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某矿水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作者:佚名
2011-11-18 21:36
来源:本站原创
。
二、 自然因素
(一)、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
矿区内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补给量受大气降水量,降水强度,降水形式,地形地貌,含水层岩性诸多因素的制约。矿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36.6mm,多以暴雨形式集中于每年的7-9月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沙漠滩地区、地形平缓,透水性好,降水入渗系数 0.3-0.6;黄土丘陵区,地形破碎,沟谷坡度大,降水的入渗系数很小,一般小于0.1。另外沙漠滩地区地下水还接受凝结水的补给,但补给量甚微。
矿区内各大水系的地表分水岭与地下分水岭基本吻合,补给区与排泄区的地形高差较大,降水垂直入渗补给后,地下水向河谷区和洼地区运移,运移速度取决于含水层岩性和基底岩层形态特征及水力坡度(一般在5-20‰)所以沙漠滩地区汇流相对集中平缓,出露大泉多,河流量比较稳定,内流湖泊、海子分布较多。黄土地貌区地下水流向分散,泉水细流,时有干涸。基岩承压水以侧向补给为主,并与潜水存在互补关系,主要通过越流或“天窗”顶托方式发生联系。
地下水除以泉泄流方式排入河流之外,垂向蒸发亦是主要的排泄方式之一。沙漠滩地区及内流中心地带,地下水位埋深多小于3m,湿地或湖泊为地下水的蒸发排泄创造了条件。
矿区地下水流向松散层孔隙潜水及基岩风化裂隙潜水的径流方向由高至低与现代地形吻合,河谷区潜水径流方向与地表水径流方向基本一致但存在一定夹角。深层地下水径流方向基本沿岩层倾向由东向西或西南方向运移。
地下水动态反映出八、九月份或九、十月份水位和泉水流量达最高值,雨季后逐渐下降至次年一月,二至三月份冰雪融化,地下水位与泉水流量又有微小回升,随后继续下降,到雨季前四、五月份下降为最低值,年内出现两个峰值的动态曲线。峰值出现的时间一般滞后于降水峰值期,其滞后时间及变幅与地下水补给面积大小等因素有关。一般补给区面积大,径流途径长,则滞后时间长,年变幅小,沙漠滩地区水位变幅一般在0.5m左右。年际变化基本与降水周期同步,但有一定的滞后期,其滞后期长短亦主要与地下水的补给面积大小有关。综上所述,矿区内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少量凝结水的补给,因受本区特殊气候因素影响,形成每年7-9月份和凌讯期集中补给,长年消耗的特点。
目前矿井涌水量较小,正常涌水量约为15m3/h,矿井水为中性水,主水泵、备用水泵、检修泵为同型号、同功率D6-25×6配套电机功率22KW 3台,排水能力为46m3/h,工作面顺槽的水利用小水泵排至主水仓,由主水泵一级排出地面。
(二)灾害产生原因及地点
1、本矿井可能发生的水灾害地点。
① 回采工作面
② 顺槽掘进工作面掘至北部矿界的水库
2、水害的预兆
〈1〉煤层发潮发暗,本来是干燥发光亮的煤层,由于水的渗入变的潮湿、暗淡。
〈2〉工作面气温降低或出现雾气或硫化氢气味,
〈3〉有时可听到水的“嘶嘶”声。
〈4〉矿压增大,发生片帮、冒顶及底膨。
〈5〉煤壁和巷道壁“挂红、挂汗”,水的酸度大,发涩有臭鸡蛋味。
〈6〉顶板突然涌水或底鼓的现象发生。
〈7〉出现压力水流,这是临近水源的征兆;水充清澈,距水源稍近;水源浑浊已逼近水源。
〈8〉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如“CH4、CO2、HS2”。
〈9〉顶板压力异常。
第一节 组织措施
1、为有秩序的抢救遇难人员,处理事故尽快地恢复生产,特成立救灾指挥部。
(1) 救灾指挥部:
总 指 挥:矿长
副总指挥:安全副矿长 生产副矿长
技术负责人 机电副矿长
成 员:采煤队长 通风科长 机电科长
保卫科长 安监科长 调度室主任。
(2) 救灾指挥部成员通讯录
(3) 救灾指挥设在调度室,调度室电话:805(内部)
3、矿调度室首先向矿长汇报事故情况,立即按计划组织救灾指挥部,并组织人员投入救灾。
4、组织井下工人有效地控制事故范围的扩大,在无法控制灾害的情况下,现场人员必须有组织地按原定的避灾路线迅速撤出。
5、事故发生后,必须严格控制入井人数和准确统计留在井下人员。
6、救灾人员根据事故的性质和位置,选择捷径到达事故地点,以便尽快地进行抢救和搜寻遇难人员,井下救灾基地应设在灾害地点附近支架完好的进风巷中。
7、救灾的方法和原则应根据救灾的性质和地点确定,一般采取切断电源,直接救灾,封闭事故区域等方法进行。
8、抢险组、物资准备组、材料购置组
一、地表水的防治
1、由矿领导组织有关人员现场查看地表采空塌陷情况,对漏水隐患的地点进行封充封堵处理。
2、重新挖砌主副井筒附近的排水沟,确保洪水不入井内。
3、疏通工业广场及道路的各条水道,保证雨季排水
畅通。
4、在雨季来临之前,附近准备足够的砂袋,并由专职人员管理。
5、库存足够容量的雨衣、雨鞋、铁锹等防洪物资,并且由专人负责成立防洪领导组。
二、井下防治水
1、查清周围小窑分布、开采范围和积水情况,在建设及生产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以防与其它矿井采空区沟通。
2、采掘中一定要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有水必放”的原则。以防渗水事故发生。
3、在井底皮带运输巷设有容量足够的水仓和排水设备,确保在24小时内最大的涌水量。
4、在机电硐室及水泵房通道内安装防水密闭门。
5、在回采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配备有小水泵,以防工作面积水。
6、在断层带附近要加强观察,如发现水量增大时,采取专门的堵漏措施。
7、该矿井本年度可能发生的水患灾害地点主要是相临工作面采空区积水,所以在对上一回采面进行封堵(闭墙)管理时,闭墙必须没有水池或反水管,不得堵死,防止采空区形成积水。
第三章 水害事故的处理计划
二、 临场处理
1、发生透水事故后,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并在班组长或者老工人的指挥下迅速抢救,就地解决,加固工作地点的支护,堵住出水点,以免事故扩大。
如情况危急,水势迅猛无法抢救,则应有组织地避开压水头,迅速撤离事故区的地面。
2、调度室接到透水报告后,要立即向矿领导、局办公室、局领导汇报,并通知有关救护人员同进行抢救,同时根据出事地点和可能涉及的地区通知人员撤离。
上一篇:煤矿地质灾害事故应急处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