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县龙山煤矿应急预案演练过程和结果报告
龙山煤矿
2012年5月15日
根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为了增强和检验我矿事故灾难应急救援能力,我矿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我矿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主要针对“一通三防”于2012年5月15日上午进行了演练,参加演练的单位、人员、时间和过程具体如下:
一、 参加单位: 友谊县煤管局
七星矿山救护中队
龙山镇派出所
龙山煤矿有关段队
二、参加人员:张 凤 武 县地煤局长
高 俊 龙 县地煤局
杨 春 发 县地煤局
李 树 富 县地煤局
张 文 秀 县地煤局
杨 富 坤 县地煤局
唐 海 峰 县地煤局
薛 伟 青 龙山镇派出所所长
于 跃 明 七星矿山救护中队队长
高 影 哲 七星矿山救护中队队员
孙 文 广 七星矿山救护中队队员
龙山煤矿采煤、掘进、机电、通风、运输段队、全体人员。
三、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机构
总指挥长:孔繁武
副指挥长:张殿福
组 长:贺 军 段井友 孔繁武
萧洪波
成 员:杨振明 赵文学 马驰明 宋玉国
田大永 孙友建 孙兴国 张仁杰
韩 臣 赵明宏 李 杰
胡顺成 孙宝森 李怀良
四、演练地点:四片右13层采煤工作面。
五、演练项目和内容:假设工作面发生瓦斯、煤尘爆炸、火灾情况时的应急救援演练。
六、起止时间:2012年5月15日早8点开始——5月15日上午10点结束。
七、演练过程中的环境条件:采煤工作面上下巷畅通,掘进巷道畅通,主、副井畅通,且沿途巷道支护完整。
八、动用设备、物资:氧气呼吸器、消防水泵、消防用水龙、灭火器、风筒、水管、水捅以及锹镐工具等。
九、演练效果:基本达到了预期应急救援演练计划的效果。
十、改进建议:需要加强各环节的人员的协调和配合。
十一、演练过程:
1、假设事故发生的时间和性质:
假设2012年5月15日早8点调度室接到井下电话汇报:四片右13层采煤工作面发生瓦斯、煤尘爆炸并引起火灾。
2、调度的汇报程序:
调度在5分钟内完成报告:→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机构的总指挥长(孔繁武)→矿值班领导→矿其他领导→(矿其他领导在用手机立即分别通知各段的相关人员)→七星矿山救护中队→双鸭山市矿山救护中队→县安监局、地煤局等有关单位。并通知井下值班矿长带领人员,先做好自主保安工作。
3、接到通知后的组织和准备过程:
总指挥长(孔繁武):接到电话后在1分钟内赶到调度室,并立即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机构成员,启动发生瓦斯、煤尘爆炸并引起火灾的专项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计划。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机构成员分工负责,对到来的人员逐一登记,并对组织起来的营救小组逐一登记,发放矿灯和自救器,在矿山救护中队到来之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备好救灾需要物资。矿井其他管理人员接到通知后,也在3分钟内,赶到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调度室),矿井的其它有关段队人员接到通知后在15分钟内陆续赶到指挥部。七星矿山救护中队接到通知后的20分钟赶到龙山煤矿。地煤局在接到通知后的45分钟,即:上午8.45分也从县里火速赶到龙山煤矿。
4、入井和救灾:
待人员到齐和一切准备工作做好后,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机构总指挥长,根据事先制定的救援演练计划和应急救援预案专项预案(当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时和发生火灾时的专项预案),针对性的给救援小组做出工作布置,小组的入井的时间为:上午8.50分,乘坐人行车到达四片井底车场的时间为:8.55分,到达四片井底车场后,救援人员在小组负责人的统一指挥下,一组边营救沿途人员,另一组迅速赶到事发地点(四片右13层采煤工作面),时间为:9.15分,迅速组织抢救遇难人员,并迅速撤离到井底车场临时救护所,给受伤人员做简单包扎处理后,立即升井。升井时间为:9.45分,到达地面时间为:9.50分。
5、后期处置:
认真核对参加抢险救灾的人数,清点各种救援机械和设备、监测仪器并对当班入井人数和被救援的升井人数做出详细登记和统计。
6、上午10点应急救援总指挥长(孔繁武)宣布演练结束。
十二、演练总结:我矿今年应急救援工作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在响应时间和应急处理上,充分达到了应急救援快捷化的要求,当然,在一些方面做得还不是很好,比如:
1、在实际演练过程中,各部门和段队之间配合的不够协调,以后还要加强演练和改进。
2、演练之后总结不够深刻,一些队组对职工的教育学习还不到位等等,需要在下一年的工作中积极改进,不断完善,切实提高我矿应对突发灾害的应急救援能力,确保职工生命财产的安全。