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一通三防”知识
内 容
1、矿尘及其性质
2、矿山尘肺病
3、煤尘爆炸及预防
4、矿山综合防尘
矿尘的危害
污染工作场所,危害人体健康,引起职业病。
某些矿尘(如煤尘、硫化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爆炸。例如,1906年3月10日法国柯利尔煤矿发生的煤尘爆炸事故,死亡1099人,造成了重大的灾难。
加速机械磨损,缩短精密仪器使用寿命。
降低工作场所能见度,增加工伤事故的发生。
矿尘的来源及分布规律
在矿山生产过程中,如钻眼作业、炸药爆破、掘进机及采煤机作业、项板管理、矿物的装载及运输等各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矿尘。
在同一矿井里,产尘的多少也因地因时发生首变化。一般来说,在现有防尘技术措施的条件下,备生产环节产生的浮游矿尘比例大致为:采煤工作面产尘量占45%一80%;掘进工作面产尘量占20%一38%,锚喷作业点产尘量占10%一15%;运输通风巷道产尘量占5%一10%,其他作业点占2%一5%。备作业点随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矿尘的生成量也将增大,因此防尘工作也就更加重要。
影响矿尘产生量的因素
1、自然因素
(1)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破坏严重的地区,断层、褶曲比较发育,煤岩较为破碎,矿尘的产生量大。
(2)煤层赋存条件
同样技术条件下,开采厚煤层比开采薄煤层的产尘量大;开采急倾斜煤层比开采缓倾斜煤层的产尘量多。
(3)煤岩的物理性质
节理发育、结构疏松、水分低、脆性大的煤岩,开采时产尘量较大;反之则小
2、生产技术因素
1)采煤方法
不同的采煤方法,产生量也不一样。如:急倾斜煤层采用倒台阶采煤法比水平分层采煤法产尘量要大的多;全部冒落法管理顶板比充填法管理顶板产尘量要大。
(2)机械化程度
机械化程度越高,煤岩破碎程度越严重,产尘量就越大。
(3)开采强度
随着开采强度的加大,采掘推进速度加快,产量增加,产尘量将显著加大;同时,由于矿井的风量加大,风速加快,扬起积尘且飘浮时间长,传播远,矿内空气中的矿尘浓度将增大。
(4)开采深度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地温增高,煤(岩)体内原始水份降低,煤(岩)干燥,开采时产尘量就大。
(5)通风状况
风速太小,不能将浮尘带出矿井。风速过大,又将积尘扬起。单从降尘角度考虑,工作面风速以1.2~1.6m/s较好,产尘最少。
矿尘的分类
1.按矿尘粒径划分
粗尘。粒径大于40 um,相当于一般筛分的最小颗粒,在空气中极易沉降。
细尘。粒径为10一40um,肉眼可见,在静止空气中做加速沉降。
微尘。粒径为0.25—10 um,用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在静止空气中做等速沉障。
超微尘。粒径小于0.25um,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在空气中做扩散运动。
2.按矿尘的存在状态划分
浮游矿尘。悬浮于矿内空气中的矿尘,简称浮尘。
沉积矿尘。从矿内空气中沉降下来的矿尘,简称落尘
3.按矿尘的粒径组成范围划分
全尘(总粉尘)。各种粒径的矿尘之和。对于煤尘,常指粒径为1mm以下的尘粒。
呼吸性粉尘。主要指粒径在5um以下的微细尘粒,它能通过人体上呼吸道进入肺区,是导致尘肺病的病因,对人体危害甚大。
煤尘爆炸及预防
煤尘爆炸效应及特征
煤尘爆炸条件及影响因素
预防煤尘爆炸的措施
煤尘爆炸的条件
1、煤尘具有爆炸性
2、悬浮煤尘的浓度:下限浓度为30一50 g/m3,上限浓度为1000一2000 g/m3。据估算4m2断面小巷道的周边上,只要0.04mm厚的一层煤尘,当它全部飞扬起来,就达到了爆炸下限。
3、引燃煤尘爆炸的高温热源:610-1050℃
预防煤尘爆炸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
减、降尘措施煤层注水
防止煤尘引燃措施
隔绝煤尘爆炸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