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生产网!

节能减排 循环经济 矸石山蜕变绿家园

作者:刘玉龙 2011-10-22 09:19 来源:本站原创

 

节能减排  循环经济 矸石山蜕变绿家园

——河东矿循环经济实施纪实

汾西矿业河东矿党委宣传部  刘玉龙 13593069949 7080795

 

郁郁葱葱的树木,色彩鲜艳的花朵,造型奇特的山中景观,娱乐休闲的公共凉亭,沿着平整宽阔的环山路一直向前,开阔的视野中尽是惬意舒畅。殊不知,眼前这座环境优美的绿色生态园,前身竟是河东矿堆积近50余年的三座矸石山。

众所周知,煤矸石的堆积对周边环境、居民生活均造成严重危害。河东矿这三座寿命长达50余年的矸石山,终日烟雾缭绕,好似三栋大烟囱一般,冒着黑乎乎的滚滚浓烟,有时还散发着非常难闻的气味,是名副其实的“火焰山”。由于长期以来废弃煤矸石的不间断排放、堆积、燃烧,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平均含量严重超标,烟尘严重污染了附近地表土壤和地下水体,加之坡面未经严格处理,有些部分极不稳定,曾造成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住在矸石山下的居民也深受其害:天气再热也不能开窗户,否则家里到处弥漫着一股异味;厨房里的食物都得盖严实了,否则就会蒙上一层黑灰。

近几年来,集团公司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环保节能和循环经济上下大功夫。为积极响应集团公司发展循环经济的方针路线,200912月,在集团公司绿化工作现场会上,河东矿矸石山有幸成为集团公司提前考虑、及早介入的工作治理点。在集团公司领导的带领下,环保、基建、建安等部门处室人员专门深入河东矿进行现场勘察、论证,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确立长效机制,提出“抓好基础、以河东矿为突破口、以研究院技术为主、建安公司负责工程、将河东矿矸石山治理搞成汾西矿业的样板工程”的要求。

在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河东矿信心备至。为彻底扑灭“火焰山”,改善生态环境,他们投巨资对三座高达80余米、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煤矸石山进行集中整治。他们结合自身实际,采用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对正在燃烧的矸石山利用注浆法进行灭火后,开始修理坡面、控制坡度、修筑挡土墙、排水渠急流槽,修建矸石山道路。在保证山体稳定的基础上,再采用生物措施进一步加固,综合采用生物、物理、化学等措施,对矸石山进行植被恢复。

    如今,经过“整容”的矸石山,治理率达99%,整个山体现呈梯田状,各层梯田之间设置马道,铺设上山道路和绿化喷灌管道,增设了蓄水池,覆盖矸石300多万立方米,生态恢复面积150余亩;总绿化面积达10万平方米。

河东矿因地制宜创出特色,为矿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矸石山的成功改造,引来各单位前来观摩考察。201110月中旬,省环保厅生态处、西山煤电集团公司在参观该矿矸石山过程中,对其改造工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给予极高的评价。一位参观者徜徉在山花烂漫的矸石山中不禁感叹道:“真不敢相信,这个绿色生态园的前身竟是冒着浓烟的煤矸石山。”

矸石山复垦后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正逐渐显现出来。复垦后的地块已经栽种的大量树苗及经济作物,能有效改善矸石山所在区域的气候,降解有害重金属元素,降低有毒有害气体在空气中的浓度,为进一步改善矿区生态环境起到积极作用。

正所谓“昔日‘火焰山’,而今着绿装”。如今已跻身山西焦煤乃至全省一流煤矸石治理样板工程的河东矿矸石山治理,仍在进一步规划实施中。河东矿始终把矸石山治理作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件大事来抓,以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循环经济为契机,以生态文明、造福一方百姓为己任,以向矸石山宣战、打造碧水蓝天工程为目标,以实现集团公司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为理想,艰苦奋斗,不断创造着令人惊叹的奇迹。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铸安矿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