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防治水相关制度
煤矿防治水相关制度
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有效开展煤矿水害防治工作,防止重特大水害事故发生,根据《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煤矿水害防治工作条例》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监局《关于加强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法律法规和文件,特制定某某煤矿《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
一、水害预测预报制度
1、做好水文地质基础工作,查明矿区内水文地质类型、矿井充水因素、矿井可能遭受的水害类型等。
2、根据实际情况,水害预测预报与地质预报合并编制。
3、根据年度采掘安排计划,编制年度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年度预报应当纳入矿井灾害预防计划。根据月度生产安排,每月上旬编制完成月度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
4、如遇特殊情况,根据生产实际,编制临时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并报告调度室,及时通知可能受水害威胁地点的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
5、水害预测预报采用地质及水文地质与报表的形式,内容包括预报地点、预报范围、预报区地质简况、具体预报内容、处理措施和责任单位等。编制完成后,经煤矿地质技术负责人、副总工程师、科长审核、总工程师批准后,及时发送生产职能科室及有关生产单位。
6、调度室根据预报情况有序安排生产,安全科根据预报情况及时督促有关单位落实,生产技术科对相关单位落实情况进行抽查。
7、生产技术科每月要结合生产实际对预报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努力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度。
8、对已经作出预报,由于生产单位没有认真落实防治水措施造成的隐患和问题,安全科要追究相关单位责任。
二、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1、水害隐患排查实行周分析、月排查制度。
2、水害隐患周分析内容包括全部采掘工作面,分析人员包括有关技术人员和科领导。分析结果要做到书面有记录,并及时在周会上通报。
3、水害隐患月排查由有关技术人员和生产技术科领导参加,排查内容包括地面防治水、井下防治水等,排查结果做到有书面记录,并及时报送安全科。
4、水害隐患排查结果由安全科定时间、定人员进行落实。
5、安全科、生产技术科对隐患排查落实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6、对水害隐患排查不到位的,追究排查责任单位;对排查出隐患而没有及时落实的,追究落实单位的责任。
三、水害防治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1、水害防治技术资料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进行,生产技术科具体负责。
2、水害防治技术资料包括水文地质基础资料,矿井必备的水文地质图纸,地面防治水工程前期调查、施工设计、施工纪录,井下防治水工程设计、施工措施以及施工纪录,井下排水设施、设备资料等。
3、矿井水文地质基础资料,矿井必备的水文地质图纸内容和标准符合《矿井水文地质规程》。
4、井下防治水技术资料符合《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要求。
5、排水设施设备的相关资料由机电科负责,具体要求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6、水害防治工程应编制设计、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工程结束后及时进行验收总结。
7、所有资料要保存完整,装订整齐,做到防火防盗防潮。
二〇〇九年三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