服务实力,KJ90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作为国内知名品牌产品,具有完善成熟的技术,优越的系统功能,良好的售后服务信誉。产品系列齐全,配置灵活。目前KJ90型系统在全国装备达3000余套,市场已覆盖国内大中小型煤矿,占据有很大的煤矿市场份额。

     重庆研究院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直属安全研究院,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技术支撑体系核心单位,煤炭安全行业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国有科技型企业。技术、经济、人才优势突出,持续、高效、稳定、高质量地为煤矿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煤矿安全技术和产品支持,已经和正在为煤矿培训和培养煤矿安全技术专业人员。具有极强的软硬件开发能力,独立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矿监控系统、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煤矿井下宽带监控系统、电力监测系统等KJ90系统软件,可针对不同管理特点及模式进行二次开发,为行业管理部门提供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

1.3 设计原则

 系统设计将遵循"高起点、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率、开放性"原则,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所采用的技术和设备安全可靠、先进实用并能保证今后能平稳升级、易于扩展。整个项目方案按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出。系统采用技术先进成熟的工业以太网+现场总线结构体系作为整个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信息传输平台。

1.4建设目标

为鲁金银煤矿建设全矿井综合自动化信息系统,将矿井的各类监控子系统集成、汇聚到综合自动化控制网络平台,充分考虑子系统的接入与整合,节省投资、资源共享,提高系统功能,并与矿信息管理网实现无缝联接,从而为信息化矿井建设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系统建成后,使各自动化子系统数据在异构条件下可进行有效集成和有机整合,实现关联业务数据的综合分析及生产状态的实时评估;集控中心人员或相关专业部门人员通过相应的权限对安全和生产的主要环节设备实时监测和控制,实现全矿井的数据采集、生产调度、决策指挥的信息化,为矿井预防和处理各类突发事故和自然灾害提供有效手段。最终达到监、管、控一体化及减员增效的目的,建成本质安全型的数字化矿井。

1.5 设计依据及标准

 本方案设计依据及标准为:

 煤矿监控系统总体设计规范

 煤矿安全规程(2005)

 数字数据网络工程设计暂行规定  YD5029-97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

 煤矿监控系统中心站软件开发规范

 煤矿监控系统性能测试方法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防爆型电气设备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矿井通风及安全装备标准


下载地址: 文档地址1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软件: 无相关信息
下载说明: ⊙推荐使用网际快车下载本站软件,使用 WinRAR v3.1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软件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下载本站资源,如果服务器暂不能下载请过一段时间重试!
⊙如果遇到什么问题,请到本站论坛去咨寻,我们将在那里提供更多 、更好的资源!
⊙本站提供的一些商业软件是供学习研究之用,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铸安矿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