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0m水平连续化运输方案设计
+590m水平连续化运输方案设计
根据矿井采掘部署编排,矿井在2008年将开采+590m水平K1煤层,为实现年产100万吨,提高矿井运输能力,公司决定在+590m水平实现连续化运输。
一、矿井概况
三汇二矿投产于1989年,设计生产能力60万吨/年,核定生产能力90万吨/年,2004年实际生产原煤902160吨。
矿井西邻三汇三矿,北接溪口井田,主平硐至姚家岩约20km,距重庆约85km。公路有渝达公路通往重庆、南充、达县等地。矿区内从主平硐口起有自建公路通往姚家岩风井,姚家岩向北至秦家场有简易公路连接汉渝公路,向南有简易公路通往核桃屋基,再向东延伸通往偏岩柳荫镇,交通方便。交通位置如图。
矿区主要开采二叠系龙潭组K1、K4煤层(其中K4煤层仅南翼局部可采)。矿区范围,南起1号勘探线,北止14号勘探线,走向长度约11930m;开采标高为-200~+950m,矿区面积约25.80km2
。矿井开拓方式为平硐+斜井+暗斜井,主平硐硐口标高+276m。现生产水平为+674m水平,接替水平为+590m水平。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煤,爆破、刨煤机落煤方式,自然陷落管理顶板,中央边界式通风。
二、采区地质概况
(1)地质构造
根据矿井勘探资料及生产过程中发现,在+590m南一石门以南200m处有F63逆断层,但此断层作为+590m~+674m北翼条带南翼技术边界,对回采无影响。根据+674m水平已揭露K1煤层情况来看,在+590m水平北翼条带开采仅在北四、北六石门处分别遇断距小于1米的逆断层,但对回采均无大的影响。
(2)可采煤量
+590m~+674m水平南翼走向长约2000m,平均斜长170m,倾角介于19°~22°之间,平均煤厚2.0m,可采地质储量100万吨。+590m~+674m水平北翼走向长约4900m,平均斜长150m,倾角介于30°~35°之间,平均煤厚2.2m,可采地质储量222万吨。合计可采地质储量322万吨。煤层普氏系数f=1~2,煤层局部含矸1~2层,厚0.1~0.3m。
(3)开采技术条件
K1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如表所示,详见煤层综合柱状图。
K1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
名称厚度(m)岩性特征
老顶6.0~9.7灰黑中至细砂岩
直接顶2.8~7.8黑灰色薄层页岩
伪顶0.1~0.3灰褐色粘土岩
直接底0.1~1.3灰色粘土岩灰黑色页岩
老底1.0~4.0深灰色致密细砂岩
三、连续化运输方案设计
根据+590m大巷方案设计,将在+590m水平设计11个机头硐室。其中+590m大巷南边设计5台皮带,+590m大巷北边设计6台皮带。(不包括各运输巷和石门所需的皮带)
方案(一)
(一)、运输路线
1、+590m南翼(焦煤):K1煤层回采工作面煤炭→运输巷、石门→+590m南大巷→+590m南二边界石门→+590m南二边界现用煤仓→+290m~+590m集中皮带上山→+290m新掘煤仓→+290m主平硐→地面落地煤仓。
3、+590m北翼(贫煤):K1回采工作面煤炭→运输巷、石门→+590m北大巷→+590m南二边界石门→+590mS2边界现用煤仓→+290m~+590m集中皮带上山→+290m现用煤仓→+290m主平硐→地面落地煤仓。
(二)、工程量
名称特征工程量概算资金(元)
机头硐室扩刷f=8~10,岩巷960m3229824
硐室喷浆C20砼40m343120
开关墩子浇灌彻筑,抹灰5.5m32200
合计275144
(三)、优、缺点及解决方法
优点:利用原有已经形成的巷道,成本低;少需要一台皮带。
缺点:1.在+590m南二边界P1点见铝土处挑顶扩刷机头硐室,难度大,且不安全。存在与轨道交错,挑顶工作量大。
2.在590m南二边界石门处,皮带在水沟帮;+590m南、北的皮带都要搭接在6#皮带上(590m南二边界石门)。机头硐室扩刷工作量大,破坏+590m南二边界已经形成抽放的瓦斯穿层网格孔。影响我矿瓦斯大泵运行。
3.不能实现+590~674m南、北区段焦煤分装分运的工序。
解决方法:P1点处机头硐向南移;可能将多增加一台皮带。采用方案(二)。
方案(二)
(一)、运输路线
1、+590m南翼(焦煤):K1煤层回采工作面煤炭→运输巷、石门→+590m南大巷→+590m南二边界南皮带改造巷(新掘)→+590m南二边界底卸站→+290m~+590m集中皮带上山→+290m新掘煤仓→+290m主平硐→地面落地煤仓。
3、+590m北翼(贫煤):K1回采工作面煤炭→运输巷、石门→+590m大巷→+590m南二边界溜煤眼(新掘)→+590m南二边界石门皮带改造巷(新掘)→+590mS2边界现用煤仓→+290m~+590m集中皮带上山→+290m现用煤仓→+290m主平硐→地面落地煤仓。
(二)、工程量
名称特征工程量概算资金(元)
机头硐室扩刷f=8~10,岩巷960m3229824
硐室喷浆C20砼40m343120
开关墩子浇灌彻筑,抹灰5.5m32200
皮带改造巷f=8~10,岩巷205m276172
溜煤眼f=8~10,岩巷2.52249
合计550565
(三)、优、缺点及解决方法
优点:1.解决了+590m南二边界P1点见铝土处挑顶刷帮,工程量大且不安全。
2.保护了+590m南二边界石门处大部份瓦斯穿层抽放网格孔不被破坏。
3.能实现+590~674m区段焦煤分装分运的工序。
缺点:1.第二方案与第一方案比较成本相对较高。
2.将破坏部份瓦斯穿层抽放网格钻孔。
3.地面降大到暴雨时,+590m大巷水沟里的水会淹至+590m南二边界石门皮带改造巷;造成6#皮带机尾积水。
解决方法:+590m南二边界石处安设防洪挡板,水沟进行加厚浇灌;采用方案(三)。
方案(三)
(一)、运输路线
1、+590m南翼(焦煤):K1煤层回采工作面煤炭→运输巷、石门→+590m南大巷→+590m南二边界南皮带改造巷(新掘)→+590m南二边界底卸站→+290m~+590m集中皮带上山→+290m新掘煤仓→+290m主平硐→地面落地煤仓。
3、+590m北翼(贫煤):K1回采工作面煤炭→运输巷、石门→+590m大巷→+590m南二边界北皮带改造巷(新掘)→+590m南二边界溜煤眼(新掘)→+590m南二边界石门→+590mS2边界现用煤仓→+290m~+590m集中皮带上山→+290m现用煤仓→+290m主平硐→地面落地煤仓。
(二)、工程量
名称特征工程量概算资金(元)
机头硐室扩刷f=8~10,岩巷960m3229824
硐室喷浆C20砼40m343120
开关墩子浇灌彻筑,抹灰5.5m32200
皮带改造巷f=8~10,岩巷495m634805
合计909949
(三)、优、缺点及解决方法
优点:1.解决了+590m南二边界P1点见铝土处挑顶刷帮,工程量大且不安全。
2.解决了地面强降大到暴雨时+590m南二边界石门皮带不会被水淹。
3.能实现+590~674m区段焦煤分装分运的工序。
缺点:1.第三方案与第二方案比较成本高。
2.+590m南二边界北皮带改造巷位于大巷与铝土之间,岩石较为破碎。
3.+590m南二边界330m左右的瓦斯抽放穿层平孔和角度较缓的抽放钻孔将被破坏。。
解决方法:对+590m南二边界北皮带改造巷进行锚网支护,破坏的瓦斯穿层抽放网格钻孔进行封堵。(未列入方案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