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煤矿+200m水平大脉南一采区回风上山(下段)探水、构造钻孔安全技术措施
茶园煤矿+200m水平大脉南一采区回风上山(下段)探水、构造钻孔安全技术措施
+200m水平大脉南一采区回风上山(下段)布置于煤系地层(吴家坪组P3w)的下伏地层茅口组(P2m)灰岩中,用于采区开采时的回风所用,巷道性质为全岩巷(顺地层近走向方向掘进)。
根据已经掌握的水文地质资料初步分析,该区域位于方斗山背斜西北翼,根据+385m水平1385S运输巷21#~25#斜石门段揭露的情况看,该段煤层遭受水溶蚀破坏影响,特别是25#斜石门段(涌水点编号为1385S-1),一直有岩层裂隙水涌出,涌水量一般在3~5 m3/h,遇持续暴雨天气涌水量会有大幅度增大,根据历史资料该涌水点最大会达到300 m3/h,对+200m水平大脉南一采区回风上山(下段)的安全生产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本碛头在施工到1385S运输巷25#斜石门对应位置段时(变坡点第214.63m),水害的威胁性不可预测,为了查清该涌水点对本次施工巷道的影响情况,也为确实做好矿井防治水工作,特此制定本探水、构造钻孔安全技术措施。(1385S-1涌水点系岩溶水,从+785m水平延伸至+385m水平及以下,有静态高压水存在的可能。)
一、钻孔设计技术参数
1、钻孔位置:现掘进碛头段(变坡点下第150m段处)。
2、钻孔方位:41.5°(根据实际情况现场确定,确保与巷道施工方向相同)。
3、钻孔眼号:按施工顺序依次为1#、2#共2个。
4、钻孔角度及长度:1#孔角度-25°,长度80m,可根据实际钻探情况现场确定,最大钻进100m。2#孔角度-20°,长度80m,,最大钻进100m。
1、施工前,作业队伍必须认真学习本措施,并了解作业场所环境及紧急撤退路线。
2、碛头在掘进到变坡点下第150m段时停止向前掘进,尽快出渣,轨道必须铺设到碛头,保证有场地可以固定钻机。
3、风筒铺设到碛头段,保证有充足风量,防止钻进遇涌水后有瓦斯喷出或其他不安全事项发生。
4、在碛头段施工有临时水仓,铺设排水管道及安装有排水水泵,保障在探放水的过程中有足够的排水能力(20m3/h)。
4、钻机的安装必须牢固可靠,并调整至设计位置,首先施工1#孔。
5、在开始钻进时,要低速运行,缓慢前进,待钻进约30cm后方可中速运行,防止钻进抖动伤人。
6、严禁带电安装及退出钻杆,管子钳必须卡牢握稳,防止伤人。
7、掌握施工技术要领,严格按照设计施工。
8、原始记录,施工顺序依次为1#、2#作业,钻进中必须认真记录实际进尺,当1#孔揭露有水体后,须及时将1#孔的钻孔角度、长度及涌水量报告给调度室,调度室再汇报给地测科或地测科部门负责人。
三、钻孔施工安全措施
1、钻机比较笨重,在运输搬运中必须加强安全管理,防止发生擦碰事件。
2、钻孔施工前加强钻机作业场所附近的巷道支护,并在工作面参设临时支柱及刁放危岩。
3、在施工前清理好巷道,挖好排水沟及临时水仓,水泵、排水管道等设备安装就绪,保证排水正常,以便出现涌水状态后能保证作业面的安全,钻机场所或就近安装专用电话,保证通讯正常。
4、机电设备的安装必须仔细检查,严禁电气失爆。
5、钻进施工中,必须瓦斯悬挂监测探头,随时监测瓦斯变化情况,凡有水文、通风、瓦斯异常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及时报告。
6、实施钻孔过程中,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冷却水,并坚持匀速前进或循序渐进,静止时快时慢。
7、作业人员实施钻孔时,必须避开钻杆尾部,防止钻进中钻杆下滑。
8、进入作业场所的所有人员必须携带便携式瓦斯报警仪及压缩氧自救器,并能正确使用,一旦发生险情,必须及时按撤退路线撤退。
9、安全撤退路线:作业地点→+200m水平大脉南一采区回风上山(下段)→+200m水平大脉南一采区回风上山→1520延伸平硐→1520主平硐→地面(井口)
10、附钻孔设计施工图及施工地点采掘平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