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柱四面回采总结
作者:佚名
2011-11-14 21:52
来源:本站原创
煤柱四面回采总结
一、 煤柱四面概况
煤柱四面位于二水平煤柱采区,所属煤层为5煤,工作面标高+328~+352米。该面南与煤柱3面采空区以60米煤柱相隔,北为实区。259号钻孔位于工作面南部,DY34、DY35钻孔位于工作面西部。工作面走向长为606米,倾斜长为40米。煤层在工作面内部发育完整,厚约1.8—3.9米左右,工作面东部煤层倾角变化较大。工作面顶板为细粒砂岩,局部区域发育,黑灰色,硬度中等,泥质胶结,含大量云母片。直接底为K3石英砂岩或粉砂岩,灰白色,致密坚硬,硅质胶结,不显层理。该工作面由采二队采用高档普采进行初放回采,于2009年1月15日由我区进行回采,2009年3月15日回采收面结束。
二、 巷道布置的优缺点:
该工作面运输、轨道巷均为跟5号煤底板布置,断面8.96㎡,采用锚网梁支护,巷道布置经济合理。但是在回采末期由于巷道压力增大,巷道变形严重,垮帮吊包较多。后采用工字钢棚支护,有利于工作面上下出口和两巷的管理,对回采也有较好的效果。
三、 回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1、 工作面回采中过断层
该工作面在回采中揭露6条断层,落差为0.7—1.4米,断层性质为正断层,F1、F6对回采影响较大,其他对回采影响较小。揭露断层时,因煤层较薄,上、下盘均需跟顶回采,下盘需破底施工。过断层时上、下盘各布置一对∏梁加强支护,∏梁成对布置,迈步前移,每对两梁间距200MM,对于对间距500MM。同时加强初撑力和工作阻力的检测,强化过顶和棚档管理。
2、 对压力较大段进行维护
我队所回采的煤柱四面轨道巷﹑集运巷及三号联络巷巷道压力大,对安全生产不利,为确保安全生产,决定对巷道提前进行维护。巷道维护锚网梁区段采用DZ25—25/100型单体支柱配合800MM铰接顶梁,铰接梁顺巷道布置两排,一梁一柱,排距1.5米.工字钢区段直接在工字钢梁下打上两根单体,维护方式同超前.
3、 末采的摆采、跨采、掘进贯通。
我队所回采的煤柱四面转载机巷剩余25米,轨道巷剩余35米,即将进行摆采、跨采、掘进贯通。工作面摆采要求机尾走三茬,机头走一茬,工作面在转载机巷摆采至巷道剩余20米,轨道巷距三号联络巷20米时,机尾跨采长度达到5米时,停止摆采,由工作溜机尾向后掘进30米,然后打一直巷长度10米与三号联络巷贯通,贯通点在距三号联络巷口10米处,工作面直接向前推采,到两巷剩余长度15米时,缩短机头到集运巷,回撤原机头处的支架,工作面继续向前推采,工作溜机尾推采到三号联络巷后,摆采机头,将工作溜摆采到三号联络巷,,调直工作溜,继续回采.
四、采煤方法的优缺点及矿压显现规律、顶板管理经验:
该工作面采用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高档普采工艺进行回采。根据煤层赋存情况、采区及工作面布置方式、回采工艺形式、现有技术、设备、管理水平,该采煤方法和采煤工艺适合工作面回采要求。
五、 提高工作面采收率
该工作面煤层厚度变化,回采时须及时调整与煤层相适应的支柱,严禁丢底煤;每班加强工程质量验收,老塘浮煤清理干净、彻底,加强资源回收。同时要加大工作面挡煤板的应用。
六、组织正规循环作业经验:
七、设备选型合理性、使用情况:
该工作面选型合理,在回采过程中设备使用基本正常。加强对链板机司机的培训和监督,严禁司机在开车时睡觉,加强设备检修,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煤柱四面回采总结
采二队
雷慧君
2009年3月
上一篇:顶板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方案总结
下一篇:2011年一季度煤矿通风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