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网!

综合自动化系统平台维护操作规程

作者:佚名 2012-04-09 22:47 来源:本站原创

  综合自动化系统平台维护操作规程

  1、主要危险源

  (1).未按规定佩戴安全防护用具。

  (2).未按停送电顺序进行操作。

  (3).未按规定进行验电、放电。

  (4).高空作业时未采取安全措施

  (5).传递材料工具时,应用绳索传递不得乱扔。

  (6). 机房内应有灭火器等装置;

  (7). 机房内严禁吸烟。

  2、适用范围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自动化系统平台维护人员。

  3、上岗条件

  (1). 身体健康适合本岗位要求。

  (2). 必须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3). 自动化系统维人员必须熟悉各项自动化系统维护技术。了解综合自动化系统平台、工业环网、上位机的运行、操作及管理等。

  4、安全规定

  (1). 作业前必须进行本岗位危险源辨识,作业时必须严格执行“手指口述”。

  (2). 上班前严禁喝酒,遵守劳动纪律,认真填写工作日志,不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3). 机房内应有灭火器等装置;

  (4). 机房内严禁吸烟。

  5、操作准备

  (1). 设备检修前要将检修的软件、材料、备件、工器具准备齐全,并认真检查和试验,确保检修顺利进行和安全操作。

  (2). 作业前应检查待修设备是否已经断电、断水,是否悬挂“有人作业,严禁送电(水)”警示牌。

  (3). 作业前要对作业场所的施工条件进行认真检查,以保证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6、正常操作

  自动化系统维护人员主要负责:

  (1). 自动化系统维护人员每天对集成平台进行巡检,每周环网设备及线路、电源箱、控制主机等设备巡回检查一次,对各传感器的迁移、标校及检修情况,缆线放挂及回收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交接班内容包括:

  ①.设备运行状况。

  ②.当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情况。

  ③.遗留问题。

  ④.接班人员签字。

  (3).接班后对设备要进行必要检查。

  (4).负责自动化系统网络、软件、硬件、光缆等的运行、管理,并负责上位机运行界面的维护、修改和升级(必须经过机电矿长审批,同意后实施),并做好数据库的备份工作和应用程序的备份工作,出现控制系统故障要及时排除。

  (5).检查监控分站及传感器工作情况,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并根据工作面采掘情况及时调整设备位置,及时处理设备故障;

  (6).检查工业电视各点的摄像头工作情况,定期督促责任区队擦拭确保图像清晰;

  (7).服务器、交换机、上位机须接UPS电源,在停电时仍能对系统监测。

  (8).负责综合自动化系统平台服务器、上位机的运行维护及管理,随时监测各个子系统的运行状况。

  (9).自动化维护人员检查沿线自动化系统光缆、工业电视光缆、通讯线路信号电缆固定及敷设情况完好符合标准要求。

  (10).进入机房要穿洁净的工作服,要经常用干燥的布擦拭设备外壳,每班清扫室内。

  (11).应备有必要的工具、仪器、并备有设备说明书和图纸

  (12).设备搬运或安装时要轻拿轻放,防止剧烈震动和冲击。

  (13)机房内环境清洁,地面、窗台和窗户无灰尘,服务器、UPS等设备要经常用干布抹檫,防止静电,并保持室内空气干燥流通;

  (14).计算机系统有独立的接地体和专用接地线(专用地线的引线应和大楼的钢筋网及各种金属管道绝缘,接地电阻应小于4欧);

  (15).计算机机房应采用专用空调设备,若与其他系统共用时,应保证空调效果和采取防火措施(空调的选用应尽量采用风冷式空调设备,空调设备的室外部分应安装在便于维修和安全的地方);

  (16).建筑材料应采用难燃材料和非燃材料,应能防潮、吸音、不起尘、抗静电等;

  (17).机房内应有灭火器等装置,并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18).机房内严禁吸烟。

  7、收尾工作

  (1). 认真填写检修记录,清点工器具,清扫现场。

  (2). 进行现场交接班,将本班维修情况、事故处理情况、遗留的问题向接班人交接清楚,对本班未处理完的事故和停电开关,要重点交接,交接清楚后方可离岗。

  8、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由于生产岗点多、生产系统复杂,生产过程中存在诸多危险、有害因素。导致的事故类型主要有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火灾、高处坠落、坍塌、煤尘瓦斯爆炸及其它伤害。

  (1)、危险源

  ①.机械事故

  机械伤害主要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等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形式的伤害。机械伤害是煤矿地面原煤生产过程中最常见的伤害之一,易造成机械伤害的机械设备包括皮带、刮板运输设备及其它转动及传动设备。机械伤害事故可能造成人体肢体伤残甚至死亡。

  ②.起重伤害

  在地面原煤运输系统的车间存在的起重设备,发生起重伤害事故的几率较大。其伤害因素主要表现为牵引链断裂或滑动件滑脱、碰撞、突然停车等。由此引发的事故后果有毁坏设备、人员伤亡等。

  ③.触电伤害

  触电伤害主要发生在配电室、配电线路、电器设备室、皮带机头头等地点。触电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带负荷(特别是感应负荷)拉开裸露的闸刀开关;误操作引起短路;近距离靠近高压带电体作业;人体过于接近带电体等造成;伤害途径分为直接伤害、间接伤害和电流灼伤;伤害方式为: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局部伤害,形成电弧烧伤、电流灼伤、电烙印、电气机械性伤害、电光眼等。

  ④.火灾

  可能发生火灾的地点:主皮带沿线、氧电焊作业现场、易燃易爆物品材料库、电气设备集中区等。火灾可能发生的环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a) 输送带负荷过大、皮带打滑摩擦、烧焊作业防护不当等原因有可能引起火灾,轻者毁坏设备,重者造成人员窒息伤亡。

  b) 易燃易爆物品储罐泄漏遇明火易引起火灾或爆炸,可能造成毁坏设备、建筑物和人员伤亡。

  c) 电气设备失爆、电缆不阻燃、老化、短路或电火花等可引起电气火灾,可能造成电气设备毁坏或人员伤亡。

  ⑤淹溺

  在雨雪天气沉淀池等地点易发生淹溺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⑥. 高处坠落事故

  高空作业时,由于防护不当(或没有防护)、操作不当发生的人员或物件坠落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可能产生高处坠落事故的场所装置主要有:驱动机房、漏煤眼、各类检修煤仓上口、操作平台、栈桥、登高装置等。

  ⑦.坍塌

  坍塌事故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清理煤仓、清挖沉淀池煤泥时的坍塌,都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⑧.煤尘

  在原煤的运输机转载点等作业场所会产生大量的煤尘,如无降尘装置或没起作用等容易形成煤尘积聚或空气中煤尘含量超标,遇有明火,可能引起煤尘爆炸事故,造成设备设施毁坏和人员伤亡。人体长期吸入粉尘后,也严重损害身体健康。

  ⑨.其它危害

  在生产过程中,还存在压力容器爆炸、噪音、振动、高温、腐蚀、雷击、地震、采光照明不良等危险、有害因素,都可能对设备、人体造成伤害。

  (2)、控制措施

  ①.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区队管理者及员工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普及和提高员工的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操作技能,彻底消灭人的不安全行为。

  ②.带式皮带的机头、机尾等转动部位设置安全防护罩或栏杆,在机下过人的地方设置安全保护板,倾斜带式皮带必须设置防偏、止逆和过载、防滑停机保护装置。

  ③.刮板皮带的机头机尾必须设置防护罩,箱体全部封闭。

  ④.所有设备的转动或传动部件均须设置防护罩。

  ⑤.高空作业必须严格执行高空作业规程,所用登高装置、安全器具必须检验合格。所有操作平台、水池、过桥必须设置安全栏杆或封闭。

  ⑥.供电系统必须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固定设备、操作箱外壳必须直接重复接地,机房电气设备可能触及人的裸露带电部分,均必须设保护罩或栏杆及警示标志。电气设备按规定时间检查测定,确保消除触电隐患。

  ⑦. 煤仓、皮带机道、刮板机道、转载点等煤尘比较集中的地点必须定期清理地面和设备,防止煤尘积聚,所用电器设备、设施必须防爆或采取防爆措施。

  ⑧.运输转载点必须安设降尘装置,并确保正常使用。每月必须测定一次粉尘浓度,空气中粉尘含量不能超10mg/m3,如超标,停产整改。

  ⑨.停产检修和零星安装撤除工程施工,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贯彻执行。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网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