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营孜煤矿东一胶带机巷上段揭、过32煤层防突设计
目 录
1、第一节 工作面概况及管理控制…………………… 5
2、第二节 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6
3、第三节 组织管理措施……………………………… 9
4、第四节 其 它………………………………………12
东一胶带机巷上段揭、过32煤防突设计
该巷道设计按方位角N1250 ,施工。截止9月22日,巷道已经施工至P3’点前62米,巷道底板板距32煤层法距10.1米,预计再向前施工27.8米将在巷道底板揭露32煤层,为确保东一胶带机巷上段安全揭、过32煤层,故编制此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
第一节 工作面概况及管理控制
一、概况
(一)瓦斯情况:
本采区32煤层CH4含量最大值为5.88cm3/g,采集样点位36B1孔,煤层埋深为-615.81米,其余详点CH4含量均为小于3.00 cm3/g。
(二)煤、岩特征:
1、细砂:厚约11.2米,浅灰灰色,块状,成分石英、长石为主,次之暗色矿物,局部含泥质色体及粉砂岩,显示缓波状水平层理。
2、粉砂岩:厚约5.1米,灰色,性脆易碎,局部含泥质。
3、泥岩:厚约4.35米,深灰色,块状,质纯,性脆,断口平整,含植物化石枝叶碎片化石。
4、32煤:厚约3—4米,黑色,块状,碎块状,碎屑状少量,粉状煤,间有亮煤条带。
(三)水文情况:
该段巷道施工区域附近存在砂岩裂隙水,网络连通性较好,表现在施工过程中,局部地段可能有顶板淋滴水现象,对掘进施工有一定影响。
(四)揭煤管理:
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从距离煤层底板最小法距5米开始到穿过煤层进入底板2米(最小法距)止,均属于揭煤过程。因此,必须及时变更支护,采用U型棚和管缝式锚杆进行支护。
二、通风系统
局部通风:采用局扇压入式供风,选取2台FBD-6型2×15KW对旋式局扇(一用一备),一路Φ600mm的抗静电胶质阻燃风筒供风,双路电源供电,实现“三专两闭琐”,且能实现自动切换。
进、回风线路:地面→主井、副井→井底车场→东冀轨道大巷→局部通风机及风筒→东一胶带机巷上段→3211风联巷→东一回风巷→东翼回风大巷→风井→地面。
第二节 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一、煤层探查
1、当巷底距32煤法距10m前,在迎头向底板至少施工2个穿透煤层全厚且进入底板不少于0.5m的探查孔,探查32煤煤层赋存情况及瓦斯等情况。
2、探查孔参数:严格按照地质提供的钻探设计进行施工。
3、当巷道距煤层法距7米时,必须边掘边探,要求每班进尺前,用5米长钎向巷道底板施工一个探查孔,方位同巷道方位,倾角-700~-800,并记录探孔的相关数据,直至安全揭开煤层止。
4、在揭、过32煤层进入煤层底板之后,必须边掘边探,在迎头向巷道顶板至少施工一个探查孔,方位同巷道方位,倾角-700~-800,并记录探孔的相关数据,直至过32煤层底板法距2米止。
5、钻孔施工由瓦检员、安监员、地质人员共同监督验收。
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1、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报
⑴由通防事业部采用钻屑指标法预测该工作面突出危险性时,向煤体至少施工3个直径42mm、孔深8—10m的钻孔,测定钻屑瓦斯解吸指标和钻屑量。钻孔应尽可能布置在软分层中,一个钻孔位于巷道工作面中部,并平行于掘进方向,其他钻孔的终孔点应位于巷道两侧轮廓线外2—4米m处。
钻孔每钻进1m测定该1m段的全部钻屑量S,每钻进2m至少测定一次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或△h2值。采用钻屑指标法预测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的指标临界值按下表的临界值确定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
预测为无突出危险时,每循环进尺保留不少于2m的预测孔平面投影超前距。当预测有突出危险时,必须采取工作面防突措施。
⑵巷道掘进至巷顶距煤层法距5m时,通防事业部采用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再次进行煤层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报。如果所有实测的指标值均小于临界值,并且未发现其他异常情况,则该工作面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否则,为突出危险工作面。
⑶当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时,可掘进至远距离爆破揭穿煤层前(巷顶距煤层法距1.5m前)的工作面位置,再采用工作面预测的方法进行最后验证。若经验证仍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时,则在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条件下采用远距离爆破揭穿煤层;否则必须采取工作面防突措施。
当预测为突出危险工作面时,必须采取工作面防突措施,直到经措施效果检验有效后方可掘进至远距离爆破前的工作面位置。然后,在该位置采用与措施效果检验相同的方法进行最后验证。若经验证仍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时,则在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条件下用远距离爆破揭穿煤层;否则,应采取补充措施。
2、工作面防突措施
⑴工作面预测有突出危险时采用排放钻孔防突措施。
⑵如采用排放钻孔作为防突措施,则由通防事业部另行编制排放钻孔设计。
⑶采用排放瓦斯钻孔从作业到完成揭煤前应保持自然排放状态,进尺前,必须重新进行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或措施效果检验。
⑷在实施钻孔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时,分布在工作面各部位的检验钻孔应布置于所在部位防突措施钻孔密度相对较小、孔间距相对较大的位置,并远离周围的各防突措施钻孔或尽可能与周围各防突措施钻孔保持等距离。在地质构造复杂地带应根据情况适当增加检验钻孔。
⑸由于地质条件或者其他原因不能执行所规定的防突措施的,施工区(队)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报告矿调度指挥中心,经矿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到现场调查后由通防部门提出修改或补充措施,并按原措施的审批程序重新审批后方可继续施工;其他部门或者个人不得改变已批准的防突措施
3、措施效果检验
如排放钻孔施工完毕,采用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对排放钻孔进行措施效果检验。
⑴检验孔布置在措施孔之间,孔数为3个,Φ42mm,孔深10m。则由通防事业部另行编制检验钻孔设计。
⑵利用WTC型突出预测仪;每钻进2m,测一次K1值及△h2指标;每钻进1m,用弹簧秤实测一次S值(同预测预报方法)。当K1值、S值、△h2值任一指标超过临界值时措施无效;当K1值、S值、△h2值均小于临界值时,防治突出措施有效。
⑶当检验结果措施有效时,若检验孔与防突措施钻孔向巷道掘进方向的投影长度相等,则工作面应保留的5m最小措施超前距,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条件下掘进。当检验孔的投影孔深小于防突措施钻孔时,则应在留足所需的防突措施超前距并同时保留有至少2m检验孔投影孔深超前距的条件下,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实施掘进作业。
⑷当检验所采取的防治突出措施无效时,必须补打排放钻孔,并经效果检验有效后,方可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继续施工。
4、安全防护措施
(1)隔离式自救器:所有进入施工巷道及其回风系统的工作人员都必须携带隔离式自救器。
(2)矿井各通风设施必须牢固、可靠。
(3)远距离放炮
①、远距离放炮地点必须设在全风压通风的新鲜风流中或爆破地点距工作面的距离不小于300m的安全地点。
②、远距离放炮时,必须将东一胶带机巷上段、3211风巷、东一回风巷、东翼回风巷及整个回风系统内的人员全部撤至进风巷道中。整个回风系统必须停电、撤人。
③、放炮后进入工作面检查的时间不得少于30min。
第三节 组织管理措施
一、成立揭煤领导小组
组 长:矿 长
副组长:总工程师
成 员:安全矿长、掘进矿长、机电矿长、通风副总、掘进副总、机电副总、地测副总、调度指挥中心主任、技术部长、安全部长、通防部长、开拓部长、动力部长
必须严格按照组长、副组长要求实施揭煤、支护。
二、管理措施
1、巷道每循环放炮前,必须采用黄泥等不燃性材料将超前钻孔封堵严实,封孔深度不小于进尺眼深度的1.5倍,以防造成放炮事故。
2、确保通风设施牢固可靠,以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
3、瓦斯管理:
(1)加强瓦斯检查。配备专职瓦检员,随时检查瓦斯,严格执行瓦斯巡回检查和请示报告制度,实行现场交接班。当瓦斯超限时,必须及时停止作业,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当发现有突出预兆时,瓦检员要及时停止作业,协助班组长组织人员按避灾路线撤出,并汇报矿调度。
(2)所有进入施工巷道及其回风系统的班队长以上干部、工程技术人员、流动电钳工、等必须携带便携式瓦检仪。
(3)当爆破地点附近20m范围内瓦斯浓度达到0.8%时严禁爆破。
(4)工作面巷道内体积大于0.5 m3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2%时,附近20m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5)因瓦斯超限而切断电源的电器设备,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0.8%以下时方可恢复供电。
(6)巷道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必须安排专人看管局扇,防止因局扇掉电造成巷道瓦斯超限;局部通风机因检修需要停止运转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并提前申请经矿值班领导批准后,方可按规定时间停电,停风期间严禁进行爆破作业。
(7)局部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或者因瓦斯超限断电,必须查清原因,进行处理。在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只有在停风区中瓦斯浓度不超过0.8%或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且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启动通风机。否则,必须制定排放瓦斯措施进行专门排放。
(8)通防事业部按规定安设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瓦斯传感器和断电仪必须安设到位,加强工作面监控设备管理,定期进行校检、试断电,并有记录可查,确保断电功能灵敏可靠。
(9)工作面瓦斯检查员及一切施工人员应熟悉突出预兆,发现有突出预兆(如①有声预兆:煤壁中发生煤炮声、机枪声、劈裂声、蜂鸣声、闷雷声、断梁折柱声,声音由远及近,由小到大;②无声预兆:a、煤层结构变化,煤层光泽暗淡、层理紊乱,煤由硬变软,倾角由小变大,煤由湿变干,煤层顶、底板出现断层、断裂、波状起伏,煤岩严重破坏等;b、工作面压力增大,出现顶板放线开裂,煤壁移动,支架变形或断梁折柱等;c、工作面瓦斯异常,瓦斯增大或瓦斯忽大忽小。),必须立即停止工作面作业,撤离工作面人员至安全地点,并及时汇报调度指挥中心。
(10)加强电气设备管理,巷道及其回风系统的电气设备按规定,由动力保障部、安全部、施工单位定期进行检查,以杜绝失爆。
(11)施工巷道及其回风系统的所有作业人员要掌握煤与瓦斯突出预兆,熟悉避灾路线。
三、执行防突措施的岗位责任制
1、明确责任
各级人员应负的责任应明确规定,具体包括施工单位班队长、防突工、瓦检员、安全监察员及其他作业人员等。
2、责任划分
(1)施工单位:
①成立防突领导小组,部长任组长,负责防突工作贯彻落实;
②施工队队长负责打钻地点的顶板安全管理,保证迎头风、水、电的正常,迎头积货的清理,现场探查孔、预测孔、效果检验孔等钻孔的施工;
③机电设备承包人负责定期对本作业地点电器设备正常检修,确保电器设备完好;
④技术员负责施工牌板编制悬挂、钻孔定位,钻孔煤(岩)性形成终孔报告报送总工;
⑤当遇到突出预兆时,跟班队长负责施工现场停电、撤人并向矿调度室汇报;
(2)-1通防事业部(防突员)
①严格监督各项防突措施落实情况,并负责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及效果检验;
②负责预测预报、填写预测结果、做报表、签报表等;
③施工中遇到的卡钻、顶钻、喷孔、瓦斯涌出忽大忽小或其它异常时要详细记录,并及时向矿调度汇报。
(2)-2通防事业部(瓦斯检查员)
①负责监督防突措施的落实,掌握当班进尺。
②负责施工现场的瓦斯检查工作,瓦斯超限必须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及时向矿调度中心汇报;
③当发现突出预兆时,及时停止作业、停电撤人并向矿调度中心汇报;
3、安全部(安全监察员)
①负责监督、检查防突措施的执行、落实;
②负责监督、检查巷道顶板安全;
③当遇到明显异常时,协助施工单位班队长组织人员及时停电撤离现场,并汇报矿调度指挥中心。
4、动力保障部负责监督施工单位进行井下机电设备管理,根据规定进行机电设备完好检查,杜绝电器失爆现象。
5、生产技术部
①地测组及时提供工作面掘进说明书、地质预报及业务联系单,以便根据煤层赋存、瓦斯地质、构造、标高等情况变更设计;
②技术组在施工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瓦斯治理的需要;设计改变时,必须向通防事业部提供相关设计图纸、设计说明书,以及时变更设计。
6、调度指挥中心:
①负责放炮地点电话的安装、维护,保证通讯畅通。
②发生异常时,负责组织有关单位及时处理。
③负责远距离放炮停电、撤人工作的调度以及防突措施的落实工作。
第四节 其它
一、避灾路线如下:
1、避火灾、瓦斯、粉尘、突出路线
迎头——东一胶带机巷上段——东翼轨道石门——井底车场——副井——地面。
2、避水灾路线
迎头——东一胶带机巷上段——东翼轨道石门——井底车场——副井——地面。
3、避灾路线图同作业规程一致。
二、本设计未及之处按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三、附图:
附图1 东一胶带机巷上段预想剖面图
附图2 东一胶带机巷上段通风系统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