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鹰山煤矿技改工程主、副斜井过居民区施工放炮安全技术措施
措施会审意见
措施名称:老鹰山技改工程主、副斜井过居民区放炮安全技术措施
单位工程名称:老鹰山煤矿技改工程
会审主持人:
会审时间:
地 点:
参加会审单位 签字
施工单位:
工 程 部:
安 全 部:
通 风 部:
副总工程师:
总工程师:
会审意见
一、概述
1、主斜井井口实测坐标为:X=2939304.906,Y=35501035.879,(底板设计标高)Z=+1849.00,现主斜井井口距工作面平距67.7m,斜距为74m,距地面垂距38.6m。
2、副斜井井口实测坐标为:X=2939272.906,Y=35501055.379,(底板设计标高)Z=+1843.00,现副斜井井口距工作面平距55.73m,斜距为61m,距井口上公路平距24.81m。
现已进入基岩,施工采用光面爆破,由于主斜井工作面距地面垂高为38.6m;副斜井工作面距地面垂高为24.81m;考虑爆破对地面公路及民房的影响,为保证施工期间公路及民房安全,特制定本措施。
二、掘进
(一)、巷道形状、断面及支护。
1、巷道形状:直墙半圆拱形。
断面尺寸见下图:
(二)、掘进方式
1、掘进采用光面爆破,控制炮眼深度,多打眼,少装药,分次爆破的原则。
(1)、工艺流程:
安全检查、施工准备工作和验收→打眼→装药→联线→撤人、放炮→临时支护→出矸→永久支护。
(2)、打眼:
打眼采用YT-28型气腿式凿岩机,六角方钢钎,一字型合金钻头。工作面配备风钻6台,其中2台备用,支护锚杆机4台(型号MQT-130C1)其中2台备用。打眼顺序为先打上部眼,爆破上部,把矸石出完后,在打下部眼,爆破下部。
三、爆破
1、炸药和雷管的选择
(1)、使用三级煤矿许用乳化炸药和8号覆铜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
(2)、毫秒雷管的延时计算:(最后一段以Ⅲ段来计算)
T =Ⅲ段雷管延时-Ⅰ段雷管延时 =(50+10)-13
T =47毫秒<130毫秒
四、装药量及炮眼的设计。
1、爆破安全及装药量的计算
(1)依据
根据公安部颁发《爆破安全规程》第八条
爆炸源与人员和其他保护对象之间的安全距离,应按各种爆破效应(地震、冲击波、个别飞散物等)分别核定并取最大值。
一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爆破地震安全性应满足安全震动速度的要求,主要类型的建(构)筑物地面质点的安全震动速度规定如下: a.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 1.0 cm/s b.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型砌块建筑物 2~3 cm/s; c. 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5 cm/s; d. 水工隧洞 10 cm/s; e. 交通隧洞 15 cm/s; f. 矿山巷道: 围岩不稳定有良好支护 10 cm/s; 围岩中等稳定有良好支护 20 cm/s;
围岩稳定无支护 30 cm/s;
考虑老鹰煤矿主副斜井上方建筑物情况,不存在冲击波、个别飞散物等其他情况,按爆破效应的安全距离计算即可。
(2) 爆破地震安全距离可按公式(1)计算
式中:R——爆破地震安全距离,m; Q——炸药量,kg;齐发爆破取总炸药量;微差爆破或秒差爆破取最大一段药量; V——地震安全速度,cm/s; m——药量指数,取1/3; K、α——与爆破点地形、地质等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可按表2选取。或由试验确定。
主副斜井井筒公路民房为一般砖房,震动速度取V=2.0 cm/s。
表2 爆区不同岩性的K、α值
主副斜井现掘进至公路民房位置岩性为灰岩,围岩属较稳定岩性,且有良好支护,K、α取坚硬岩石 K=150,α=1.5
(3)主斜井装药量的计算
主斜井地形剖面图如下:
(4)副斜井装药量的计算
副斜井地形剖面图如下
(2)、炮眼技术要求及设计:
1、从计算装药量来看,主斜井每次只能装10.224kg药,炮孔深度按2.1m打,爆破进尺达1.7m,一次只能放两炮,每炮装一节药加炮头。
2、副斜井每次只能装2.717kg炸药,炮孔深度按1.2m打,爆破进尺达1m,一次只能放三炮,每炮装一节药加炮头。
3、炮眼布置为一圈周边眼,二圈辅助眼,一排底眼,6个掏槽眼。周边眼间距0.35m。掏槽眼间距600—800mm。
4、所施工炮眼每眼眼深一致,眼底落在同一个平面上。
5、辅助垂直于工作面施工,周边眼布置在巷道轮廓线往内50mm的位置上,掏槽眼与巷道中心线呈75度夹角向巷道中心收拢,其余底眼均按巷道坡度进行施工。
(3)、起爆顺序及连线结构
炮眼起爆按由下而上的顺序进行,且周边眼与辅助眼在连线时交错连接。
1、掏槽眼装I段雷管。
2、拱基线以下的内外圈周边眼均装II段雷管,连线时交错连接。
3、拱基线以上的辅助眼装III段雷管,周边眼装Ⅳ段雷管,连线时辅助眼与周边眼交错连接。
4、爆破连线采用串联方式,分次起爆,每次放炮装药量不得超过10kg。
五、爆破图表
六、安全技术措施
1、放炮时间安排在早班、早中班和晚中班,夜班不许放炮。
2、每次炮前,必须将工作面的钻眼机具、电缆、风水软管、等物件移至远离工作面,防止放炮崩坏。
3、施工中必须随时进行敲帮问顶工作,及时将顶、帮浮矸找净。找顶时,找顶人员必须使用长柄工具站在顶板完好、支护完整的安全地点由外往里进行,并清理出畅通的安全退路,且找顶点下方及往里迎头方向严禁有人。
4、施工中每班必须派专人负责观察周边围岩情况,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
5、放炮警戒岗的设置与撤除由班长负责,撤人范围:工作面后100米及巷道内的所有施工人员。确认人员撤完后,方准放炮。
6、每次放炮时,必须严格执行“一炮三检查及三人联锁放炮制”。
7、放炮必须采用矿规定的放炮线进行放炮,放炮线长度必须在200m以上。8、爆破母线和连接线、电雷管脚线和连接线、脚线和脚线之间的接头必须相互扭紧并悬挂,不得与轨道钢丝绳、等导电体相接触。9、爆破母线与电缆、电线、信号线应分别挂在巷道的两侧。如果必须挂在同一侧,爆破母线必须挂在电缆的下方,并应保持0.3m以上的距离。
10、爆破前,爆破母线必须扭结成短路。
11、爆破前,脚线的连接工作可由经过专门训练的班组长协助爆破工进行。爆破母线连接脚线、检查线路和通电工作,只准爆破工一人操作。
12、放炮母线之间的连接采用接线盒、母线与雷管脚线的连接、脚线与脚线的连接用胶布包好,严禁出现明接头。
13、每次放炮前,放炮员必须对放炮母线进行认真检查,发现放炮母线损坏时,必须立即更换。
14、放炮母线必须作为放炮专用,严禁兼作它用。
15、爆破工必须是经过培训,并取得爆破合格证的专职人员担任,并持证上岗。爆破工严禁穿化纤衣服下井。
16、装配起爆药卷时,必须在顶板完好、支护完整、且无淋水地点进行,同时必须避开电气设备和导电体,防止电雷管受振动或冲击,防止折断脚线及损坏其绝缘层,并把雷管脚线短路扭接。
17、炸药与雷管必须分装分运,领取炸药、雷管必须根据当班计划用量,当班用剩药管必须及时交回临时炸药库。药管箱摆放必须在放炮警戒区域以外,并上锁。
18、放炮母线之间的联接采用接线盒、母线与雷管脚线的联接、脚线与脚线的联接用胶布包好,严禁出现明接头。
19、封泥长度不得小于0.5m,必须严格使用水炮泥。
20、设专职瓦检员检查瓦斯。只有当放炮地点附近20m内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小于0.8%时方可装药放炮。
21、严禁在井下用短路的方法对母线进行导通实验,严禁连续两次扭炮器。
22、炮前炮后洒水降尘,严禁矿尘堆积。
23、如遇残爆或拒爆,在处理时必须严格按下列规定执行:
⑴、由于连线不良造成的拒爆,可重新连线起爆。
⑵、在距拒爆炮眼至少0.3m处另打与拒爆炮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装药起爆。
⑶、严禁用镐刨或从炮眼中取出原放置的起爆药卷或从起爆药卷中拉出电雷管;严禁将炮眼残底(无论有无残余炸药)断续加深;严禁用打眼的方法往外掏药;严禁用压风吹这些炮眼。
⑷、处理拒爆的炮眼爆炸后,爆破工必须详细检查炸落的岩矸,收集未爆的电雷管,并交回炸药库。
24、装药前,必须用压风将炮眼内的岩粉吹出。吹眼时,人员必须避开压风吹出气流方向,以免炮眼内飞出的粉块物伤人。
25、装药时,所有炸药的聚能穴方向必须一致。
26、每次炮前,必须将警戒区域内的所有人员撤出至警戒点以外。
27、每次炮前,必须将工作面所有动力电源停掉。
28、每次放炮,由班长、安检员和瓦检员从迎头把所有人员撤至井口两侧,井口前方严禁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