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生产网!

采矿技术员实习报告

作者:佚名 2011-09-25 20:26 来源:本站原创

采矿技术员实习报告
 七月中旬至今,我先后到综合队和通瓦部实习。作为一个采矿工程出身的技术人员,在综合队实习期间,针对于采掘方面的问题感觉比较容易了解,对现场管理有一定认识。然而,进入通瓦部后,感觉自己完全是个外行,对于通风系统知之甚少,尤其是瓦斯治理更是弄不明白。经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现在基本掌握了一些通风和瓦斯治理方面的知识。同时,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通风和瓦斯治理工作在全矿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煤矿的生产工作必须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没有安全就没有生产。
 在综合队实习的两个月里,在李栋技术员的带领下,学习了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对规程措施的编制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并参与一些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如,116'6-3采面的防治水措施、116'6-3采面的设备安装安全技术措施。综合队主要是以采掘为主要工作任务的部门,其实践性很强,对于培养个人现场管理能力有积极作用。尤其是采面的管理,如“四对八粱”的支设要求,每对梁间距约为一拳(0.1m),且“四对八粱”必须取到保护机头、机尾以及支护安全出口的作用。“安全出口”的宽度从煤壁至机(风)巷不得小于3m。采面单体柱的支设必须成排成行,迎山有劲,柱距0.7m,排距1m,单体柱的支设偏差不得大于±0.1m。采面槽子机头、机尾必须打好压柱。“移槽打柱”时,槽子必须铺平铺直,回柱必须执行先支后回,由下向上,由老塘向煤壁的原则,依次序完成“移槽打柱”作业。掘进工作面的现场管理主要涉及支护及施工定位问题,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必须采用金属前探梁进行超前临时支护。永久支护采用3.3m钢筋梯配合锚杆(上帮1.8m,下帮1.5m)和金属网进行支护。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生产部提供的中、腰线施工。
 进入通瓦部后,作为一个外行我一切从零开始,不断向部里的领导和技术员学习。首先,学习通风系统图、通风系统网络图的读图及绘制,并学会了绘制通风系统图及网络图的基本原则。如,绘制通风系统网络图时的基本原则是,同一标高、同一水平的各点可以合并在一起,并能独立绘制通风系统图及通风系统网络图。然后,将通瓦部资料室里的各种资料(措施、防突设计、消突评价报告等)全部仔细翻阅,不断地深入学习。后来,开始跟从部里的领导深入工作现场,参与打钻放线工作,学习钻孔设计及钻孔倾角的计算方法,其计算方法是,利用三角函数的相互关系进行计算。依据为:钻孔倾角的正切值等于煤层倾角正切值乘以钻孔方位与煤层倾向夹角的余弦值。经过近一个月的学习,我开始参与通瓦部措施、防突设计及消突评价的编制,如,116'7风巷第三、四、五次消突评价报告;116'7中间通风下上第三次消突评价报告;116'7机巷的打钻安全技术措施、116'7机巷的防突设计、116'7机巷消突评价、116'7机巷瓦斯综合治理方案。
 经过这段时间的实习,从综合队到通瓦部两个不同的部门。我深深地体会到,煤矿生产工作中现场管理的复杂性。采掘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突发问题。如,冒顶、透水、瓦斯超限等诸多问题。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如何对具体问题采取适当措施,怎样以最低的投入,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是一个值得学习和深思的问题。通风和瓦斯治理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解决好矿井的通风问题,保证各工作面的有效供风量,对于有效降低瓦斯、粉尘和有害气体浓度具有重要作用。
 我矿较省内各煤矿相比瓦斯含量小,但是,瓦斯仍然是威胁我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因素,尤其是近段时间116'7风巷瓦斯频频超限。就目前116'7风巷瓦斯的问题,我认为有几个原因,第一,116'7风巷围岩有裂隙发育,裂隙内的游离瓦斯和吸附瓦斯涌入巷道内。第二,116'7风巷是半煤巷道在爆破过程中煤层中的吸附瓦斯解析后涌入巷道。第三,116'7风巷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型号FBDN006,功率2*15kw,风量为360m3/min,其风量较小供应不足。第四,116'7风巷工作面预抽瓦斯工作不到位,掘进时迎头煤层瓦斯含量和压力较大。目前,我们针对116'7风巷瓦斯超限问题的处理措施是,采用封堵的办法对116'7风巷围岩及迎头有明显瓦斯涌出的钻孔和裂隙进行封堵,取得了初步成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瓦斯浓度升高的问题。但是,这种办法治标不治本,瓦斯超限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进一步有效措施,并逐一落实,尤其是后续的打钻工作必须严格按设计施工,钻孔必须取到钻进到位,并达到泄压和有效控制施工范围。
 作为一个工程技术人,我认为我们应该多进入现场化理论为实践,将所学知识融入工作中去,在实践中学习管理经验。同时,我认为我们有必要参加一些技能及安全知识培训,尤其是与安全生产的相关制度法律法规。公司也应为我们提供相关机会和提供必要的条件,如,给我们提供参加各种培训的机会。并给我们提供《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等必备资料。只有公司的支持与培养,我们这些刚出校门步入岗位的新人才能不断进步、成熟,并最终在自己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杨树林
 2010年12月13日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铸安矿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