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内容:
我区煤矿的事故多发地点和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一、新时期对煤矿班组长要求(班组长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具备煤矿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能看懂图纸,能掌握该矿的《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能掌握煤矿的一些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
2、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3、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
二、目前我区煤矿的安全生产形势
近几年来我区煤矿事故总结:
1、2006年到目前为止,共发生20起死亡事故,死亡21人。其中顶板事故15起死亡16人,占76%;运输事故5起死亡5人,占24%;
2、顶板事故76%,顶板事故一直是我区煤矿的高发事故类型,特别是巷道维修事故;
3、运输事故24%,基本都发生在运输巷道的弯道处;
4、通风瓦斯事故,2006年到目前为止没有一起发生死亡,但高坑北主井和新星煤矿各发生了一起炮烟熏人事故,形势严峻。通风瓦斯事故容易发生群死群伤,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三、我区煤矿通风事故多发点:
巷道掘进中的局扇通风事故是我区煤矿通风事故的主要危害。
表现在 :
1、局扇管理不善(在管理中注意);
突出表现在:
节假日(春节、五一、十一)后,
第二天刚开工时;
2、普遍存在局扇拉循环风。
局扇循环风:
1、 循环风的危害:
(1)煤巷或半煤岩巷掘进时,裂隙中有瓦斯涌出,可能发生瓦斯窒息、瓦斯燃烧、瓦斯爆炸事故;
(2)放炮时,炸药存在质量问题,可能炮烟(CO、CO2、NO、NO2等)中毒;
局扇循环风:
2、局扇的正确安装
局扇循环风:
3、循环风的定义(举例说明)
局扇循环风:
4、循环风的判定:
5、判断下列是否可能是循环风?
(1)局扇在掘进巷道中
5、判断下列是否可能是循环风?
(2) 局扇距回风口小于10米。
(3)案例1(××煤矿的炮烟熏人事故)
四、我区煤矿井下运输运输事故多发点
轨道转弯处是我区煤矿运输事故的多发点,我区发生的运输死亡基本上全是轨道转弯处。
矿车运行在转弯处不同直巷的特点:
(1)矿车在弯道处受向心力的作用;
(2)轨道受到横向推力的作用;
(3)矿车速度较大时,易倒伏。
内外轨高差:向心力F的提供
(1)对铺设轨道的员工注意:
A、轨道: a、轨道铺设;
b、内外轨高度差;
c、拉杆、撑杆;
d、接头(鱼尾板);
e、道岔;
B、轨枕:
C、道渣:
D、轨道转弯处的巷道宽度:
2、推车人员注意:
(1) 在弯道前要将车速降下来,不能推飞车;
(2)对重车,不能硬搬矿车。
3、行人注意:
(1)坚决不能站在轨道转弯的外侧,也不要站在内侧;
(2)最好站在平直的巷道中。
4、案例
(1)大王沟煤矿回风平巷弯道处(巷道坡度较大,矿车运行到转弯处的速度较大)
(2) 凉水泉煤矿第二平巷弯道处事故。
( 2)凉水泉煤矿第二平巷弯道处
(二)斜井运输
1、“一坡三档”:
2、钢丝绳 :由于钢丝绳使用时间较久、载荷过重、用力够猛而发生的断绳事故 ;
3、串车提升:
4、声、光信号:
5、操作员串岗(案例:原中华三矿斜井运输事故案例)
五、我区煤矿井下巷道掘进事故多发点:
1、我区煤矿顶板事故约占总事故的76%,而巷道掘进事故约占顶板事故得80%以上。
2、巷道掘进事故主要发生在:
(1)掘进头;
(2)巷道交叉点处;
(3)巷道刚开口时。
名词解释:掘进头、巷道交叉点、巷道开口处
3、巷道开掘后围岩的受力分析
巷道两旁和前方应力可达原有应力的2-3倍。巷道四角的应力集中系数可达6。
4、掘进头冒顶
掘进头冒顶原因:
(1)支护不及时
我区煤矿的通病,在打巷道时,先打好巷道很长一段后,才开始铺设支架。(为什么这样做不行?)
(2)支护失效
我区煤矿在巷道支护中的通病:
在梯形支架的架设中,梁柱接口处必须与顶板围岩之间锲紧。
5、巷道交岔点处的冒顶
冒顶原因:
(1)应力高;
(2)支架易失稳。
图例1: 两条巷道交岔点处的受力情况
图例2: 三角巷道交岔点处
6. 事故案例:
案例1、 通达煤矿事故(1死2伤事故)
案例3:xx煤矿(1人死亡事故)
案例4:
什邡宏达红星矿业有限公司“8.7”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事故时间:2010年8月7日9:35
事故经过: 2010年8月7日上午,在开切眼放炮后,工人进入开切眼装煤时,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当场死6人,伤3人。
什邡宏达红星矿业有限公司“8.7”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分析:
(2 ) 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的位置关系
采煤工作面事故多发点:
采煤工作面示意图
授课总结:
1、通风重点:循环风的判定
2 、 运输重点:轨道转弯处的注意事项
3 、 掘进巷道顶板管理重点: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