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为矿工生命平添保护伞
物联网为矿工生命平添保护伞
小屋清风
在“两会”茫茫的话题海洋中有一则消息引起笔者格外的关注:
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在大会发言中谈到,要重点围绕防治矿井水害、安全高效开采与生态矿山建设、煤矿物联网等方面,建设科技示范工程,力争在基础理论、重大科技攻关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其实,细心的人会发现,去年9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要求,要通过电子标签、固移融合网络和传感器等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创新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和应急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强化对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监督管理。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这个在大多数的人似乎还一知半解的名词,将煤矿、安全、高效等紧密地链接在一起。
毫无疑问,国家把全国安全生产信息管理技术列为发展重点,目的就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对生产中各种隐患数据进行收集并处理。而这些,将能更深层次对矿井整体进行安全综合分析,提供的安全信息快速查询也有助于提高险情发生时的迅速决策,以减少隐患事故的发生。与此同时,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然而,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传统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工矿企业进行无缝管理的需求。
无外乎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曾提出这样的要求,中央企业要力争在两年内完成矿山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同时三大电信运营商要把参与央企信息化建设当作发展新业务、开拓新市场的重要机遇。希望未来可以建立跨区域、多层次、网络化的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系统,全面提高安全生产信息化水平。
由此,“工矿通”应“时”、应市场、应需求而生。
这个由中国移动推出的安全信息管理系统,设置了矿井人员定位、视频监控、生产日报、安全预警等七大功能模块,实现了物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GPS定位技术与矿山现有信息化系统的融合。
正如移动公司广告语——移动改变生活——所说的那样,这一移动信息化所能带来的实时便捷的信息获取、处理和传递彻底改变了改变工矿行业的“生活”,改变了工矿企业的生产方式,并让真正实现工矿本质安全管理成为可能。
据笔者所知,在兖矿集团济三矿,中国移动“工矿通”管理系统已经协助其实现了对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隐患的动态跟踪与监督,从而使危险因素始终保持在了可控制的状态。同时,系统将安全生产调度室直接搭建到了管理人员的手机上,通过把射频装置、井下环境监控装置、重力传感器等监测到的数据传送到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实现了各种生产数据在手机端的呈现,让管理人员能够实时掌握煤矿“产、运、销”等环节的信息,从而使监控、通信、运输等多个系统的无缝链接变成了现实。
除济三矿外,包括淄矿集团许厂煤矿等十余家煤矿企业已经先后投入使用该系统。“工矿通”安全信息管理系统,俨然已成为这些矿井安全平稳发展的“贤内助”,通过信息化应用,各类隐患事故发生率不仅显著降低。
毋庸置疑,物联网、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高新技术将加快经济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从整体上来看,工矿企业安全管理走上移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道路已经是大势所趋。而移动信息化与工矿信息化融合,将更加有力推动工矿行业信息化加快发展,将大大提高安全生产效率,这也必将成为未来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新趋势。
在出差的路上,矿井下各巷道的生产状况也能一目了然;瓦斯等数据超标,便有手机短信甚至语音报警通知到人;矿山生产智能化,很多岗位已经实现无人值守以及自动化控制……“工矿通”,作为移动物联网旗下的应用产品已经这些变成了现实。
我们有理由相信,包括“工矿通”等物联网技术,将在工矿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共享与应用、工矿管理人员信息技术能力培养与提升等多方面发挥的突出贡献。
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移动信息化领域的领军者,中国移动定将加大物联网新技术研发力度,开发更多经济适用的物联网应用产品,着力提高煤炭行业的生产效率,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系数。
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尽管我国矿山安全管理在物联网应用方面尚属初级阶段,但像“工矿通”管理系统助力安全生产一样,物联网进入更多的矿山或将是一件迟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