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刺沟矿井初步设计安全专篇之矿井防灭火
第五章 矿井防灭火
第一节 概况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117勘探队提供的《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煤田酸刺沟井田勘探报告》,井田内各可采煤层煤的变质程度低,挥发分高,丝炭含量高,吸氧性强,且含有黄铁矿结核或薄膜,煤层易发生自燃。据近年来对部分电厂用煤调查结果,准格尔煤田各煤层的自然发火期一般为40~60d。
煤的燃点测试结果:原煤样燃点(T)在292~304℃,氧化样燃点(T0)在286~296℃,二者之差在6~12℃。
矿井防灭火系统在初期采用以注氮为主的综合防灭火系统。后期矿井矸石电厂建成后,采取以地面固定式灌浆注胶防灭火系统为主综合防灭火系统。
第二节 开采煤层自燃预测及防治措施
一、自燃预测及分析
1、从煤的变质程度上看,本矿井各煤层煤的变质程度低,镜煤最大反射率在0.5072%~0.9322%之间,变质阶段为烟煤Ⅰ阶段,煤层容易自燃。据近年来对部分电厂用煤调查结果,准格尔煤田各煤层的自然发火期一般为40~60d。
2、从煤的挥发分分析,各可采煤层挥发分一般均在36%以上,表明煤层容易自燃。
3、从煤岩成份上,各煤层宏观煤岩组分以暗煤、亮煤为主,含镜煤条带及丝炭线理,为半暗型~半亮型煤。故从煤岩成份上分析,煤层有自燃倾向。
4、从煤的含硫量分析,各可采煤层原煤全硫一般在0.20%~1.00%之间,以特低硫、低硫煤为主,但煤层中含有黄铁矿结核或薄膜,对煤层自燃有利。
5、从煤的破碎程度上看,内、外生裂隙不发育,脆性差。断口一般为阶梯状、参差状及贝壳状。条带状,均一状结构,层状,块状构造。增加了煤的氧化表面积,有利于煤层自燃。
6、本矿井4煤采用综采一次采全高开采,采空区残留煤炭少;6上煤采用大采高综采分层开采,开采下分层时,如果采空区漏风严重,将增加煤炭自燃的可能性。
二、煤的自燃预防措施
1、开拓开采方面的措施
1)大巷全部采用锚喷支护,使煤壁与风流隔绝。
2)工作面采用后退式回采,减少了采空区漏风。
3)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工作面推进速度快,在时间和空间上减少了煤的氧化。
4)在生产过程中,尽量提高采出率,做到架下无浮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立即封闭采空区。
2、通风方面的措施
1)工作面为后退式回采,采用U型通风方式,减少了采空区漏风。
2)调节风门、风门、风墙和风桥等通风设施,设置在地压稳定的地点,避免引起采空区或附近煤柱裂隙使漏风量增大。
3、监测方面的措施
本矿井设立束管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预留的接口并入矿井监测系统,可实时对矿井煤炭自燃火情进行监测。
三、防灭火系统的选择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的煤层时,必须对采空区、突出和冒落孔洞等空隙采取预防性灌浆或全部充填、喷洒阻化剂、注阻化泥浆、注凝胶、注惰性气体、均压等措施,编制相应的防灭火设计,防止自然发火。
在自然发火期内能采完、并能及时予以封闭的工作面和盘区,可不采取上述防止自然发火的措施。
预防煤层自然发火的常用措施目前主要有三种:灌浆防灭火、注氮防灭火、阻化剂防灭火。三种防灭火方式各有利弊,现分析比较如下:
1、灌浆防灭火
预防性灌浆是目前使用较广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预防煤炭自燃的方法,在土源丰富、水源充足的地区使用较为广泛。本矿井为大型矿井,工作面产量高,推进速度快,按常规的灌浆防灭火设备则泥浆及水的消耗量很大,如果泥水比按1:3计算,日灌浆用水量约为5072m3/d,年灌浆用水量约为152万m3/a。另外,灌浆防灭火易造成综采工作面和巷道跑浆污染,同时地面大量取土,存在破坏植被和污染环境等问题。
本地区为缺水地区,加之矿井及选煤厂用水,因此,采用常规的灌浆防灭火难度较大。
2、注氮防灭火
氮气防灭火工艺系统简单,需用大型设备少,无污染,灵活性强,适宜于各类各部位火灾。由于灭火时间较短,因此工作面恢复生产较快。
注氮防灭火其缺点主要是投资较高,灭火时降温作用差,漏风对防灭火效果影响较大。同时,由于氮气具有窒息性,需加强管理。
3、阻化剂防灭火
阻化剂防灭火是目前正在积极推广的一种防止自然火灾的新方法。阻化剂防灭火技术先进、工艺系统简单、投资较少。其缺点主要是阻化剂阻化寿命短,阻化剂在脱水后阻化效果大大降低。同时由于阻化气雾的实施需靠采空区漏风将其带入采空区而惰化浮煤,对全工作面实施困难较大,而且大的漏风对采空区防火是不利的。
4、防灭火系统的选择
综合以上比较分析,常规灌浆防灭火效果较好,但对缺水地区不宜采用;注氮防灭火投资较高,降温作用差,漏风对防灭火效果影响较大,同时由于氮气具有窒息性,安全性较差;而综采工作面全部使用阻化剂防灭火实施困难较大,不能作为矿井防灭火的主要手段。
因此,根据目前矿井建设的实际情况,矿井初期采用井下移动式注氮防灭火系统,在后期矿井矸石电厂建成后,设计本矿井采用以地面固定式灌浆注胶防灭火系统为主,矿用移动式注氮防灭火设备、喷洒阻化剂为辅的综合防灭火措施。
防灭火设计中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三十三条、第二百三十六条有关灌浆防灭火和凝胶防灭火的有关规定。
四、注氮防灭火措施
1、注氮方式
氮气防灭火方式主要有发生火灾时的灭火注氮、以预防为主的连续性注氮、出现发火征兆时的间歇性注氮三种方式。
⑴ 灭火注氮
灭火注氮是在矿井发生火灾后,将火区迅速封闭,然后注氮灭火。该种方式是事发后的补救措施,从管理上不宜主动采用,但一旦井下某个区域发生着火,应迅速采取该种方式进行注氮灭火。
⑵ 连续性注氮
连续性注氮以防火为主,随采随注,这种方式可靠性较大,适用于发火特别严重的矿井。但该种注氮方式氮气消耗量大,造成成本增加。本矿井虽然煤层自然发火危险性较大,但工作面推进速度较快,这对防止自然发火是有利的。因此,从成本、投资等方面综合考虑,不宜采用连续性注氮。
⑶ 间歇性注氮
间歇性注氮防、灭火兼顾,工作面生产过程中一般不注,根据监测系统监测分析的数据,有发火征兆时再实施注氮。这种方式即可保证工作面安全回采,又可节省大量氮气,降低成本。根据本矿井具体情况,设计确定采用间歇性注氮防灭火方式。
2、防灭火系统
氮气防灭火系统从制氮设备的位置上划分为地面固定式、地面移动式和井下移动式三种。
地面固定式是将制氮设备固定在制氮站内,制取的氮气经加压后通过管路输送至井下火区;
地面移动式是根据井下火区或需要注氮的区域位置,将制氮设备相应的移动到地面合适位置,制取的氮气经加压后通过管路输送至井下火区;
井下移动式是将制氮设备放置在井下的新鲜风流中,制取的氮气通过井下管路输送至火区。
矿井后期采用地面固定式灌浆注胶防灭火系统,减少重复投资,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设计初期采用井下移动式注氮防灭火系统。
3、注氮工艺
为了节省钢材,设计工作面采空区防火采用拖管注氮工艺。在工作面进风侧(工作面运输巷)沿采空区埋设一定长度的钢管作为注氮管,它的移动主要利用工作面端头液压支架或工作面巷道内调度绞车的牵引,注氮管路随工作面的推进而移动,使其始终埋入采空区一定深度。
注氮方法如下:
将5节10m长的Φ89×4.5的地质钻杆用丝扣连接,然后将钻杆管路沿工作面运输巷铺设到工作面下隅角,当工作面推进时管路便逐渐埋入采空区,管路埋入采空区长度应始终保持在15~35m之间,以便拉管。为防止采空区碎矸堵塞出氮口,可预先将距出氮口2m内的钻杆上钻许多小孔,以使氮气流动畅通。当工作面出现发火征兆时,将埋入采空区内的钻杆拉至距切顶线15m处,然后用20m长的橡胶软管将其与工作面巷道管路接通,此后即可注氮。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当出氮口距工作面切顶线35m左右时,切断氮气,拔掉橡胶软管,用绞车将钻杆再拉至距切顶线15m处,连接好橡胶软管继续注氮,如此反复,直到把有发火征兆的范围甩入采空区窒息带为止。
工作面拖管注氮示意图见图5-2-1。
4、注氮量计算
⑴ 防火注氮量
注氮量目前尚无统一的计算方法,可按综采面产量、吨煤注氮量、采空区氧化带氧浓度计算。本矿井产量较高且集中,若按前两种方法计算,则注氮量过高,不符实际,因此设计按采空区氧化带氧浓度计算注氮量,公式如下:
式中:QN ——注氮流量,m3∕h;
QV——采空区氧化带内漏风量,取12m3/min。
C1——采空区氧化带内原始氧浓度,取14%。
C2——注氮防火惰化指标,取7%。
CN——注入氮气中的氮气纯度,取97%。
⑵ 灭火注氮量
灭火注氮量,最初强度要大,将火势压住,然后逐渐降低强度。根据《采矿工程设计手册》介绍的国内外经验,灭火注氮量为500~600 m3∕h。本矿井灭火为两台MD600型井下移动式膜分离制氮设备同时使用,注氮量可以达到1200 m3∕h。
5、制氮设备选择
制氮设备按空分原理可分为深冷式、变压吸附式和膜分离式。
深冷式出氮时间较长,制氮成本高,目前矿山使用较少。
目前使用较广泛的是变压吸附和膜分离技术制氮。本矿井采用膜分离式制氮设备,该设备具有体积小,使用方便等特点。
根据前面的计算,选择的制氮设备产氮量应不低于1050m3/h。综合考虑本矿井防灭火要求,设计选用两台MD-600型膜分离制氮机,根据需要,即可一台单独工作,也可两台同时工作。
制氮设备技术参数详见表5-2-1。
表 5-2-1 制氮设备技术参数表
式中:D——管路内径,mm;
Q——氮气流量,m3/min。
V——管道内氮气平均流速,取20m/s。
经计算,选用D180×6无缝钢管,管路沿主斜井井筒、4煤、6上煤东翼带式输送机大巷、4煤和6上煤综采工作面运输巷敷设。
五、阻化剂防灭火措施
1、阻化剂的选用
阻化剂选用阻化效果好、货源充分、运贮方便的工业氯化钙(CaCl2·5H2O)。根据其它矿井使用实践证明,工业氯化钙对长焰煤种比较适宜。工业氯化钙浓度为20%,密度为1.11t/m3。
2、喷洒系统
选用电动喷洒压注装置,喷射泵型号为WJ-24-2,配套设备有D50.8mm的输送胶管及闸阀、喷枪、压力表、流量计等压注设备,每个回采工作面配备2套,进、回风侧各一套。
3、阻化剂喷洒工艺
由D50.8mm的输送胶管从喷射泵接到防灭火处理地点,并与喷嘴和封孔器连接。启动电机,喷射泵进行压注和喷洒。
4、阻化剂喷洒地点
对回采工作面底板浮煤、采空区以及回采巷道煤壁升温地段以及其它温度升高区域应喷洒阻化剂。
六、后期地面固定式灌浆注胶防灭火系统
为了适应本区缺水缺土的实际情况,更好地发挥水、灌浆材料和胶体材料的防灭火性能,针对不同的现场环境、使用条件、应用工艺和原料成本,受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的委托,森兰科贸有限责任公司针对酸刺沟矿井设计MDZ-60地面固定式灌浆注胶防灭火系统,该防灭火系统原材料主要是矸石电厂产生的粉煤灰以及水和胶体。
该系统在矿井矸石电厂建成后使用。
1、工艺流程
地面固定式胶体防灭火系统由浆料储存场地、浆料输送、连续式定量制浆、过滤搅拌、计量、输浆及管网系统和外加剂添加等部分构成。
地面固定式灌浆注胶防灭火系统工艺流程图见图5-2-1。
2、系统布置
本系统主要设备、仪表、控制柜等都应以固定形式安装在注浆站内,制浆原料等置于厂房外,但应有雨蓬防雨。从灌浆站至井下的灌浆管路最好通过钻孔进行连接。
“矿用移动式防灭火注浆装置”置于井下靠近灌浆点附近(不超出150m)做为胶凝剂的添加设备,也可做为突发火区和小范围高温点的前期控制和灭火装备。
3、材料的运输及贮存
制浆料(粉煤灰)由采灰场用货车运至运至灌浆站灰场(可提前贮存一定量,约500m3),用推土机或铲车将粉煤灰装入制浆机的主料箱内。基料(水玻璃)可使用罐车运至灌浆站并放入基料池(基料池内严禁有水或进水),使用时打开阀门即可放出。悬浮剂购入后放置于灌浆站材料库中,灌浆时取出使用,材料库严禁进水并保持阴凉干燥。
注浆站平面布置图见图5-2-2。
4、系统设计参数
1、灌浆注胶量:Q=60 m3/h;
2、动力电:设备动力大于180kw;
3、供水:大于60m3/h,水压大于0.4Mpa,要求水中无不溶性杂物;
4、灰水比:≤1:1;
5、制浆原料:粉煤灰、砂土;
6、制浆料贮存量:500m3;
7、制浆料使用量:<40 m3/h;
8、悬浮剂添加量(0.1%):50~100kg/h;
9、悬浮剂贮存量:10t;
10、胶凝剂量添加量(0.06%):30~150kg/h;
11、胶凝剂储量:10t;
12、基料使用量:4t/h;
13、基料贮存量:15t;
14、灭火剂使用量:>0.8%(高分子胶体)。
5、主要设备及技术参数
1、定量送料机
型号:ZSL-40 数量:1台
送料量:18~40m3/h;功率:15kw;电压:380V。
将黄土(粉煤灰)等制浆料按设定量均匀送往制备机。
2、挡边皮带输送机
型号:DJ8050 数量:1套
输送量:40m3/h;功率:15kw;电压:380V。
将黄土(粉煤灰)等制浆料送至胶体制备机内。
3、胶体制备机
型号:ZLJ-60 数量:1台
制胶量:60m3/h;功率:18.5kw;电压:380V。
将粉煤灰或土与水混合,连续制、滤成符合浓度和粒径要求的浆液。
4、滤浆机
型号:LJ-60C 数量:1台
最大滤浆量:60m3/h;功率:7.5kw;电压:380V。
将胶体制备机制成的浆液过滤成符合浓度和粒径要求的浆液。
5、清水泵
型号:IS80-50-200 数量:1台
流量:60m3/h;功率:15kw;扬程:50m;电压:380V。
6、排污泵(备用)
型号:WQ15-30-2.2 数量:1台
流量: 15m3/h;功率:2.2kw;扬程:30m;电压:380V。
7、控制系统
数量:1套
监控胶体防灭火系统中设备的运行;电气控制和电气保护机构,系统操作和主要灌浆注胶参数的统计和显示,灌浆注胶数据的收集和发送。
8、矿用移动式防灭火注浆装置
型号:ZHJ-5/1.8G 数量:1台
流量:5m3/h;功率:7.5kw;压力:1.8Mpa;电压:380/660V。
移动式防灭火注浆装置可单独使用,也可与系统配套用,实现浆液到达使用地点时的液固转化。
六、束管监测系统
1、系统组成
主要有粉尘过滤器、单管、束管、分路箱、抽气泵、束管清洗机、气体采样控制柜、系统计算机、矿井气体多点参数色谱自动分析仪(GC-4085)、激光打印机、网卡、POEER85系统分析软件、净化稳压电源、冷却水箱、马夫炉等组成。
2、ASZ-Ⅱ型束管监测系统
本矿井采用ASZ-Ⅱ型束管监测系统,系统通过束管取样,利用安在地面上的抽气泵、各种气体分析仪器以及危机等,连续监测井下巷道、采空区、密闭区中的CO、O2、CO2、CH4等气体组分浓度,根据CO变化趋势和格雷哈系数,早期预报煤炭自然发火。
3、观测站、移动和临时观测点布置
束管监测系统用于矿井自然火灾预报和防治工作,可对井下任意点的O2、N2、CO、CH4、CO2、C2H2、C2H4、C2H6、C3H8、C4H10等10种气体的含量实现24小时连续监测,经过对自然火灾标志气体的确定和分析,及时预测预报发火点的温度变化,为煤矿自然火灾和矿井瓦斯事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设计选用ASZ-Ⅱ型束管监测系统。该系统集成化和自动化程度高、功能齐全,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适用于各种分析流程的需要,具有分析检测精度高,分析周期短的优点,是一套适用的矿井火灾检测并适用于矿井气体全组份分析的系统。
1) 系统主要功能
⑴ 束管负压采样、全自动色谱分析、无需任何电化学传感器;自然火灾预报功能:通过烷烯比、链烷比的计算,及时准确的预测火源温度变化情况;
⑵ 系统自动控制24小时在线监测,实现无人职守;
⑶ 爆炸三角形软件具有气体含量超限自动报警功能;
⑷ 数据库记录个数同比硬盘大小,可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⑸ 具有联网功能,可实现分析数据共享,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2、系统组成
主要有粉尘过滤器、单管、束管、分路箱、抽气泵、束管清洗机、气体采样控制柜、系统计算机、矿井气体多点参数色谱自动分析仪(GC-4085)、激光打印机、网卡、POEER85系统分析软件、净化稳压电源、冷却水箱、马夫炉等组成。
3) 观测点布置
⑴ 测点布置
根据井下巷道布置,设计确定共布置16个测点,其中每个综采工作面布置3个测点,共6个测点;每个连采掘进工作面2个测点(工作面运输巷、辅运巷各1个点),共4个测点;盘区大巷3个测点(每个大巷各1个点),4煤、6上煤回风大巷、胶运大巷、辅运大巷各1个测点,共6个测点。
综采工作面测点位置是:采空区进、回风侧各1个点;工作面回风巷1个点,采空区进风侧测点布置方法为:用40m长的Φ89×4.5mm地质钻杆作套管,将束管单管套入地质钻杆中,埋入采空区进风侧。随着工作面开采,在钻杆埋入采空区35m后与液压支架固定,使之随采随移,即可监测工作面采空区进风侧气体含量的变化。采空区回风侧测点的布置方法是:用30m长的地质钻杆作套管,将束管单管套入地质钻杆中,地质钻杆的外端固定在工作面端头液压支架上,使其随采随移,使测点始终埋入采空区20m左右的深度,从而监测采空区回风侧气体含量的变化。
⑵ 束管路数
根据测点个数,为给生产中安全生产监测创造有利条件,设计确定主干管路采用12路的束管。
设计将束管监测室布置在地面主斜井井口附近,束管监测系统可并入矿井集中监测监控系统,作为矿井集中监测监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第三节 井下外因火灾防治及装备
一、电气事故引发的火灾防治措施及装备
1、井下机电设备硐室防火措施
⑴ 井底设消防材料库,各主要机电硐室均配有消防器材。
⑵ 井下主变电所、采区变电所、主排水泵房及通道均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并设有防火栅栏两用门。
⑶ 井下消防洒水管网为各主要机电硐室设有消火栓。
2、井下电气设备的防火措施
酸刺沟矿井属于低瓦斯矿井,除井下中央变电所内高低压电气设备采用矿用一般型KYGC(D)-Z、KYDZ-1外,采煤工作面、采掘工作面、工作面运输巷、工作面回风巷、井底车场、运输大巷等场所电气设备均采用矿用防爆型。隔爆移动变电站选用KBSGZY型;隔爆真空磁力启动器选用BQD10型;隔爆真空电开关选用BKD4-400/1140或BKD4-400/660型;照明综合保护器选用BZX-4型。
井下主变电所采用双回供电,当一回故障时,另一回保证井下全部负荷用电。
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严禁由地面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直接向井下供电。
井下高压采用10 kV,低压采用1140V、660V、127V,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采用3300V,远距离控制线路的额定电压采用36V。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3300V配电系统应采取安全措施,其配电电缆应具有绝缘监视、闭锁功能;在配电点、工作面运输机机架均做局部接地极并可行连接。
为了防止地面雷电波及井下引起瓦斯、煤尘以及火灾等灾害,通信线路在入井处装设熔断器和避雷装置。
3、井下电缆
井下电缆均采用已取得“MA标志准用证”的电缆。下井电缆采用MYJV32-10kV 3×240钢丝铠装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沿主斜井敷设至井下4煤变电所;4煤变电所至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各移动变电站间电缆采用UYPJ-6kV矿用屏蔽监视型橡套电缆,沿巷道壁悬挂敷设;移动变电站至各用电设备间电缆采用UPQ矿用屏蔽橡套软电缆,沿巷道壁悬挂敷设;照明电缆采用UY-450矿用阻燃型,沿巷道顶敷设;电缆同电气设备的连接,采用同电气设备性能相符的接线盒,高压电缆间连接采用EEG-200/6型矿用隔爆型高压电缆连接器,橡套电缆间的连接采用符合要求的接线盒进行连接,或采用硫化热补。
4、井下电气设备的各种保护
36V以上的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等,都必须有保护接地。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测得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Ω。每一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同接地网之间的保护接地用的电缆芯线的电阻值,都不得超过1Ω。所有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和局部接地装置,都应同主接地极连接成一个总接地网。
井下电力网的短路电流,不超过其控制用的断路器在井下使用的开断能力,并检验电缆的热稳定性。40kW以上的起动频繁的低压控制设备,使用了真空接触器BQD10型。
井下矿用隔爆干式变压器KBSG或隔爆移动变电站KBSGZY的高压侧,具有短路、过负荷和欠电压释放保护。井下由采区变电所、移动变电站或配电点引出的馈电线上,装设有短路和过负荷保护装置。低压电动机配置的真空磁力启动器BQD10,具备短路、过负荷、单相断线的保护。
井下中央变电所的高压馈电线上,装设有选择性的单相接地保护装置;供移动变电站的高压馈电线上,装设有选择性的动作于跳闸的单相接地保护装置。井下低压馈电线上,装设带有漏电闭锁的检漏保护装置。煤电钻BZZ-4设有检漏、短路、过负荷、远距离起动和停止煤电钻的综合保护装置。
二、带式输送机着火的防治措施及装备
带式输送机配备KJ50型PROMOS微机防爆电控成套装置,装设有驱动轮防滑、烟雾、温度、堆煤、自动洒水和防跑偏、速度、输送带张紧力下降、防撕裂、紧急闭锁停车等保护装置,在机头和机尾设有防止人员与驱动滚筒和导向滚筒相接触的防护栏。
防滑保护:胶带机正常停车,并报警,显示胶带机速度;
烟雾保护:胶带机正常停车,并报警;
温度保护:报警;
堆煤保护:胶带机正常停车,并报警;
洒水保护:胶带机正常停车,并报警;
跑偏保护:报警并显示跑偏开关动作地址;
超速保护:报警,并显示胶带机速度;
纵撕保护:胶带机急停,并报警;
闭锁开关动作:胶带机急停,报警并显示闭锁开关动作地址;
张紧力下降保护:报警;
巷道内照明装置采用NBS-35N隔爆型防水钠灯,保证巷道有充足的照度。
三、其它火灾的防治措施及装备
1、防止地面明火引发井下火灾的措施如下:
⑴ 坑木场、矸石山的防火措施和制度必须符合国家有关防火的规定。
⑵ 井上消防材料库储存的材料、工具的品种和数量应符合有关规定,并定期检查和更换;材料、工具不得挪作他用。
⑶ 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0m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
⑷ 在井口房,严禁采用可燃性材料搭设临时操作间、休息间。井口房内不得从事电焊、气焊和喷灯焊等工作。如果必须在井口房内进行以上工作,则必须制定安全措施并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二十三条有关规定。
⑸ 炉灰场设洒水阀门,经常向炉灰堆洒水,防止没有燃尽的炉灰起火。
2、防止地面雷电波及井下引起火灾的措施
凡高度大于15m的建(构)筑物均设有防雷保护。
由地面直接入井的露天架空引入(出)的管路,在井口附近将金属体进行不少于2处的良好的集中接地。
3、矿井应加强安全管理措施,消除其它火源的发生,如胶轮车撞墙及金属强烈碰撞产生的火花等。
4、井下胶带输送机采用PVG橡胶贴面整芯阻燃输送带,胶带机硐室装备DMH型自动灭火系统。
四、井下消防洒水系统
见第三章第二节。
五、井下防火构筑物
井下电气设备硐室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设置了防火门、采用了不燃性材料支护,个别硐室布置为独立通风等。井底车场设有消防材料库。防火构筑物主要有风门、调节风门、防火墙等。
六、消防灭火装备
井上下设置有消防材料库,并配备相应的消防、灭火器材及装备,其品种和数量应符合有关规定,并定期检查和更换;材料、工具不得挪作它用。消防材料库有直达的巷道。
井上消防材料库备用品表见表5-3-1;
井下消防材料库备用品表见表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