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1-1西工作面撤面补充措施
作者:佚名
2011-11-20 21:19
来源:本站原创
2331-1西工作面撤面补充措施
一、撤面前的准备工作
1、严格按生产部现场划定的停采点位停采,工作面在推至溜导4点前,应预先将工作面采位调至与停采线平行后改为正规推采,工作面调采时要严格执行《2331-1西工作面调采补充措施》。
3、为便于回收大件,外运柱梁,材巷11.4KW绞车可最多滞后工作面切顶线4米,当材巷超前维护至11.4KW绞车最末一次挪移位置以里2米向外至停采线不再用DZ25-30/100单体支柱配合十字梁及1米的副梁替换原掘进工字钢棚,改为顺巷铺顶网两片后,用原掘进棚工字钢梁为梁,单体支柱作腿,升在顶板上,并确保一梁四柱,绞车窝附近及操作间要适当加密支柱,绞车窝向前留出1.6米宽的通道,以便行人、行车。
4、材料道超前维护该地段时,应不少于4人配合作业,并使用好超前临时替棚,穿齐铁鞋、拴齐安全绳或挂牢防倒柱安全挂钩,该地段铺联网要求同面内。
5、材料道超前维护采用上述方法维护至停采线止,自停采线向外3米范围内采用200×200×2200mm的方木替原掘进棚,方木下要确保一梁四柱并拴齐安全绳。
6、两巷超前维护自停采线向前3米起不再替棚,材巷改为在原掘进棚梁靠帮侧打齐双排点柱加强维护,溜巷改为沿平巷溜子溜檐挡煤板侧打单排点柱加强维护,所有支柱要拴齐拴牢安全绳或挂好防倒安全挂钩。
7、两巷超前维护长度始终不小于20米,且确保两巷畅通、清洁、高度不低于1.8米,人行道宽度不小于0.7米。
8、当工作面推采至11.4KW绞车附近时,实施爆破作业时,要注意保护好绞车及其附属设施,且必须对绞车窝及操作间后两棚工字钢梁加大支护强度,打齐密集支柱,一梁不少于六柱,11.4KW绞车撤除前应将柱梁、大件全部回收完毕,并将菱镁砼运至材联上扒勾,该绞车的回收与撤除由机电安装负责。
8、为便于扫塘期间外运大件、机头、机尾自停采线位置起做出超前峒,高度不低于1.8米,宽度机头1米,机尾1.5米,长3~4米,超前峒内原梁挂至煤壁,贴帮柱棚棚支设。
9、加强工作面工程质量,工作面采最后5米时要确保工作面溜子的平直,采高控制在2000mm±50mm,严禁超高及不够高现象。
10、及时调整工作面支架悬臂,确保端面距不大于300mm,调棚时严禁连续掐棚,严禁升单腿棚,坚决杜绝大棚花。
11、停采前最后一峒的采法为:向工作面补充足够数量的柱梁后,首先将工作面缩小至最小控顶距,全面进一刀,打齐临时支柱,然后前采一刀,前移200mm溜子,上齐顶网、梁子棚棚挂齐,贴帮柱棚棚支齐,并打成直线,打不到顶梁牙壳上的必须调棚,人行道两侧支柱,临时支柱及贴帮柱,必须全部拴齐拴牢安全绳或挂牢防倒柱安全挂钩。
12、煤壁用竹笆挂严腰实并联好,以防折帮炭进入机道,同时将工作面浮煤清理干净。
13、工作面停采时,必须将煤机停放在机尾顶板完好,支架完整处,于煤机滚筒及两滚筒间做出不小于1米的超前峒,并与机尾超前峒贯通,煤壁用双排竹笆挂严腰实并连好,并于煤机上方架设6架3.2米长“π”型钢大棚,各架大棚架设时,必须和煤机各起重大件重心相对应,并确保一梁三柱,所有大棚必须敷设至煤帮且确保稳固可靠。π型钢大棚只作为加强棚,用于拆运煤机部件及加强顶板维护,原基本棚照常支架。
15、拆除、外运煤机、卸溜子挡煤板、铲煤板、齿轨时,必须停溜进行,并将溜子开关闭锁。
16、拆运煤机大件时,必须严格执行《拆运200KW煤机补充措施》。为便于运送,应将煤机部件拆细分小,机尾拐点必须使用专用导向轮,导向轮生根必须牢固可靠且必须使用专用绳头,回柱机司机要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原作业规程中有关回柱绞车使用的规定,回柱机运行过程中,所有人员必须避开绳道,当外运大件需改棚时,必须坚持先支后改的原则。
17、拆除的溜子部件(挡煤板、铲煤板)等用溜子运出,因巷道坡度较大,运送挡煤板、溜槽时,两件之间要留出不少于5米的安全距离,取放件时,必须停稳溜子进行。转载点必须停稳溜子人工转载,严禁用溜子自行转载。
18、撤除煤机、溜子铲煤板、挡煤板、齿轨后将工作面临时支柱沿溜檐老塘侧改齐,并拴齐拴牢安全绳或挂牢防倒柱安全挂钩。
19、回掉老塘侧最后两峒料,将工作面控顶距缩小至3米,两端头及正巷可滞后工作面1米,工作面回最后一峒料时,戗柱必须棚棚支设。
20、用溜子运出工作面回出的单体液压支柱及顶梁后再撤除溜子,用溜子运送单体支柱、顶梁时,取放料时,必须停稳溜子进行,转载点必须停稳溜子人工转载,严禁用溜子自行转载,溜子运行期间所有人员必须避开机头正对方向,避开无掩护外,站在能防止崩料、拐料、拐棚的安全地点,当人员 经 机头进出工作面时,必须经溜子司机同意并停稳溜子后方可出入,在溜子运行过程中,溜子司机必须集中精力,点动溜子,发现异常必须及时停溜处理。
21、工作面溜子解链时,必须三人配合操作,解开上链后,点开溜子运至指定地点待回收。
22、撤除工作面溜子供电后,再撤除溜子大件(电机、减速箱等),撤除大件用千不拉拉出,起吊大件生根必须牢固,需改棚时必须遵循先支后改的原则。用平巷溜子运输上述物件时,电机、减速箱在平巷溜子上放置平稳,前后用千不拉生根在溜子圆环链上,并确保牢固可靠,并设专人沿途监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3、撤除工作面溜槽,采用4人一组,人工运出,每组间距不小于5米,运至指定地点待回收。
24、扫塘前及扫塘期间撤除电气设备及甩火时,严禁带电作业。
25、采最后两峒时,工区要根据情况提前确定扫塘分茬点、支柱时最后三排支柱三用阀卸载端,水平楔小端以分界点为界,分别朝向两出口。
26、扫塘前工作面配齐使用好两排水平楔,两端头配齐使用好双楔、安全绳(安全防倒挂钩)随扫塘随回撤,不得提前回撤、外撤时设专人背至指定地点分类码放整齐待回收。
27、扫塘前,通风工区于新鲜风流处安设两台风机,风袋敷设在老塘一峒,且距迎头始终不大于20米,随扫塘随后撤,工区设专人管理风袋、风机。
28、扫塘期间,两巷通讯必须正常,以便于通话联络。
29、扫塘期间,工区成立领导小组,组长:陈长科、宗兆坤;成员:刘程博、赵伯伦、赵永湘、秦贞志、马井怀、国清文;领导小组成员分别跟班亲临现场指挥扫塘。
二、扫塘工作
1、扫塘前区长、工长、安监员必须对工作面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下令扫塘。
2、扫塘前两台风机必须预先启动,且于扫塘期间一直处于运转状态,若因故停风,必须立即将人员撤至新鲜风流处,待风机重新开启半小时后,经瓦斯检查员许可后方准重新入内工作。
3、扫塘期间,由泵站经材巷重新敷设一路高压管路至扫塘分茬点,以备扫塘维护。
4、扫塘期间工作面必须设专人进行二次注液 ,确保工作面支柱初撑力不低于11.5MPa。
5、扫塘伊始,分段两头不得平行作业,一头先打上双排切柱,待另一头回的撤15米,顶板冒落稳定后,该头方可进行回撤,迎头回撤时,必须在迎头悬挂便携式瓦斯检查仪。
6、回撤柱梁时,必须遵循先老塘后煤帮,由里向外,先难后易的原则,支柱卸载由小渐大,先回支柱后掐顶梁,逐棚回撤,不得留站岗柱,迎头设有经验的老工人操作,至少三人一组,且精力集中,回柱操作人员要站在顶板完好、支架完整、后路畅通处,迎头5米范围内除专职回料人员外,其他人员在回料期间不得无故在迎头逗留。
7、回柱时,专用卸荷手把要拴上2米的长绳,所有人员不得进入迎头或老塘空顶区拾料,拾料要用料钩。
8、扫塘期间,设专人维护工作面进行二次注液,回死 柱或压力集中支柱,必须先搞好临时支护,回死柱必须是一人观察顶板情况,一人用卧底的方法回出,严禁用绞车回撤,严禁用炮崩。
9、扫塘期间,若遇压力增大,有冒顶预兆时,必须先将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待顶板稳定后由外向里维护好后再工作。
10、回撤两端头双楔顶梁棚时,要由里向外逐棚回撤,且坚持好先支后回制度。
11、转料人员要拉开5米以上的安全距离,运出的物料按指定地点分类码放整齐,并留出0.8米宽的人行道。
12、扫塘期间,要爱护通风设施,确保正常通风。
13、扫塘期间,所有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14、两巷扫塘结束后,两巷各在停采线外打一菱镁砼垛,垛子必须打实打牢,四面见线,再撤除两侧单体支柱,垛下严禁有轨道。
15、由通防科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封闭两巷。
三、避灾路线
该面扫塘期间避火灾、瓦斯、煤尘路线
机头段、运输顺槽避灾路线:
2331-1西工作面机头段→ 运输顺槽→ 233二皮联络巷→ 233北轨→三暗斜井下车场→ 南大巷→ 二暗斜井→ 副井→ 地面
机尾段、轨道顺槽避灾路线:
2331-1西工作面机尾段→轨道顺槽→ 2333通道→ 233二皮联络巷→ 233北轨→三暗斜井下车场→ 南大巷→ 二暗斜井→ 副井→ 地面
四、其它未尽事宜按原作业规程及有关的补充措施执行。
上一篇:2313—4西工作面撤面补充措施
下一篇:2333-4工作面调采补充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