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安煤矿矿井建设初步设计说明书
软件名称: | 江安煤矿矿井建设初步设计说明书 | |
文件类型: | .doc | ![]() |
界面语言: | ||
软件类型: | Doc | |
运行环境: | ||
授权方式: | ||
软件大小: | 10.57 MB | |
软件等级: | ![]() |
|
软件登陆: | admin | |
作 者 : | ||
官方网址: | 官方站 | |
程序演示: | 演示 | |
解压密码: | ||
整理时间: | 2012-03-21 | |
软件简介: | 江安煤矿矿井建设初步设计说明书 第一篇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前 言 江安县煤矿有限公司江安县煤矿(简称“江安煤矿”)位于宜宾市江安、兴文县交界处,行政区划隶属江安县五矿镇。位于江安县城160°方向,直线距离约40km;兴文县城(古宋)310°方向,直线距离约15km。交通较为方便。 江安煤矿开采范围为原江安煤矿与芋禾湾煤矿整合而成。2008年8月22日,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以“川采矿区审字(2008)第409号”批准整合后的江安煤矿划定的矿区范围,由1~31号拐点坐标圈闭(见表1-2-1),面积为2.523km2,开采K2煤层,开采深度+370m至+50m,矿区面积2.5230km2。 根据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O二地质队二00八年八月提供的《四川省江安县富安井田江安县煤矿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和经四川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川评审(2008)255号“《四川省江安县富安井田江安县煤矿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意见书”,截止2008年7月底,整合后的江安煤矿共有资源储量5203.0kt,其中保有资源量4256.0kt,动用储量947.0kt。 矿井主采煤层为K2煤层,俗称“大汉炭、高炭”,位于龙潭组第二、三段近顶部。矿区范围内煤层厚0.61~2.98m,平均厚1.33m,变异系数一般为45%~50%,属较稳定煤层。矿井南翼煤层较厚,投产二采区煤层平均厚1.72m。K2煤层属中高灰、高硫、中高热值无烟煤。 根据川办函〔2007〕16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宜宾市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复函》和井田的地质、资源储量等条件,按《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经方案比较后,确定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50kt/a(由90kt/a扩建为150kt/a),服务年限17.4年。 据概算,江安煤矿扩建达产时,总投资3082.05万元,投产后每年上交国家和地方税金264.00万元,投资回收期5.81年,“增量”基建贷款偿还期为3.49年,满足贷款机构要求。满足规范要求,投资收益率16.71%,投资利税率33.86%,财务上可行。 江安煤矿周边生产的煤炭供不应求,市场前景较好。该矿扩建后达到150kt/a生产能力,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小型煤炭企业,随着矿井的扩建投产,将吸纳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务工,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设计认为,江安煤矿扩至150kt/a,已具备充分必要条件,因而是可行的。 为了矿井持续发展生产的需要,以及达到正规化和安全生产的要求,江安煤矿特委托我院编制《江安县煤矿有限公司江安县煤矿整合工程初步设计含开发利用方案》。 一、编制设计的依据 1、江安县煤矿有限公司江安县煤矿“设计委托书”。 2、川办函〔2007〕16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宜宾市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复函》; 3、2008年8月由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二地质队提交的《四川省江安县富安井田江安县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4、川国土资储备字【2008】220号文:关于《四川省江安县富安井田江安县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备案的证明; 5、川评审〔2008〕255号文:《四川省江安县富安井田江安县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意见书; 6、川采矿区审字【2008】409号划定矿区范围批复; 7、矿井建设的供用电协议; 8、江安县煤矿有限公司江安县煤矿采掘工程平面图; 9、江安县煤矿有限公司江安县煤矿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 10、《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GB 50399-2006); 11、《煤矿安全规程》; 12、国家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及有关的设计规范、技术规程等;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系列标准)。 15、国务院446号文《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 16、安监总煤行[2007]187号文“关于所有煤矿必须立即安装和完善井下通讯、压风、防尘供水系统的紧急通知”。 17、国土资源部制定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国土资发1999[98]号)。 二、设计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执行《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煤矿安全规程》及相关规定,结合矿井生产实际情况,遵循“技术可行、安全可靠、方便实用、经济合理”的原则,尽量采用与矿井相适应的技术、工艺、设备,做到布局合理、系统完善、环节畅通,使矿井达到正规、安全、稳定生产。 针对该矿的地形、地貌、交通状况及煤层赋存情况等特点,以尽量减少煤柱损失、回收煤炭资源为前提,对井下做到布局合理、系统完善、环节畅通、安全可靠、工程量少、工期短;对地面充分利用地形条件,优化矿井工业场地布置,体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紧凑合理,节约用地,以达到安全好、投入少、产出多,获取最佳效益的目的。 三、设计简况 (一)井田境界、资源/储量和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1、井田境界 现江安煤矿开采范围为原江安煤矿与芋禾湾煤矿整合而成。2008年8月22日,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以“川采矿区审字(2008)第409号”批准整合后的江安煤矿划定的矿区范围,由1~31号拐点坐标圈闭(见表1-2-1),面积为2.523km2,开采K2煤层,开采深度+370m至+50m,矿区面积2.5230km2。 2、资源储量 截止2008年7月底,整合后的江安煤矿共资源储量5203.0kt,其中保有资源量4256.0kt,动用储量947.0kt。经计算,矿井设计可采储量为3126.8kt。 3、设计生产能力 矿井设计能力150kt/a,服务年限17.4a。 (二)矿井主要生产系统 1、矿井开拓方式 经方案比较后,确定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在原芋禾湾煤矿井口北侧新建主斜井(长度386m,倾角25o,落平标高:+215m;坐标:X=3141340,Y=35509355,Z=+378.0,α=233o)铺设轨道,担负矿井矸石、材料、煤炭运输和部分进风任务,并在其中敷设电缆、管线等。利用原芋禾湾行人平硐(长度89m,坐标:X=3141287,Y=35509335,Z=+352.2,α=233o),并在行人斜巷中安设架空乘人器,担负矿井行人和部分进风任务,并在其中敷设电缆、排水管线等。在矿区中部新掘回风斜井(长度280m,倾角30o,落平标高:+285m;坐标:X=3141925,Y=35511106,Z=+425.0,α=223o)担负整个矿井回风,兼做一安全出口。利用原江安煤矿回风平硐(长度425m,坐标:X=3142846.6,Y=35509287.2,Z=+441.6,α=260o)作为北翼开采部分进风,并作为一安全出口。利用原江安煤矿主平硐(长度1155m,坐标:X=3143180.1,Y=35508899.0,Z=+371.4,α=250o)作为矿井北翼排水任务,并作为一安全出口。 2、水平和采区划分及开采顺序 (1)水平划分 根据煤层赋存情况、矿区范围和开拓布置,设计将矿井划分为两个水平,即+215m水平和+285m水平。 (2)采区划分 根据井田煤层赋存状况和开采技术条件,综合考虑煤层开采方式、机械化程度、年推进度、产量均衡等因素,设计沿煤层走向每800m左右划分一个采区,将全井田划分南北两翼,南翼为4个采区,北翼2个采区,全矿6个采区。 (3)开采顺序 由于矿井现有巷道已经开始掘进二采区轨道上山,在充分考虑利用现有巷道尽快达产的前提下,且二采区储量比较稳定,设计将首采区布置在二采区。 采区间的开采顺序:二采区→一采区→三采区→四采区→五采区→六采区,回采工作面开采为后退式。 3、主要巷道布置 据此并经对煤层赋存情况和矿山以往开采经验,设计仍将主要巷道布置在距离煤层约15m的底板岩层中。围岩较好地段巷道为锚喷支护,围岩破碎地段采用料石砌碹支护。 4、采煤方法和采煤工艺 该矿井开采缓倾斜~倾斜煤层,设计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放炮落煤工艺。工作面平均采高约2.0m,根据工作面采高情况,选用DZ22-30/100型单体液压支柱配HDJA-1000型金属铰接顶梁联合支护顶板。 5、矿井通风 该矿为高瓦斯矿井,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设计,本矿井采用分列式通风方式,抽出式通风方法,采煤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按矿井需风情况,矿井初期风量为63.0m3/s,后期风量为69.0m3/s。 |
|
下载地址: | 文档地址1 | |
下载帮助: | ![]() ![]() ![]() |
|
相关软件: | 无相关信息 | |
下载说明: | ⊙推荐使用网际快车下载本站软件,使用 WinRAR v3.1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软件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下载本站资源,如果服务器暂不能下载请过一段时间重试! ⊙如果遇到什么问题,请到本站论坛去咨寻,我们将在那里提供更多 、更好的资源! ⊙本站提供的一些商业软件是供学习研究之用,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购买正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