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生产网!

216工作面初次放顶措施

作者:佚名 2011-11-18 22:28 来源:本站原创

216工作面初次放顶措施

 

一、说明:216工作面即将投入生产,为保证初采和初次放顶工作的安全进行,特制定本措施

二、技术安全组织措施

1、初次放顶期间,工区成立放顶领导小组,小组成员跟班现场指挥,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处理,柱、梁、鞋按规程规定配齐,确保初次放顶期间的安全生产,直至初次放顶结束。

2、工作面采用四-五峒控顶方式,顶板坚硬,悬顶面积大,不易冒落时,必须坚持多次注液,确保初撑力。各种特殊支护(密集、戗柱、贴帮柱、墩柱、丛柱、π型钢大棚等)齐全正规。

3、对工作面所属范围内的所有机电运输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并试运转,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要在生产前整改完毕,确保各安全生产保护系统完好可靠。

4、所有支柱支设都必须达到90KN以上的初撑力,单体支设正规,垂直于顶、底板,迎山有力,铰接顶梁垂直于煤壁,顶梁上部冒空处必须用木料接实顶板。顶板破碎地段必须背笆,竹笆上下搭茬不少于200mm,前后搭茬不少于50mm,正规支柱必须穿铁鞋。

5、由于工作面煤层厚,采高严格控制在1.6-2.3m之间,必须沿顶撇底采煤,单体支柱严禁超高支设,严禁随意单升棚,保持支护的整体性。煤厚超过2.3m时必须采取接顶或穿板梁等降低采高措施。要根据采高变化及时调配适宜采高的单体,多次注液,确保初撑力。人行道两侧单体必须拴防倒绳。

6、由于工作面底板较松软,铁鞋严禁支设在浮煤浮矸上,若钻底超过100mm,可采取铁鞋下垫板梁或道板,更换大铁鞋等措施。

7、若顶板随回随冒,循环柱用戗柱;若悬顶面积大,循环柱用密集。严禁工作面有空载支柱,顶梁两个一组顺倾向码放在二档内。

8、在用单体必须棵棵完好,不漏液,无外观缺损。单体使用前要升2-3次,放尽柱缸内空气。要根据采高变化及时调配单体。初次放顶期间,要备有足够的单体、顶梁、铁鞋和接顶材料。

9、泵站压力必须达到18Mpa以上,乳化液浓度保持在2-3%之间。每次整修后,必须对新支设的单体进行二次注液,确保初撑力达到规定要求。

10、工作面必须拉线支柱,密集、戗柱、贴帮柱、水平销、顶梁牙壳、手把体、三用阀、溜子、运输设备、柱鞋等一条线。

11、工作人员进面后,首先检查工作面顶板、支架、煤壁等安全情况,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12、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坚持敲帮问顶制度,及时找掉危岩悬矸;坚持先支后回制度,严禁空顶作业或提前回料。

13、初次放顶期间,回柱人员要配齐专用工具,卸载手把拴绳长度不低于1.5m。坚持敲帮问顶、先支后回制度。回柱时,两人配合,一人回柱,一人监护,如需改棚,必须先支后回,支设临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回柱时必须坚持由下向上,由里而外的顺序进行回撤。二人都要站在支柱的斜上方支架牢固的安全地点进行操作,组与组之间分段错距不小于15m,严禁支、回柱平行作业,严禁回料与割煤等工序同时进行,回料时要停止工作面输送机。回出的支柱应立即升起,支设到新切顶排,严禁一次性大面积回柱。

14、回压力集中的支柱时,要予以高度重视,精力集中,不可一次卸载,应远距离操作。降柱时要认真观察顶板掉落情况,随时停止卸液。对不合格的支柱要提前整改,并打临时柱(棚)控制顶板。对压死的支柱要打好替柱(棚),然后采用挑顶卧底的方法进行回撤,严禁采用爆破的方法进行回撤。遇有埋压支柱,可用铁链套上支柱手把体或用铁棍来回撬拔的方法回出。

15、回料时要选在顶板碎、压力大处开始。回料时要设专人观察顶板,清理好退路,严禁多处拉茬回撤,随时做好撤人准备。如喷矸严重,回柱前要挂好挡矸帘或挡矸网。

16、初次放顶期间,部分地段悬顶面积过大,如无墩柱,必须每4.5m支设一组丛柱加强支护。

17、初次放顶期间,若悬顶面积过大,要控制好风流,机头、机尾悬挂挡风帘,以保证工作面有足够的风量。

18、初次放顶期间,要密切观察顶板下沉和冒落情况,做好矿压观测,根据矿压观测资料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根据该面顶、底板岩性,预计该面直接顶初次跨落步距20m,初次来压步距为60m。初次放顶期间,要每隔半小时停一次溜子观察顶板。当悬顶走向超过20m不冒落时,必须经矿领导现场会诊,采取针对性措施。

19、初次放顶期间,顶板压力大时,采煤机采取段落式割煤,随时返机拾煤,移溜支柱。煤机过后,及时挂梁支护,必要时停机挂梁。移溜时要随移随支柱,待溜子移到位后再支设正规支柱。

20、顶板压力大,有折帮掉顶危险时,可采取π型钢维护。要保持一梁两柱,梁上用料接实顶,每节溜子扶一棚。

21、由于本面通风距离长,系统复杂,煤层为强爆炸煤层,地温高,要保护使用好各类通防设施,上齐各类监测设施。若工作面悬顶面积大,造成风量不足时,要经矿领导会诊,采取挂挡风帘等措施。

22、若出现顶板来压征兆时,工班长当机立断,将所有人员撤到安全地点,待压力稳定后,方可由外向里逐棚检查维护,确保安全。

23、超前维护要保持完整性,切顶排一梁两柱,并支设丛柱维护,与拖后工作面放顶线齐。

24、南翼采区高氮缺氧,工长以上管理人员必须配备两用仪,瓦斯便携仪、甲烷传感器、断电仪等正常悬挂使用。

25工作面生产时,将揭露落差不等的断层,届时另提措施。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铸安矿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