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通风区“一通三防”工作总结
作者:佚名
2011-11-20 21:10
来源:本站原创
齐心协力 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2009年是通风区刚组建的一年,按照公司和矿工作总体部署,通风区以“成本管理年”为指导思想,以内部市场化运作为工作方针,遵循效果第一、理由第二的工作原则,以严谨、务实的思维开展通防工作。在工作中,通风区以市场化的理念完善管理,促进创新,充分发挥每位职工的能动性,顺利保障了主线工程的进行。2009年全年,通风区进一步强化“一通三防”管理工作,加强全员技能培训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矿井“一通三防”安全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杜绝了“一通三防”事故,为矿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
一、强化通风系统管理,优化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系统犹如人的血液循环系统,担负着向井下供氧、稀释并排出有毒有害气体的功能,是“一通三防”工作的基础,它的合理可靠与否直接影响着矿井安全生产工作。2009年通风区根据矿生产任务和进尺情况,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了全面调查并根据生产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了调整。
1、根据矿井安全生产需要,合理调配通风系统
通风系统是通风工作的核心部分,4月份,主、副、风三井全面贯通。随后临时主扇顺利安装试运转,组织编制通风机性能测定方案,准确获得风机性能各类指标。5月份主井南马头门与人车站顺利贯通,6月份充电整流硐室回风联巷与环型车场贯通,7月份副井东等候室与副井贯通,8月份副井井底清理斜巷与副井、充电整流硐室与运输大巷、副井空车线东西段贯通,9月份副井重车线与消防材料库、副井重车线与副井西门贯通。每次巷道贯通前均编制系统调整方案,贯通时组织技术人员现场跟班。同时,根据巷道施工变化情况,对井下局部通风系统进行了较大调整,优化各掘进头的供风线路。目前井下各巷道风量充足,风流稳定。
2、加强巷道贯通管理,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2009通风区组建以来,根据矿建生产实际情况,全矿贯通的巷道共计10处,在贯通前,对受贯通影响区域的通风系统进行全面的调查,对巷道的风量进行测定,然后对通风系统进行分析,并优化和改造,确保各区域风量分配合理、可靠,以满足安全生产需要。同时,对可能受贯通影响的区域提前安设通风设施,在巷道贯通时,区里安排技术人员现场跟班,确保巷道贯通时能够及时对通风系统进行调整,通风区及时安排,布置周密,保证了贯通后通风系统的稳定、可靠,为矿井的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同时工程技术人员现场通风系统调整及现场管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二、以技术为先导,多措并举,防治瓦斯关口
1、以技术为先导,确保安全生产
瓦斯防治工作是通防工作的重点,揭穿煤层是瓦斯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矿专门与煤科院抚顺分院合作,以强大的科技实力保证揭煤的安全性。截止到10月份,板集煤矿主、副、风三个井筒分别揭煤层共8层,依次为9煤、8煤、7-1煤、7-2煤、6-1煤、6-2煤、5煤、4-2煤,而且5煤、4煤在整个淮南矿区都较少揭露。三个井筒井筒检查孔瓦斯突出危险性测试测试指标(坚固性系数F、 放射初速度△p)显示井田内各煤层都具有突出危险性,如采用常规方法,每个井筒仅揭煤时间至少需要半年时间,工期将延期很长时间,实现三井筒快速、安全揭穿各煤层。井下主风联巷顺利过4-2煤层,炸药库回风巷成功过4-2煤层、装载胶带机尾部联巷成功过4-2、5、6-1、6-2等煤层,由于措施采取得当,在所有过煤层工作中,均未出现瓦斯含量超限、动力等异常情况。
通风区严格通风日报、旬报、月报的发布,测定井下的各工作面的风量、瓦斯涌出量等指标,并从煤科院辽宁分院购得WT-1检测仪,实时测定了揭穿煤层的瓦斯放散初速度等参数;1#钻场施工4个探测瓦斯钻孔,对主胶带机石门煤层的瓦斯含量进行探测;另外,通风区加强现场管理,以班前会、学习板报的形式学习国家、省、市、公司的有关瓦斯治理的文件。
加强现场瓦斯管理,瓦斯检查工作是一项责任心强的工作,通风区从日常管理入手,加强对瓦斯检查员的管理,定期和不定期地对瓦斯检查员进行查岗,对违反劳动纪律的人员,严格按制度进行处理,利用来电显示电话加强瓦斯检查员的现场交接班和班中巡查瓦斯班中汇报情况的管理。瓦斯检查员是矿井通风工作的“哨兵”,是关键岗位,因此加强瓦斯检查员的现场交接班和劳动纪律管理就十分重要;坚持“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原则,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加大查岗力度,制定严格的奖惩与考核办法,坚决消灭瓦斯检查员的违章现象,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同时,对因工作不到位和没有按措施要求作业而造成瓦斯超限事故的责任人和责任单位,严格按矿文进行追查处理,从而提高了全矿人员对瓦斯防治工作认识的重要性。
3、完善监测监控系统,筑牢防治瓦斯的每一道防线
矿井监测监控系统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是实现矿井自动化的前提。矿于5月24日开始安装KJ66监测监控系统并于5月26日调试成功。KJ66监测系统运行状况良好,能够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井下监测数据变化情况能及时反映到地面中心站;对井下所有头面都实行了瓦斯监测监控;为加强对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的管理,每天派专人对井下各区域瓦斯监测断电装置进行校对,保证灵敏可靠,杜绝瓦斯超限作业;截止到10月份,共安设监测分站6台、瓦斯传感器20台、设备开停9台,温度传感器10和风速传感器10台、风门开关8组、便携仪165台,布置监测线路5000多米,监测监控系统的运行从技术上保证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三、采取新技术 加强防尘工作
2008年,通风区抓好井底车场防尘工作的同时,还督足其他工作面的防尘工作,严格措施落实,加大检查和处理力度,杜绝灰尘堆积超限作业,同时很抓矿井通风质量标准化工作,为井下各施工地点创造了足够的、良好的新鲜空气,确保职工身体健康。2008下半年,对各工作面安设了风水联动喷头48个,在使用过程中普遍反映喷雾效果好。冲洗巷道12000米。
四、加强放炮及火工品管理工作
2008年,在放炮队成立之前,通风区就已经编制好放炮员的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等,从制度上规范操作。在实际的工作中,严格管理,根据“三大规程”规定, 加强放炮员的业务知识培训和工作责任心教育,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 防止放炮事故的发生;严格执行炸药和雷管的发放、领退制度,领取的炸药和雷管一定要妥善保管,不得随意丢失和浪费,剩余的炸药和雷管要交回炸药库。同时,对于刚培训的放炮员,区组织签订师徒合同,每月严格考核;并加大对施工单位班队长的培训,开展知识带井下的学习活动;9月2日至9日在副井锁口放炮过程中,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克服人员少,放炮难度大,并兼顾矿开拓一队、掘进一队放炮任务,加班延点,放弃休息,24小时连续工作,确保副井锁口安全施工,这些工作的有力的保障了主线工程的进行。
五、 完善机构设置,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
通风区正式成立以来,便面向全矿区公开招聘监测队队长、封闭队长、技术员、木工、瓦工。6月中旬面向全矿招聘放炮员、测气员并送往培训中心进行培训。7月份随着井下工作的开展,正式成立了风筒队,9月份以1#钻场施工探测主胶带机石门钻孔为起点成立了钻机队。
在完善队伍建设的同时,通风区十分重视完善员工的管理考核机制,依照市场化的要求运作,不断完善班组考核办法。5月上旬编制完成全区岗位责任制与技术操作规程,确立了全区安全例会制度。各队又另行编制测气员、监测工、调度员、放炮员的岗位责任制与管理制度,将全员考试成绩与工资分配挂钩;目前各队严格按照工分进行效益工资分配,实现了能者上,多劳多得的市场化管理制度;另外,实行补充管理制度,如重点工作蹲点制,安全隐患值班制等,其中针对放炮队现状,区实行以老带新上岗制,并严格考核传授学习情况; 10月份区内实行技术管理人员带班制度,另外矿“一通三防”安全例会也正式启动,全区职工淘汰机制也已开始编制。市场化的管理体制的操作使得每个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转变了工作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
六、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年及百日安全督查活动 确保“一通三防”工作长期稳步进行
今年以来,我们积极组织广大员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公司、矿安全工作会议等一系列安全指示精神,深入开展了安全整治活动。
1、通风区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没有一丝一毫的松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时刻崩紧安全弦,认真落实公司会议精神和“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好作风,切实做好通风系统管理和通风设施的日常检查维护工作,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火工品管理,加大查岗力度;确保“一通三防”工作在2008年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2、通风区针对性地开展专项动态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开展专项动态检查注重实效,不留死角,不走过场,责任到人,整改到位,自通风区成立至今,已联系各项业务60余项,这其中有对承建单位的,如中煤三建二十九处、江苏华美等,也有对矿职能科室的,如生产办技术组、地质测量组、经营办培训组等。业务联系的开展使通风区的保障更为有力有效。
排除“一通三防”安全隐患是通风区工作的重点,自通风区成立至今,区已经组织5次“一通三防”专项检查,参加1次火工品专项检查,查出各类安全隐患74项,从根本上保证了矿井建设的顺利进行。另外通风区已累计向驻矿安监处发送隐患统计表6份,解决10余项重大问题。特别是加大“一通三防”管理,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有效防范瓦斯煤尘等事故发生;把开展专项动态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作为专项整治的重点,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一通三防”安全工作的继续深入进行。
3、通风区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对“三违”行为严惩不贷,对“三违”人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职工真正理解“三违”的危害性和严重后果,杜绝习惯性违章,消除侥幸心理。对违章违纪者,发现一个处理一个,绝不宽容。特别是习惯性违章,更是严惩不贷。同时,对“三违”人员不仅仅是粗暴处罚了事,而是从人本管理的角度出发,苦口婆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不懈努力,坚持把安全工作深化、细化,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强化防范措施,加强宣传力度,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人人讲安全,人人抓安全,杜绝“三违”行为。
4、2008年,通风区针对新工人增加、岗位工不足、员工素质不高的情况,加大员工素质教育,创造性地开展了“全员职工业余培训”活动,并进行现场提问方式,采取各种形式,强化员工素质教育,逐步实现“以素保安”,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七、简化管理层级,完善机构功能
在2008年度,通风区围绕“市场接轨年”的主题,以市场化促进效能提升,使通风区的工作得以加速开展。设置了通风调度,使一切工作更加便利;各队不设副队长,使管理效率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每天下午召开通风例会,使工作的传达执行畅通无阻。
八、回顾2008年通风区工作,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
1、如技术人员创新能力不足,宣传效果不佳,员工的现场执行力不强,工作模式单一等等,这些都需要以后的努力来完善。
3、通风部门新人员比较多,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培训和培养力度。将采取措施在区队形成“赶、学、帮、超”的氛围,着手制定新工人考核办法,制定具体的技能比赛方案,促进职工提高个人专业技能。
今后我们要认清自身的缺点,坚决克服不足之处,脚踏实地,勤奋工作,为杜绝“一通三防”事故、完成矿井生产任务做出新的贡献。
一、通风工作目标:
1、坚决杜绝“一通三防”事故;
2、消灭轻伤人身事故及二级以上非伤亡事故;
3、通风质量标准化达一级标准。
二、通风工作思路:
2009年在公司和矿的领导下,严格按章作业,依法办事,在管理上不徇私情,不看面子,对事不对人,全区必须树立为一线服务的思想,副队长以上干部必须经常深入井下解决生产问题,每月入井次数不少于24次,把各项工作真正落在实处;要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矿井“一通三防”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
未雨绸缪,决战2009年度将是通风区工作由正规到成熟的关键性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按照我区安全工作“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规划,主要是抓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全面提高工程质量,不断夯实安全基础,全力打好安全攻坚战,为实现全年安全生产任务而奠定基础。
1、完善市场化机制与淘汰机制,健全机构设置,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创新工作模式。
2、树立技术先导作用,搞好技术管理,编制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认真贯彻执行,加强与技术办等相关单位的联系,及时准确地掌握井下采掘现状,加强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各项工作有落实、有记录。
3、优化通风系统,完善通风网络,质量标准化实行动态管理,进一步向采区延伸,夯实基础。
4、加强首采工作面的瓦斯防治,从风量的配备、工作面的瓦斯管理都要进行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研究,确保安全回采。坚持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原则,牢固树立“瓦斯不除,永无宁日”的思想,加大各工作面的瓦斯综合治理的力度;(1)重点加强掘进工作面过煤层的瓦斯管理工作,必须制订专门技术管理措施,加强现场管理。(2)特别是加强掘进巷道的揭煤层和过断层期间的通风、瓦斯管理。(3)强化煤尘管理,坚持各工作面每班洒水一次,各种喷雾正常使用,杜绝煤尘超标作业。
5、根据矿井生产实际情况,地温问题日益严重,工作面夏季温度均超过32度,要求各采掘队教育广大职工爱护通风设施,确保工作面有足够的风量。一方面进行矿井内部挖潜,努力提高有效风量率,尽量加大工作面的风量,另一方面逐步安设降温设备。
6、加强矿井瓦斯资料收集,随矿井井巷工程延深,进一步增加采样点,收集瓦斯含量、瓦斯压力、煤层硬度等参数。
7、建成安装注氮、注浆、束管检测、监测监控系统。
8、加强职工业务知识培训,提高职工劳动技能,将三大规程编印成册,发放到每位职工手中,让每位职工有条件经常学习,经常重温,从而在职工头脑中深深地打下了“安全为天”的思想烙印。
总之,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安全工作是煤矿生产中永恒的主题,是天字号工程。“一通三防”安全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安全工作只能时时紧,不能刻刻松,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吸取事故教训,严抓、严管,抓好“一通三防”管理工作,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通 风 区
2008年10月
上一篇:2011年一季度煤矿通风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