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武育英煤矿(一号井)2010年度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第一章 矿井概况
一、地理位置与交通
龙武育英煤矿位于云南省石屏县北西340º方向,直线距离约105km。行政区划隶属石屏县龙武镇管辖,地理坐标:东经:102º14′09.0"~102º15′09.3",北纬:23º59′56.8"~ 24º01′26.1"。煤矿区距龙武镇26 km,有简易公路至玉(溪)-元(江)公路,约9 km,至石屏县城130 km。交通较为方便。
龙武育英煤矿交通位置见图1-2-1。
二、自然地理
1、地形地貌
煤矿矿区地处哀牢山山脉的东缘,主要山脉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地势北东、南西两侧高、中部沟谷低,区内沟谷纵横交错,地形切割强烈。最高点位于煤矿区东北部的炭山山峰,海拔标高+1550m,最低点为北西边缘方丈河谷,海拔+1210 m。区内最大相对高差340m,一般标高为+1300~+1400m。属构造剥蚀、侵蚀低中山地貌。
2、气候条件
矿区紧邻北回归线北侧,日照充足,夏季炎热,植被发育,常年无雪,霜降少,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高温集中于4~8月,低温集中于12至次年2月,年平均气温18℃,年最高气温为7月,平均为22.9℃,年最低气温为1月,平均为3.2℃,每年5~9月为雨季,多年平均降雨量889.5mm,年最大降雨量月份为7月,平均为220.2 mm,年最小降雨量为2月,平均为12.1mm,年平均蒸发量1961.1 mm,风向多为西南风,最大风速达10 m/s。
3、河流
矿区地形切割较大,北西向沟谷发育,沟谷内有季节性流水,方丈河由南东至北西流经矿区,河水流量0~66.6L/s,旱季短时断流,在南部煤矿区附近,方丈河最高洪水位高程为+1357.00 m。矿区东北部约250m处的大水箐作为生活供水水源,流量1.486L/s。
4、地震
矿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Ⅸ度区域,其地震破坏性较大,区内有活动性断裂存在,矿区区域稳定性较差。
三、矿井生产概况
石屏县龙武育英煤矿一号井属低瓦斯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核定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与机械抽出式抽风,通风机为二台FBCZ-NO15型轴流式风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风机可直接反转反风。2010年度矿井的生产工作以完成矿井技术改造为主,在此基础上适当组织开采+1310水平以上非技改范围内的煤炭资源。全矿井2010年度包括技改工程和老井系统挖潜在内,共计划有一个生产采区一个采煤工作面和三个掘进工作面,即:老井+1310水平西巷二采区1317采煤工作面、技改新井掘进工作面、东巷二采区+1310水平东回风平巷掘进工作面。矿井运输方式为:主斜井与技改新井(斜井)采用绞车提升;井下+1310水平大巷采用矿车运输人力推车;1317回采工作面采用溜槽人工扒运,运输顺槽采用刮板运输机运输;地面煤场采用人工推车和卸载。矿井目前的排水方法为在井底+1310水平设有水泵房和主、副水仓及二套排水设备排水,实行一级排水。采煤方法在1317回采工作面采用走向短壁后退式炮采回采工艺,目前暂时采用木材支柱支护顶板与陷落法管理顶板,2011年计划在条件合适时采用金属支柱支护顶板。巷道掘进采用普通钻爆法施工,支护采用木材棚式支架临时支护和钢筋混凝土砌碹永久支护。
四、矿井周边环境关系
育英煤矿一号井位于石屏县龙武镇育英村西侧的小山沟里,山沟南、北两侧均为经济林地和荒山野坡。井口及周围为工业场地和职工生活住宿区。矿井距最近的乡村有1.0km,矿井生产不影响周边乡村。
第二章 矿井年度生产情况
一、矿井年度主要生产采区生产情况
(一)生产采区和产量
1、2010年度全矿井的主要生产采区有:
(1)+1310水平东巷一采区;
(2)+1310水平东巷二采区;
(3)+1310水平西巷一采区;
(4)、+1310水平西巷二采区。
2、各生产采区工作情况如下:
(1)+1310水平东巷一采区:为矿井多年的老生产采区,无正规壁式采煤工作面。本采区于2010年1~6月生产,累计采出原煤3.5万吨。
(2)+1310水平东巷二采区:为东巷一采区的接替采区,于2010年6月开始进行开拓掘进,后于7、8、9三个月因故停止生产,并于2010年10月起重新组织恢复巷道,组织掘进工作,无正规壁式采煤工作面。现做有煤层大巷160米,采区累计出煤2.8万吨。
(3)+1310水平西巷一采区:为矿井多年的老生产采区,无正规壁式采煤工作面。本采区于2010年1~5月生产,累计出煤3.8万吨。
(4)+1310水平西巷二采区:为西巷一采区的接替采区,于2010年6月起组织生产,无正规壁式采煤工作面。其上部+1325水平以上煤炭资源多为以前小煤窑开采破坏。累计年内采出煤炭5.1万吨。
3、总计全年生产出煤15.2万吨,完成全年生产采煤计划(全年原煤产量计划12.0万吨)的127%。
(二)掘进工作面和进度
1、2010年度全矿井布置的主要掘进巷道及掘进工作面有:
(1)技改新井(斜井段)掘进工作面;
(2)老井+1310水平新西大巷掘进工作面;
(3)老井+1310水平东运输大巷掘进工作面;
(4)老井+1310水平西巷二采区回风巷道(图上的“通风巷”)掘进工作面;
(5)东巷一采区三上山掘进工作面;
(6)东巷二采区+1320水平配风巷掘进工作面;
(7)西巷一采区一上山掘进工作面;
(8)西巷一采区二上山掘进工作面。
2、2010年度各掘进巷道完成进度如下:
(1)技改新井(斜井段)掘进工作面:设计长度350米,辅助工程40米;2010年度完成斜井段主体工程260米,辅助工程22米。
(2)老井+1310水平新西大巷掘进工作面:设计长度320米,2010年完成160米;
(3)老井+1310水平东运输大巷掘进工作面:设计长度200米,2010年完成100米;
(4)老井+1310水平西巷二采区回风巷道(图上的“通风巷”):设计长度50米,2010年完成50米。
(5)东巷一采区三上山掘进工作面:设计长度120米,2010年完成120米;
(6)东巷二采区+1320水平配风巷掘进工作面:设计长度60米,2010年完成40米;
(7)西巷一采区一上山掘进工作面(现已报废):设计长度50米,2010年完成50米;
(8)西巷一采区二上山掘进工作面(现已报废):设计长度60米,2010年完成60米。
3、全年共计完成掘进巷道工程量862米,投入资金计258.6万元,完成全年矿井掘进计划(2010年计划进尺930米)的92.6%。
二、年度矿井安全完成情况
(一)矿井主要安全工作整改情况
1、技改新井安全防护墙:2010年3~5月完成技改新井地面工业广场的岩石防护墙,计划工程量600米3,实际完成650米,投入安全资金30万元。
2、+1310水平老西大巷的整改:2010年3~5月完成+1310水平老西大巷的安全整改,工程量150米,投入安全资金30万元。
3、老井+1310水平西翼总回风巷(图上的“西回风巷”)的整改:2010年3~5月完成西回风巷的安全整改,工程量120米,投入资金20万元。
4、其它安全整改累计投入资金约28.5万元。
以上合计全年投入安全资金108.5万元,完成全年计划(120.0万元)的90.4%。
(二)2010年度矿井安全事故统计分析
1、全年未发生职工工亡事故;
2、全年未发生职工重伤与致残事故;
3、全年累计发生职工轻微工伤事故四起:
(1)维修冒顶事故一起,轻伤职工1人;
(2)绞车运输事故二起,轻伤职工2人;
(3)其它事故一起,轻伤职工1人。
4、发生透水事故一起,无职工伤亡。
以上事故共处理责任施工队2个,处罚责任职工5人,解除施工队承包合同三个,处理罚款6200元。
原因分析:
1、石屏县龙武育英煤矿一号井在2010年1~6月生产期间,由于历时的原因,其老井的东巷采区、西巷采区和技改新井,分别实行承包形式组织矿井生产,矿安全管理机构人员配备不足,井下安全投入不足,现场安全管理人员不足,导致井下工程质量普遍下降,安全环境差,职工违章不能得到及时纠正。
2、石屏县龙武育英煤矿一号井属于低瓦斯矿井,矿井瓦斯灾害不突出,井下煤尘无爆炸性,煤层不自燃,井下无地温危害,无溶洞和较大的地下水涌出。故井下总体自然安全条件比较好。
但在其它三个主要方面存在安全缺陷:
一是:其煤层顶底板差,多为泥岩、炭质泥岩,稳定性极差,采后围岩易膨胀和起底鼓,再加上煤层倾斜角大(35°~55°),无法布置正规采煤工作面,故导致巷道支护、维修和顶板管理困难,易发生冒顶事故,并可增加+1310水平以上的采区和工作面的运输、通风安全管理难度。
二是:运输安全管理困难。
1、老井+1310水平东、西运输大巷为小煤窑时代开掘的巷道,巷道底板坡度大(10~30‰),大巷采用人力推车,易发生推车运输事故,安全隐患大;
2、矿井采用斜井开拓,老井系统的主井、技改新井都属于斜井,采用绞车提升,存在天然安全隐患。若职工违章和安全管理不能到位,则易发生绞车运输事故。
三是:矿井经过十多年的开采,在+1310水平以上存在小煤窑的采空和采陷区,存在一定数量的老窑积水,由于其数量和位置不详,构成矿井生产的一大安全隐患。若矿井在生产过程中安全监管、安全措施不到位,安全装备不到位,则易发生透水安全事故。
到2010年7月起,煤矿解除了以包代管形式的生产承包合同,由煤矿自己直接组织管理,狠抓安全管理各个环节,极大地改观了全矿井安全生产的局面。矿井从2010年7月起至年底,未发生一起较大的安全事故,充分说明强有力的安全管理是促进安全工作的有效手段。
三、总结
1、全矿井2010年度生产原煤15.2万吨,完成全年原煤产量任务12万吨的127%;
2、全矿井2010年度掘进进尺862米,完成全年进尺任务930米的92.6%;
3、全矿井2010年度共计投入安全改造资金108.5万元,完成全年安全改造计划120.0万元的90.4%;
4、全矿井未发生职工重伤、至残事故,未发生职工工亡事故,实现了全矿2010年度安全生产年的预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