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公司XX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规划和方案
二0一0年十月十八日
XX公司XX煤矿
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规划和方案
前 言
根据山西省晋煤救发[2010]955号关于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的通知,临煤工发[2010]282号转发省厅《关于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乡煤技字[2010]159号《关于转发临煤工发[2010]282号文件的通知》的精神。为全面提升我公司安全健康能力,经矿委会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领会通知精神,结合矿井的实际情况,通过讨论研究。特制定该建设规划和方案。
一、简介
XXXX公司乡宁县管头镇上善村,井田面积11.9837km2,被批准开采2-10#煤层。确定原冷坡煤业公司为过渡矿井,现开采10#煤层,机采30万吨/年生产能力核定报省进行批复。
根据掌握的资料,井田水文地质属简单类型,瓦斯等级为低瓦斯矿井。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Ⅱ级,自燃倾向性属自燃煤层。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煤层爆炸指数22%。
六大系统现状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江苏三恒型号KJ-70N;
人员考勤定位系统煤科院重庆分院型号KJ-251;
消防防尘主管路为DG40钢管;
地面购置有QTD-110H型螺杆空气压缩机2台。
通信系统为上海丽波电子设备公司型号HY-128通讯交换机1台;
安全避险配备有AZ-60自救器。
二、成立“六大系统”建设规划和方案实施领导组
组 长: 张元甲
副组长: 常智慧 李 彬 常克俭 张世民 田应平
成 员: 张金平 师向鹏 王郑红 石国栋 祁伟玮
李烈火 王宇翔
具体分工:
(一)检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 通防科负责
(二)井下紧急避险系统: 安全科负责
(三)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信联络系统。 机电科负责
三、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目标要求
(一)、建设完善矿井检测监控系统。严格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完善安全监控系统,实现对煤矿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控,为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强化系统设备维护,定期进行调试、校正,及时升级、拓展系统功能和监控范围,确保设备性能完好,系统灵敏可靠。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和事故应急预案,落实值班、带班人员责任,监测监控系统中心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当系统发出报警、断电、馈电异常信息时,迅速采取断电、撤人、通知作业等应急处置措施,充分发挥其安全避险的预警作用。
(二)、建设完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严格按照《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规范》(AQ1048—2007)的要求,建设完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并做好系统的维护和升级改造工作,保障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所有入井人员必须携带识别卡(或具有定位功能的无线通讯设备),确保能够实时掌握井下各个作业区域人员的动态分布及变化情况。进一步完善制度,发挥人员定位系统在定员管理和应急救援中的作用。
(三)、建设完善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为入井人员配备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30分钟的自救器。从采掘工作面步行,在自救器所能提供额定防护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到地面的,必须在距离采掘工作面范围内建设避险硐室或救生舱。
(四)、建设完善压风自救系统。在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建立压风系统的基础上,按照所有采掘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提供压风供气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压风自救系统,设置供气阀门。井下压风管路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治灾变破坏。
(五)、建设完善矿井供水施救系统。建设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设置三通及阀门,在采掘作业地点和人员较集中地地点设置供水阀门。加强供水管路的维护,不得出现跑、冒、滴、漏现象。
(六)、建设完善通信联络系统。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在主副井口、井底车场、井下变电所、水泵房等主要机电硐室和采掘工作面安设符合规定的电话。井下避险硐室(救生舱)、水泵房、变电所设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积极推广使用井下无线通讯系统、井下广播系统。发现险情时及时通知井下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
四、建设完善“六大系统”规划和方案
我矿“六大系统”计划今年完成五个系统的建设,共计投入196.69万元,紧急避险系统为2011年的重点规划项目。其中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投入38.575万元;人员定位系统,投入约37.415万元;压风自救系统,投入47.5万元;供水施救系统,投入46.8万元;通讯系统,投入26.4万元。
(一)、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对原有三恒KJ-70N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将井下8口分站更新为16口分站,更新各种传感器及相关设备。计划资金38万元。完成时间:2010年11月15日。
更新改造计划表:
名 称
型 号
数 量
单 价
总 价
光干涉甲烷测定器
CJG10
19
650
12350
光干涉甲烷测定器
CJG100
1
650
650
甲烷检测报警器
JGB4
80
550
44000
电子风表
中速
2
800
1600
电子风表
低速
1
800
800
分站16点
KJ70N-F
3台
12800
38400
电源箱(1140)
KDW17
3台
11000
33000
电源箱(660/380)
KDW0.7
2台
5800
11600
甲烷传感器
GJC4
10个
2600
26000
声光报警器
KXH18
9个
2800
25200
温度传感器
KGW5
3个
2600
7800
CO传感器
GTH1000
10个
6500
65000
风筒开关传感器
GFD6
3台
950
2850
开停传感器
KGT9
15台
500
7500
风速传感器
KGF2
5台
3500
17500
烟雾传感器
GQL0.1
1台
2600
2600
风门传感器
JFK30(A)
6台
500
3000
馈电开关传感器
KGT2.5-660v
6台(660v)
2800
16800
馈电断电器
KDG1140
2台(1140v)
5800
11600
负压传感器
GPD5000F
2台
3500
7000
断电器
KDG2.5/127
6台
2800
16800
二通接线盒
JHH-2
30台
60
1800
三通接线盒
JHH-3
10台
90
900
监控通信电缆
2000M
6.5
13000
监控传输电缆
2000M
7.5
15000
加密狗
1台
3000
3000
总价
大写:叁拾捌万伍仟柒佰伍拾元整(385750)
(二)、人员定位系统
冷坡过渡矿井原人员定位系统为KJ251, 9月26日经厂家(重庆煤安)技术员来矿检查。决定对原有系统进行升级改造。11月15前完成。共计投入约37.415万元。
附表:
名称
个数
备用
总数
单价
总价
人员定位分站
2
1
3
29800
89400
人员定位识别器
9
4
13
11700
152100
人员定位识别卡
230
20
250
198
49500
人员定位检卡器
1
(电脑一套、识别器一台)
46000
46000
通信电缆
1700M
6500
13000
传输电缆
1000M
6000
6000
网线
100M
1.5
150
电脑主机
1
1
2
9000
18000
总数
374150
(三)压风自救系统
地面配置有QTD-110H型螺杆空气压缩机2台,主管路敷设为φ110钢管及配套设备,具体路线为
主管路:
压风机 —(4寸)主井400米—(4寸)主运输 1000m
支线管路:
压风机—(3寸)104口 —104巷—1052 500m
共计约1500米。
井巷掘进开始后,掘进工作面自掘进面回风口开始,每50m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袋,每组自救袋数量为5个,并保持距迎头25~40m的距离;岩巷掘进工作面距迎头100~130m安装一组(15个)压风自救装置,向外每隔100m安装一组(5个)压风自救装置;放炮撤人地点要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置(5个袋)。
105回采工作面回风巷在距采面上安全出口以外25~40m范围内设置一组自救袋,自救袋个数为50个;向外有人固定作业地点安装一组(5个)压风自救装置;进风巷在距采面下安全出口以外50~100m范围内设置一组自救袋,自救袋个数为50个。
工程计划时间为2010.11.20-2010.11.30,共计投入约47.5万元。
(四)供水施救系统(洒水系统)
新建约700米深水井,保障供水源。地面新建静压水池300m³。主管路为φ110钢管由主平硐入井,支线管路为φ80管路。具体路线为:
主管路:
洒水 —(4寸)主井400米—(4寸)主运输600米 小计:1000m
支线管路:
洒水 —(3寸)104口 —104巷——105 小计:500m
洒水 —(3寸)1051口——(3寸)105工作溜头 小计:500m
共计约2000米,计划工期为2010.11.15-2011.12.10,共计投入约46.8万元。
(五)通讯系统
我矿井下通讯联络系统已基本恢复,有待完善,计划购置安装数字程控交换机1台,敷设通讯电缆2200m(具有防水、防腐、防尘功能)。井下主要通讯网络为:
地面调度室至采掘工作面、主要机电硐室、井下变电所、主要泵房、主通风机房、避灾硐室(场所)、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等,保障有可靠的通信联络系统。
计划工期为2010.11.15-2010.12.10,共计投入约26.4万元。
(六)紧急避险系统
我矿计划于2011年在主井底建设一个避灾硐室(长约4米,宽2米,高2米),2012年规划在独头巷道掘进时,每掘进500m设置一个避灾硐室或救生舱。今年联系救生舱制造厂家,2011年完成本矿救生舱设计并预购置,最迟计划2013年初投入使用。
规划要求:
避灾硐室或救生舱,能有效防止有毒有害气体和井下涌水进入,并配备满足当班作业人员1周所需要的饮水、食品,配备充足的自救器、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器、急救药品和照明设备,以及直通地面调度室的电话,安装供风、供水管路并设置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